思政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25908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政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思政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思政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思政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思政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政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

《思政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政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政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

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

2015年暑期“思政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姓名:

____柴_健____

学号:

_311309040111_

学院:

__计算机学院__

专业班级:

___网络1301__

评语:

()优秀:

论点正确,分析精辟,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语言优美

()良好:

论点正确,分析合理,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语言流畅

()中等:

论点正确,结构合理,内容充实,语言通顺

()及格:

论点基本正确,内容安排基本合理,语言通顺

()不及格:

论点错误,内容粗制滥造,语无伦次,

或者大量抄袭,不按照要求答题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制

2015.6

说明

1、本实践报告册必须双面打印;

2、必须体现自己真实的思考和情感,严禁抄袭或从网上下载;

3、字体工整、清晰,语言流畅。

4、班长交报告时需提供本班学生名单一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

河南理工大学在校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分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1301班柴健

调查时间:

2015年7月20日至2015年8月10日

调查地点:

河南理工大学在校生

调查方式:

网上问卷调查、纸质问卷调查

调查目的:

大学生年纪较小,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一方面,他们的消费需求很大;同时另一方面,他们在经济上尚未独立,消费受到较大地约束。

超前的消费观念和滞后的消费实力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

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并引导其最终走向健康消费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指导老师:

摘要:

大学生群体即将成为国家建设的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由于大学生年纪较小,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一方面,他们的消费需求很大;同时另一方面,他们在经济上尚未独立,消费受到较大地约束。

超前的消费观念和滞后的消费实力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

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并引导其最终走向健康消费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次调查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通过问卷网及校园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在校大学生月消费状况进行调查。

关键词:

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消费心理

正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共230名学生,有效回收调查问卷总计217份其中男生133人,女生84人。

14级75人,13级104人,12级26人,11级12人。

1.2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调查问卷的方法。

根据KAP模式自制调查问卷,问卷调查表经查阅相关文献及资料后自主设计,反复修改、预调查后形成,问卷项目及答案均在参考相关资料后确定。

问卷主要以选择题形式给出,共计选择题15道,排序题1道。

1.3统计处理

除去无效的回收问卷,进行EXCEL等工具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2结果分析

2.1总体情况

共发放250份问卷,回收23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17份,回收率94.4%,有效率86.8%

表一:

调查总体的基本情况

基本信息

项目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133

61.29

84

38.71

 

年级

14级

75

34.56

 

13级

104

47.93

12级

26

11.98

11级

12

5.53

 

每月生活费花销(单位:

元)

500以下

36

16.59

500--800

102

47.00

800--1000

55

25.35

 

1000以上

24

11.06

图表1

2.2月消费支出数额基本合理,但月消费总额差距较大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月消费支出总额在500元~800元的学生占47.00%,500元以下的占16.59%,800~1000元的在25.35%,1000元以上的占11.06%。

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月消费支出总额为500元~800元之间,处于较合理的范围内。

但是,消费支出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据调查,最高月消费总额约为最低月消费总额的3倍多。

由此可见差距之大。

同时性别之间的差异对月消费支出有一定的影响,生活费消费800~1000的元的男生居72.7%,1000元以上的占79.2%,可见男生每月生活费消费额度更大。

参见下图表2。

图表2

2.3消费结构基本合理,但存在不合理因素,消费水平偏低。

在月消费支出中,消费结构基本合理.饮食支出占绝对比重85%的人列为第一位,35%的人将生活必需品支出列为第二位,日常交际话费被列为第三位,就平均排名来说,饮食支出占主要部分,而其他支出依次为1.饮食,2.生活必需品,3.日常交际,4.交通通讯,5.学习消费,6.服装美容,7.数码电子产品第7,8.娱乐旅游第8,,9.恋爱消费第9。

