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救治应急预1.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2555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暑救治应急预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暑救治应急预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暑救治应急预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暑救治应急预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暑救治应急预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暑救治应急预1.docx

《中暑救治应急预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暑救治应急预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暑救治应急预1.docx

附件:

中暑救治应急预案

一、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二、中暑的症状及处理方法

中暑按病性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与重症中暑三种情况。

先兆中暑

一般表现为:

疲乏、头昏、眼花、耳鸣、口渴、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处理方法:

此时如能让病人立即离开闷热环境,到阴凉通风处,并松开衣服,让其喝点含盐饮料或冷开水,一般即可很快复原,如果病人不便转动,应立即打开窗户通风,或用电扇吹风,并给予清凉饮料或人丹、风油精等解暑药物,也可终止中暑的发展。

轻症中暑

除了有上述表现外,还可出现以下症状:

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心悸胸闷、体温升高(37.5°以上)、大量出汗、脉搏加快等。

处理方法:

除需将病人立即搬离闷热环境外,还要脱去衣服,

让其平卧,用冷水毛巾湿敷头部或包裹四肢和躯干,一边用电风扇吹风,让病人体温尽快下降。

对面色苍白、伴有呕吐和大量出汗者,应及时喂以淡盐水(1升水中加入2~3克食盐)或清凉含盐饮料。

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按症状可分为四种类型:

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1)热痉挛症状特点:

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

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2)热衰竭症状特点:

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

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

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3)日射病症状特点:

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4)热射病症状特点:

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

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

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昏迷、抽筋、高烧、休克等症状,属于重症中暑,是中暑中情

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

这时就需要立即送

4夏日防暑降温小知识

1.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

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龙虎人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

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2.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

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3.饮食

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4.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5.夏季防暑备药推荐

■蕾香正气水(丸):

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之功效。

主要用于夏季中暑、外感风寒、头痛昏重,胱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等症,治疗皮炎、瘁子、蚊虫叮咬等也有良效。

■仁丹:

又名人丹,具有清热解暑、温中止呕之功效,主要用于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及饮食不节引起的腹痛、肠胃不适等症。

孕妇及儿童忌用。

■十滴水:

具有健胃驱风、清暑散寒之功能。

主要用于盛夏闷热引起的头昏脑胀、恶心呕吐、胸膈满闷、胃肠不适等症状,还可外用治疗瘁子或轻度皮肤损伤。

孕妇、小儿忌用。

■清凉油:

具有提神醒脑、清热解毒、止痒止痛等作用。

常用于因暑热而致的头痛、头晕和伤风,因贪凉致使腹部受凉而引起的腹泻和腹痛,舟车晕浪以及蚊虫叮咬、皮肤瘙痒等。

皮肤破溃处不宜使用。

■风油精:

具有提神醒脑、镇痛驱风、清凉止痒等多种功效。

内服可治头晕头痛、咽喉肿痛等症,外搽可治中暑所致的多种症状,还可治疗伤风感冒、关节疼痛、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晕车晕船等。

■口服补液盐:

如果长时间工作在高温下,还可预备一些口服补液盐,此种口服液含钾、钠、氯、枸椽酸钠、无水葡萄糖,可补充人体因大量出汗而导致的虚脱。

■菊花茶:

预防中暑还可用菊花茶等,有清凉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

6.夏日消暑“五不宜”

■空调不宜过冷。

医疗气象学家通过试验发现,应该不断调节居室温度,从而逐渐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

正确的做法是:

居室的温度应在26C~29C之间不断变换,才对身体健康有利。

■降温不宜过快。

大汗淋漓时,到风扇前揭开衣服猛吹,或拧开水龙头,让冷水直冲而下,实现“快速降温”,是好多人认为爽心的做法。

殊不知,这种“快速冷却”的方式,常常会“快活一时,难受几天”,甚至引起各种疾病。

■喝水不宜过量。

多喝水是防暑的好措施,可过量饮水也会引起中毒。

尤其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大量出汗之后,体内的钠盐等电解质也随之丢失,如果此时大量饮用白开水而未补足盐分就会出现肌肉抽搐或肌肉痉挛性疼痛。

■衣服不宜过露。

保健专家指出,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能通过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起到降温的作用。

而酷暑之日,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C,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会感觉更热。

■墨镜不宜过黑。

许多人认为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其实,镜片颜色过深会严重影响能见度,眼睛因看东西吃力而受到损伤。

因此,夏季选择太阳镜的标准,应该是镜片能穿过30%的可见光线,以灰色和绿色为最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