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4491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x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x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观察物体

(一)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图形与几何”部分图形的认识中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

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

《数学课程标准》的上述要求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能根据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形或者照片;二是能根据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形或者照片想象并辨认观察的事物。

本单元是教材第一次安排观察物体的内容,让学生观察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特征明显、结构比较简单的物体,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包含:

观察物体

(一);观察物体(组合体)二。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本单元在编排中体现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是:

有特点鲜明的实物到立体实物,逐步深化观察的内容。

二是:

注重空间观念的培养。

从学生认知发展角度看,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玩具和包装盒,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而且在一年级已经认识了左右、前后、上下等位置关系,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

但是,学生对物体的观察只是一种外表的特征,对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有什么不同缺乏经验,也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亲身观察的时间,交流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是什么样子,让他们真正体验到: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不一样。

■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能根据看到的图形,想象判断观察的立体,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1.能正确迅速地判断出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能根据看到的图形来推断观察的位置。

难点

1.根据看到的图形判断观察的立体图形。

2.用本单元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编排特点,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2.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

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的能力。

3.要注意培养学生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教师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2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

课时

1.观察物体

(一)

1课时

2.观察物体(组合图形)二

1课时

总计

2课时

观察物体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十二的1、2、3。

本节课主要讲的内容是:

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形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提示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主要是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充分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并在小组内充分交流,人人要有观察的体验。

通过学生的观察活动,使学生经历由“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等,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灵活运用“转动被观察物”“改变观察者的位置”两种观察方法实现多角度观察。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难点:

辨认从不同的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茶壶

学生准备:

不同玩具;四人一组分组坐。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1.教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盲人摸象”,内容是这样的:

从前,有四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

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

“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

”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

“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

”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

“大象像一堵墙。

”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

“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2.教师:

这五个人摸到的大象的样子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

他们摸得地方不同,所以摸到的大象的样子也就不同;他们只摸到了大象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他们都不能完整地说出大象的样子......

(4)集体订正

3.教师:

由于每个人摸到的位置不同,对大象的感受也就不同。

那么如果我们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又是什么样子呢?

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一下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同一个物体。

教师板书课题:

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探究新知

1.教师:

今天老师给每组请来了一位好朋友--茶壶,它就是我们这节课首先来观察的物体。

请问,你现在坐在茶壶的哪一面?

坐在你的位置上,你观察到了茶壶的哪些特征?

(1)学生观察

(2)指名回答:

我坐在对着茶壶嘴的这一面,我看到了一个弯弯的壶嘴;我坐在茶壶的把手这一面,看到了一个弯曲的把手;我坐在茶壶的肚子这一面,圆圆的肚子上面有朵梅花;我坐在茶壶的肚子这一面,圆圆的肚子上面什么也没有......

(3)集体订正

2.教师:

老师有点纳闷,为什么每组的同学观察的是同样的物体,可大家刚才说的却不一样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指名回答:

虽然我们观察的是一样的茶壶,可是我们观察的位置不一样,所以看到的就不一样啦......

(3)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并作重点说明:

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教师板书: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3.教师:

大家想不想观察一下茶壶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呢?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做到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

小组内交换观察位置;把茶壶在小组内转圈......

(4)集体订正

4.教师:

我觉得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最后我们确定两种观察方法比较好,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你们认为好的那种方法,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它吧!

(1)小组内开始活动,教师巡视,发现问题,个别辅导。

(2)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5.教师:

大家观察后有什么发现?

(1)指名回答:

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茶壶的形状不一样......

(2)集体订正

6.教师:

如果是一些较大的物体,要想了解全貌,大家想一想,应该怎么办?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

多选择几个位置进行观察......

(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并作重点强调:

对于一些较大的、不能动的物体,我们就要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看得更清楚、更全面。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观察方法。

7.教师:

今天,同学们观察得认真仔细,谁愿意和大家说说,你们组观察的“好朋友”茶壶是什么样子的?

(1)学生独立思考,组织语言

(2)指名回答:

我正对着茶壶嘴,左面是茶壶带梅花的肚子,右面是没带梅花的肚子,后面是把手的一面......

(3)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并作小结:

我们要想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地进行观察,不能只看到一部分就早早地下结论,否则就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了。

位置不同,所以观察的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全方位的去观察、辨认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位置看到的实物形状,体验不同的观察角度,发展空间观念。

3、巩固新知

课件出示例2。

1.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能很快的说出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画的吗?

(1)学生独立试做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

第一幅图是小红画的;第二幅图是小明画的;第三幅图是小军画的。

(4)集体订正。

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的第1题。

1.教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能否根据四个同学的观察位置,把人名和图片连一连。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4)集体订正

课件出示如下图。

1..教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谁能说说,这道题,你又是怎么连线的?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4)集体订正

课件展示如下图。

1.它们看到的分别是数字几?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4)集体订正

四、达标反馈

1.小组内选出一个玩具放在桌子上,同学们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把观察到的情况在小组内汇报。

2.练习十二第一题,

3.第二题

4.第四题

5.填空。

两个人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却不相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不同,所以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

五、课堂小结:

1、教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学生各抒己见.