这种消费结构基本上处于合理水平,大学生的恋爱消费比例减少,说明大学生有一定的理性健康的消费观。

但生活必须消费所占比例过高,而娱乐项目消费比例过低,因此理工大学大学生消费水平整体而言偏低。

其中存在者不合理因素。

除了饮食支出,生活必需品支出和外出就餐支出较大,日常交际、交通通讯支出次之,而学习支出较少。

这表明我们大学生的娱乐网络等活动较多,而对于学习读书的支出则大部分集中在课外辅导班上,自己主动去买书、读书的支出少之又少。

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交方面的需要,更加注重社交活动;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大学生越来越不重视学习和读书,而把过多的时间放在网络和娱乐上。

同时过多通过课外补习班来促使自己学习知识,使得自学能力逐渐下降。

图表3

2.4经济来源以家庭供给为主

据调查,大部分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为家庭供应。

20.74%的学生通过获得奖学金和助学金用于生活支出,并且有12.90%的同学参与了勤工俭学来赚取自己的生活费。

26.27%的同学参与了兼职,贫困生对于兼职的渴望程度也要高于一般的学生,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由此可见,贫困生比普通学生更有从社会中锻炼自己并早日融入社会的意识。

这也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于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意识还很薄弱。

2.5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仍十分薄弱,计划、理财和储蓄意识应增强

调查中,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现在的消费构成很不合理,62.21%大学生没有自己的消费计划,他们大多会盲目地追随校园的消费潮流,而缺乏自主判断意识,经常不知不觉超出了预算。

35.48%一直有着储蓄习惯。

可见,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仍十分薄弱,计划、理财和储蓄意识应增强。

2.6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

在质量、价格、品牌、时尚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质量的影响作用是明显的。

80.65%的大学生更加重视所购商品的质量与价格,使他们的消费方式注入了现代消费的内涵,即注重理性与科学。

并且冲过一半的大学生会对自己的体育和保健方面进行花销,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

会在消费之前有一个消费计划吗?

回复情况

百分比(%)

82

37.79%

没有

135

62.21%

您的主要购物方式

回复情况

百分比(%)

网络购物

81

37.33%

实体购物

136

62.67%

受访人数:

217

3结论:

(宋体小四,1.5倍行距)

从调查结果的整体来看,我校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

即便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忽视那些不足的地方。

(1)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等方面的消费支出较多

显然大学生圈子已经成了一个社会中“小社会”,更多的大学生更加注重社交和建立人际关系。

网上购物等消费方式也较早地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也深受大学生的喜欢。

可见,大学生在经济上大部分虽然没有跟上社会,但是其消费意识已经和社会发展同步。

(2)学生消费种类及方式呈现多样化

大学生除了饮食支出外,还有诸如服饰、通讯、娱乐、网络等支出,而且一些大学生通过淘宝网等方式来买各种东西,如MP3、数码相机等,可见,大学生的消费种类以及消费方式正在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3)大学生消费以及消费结构具有一定的非理性

虽然大学生月消费总额和消费结构基本合理,但是差距还很大,结构仍存在不合理因素。

由于大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而且其自主消费经验较少,自控能力不强,容易造成不理性消费。

(4)学习读书支出较少

这反映了当今大学生不爱读书的状况。

大学是大学生融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因此更多的大学生把社交和人际关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

调查中,一些大学生经常因为社团、娱乐、网络等活动而逃课、不学习,从而导致大量挂科。

经常忙于活动而忘记作业和上课,导致大学生思维上没有得到锻炼,不会思考。

这种情形令人担忧。

(5)“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校大学生目前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

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群体,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层次分明,并且区分程度相对稳定。

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

4.对策及建议

(1)学校应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身的消费,培养其建立健康合理的消费观

(2)合理消费,克服攀比心理,不盲目追求高消费

(3)加强对大学生的指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和就业观

(5)培养学生独立理财能力

5.结语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

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

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

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参考文献(楷体四号加粗)

[1]问卷调查网

[2]丁国胜,李涛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1出版《SPSS统计教程---从研究设计到数据分析》

[3]ExcelHome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1-1出版《Excel2010数据处理与分析实战技巧精粹》

[4]百度文库,娄倩倩,《浅谈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

(楷体小四)

第11页共1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