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周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5891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周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岛版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周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岛版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周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青岛版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周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青岛版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周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周数学教案.docx

《青岛版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周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周数学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周数学教案.docx

青岛版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周数学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40-43页信息窗1及红点中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教学过程:

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习。

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谈话: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是越来越高了,住房越来越大了,餐厅和客厅也宽敞了,看看下面小明家的住房图,说说客厅和餐厅那个大呢?

(出示信息窗1图)

(2)、学生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3)、提示课题

师:

你知道,刚才同学们提到的餐厅和客厅大小是指的什么吗?

(生汇报:

我发现客厅的房间大,餐厅的房间小。

)师:

房间的大小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交流汇报。

)师总结:

房间的大小指的是面积的大小,客厅大也就是说客厅的面积大,餐厅小是指餐厅的面积小,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探讨有关面积的知识。

(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师:

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3、出示自学指导一。

师: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们有信心吗?

下面请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1页信息窗1图及下面第一个红点的内容。

重点看41页课本如何比较餐厅和厨房那个大?

思考:

1、餐厅和厨房那个大指的是什么?

2、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3、什么是面积?

3分钟后,比一比谁回答的好,谁的汇报最精彩。

4.看一看。

师: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

谁对坐姿最正确。

(师目光巡视每一个学生)生看书,师巡视,确保每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师:

看完的请举手,看会的放下。

2.同位交流。

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困惑。

3.全班汇报交流。

师:

刚才客厅和餐厅的面积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大小,那你觉得餐厅和厨房哪一间的面积大呢?

现在我们就想办法来研究一下,好不好?

生汇报情况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

生1:

比较厨房和餐厅的面积那个大?

就是比较餐厅和厨房地面面积的大小。

可以利用平面图来研究,把厨房和餐厅平面图重叠后比较。

(出示课件)

师:

这个同学是把两厨房和餐厅的两个面重叠在一起来进行比较的,这个方法不错,我们可以叫它重叠法。

师:

利用重叠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不能比较大小。

生2:

用圆形或正方形图片摆一摆,展示自己的方法。

数一数圆形或正方形图片的个数。

展示个数:

圆形图片正方形图片

正方形9个36个

长方形10个40个

师:

用哪种摆法最合理呢?

(学生讨论汇报用正方形图片最合理。

师总结:

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圆片有缝隙,不准确;正方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更简便。

师提问:

厨房比餐厅大指的是什么呢?

生:

指的是厨房的面积比餐厅的面积大。

师:

什么是面积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总结并板书。

厨房、餐厅地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

“面”是什么?

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

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

]

4、认识面积单位:

师:

刚才,老师发现用圆形和正方形摆的个数不同,你认为我们首先要统一什么?

(要统一正方形的大小。

师:

也就是说,我们在测量面积的时候,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

刚才,我们用到的正方形可以看作一个面积单位,为了方便,人们规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想不想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几个?

是怎样规定的?

请带着这两个问题看数学课本从这里边找到答案。

(1)、出示自学指导二:

要求自学42-43页下面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③要求:

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

(3分钟后汇报学习收获。

(2)、生看书,师巡视,确保每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3)、举手统计学生自学情况,同位交流。

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困惑。

(4)、全班汇报: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汇报师板书)

板书:

常见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拿一拿:

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学具。

量一量它们的边长是是多少?

(学生拿出学具并测量。

③画一画:

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

你能画出1平方米吗?

为什么?

(在练习本上画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师生共同评价谁画的最标准、最美观。

师:

谁来汇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有多大?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并板书: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可以写成1cm2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可以写成1dm2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可以写成1m2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进而在汇报、拿一拿、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

5、即时巩固:

(1)找一找:

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1平方米?

(2)试一试:

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教师说明接近的意思,要求学生一边汇报一边演示,师生集体订正。

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以上我们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知道面积指的是封闭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你能按每块草坪的面积大小排一下顺序吗?

(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班内汇报排列顺序。

2、下面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哪个最小?

(课件出示)

温馨提示

(1)、两个半格可以拼成一个方格。

(2)、数一数每个图形的方格有多少个,然后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3)、估计一下,填上合适的单位。

(课件出示)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五、课时小结。

通过这节话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总结:

知道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是怎么规定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不要混肴。

六、布置作业:

新课堂上49、50页练习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厨房、餐厅地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常见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可以写成1cm2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可以写成1dm2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可以写成1m2

相关链接:

青岛教学资源网

使用说明:

一、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出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的规定及必要性。

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参与面较广。

通过教学,我感觉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在充分的动手操作活动中,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概念。

课的开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熟悉物体的面,直观体会和发现物体的面有大有小。

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揭示面积概念,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动手摸面体会比较面的大小也有利于与前面学习的长度加以区分比较。

在学习面积单位时,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用圆形和正方形摆的个数不同,学生在操作中,充分理解要测量物体面积要用统一的标准,这统一标准就是要学习的面积单位。

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探索规律,有利于学生面积单位这一知识的形成。

2.巧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

在面积单位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性问题,让学生想办法比较厨房和餐厅两张纸面积的大小,使学生产生了认知矛盾的冲突,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比较面积方法的强烈愿望。

教师很好地抓住这一时机,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在摆一摆、量一量、数一数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标准──面积单位”,从而体会到用正方形测量比较方便。

这一系列的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培养了学生探索意识和合作能力。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及时巩固题,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这些面积单位进行实际测量、应用,有利于学生对各种面积单位概念的建立和估测能力的培养。

二、使用建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依赖于教师讲解获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观察、操作、实践、思考和讨论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得面积的概念,认识面积单位,并建立它们的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

这样的教学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意向,完全改变了教师一步一步发问,学生跟随教师一步一步回答的那种被动学习的状态。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三、需要破解的问题

在观察、动手操作、多次感知的基础上,如何获得“面”的表象。

台儿庄区邳庄镇民德学校丁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