(2)指名回答:

我知道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3)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并作重点强调: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因此,我们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物体是什么样子,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

我们要全面了解一件事或者一个人,也要懂得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不能片面的看待。

6、布置作业:

教师:

大家回家后选出自己喜欢的三个玩具,然后在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它们,把观察的结果说给爸爸妈妈听。

七、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一)

正面(前面)侧面后面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八、教学反思

体验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的一条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节课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

学生年龄小,观察以后可能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进行描述,我们可以用课件展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图形,这样更形象直观。

教学中,先让全班安排同一种物体(茶壶)进行观察,这样便于学生交流汇报,观察时先定位观察、再换位观察,让学生感悟到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

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玩具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这样,通过多次的练习观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资料包

(1)教学精彩片段

教师:

今天老师给每组请来了一位好朋友--茶壶,(教师举起茶壶展示给大家看)它就是我们这节课首先来观察的物体。

下面请组长把你们组的茶壶拿出来,放到桌子的中间。

请问,你现在坐在茶壶的哪一面?

坐在你的位置上,你观察到了茶壶的哪些特征?

学生:

仔细观察,组织语言。

教师:

谁来说说。

学生1:

我坐在对着茶壶嘴的这一面,我看到了一个弯弯的壶嘴正对着我。

学生2:

我坐在茶壶的把手这一面,看到了一个弯曲的把手正对着我。

学生3:

我坐在茶壶的肚子这一面,圆圆的大肚子上面有朵梅花,开的正妖艳。

学生4:

我坐在茶壶的肚子这一面,圆圆的肚子上面什么也没有。

教师:

咦,奇了怪了,为什么每组的同学观察的是同样的物体-茶壶,可大家刚才说的却不一样呢?

学生:

独立思考。

教师:

有想法的同学说说看吧。

学生:

虽然我们观察的是一样的茶壶,可是我们观察的位置不一样,所以看到的就不一样啦

教师:

同学们说的真好,是啊,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教师板书: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教学资源

1.试一试

 

淘气小红

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

画“√”

 

2.连一连

 

它们看到的是哪一面?

连一连。

 

 

3.说一说

 

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

哪幅图是小红看到的?

淘气小红

 

4.说一说:

三个小朋友分别看到书的哪一面?

 

 

答案:

第一题:

第一幅图是淘气看到的。

第二题:

第三题:

第一个是小红看到的(上面),第三个是淘气看到的(下面)

第四题:

小红看的是侧面,小明看到的是后面,小英看到的是正面。

说课设计

观察物体

(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观察物体》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从数学知识、方法的角度看,“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空间与图形”中新增加的一个内容。

以前的几何教学,教材上主要是对形体的具体认识的设计,对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没有一定的落实措施,教师在教学中的随意性较大,而现在根据“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标准编排的“观察物体”,就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观察物体”一课与美术有很密切的联系,但不等于美术课,它是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与纯粹的美术上要求的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表现世界是不一样的。

此课例是要通过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对几何图形的记忆,让学生初步体验二维与三维空间相互转换的关系,使学生有一个丰富的数学学习经历,使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完整。

(2)学情分析:

 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在我们的环境中,除了看不见的空气,无固定形状的水之外,绝大部分东西都有形状,只是有的形状简单,有的形状复杂,因此,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置身于三维世界之中。

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上小学后,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渐渐将这种感性经验发展为抽象的概念,渐渐获得了简单的几何形体的概念,这是一个体验、积累和升华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基础上。

同样,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也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对一年级六七岁的孩子而言,这一学段的教学要注重丰富学生对形状的感受和认知,要联系实际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只有在这样点点滴滴的累积之中,学生的视野才会不断开阔,对图形的理解也才能更加深入。

所以,此课的设计总是朝着生活化的方向去做的。

(3)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素质教育的三个方面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方面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等,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灵活运用“转动被观察物”“改变观察者的位置”两种观察方法实现多角度观察。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

重点:

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难点:

辨认从不同的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2、说教法、学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准备主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并运用大量观察、操作、交流、游戏等形式辅助教学。

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根据学生与教材的特点,本节课我准备指导学生用“合作学习”、“发现学习”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分享数学学习的经验,诚信合作、互相帮助。

在探究发现中,学生成为“探索者”参与学习过程,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学有成功、学的愉快。

3、说教学过程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善于记忆具体事物。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诱导学生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

因此,本节课中,我安排了以下七个教学环节:

