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5403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学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动物学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动物学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动物学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动物学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学教学大纲.doc

《动物学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学教学大纲.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学教学大纲.doc

动物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全课程内容以动物的进化发展为线索,系统扼要地介绍动物形态、分类、进化及生态知识,注意体现结构和机能、机体和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动物学的“三基”,为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

2、力求少而精和理论联系实际,以进化上、经济上有重要价值的类群为重点,突出主要特征。

介绍我国特有动物和珍贵动物,努力反映动物学科发展的新成就。

3、内容安排,根据师范类教育特点,围绕中学生物学中动物学有关内容,重点加深中学教材中有关内容,使学生能更好适应中学教学。

4、理论授课结束后,集中安排2~3周的教学实习选择适当的自然环境进行动物的活体观察、鉴别、采集等工作,以巩固教学效果,把动物学学活。

二、讲授内容与学时分配

总学时:

108学时

其中:

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36学时

动物学授课纲要

第一章绪论(2课时)

1、动物学及动物学分科的简介

2、学习动物学的目的和任务

3、动物学的研究方法

4、动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重点:

动物学的研究范畴,使学生对动物学的整体轮廓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

第二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4课时)

1、动物细胞的特征

2、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重点:

动物体结构和功能单位、组成动物体的各级结构

第三章原生动物门(5课时)

1、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2、原生动物重要纲及代表动物的特征

3、原生动物的系统发展

重点:

原生动物的原始性特点,几种重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与机体特点

第四章多细胞动物导轮(2课时)

1、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2、动物胚胎发育简介

3、生物发生律

4、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

重点:

动物胚胎发育各阶段的主要特征,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关系

第五章多孔动物门(1课时)

1、多孔动物的主要特征

2、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3、多孔动物生殖发育特征

4、多孔动物的分类地位

重点:

生殖及发育的特殊性

第六章腔肠动物门(5课时)

1、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代表动物:

水螅

3、腔肠动物三个纲常见代表及其特征

4、腔肠动物的系统发展

重点:

对称体制、两胚层出现的意义

第七章扁形动物门(5课时)

1、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扁形动物的分纲,各纲代表动物的特征

3、扁形动物寄生性种类与人类的关系

4、扁形动物的系统发展

重点:

两侧对称、三胚层产生的意义,寄生性种类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性,更换寄主的生物学意义。

第八章原腔动物门(3课时)

1、主要特征

2、本门重要的纲及代表种类的特征

3、各纲的分类地位

重点:

线虫纲及其代表种类,寄生性线虫与人类的关系,原体腔出现的意义

第九章环节动物门(5课时)

1、主要特征

2、代表动物:

环毛蚓

3、各纲主要特征及代表

4、系统发展

重点:

体节出现、真体腔形成的生物学意义

第十章软体动物门(5课时)

1、主要特征

2、代表动物:

河蚌

3、各纲特征及重要种类

4、软体动物的经济意义、贝类养殖简介

5、系统发展

重点:

身体结构特点与环境适应的关系,重要经济种类

第十一章节肢动物门(8课时)

1、主要特征

2、甲壳纲及其代表动物的特征

3、蛛形纲机器代表动物的特征

4、多足纲的特征

5、昆虫纲

(1)代表动物的特征

(2)昆虫纲的生物学特征

(3)昆虫纲分类,重要目机器经济昆虫简介

6、三叶虫纲、原气管纲、肢口纲简介

7、节肢动物的系统发展

重点:

异律分节、分节附肢的生物学意义

外骨骼、蜕皮的意义

肌肉、体腔、循环系统的特点

对环境的高速适应性

重要经济种类、生物防治

第十二章棘皮动物门(2课时)

1、主要特征

2、代表动物:

海星

3、棘皮动物的分纲

4、棘皮动物的系统发展,与脊索动物的亲缘关系

重点:

后口动物,演化地位

第十三章半索动物(1课时)

1、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

2、半索动物的分类地位

重点:

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位置,适应辐射

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2课时)

1、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

2、尾索动物亚门及代表动物的特征

3、头索动物亚门及代表动物的特征

4、脊椎动物亚门概述:

简介其主要特征

5、脊索动物的起源及演化

重点:

脊索动物三大特征,文昌鱼在进化上的意义,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十五章圆口纲(1课时)

1、圆口纲及其代表动物:

七鳃鳗

2、圆口类起源及演化

第十六章鱼纲(6课时)

1、鱼类的主要特征,对水生生活的适应性

2、鱼纲分类

(1)软骨鱼系:

板鳃亚纲及其主要代表

全头亚纲及其主要代表

(2)硬骨鱼系:

总鳍亚纲及其主要代表

肺鱼亚纲及其主要代表

辐鳍亚纲及其主要代表

3、起源及演化

4、鱼类生态

5、经济意义

重点:

对水生生活的适应。

鱼类的进步性特征。

第十七章两栖纲(4课时)

1、两栖纲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2、两栖纲的分类

3、起源及演化

重点:

两栖纲对陆生的初步适应及其不完善性;五趾型附肢出现的生物学意义。

第十八章爬行纲(4课时)

1、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2、现存各目的特征及代表

3、起源与适应辐射,中生代爬行类的主要类群

重点:

羊膜卵及其发育特点;羊膜卵在进化上的意义。

第十九章鸟纲(6课时)

1、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2、鸟纲分类

3、鸟类的起源与适应辐射

4、鸟类的生态

重点;恒温出现的生物学意义;鸟类对飞翔生活的适应

第二十章哺乳纲(6课时)

1、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2、哺乳纲分类

3、起源与适应辐射

4、经济意义

重点;胎生、哺乳的生物学意义

第二十一章脊椎动物比较解剖(4课时)

以动物进化为线索,国家结构与机能辨证统一的原理,叙述动物各器官系统的起源和变化发展情况。

第二十二章动物进化(1课时)

1、生命的起源问题

2、动物进化的例证

3、动物进化的理论

4、进化规律与进化谱系

5、人类起源和发展

重点:

理解掌握达尔文进化理论

第二十三章动物生态(2课时)

1、生态因子简介

2、种群

3、群落及其特征

4、生态系统

动物学实验内容(本科、专科通用)

实验一:

动物细胞和组织

实验二:

原生动物门

(1)眼虫和变形虫

实验三:

原生动物门

(2)孢子虫及草履虫

实验四:

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及腔肠动物

实验五:

扁形动物门

(1)涡虫纲

实验六:

扁形动物门

(2)吸虫纲及绦虫纲

实验七:

原腔动物门——蛔虫

实验八:

环节动物门——环毛蚓

实验九:

软体动物门

(1)河蚌

实验十:

软体动物门

(2)乌贼及田螺

实验十一:

节肢动物门

(1)对虾

实验十二:

节肢动物门

(2)中国鲎

实验十三:

节肢动物门(3)蝗虫

实验十四:

棘皮动物门——海星

实验十五:

半索动物、原索动物及原口纲

实验十六:

硬骨鱼的解剖——鲤鱼的解剖

实验十七:

鱼纲分类

实验十八:

两栖类解剖

(1)内脏

实验十九:

两栖类解剖

(2)神经及循环系统

实验二十:

两栖纲及爬行纲分类

实验二十一:

鸟类解剖——家鸽

实验二十二:

鸟纲分类

实验二十三:

哺乳类解剖

(1)骨骼及内脏

实验二十四:

哺乳类解剖

(2)循环系统

实验二十五:

哺乳类解剖(3)神经系统

实验二十六:

哺乳纲分类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