1.新课导入2.探究新知3.巩固新知4.达标反馈5.课堂小结.6.布置作业7.板书设计8.教学反思

下面我详细说一下每一个教学环节。

1.新课导入

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都能体会到,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

因此,我一上课,准备为学生创设了以下的情境。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盲人摸象”,内容是这样的:

(略)。

这五个人摸到的大象的样子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得出两种结论:

一是他们摸得地方不同,所以摸到的大象的样子也就不同;二是他们只摸到了大象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他们都不能完整地说出大象的样子,在此教师重点总结后,引出课题。

这样的情景引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探究新知

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让学生4人一组,围成一个长方形而坐。

先让学生坐在自己座位上观察桌面上的小茶壶,各自说说看到的小茶壶是什么样子;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观察方式去全方位的观察茶壶后,,再说说和第一次看到的是否一样。

每次观察的结果都要在小组里交流,可以边指边说。

这样,通过教师的适量启发与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会有所不同”。

学生在教师由浅入深地诱导下,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主动探索出观察物体的方法,那就是要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观察,从而解决了教学的重点。

3.巩固练习

我共设计了四道题,分别是例2;课堂活动的第1题和老师设计的两道题。

学生通过这些练习,进一步巩固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测能力。

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学会用语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在学生的头脑中进一步加深印象。

4.达标反馈部分设计了五道题,分别是:

1.小组内选出一个玩具放在桌子上,同学们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把观察到的情况在小组内汇报。

2.练习十二第一题。

3.第二题。

4.第四题。

5.填空。

5.课堂小结部分,还是老问题,新知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学生各抒己见,老师重点强调。

6.布置作业:

大家回家后选出自己喜欢的三个玩具,然后在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它们,把观察的结果说给爸爸妈妈听。

7.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一)

正面(前面)侧面后面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这样的板书,简洁而又提纲领,不仅是本节教学内容的精华,而且也会使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一目了然。

8.教学反思

体验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的一条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资料链接:

奇怪的建筑物

动物王国里要去调查外领地的一个建筑物。

所以国王派了三个得力的侦查员去办这件事。

他们分别是老鹰,小猴和小猫。

第二天,三个侦查员回来了。

老鹰说:

这个建筑物是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小猴一听急忙说:

不对,不对!

它是一个圆形帖在一个长方形上。

这时小猫不干了:

你说的也不对,明明是一个圆形和一个长方形分开的,怎么能说是挨在一起呢!

大家都听糊涂了。

这个建筑物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他们到底谁说的对呢?

为什么三个人描述的不一样呢?

没办法,国王只得亲自前往。

看过建筑物后,国王恍然大悟,原来,三位使者只是从自己的位置去观察了一下建筑物,描述的只是自己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形状,当然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了。

于是国王召开使者大会,进行了观察培训。

强调:

观察物体时,只看到一个面是不能确定它是什么样子的。

只有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形成完整的表象。

观察物体

(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页例3,第49页练习十二第1,2,3,4题。

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组合物体(或多个人),并根据提供的图片确定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提示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身边取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拍照活动贯穿整节课,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根据实物、图片辨认由两个实物(人物)组成的物体,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组合物体(或多个人),并根据提供的图片确定观察者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组合物体(或多个人),并根据提供的图片确定观察者的位置。

难点:

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组合物体(或多个人),并根据提供的图片确定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从不同的角度拍的教师照片。

学生准备:

白纸、铅笔。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

同学们,老师今天穿了件新衣服,谁能帮我用手机的照相功能给我拍几张照片?

找4位同学,分别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拍照。

2.教师:

你们可真像个小摄影师!

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他们拍的怎么样!

教师操作、屏幕出示刚才在不同位置拍摄的照片。

3.教师:

大家觉得拍的怎么样?

你最喜欢哪一张?

这张他是站在什么地方拍的?

拍的是老师的哪一面呢?

(1)指名学生说出其中的一张照片,并同时回答。

例如:

我最喜欢这张,他是站在老师的前面拍的,拍的是老师的正面。

(2)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

4.教师:

同学们说的真不错,要想拍出好照片,就要仔细观察物体,找到最佳位置才行。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

观察物体

(二)

【设计意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拍照活动巧妙引入,新颖有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初步感知新知。

3、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母女俩面带微笑站好,动画显示孩子的爸爸奔向4个方向拍照。

1.教师:

假如你是图上的摄影师,说说看,在前面你拍到的人和景物是什么样子?

到了后面呢?

左面呢?

右面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

在前面拍到的是母子俩的正面,在后面拍到的是母子俩的背面,在右面拍到的是妈妈挡着孩子,在左面拍到的是孩子挡着妈妈。

2.教师:

你能分辨这4张照片分别是从哪一方面拍到的吗?

请同学们在教科书上填一填。

课件出示4张照片。

(1)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