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44641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docx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docx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3月5日听课旁记

[2007-3-516:

05:

00|By:

ganqiuqiu]

 

 今天上午是我去听课的中学新学期的第一次课,我又来到了这片熟悉的实验室,见到了两位敬爱的老师,与亲爱的同学们一起听课。

上学期的一切,已顺利结束;这学期新一轮的战斗,已经开始。

不同的是我,要真正开始思考点什么了!

    这次课的内容是“实验探究物质的构成”,让学生建立物质是可分的,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感性认识。

   实验准备:

密封的酒精汽化和液化实验。

两位老师买了很多保鲜袋,然后用滴管往每个保鲜袋里注入1~2滴管酒精,用烙铁密封保鲜袋。

(原计划保鲜袋可以反复利用,只要准备一个班的保鲜袋。

结果发现保鲜袋密封性不好,所以每个班都重新准备,这一周有18个班嘀)。

每个班级实验时都及时提供开水,以使保鲜袋里的酒精气化。

   课的引入:

  “如果有人问,鸡蛋可以孵出小鸡,石头为什么孵不出小鸡?

因为鸡蛋里面有一个鸡胚,而石头里面没有这个可以发育成小鸡的鸡胚。

人们习惯于从事物的内部找变化的原因。

连人类的近亲猴子也是这么干的:

一个猴子检到了一块手表,它看到表针在走,拿到耳朵上听听还有滴滴答答的响动,于是它就有了一个创造性的举动,找到一块石头就把手表砸开了,就为了从内部找变化的原因。

要了解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原因就要看看物质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由什么构成的。

(每位学生都有学案,老师结合学案让学生实验)

   学生对于物质构成的原认识(集体交流):

   第一组:

酒精汽化、液化实验(学生已动手操作,并交流了观察到的现象)

   问:

如果我们这节课只是看到这种现象,今天的课还没有达到目的。

为什么把保鲜袋放入开水中,袋中的酒精就看不见了,袋子就鼓起来了呢?

   答1:

因为热胀冷缩

   答2:

因为酒精变成了气体(酒精蒸汽),所以看不见(备注:

绝大部分学生停留在这一认识层面)

   追问:

为什么变成气体就看不见呢?

   答1:

因为气体无色通明,没有固定形状(支持者2人)

   答2:

因为气体分布广,密度小,所以看不见

   答3:

因为气体粒子原来就小,不聚集在一块,所以看不见

   答4:

因为气体变成分子,分子很小(支持者6人)

   答5:

因为气体分子空隙很大,所以看不见

   第二组:

糖块溶于水实验(口述,唤起学生已有经验)

  问:

糖块放入水中后,会逐渐变小,直到糖块完全消失?

你怎样解释糖块消失这一现象?

  答1:

因为它融化成液态了,没有颜色了

 答2:

因为糖它和水溶在一起了

 答3:

因为它分散成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粒

 备注:

每次学生回答后老师都有针对学生具体问题的追问,最后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学生原有认识对问题的解释很单薄,但通过老师与之的交流和对话,学生是很容易过渡到微粒观点的。

老师补充:

人眼能看到的物质最小粒径是0.2mm。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威力很小,当他们分散成一个个时,人的肉眼看不见,但这些微粒聚集在一起时,我们才能看见。

  最后提问:

一滴水里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如果全中国13亿人都来数这一滴水中的水分子,1秒钟数1个,24小时不停的数,需要数多少年?

  老师给出答案“40735年”,在初二(8)班是老师当场演算。

在初二(4)班只给出答案,让学生自己回家演算。

在同学的啧啧声中结束了这堂课。

  简单感想:

通过今天的这两个平行班的课,我从内心里敬佩两位老老师,同时对实验教学充满无限希望。

今天的课堂秩序良好,学生讨论比较热烈,老师驾驭学生讨论的能力也越来越娴熟。

虽然今天课上只做了一个小实验,但学生依然很愉快,兴致很高。

  课间有好几次学生轮流跑进实验室,询问老师有什么事他们可以帮着做的,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对化学课的喜爱。

最突出的是初二16班的王乐天,今天上午就来了实验室两趟,中午早早吃完饭又来到了实验室,说班主任把他们轰出进教室,12:

50才进教室,在外面操场上溜达挺没意思的,还不如来实验室学点东西呢。

关于他的故事很多,这个初二的孩子对化学有很强的天分和走火入魔的状态,我哪天有空再来这上面描述一下他自己在家做过的许多高难度、创造性的实验!

 

“实验探究物质微粒是不断运动的”3月12日听课旁记

(1)

[2007-3-1219:

21:

00|By:

ganqiuqiu]

 

我去听课的中学程老师、杨老师这学期的教学目标是利用每周一课时的时间(共15课时)让学生用“宏观——微观——符号”相联系的方法思考化学的问题。

在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中,程老师的想法非常有见地:

“在实现宏观抽象到微观方面,我们设计的教学方法首先要提供丰富的宏观的现象:

一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现象,二是精心设计的实验的现象(这些实验立足于学生的亲自动手,力求获得最为直接的、生动地、丰富地感性认识),以上两类现象构成一种问题情境,由此引导学生对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形成一种由事物内部寻找原因的“原子论”的思维方向或路线。

  基于以上想法,这节课设计的学习过程如下:

首先,让学生解释以下现象“没有看见花却能闻到花香;酒香不怕巷子深;湿衣服变干”(以上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现象);接着是两个老师精心设计的实验:

(1)滴有淀粉的滤纸条放在装碘的试剂瓶上,观察现象并解释;

(2)间隔滴有3~4滴酚酞的长滤纸条放在大试管内,试管口放入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平放观察现象并解释。

(均有学案让学生填写)完成实验后简单交流,老师让学生完成学案上2道练习题,其中一道是人教版上册的一个活动探究实验,另外一道是补充的练习提供阅读材料让学生回答简单问题。

最后,学案上还有一个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完成:

“分别向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加入少量质量相同的高锰酸钾粉末或红墨水或染料,观察现象:

  ;该现象说明了 。

  在精心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的基础上,今天老师课堂上授课的亮点(开放性与实效性兼顾):

恰当安排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

在学生做上述两个实验时,第一次老师往淀粉溶液滴加碘,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记录,发现变蓝,第二次亦是演示往酚酞溶液滴加浓氨水,让学生观察。

老师的这两个准备实验为学生创设了特定的两种物质接触会变色(会反应)的知识准备,学生的实验是在老师实验基础上根据学案进行的实验,与老师实验的条件很不相同。

这与上学期老师演示实验完毕后,学生再亲自动手做一遍一样的实验有很大发展,节省了实验时间,留出了学生解释和完成学案的时间,实效性大有提高。

   简单描述一下学生的表现:

学生在上次课的基础上,基本上接受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上节课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在第一次做实验(碘遇淀粉)时,学生:

“哇,变色”(虽然刚见过老师做碘颗粒遇淀粉溶液变蓝的实验,但学生还是这么惊奇,说明没有接触的两种物质会发生反应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一定是微粒上去了”(在惊奇之后该学生马上补充说),看来他的微粒运动观确实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自然建立了,这时我在旁听课追问他“那又是什么微粒呢”(试图把他头脑中的微粒运动观具体化),答“试剂瓶里的碘微粒运动到滴有淀粉的滤纸上”(回答得顺畅具体和准确,微粒运动观建立顺利)。

当然也有另一学生在旁边嘀咕“是碘升华,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淀粉遇到气态碘变蓝”(看来他还是习惯从物理物态变化来看问题,不着急,我们后面还有其他实验来使他过渡到微粒运动观上来);在第二次做实验(浓氨水遇酚酞)时,发现学生在实验现象出来前大部分都试着预测滴酚酞的滤纸会变红,过一会儿会发现实验结果果然如他们预测,然后对现象的解释都能从微粒的角度来描述。

老师在这儿还有一个细节处理:

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时强调滤纸上的酚酞依次向里变红(通过具体现象让学生头脑中的微粒的运动形象化);再往下就是完成练习,学生都做得比较愉快。

再补充我听课时跟学生交流的两个细节:

做完酚酞遇浓氨水实验后,学生处理试管,把粉红色滤纸条夹出来后,不久忽然发现“嗯?

滤纸条又褪色了”(他观察还挺仔细,很多别的学生都直接把滤纸条放到废物缸里了),这也是个微粒运动的很好例子,于是我赶紧追问他“为什么呢”,嘿嘿,他略加思索后,说“因为氨水微粒又运动走了”,还挺牛的哈;听完这节课后我还不放心,问一学生“你们现在知道氨水微粒、碘的微粒在运动,那其它物质的微粒呢?

”,“也在运动”回答得很爽快,他真的认识到这一点了吗?

我不太相信,指着实验台再追问“这个是由微粒构成的吗?

”,他点头表示同意,我问“那你觉得实验桌的微粒在运动吗”,他想了一下,把脸贴在实验桌上说“恩,也在运动,我挨近它能闻到气味”,呵呵,我估计他并没有真能闻到气味,但他确实已经认同微粒是运动的,并试图寻找证据。

看来教学目标基本顺利完成!

(关于这点我将在下篇博客再次提及)

(续)“实验探究物质微粒是不断运动的”3月12日听课旁记

[2007-3-1221:

30:

00|By:

ganqiuqiu]

 

没想到这次听课后趁热打铁写点感受还有这么多可写的,你瞧瞧,我在上篇博客里都写了那么长了,才描述完了我听的程老师的一节课!

下面接着描述一下我听的杨老师的一节课和一些杂感。

   杨老师这节课跟程老师不同的地方在于创设的情境更生活化、更倾向于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做实验。

情境更生活化方面:

首先那个解释花香的例子,她就把它具体化了“到了3、4月份丁香花开了,有时候我们并没有看到丁香花,但通过气味就能判断附近就有丁香花,为什么呢?

”;再比如再老师做碘颗粒与淀粉变蓝的实验之前,老师有这样的语言“我们买的灌肠有的里面罐的全是肉,有的灌肠里面部分含有淀粉,但我们有办法检验。

昨天我去家乐福发现它有种灌肠说是纯肉的,有种灌肠说是含淀粉,我回来一检验果然如此,看来大超市还是可信的啊,那你们知道我是用方法检验呢?

”接着再做演示实验,并在学生实验完毕后拿出两截不同的灌肠实物展示给学生看;再次,当学生实验完成后,交流解释了试验现象,杨老师又拿出一个装碘的试剂瓶和一个空的试剂瓶,说上周三我准备实验时,装碘就是用这样的瓶子(举起空的试剂瓶),你们现在发现这两个试剂瓶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观察到明显不同,老师强调“你看原来这试剂瓶都是这样干净的,装碘后几天就变黄了,说明了什么啊”,学生基本能迁移刚才的认识来解释,认识得到巩固。

她更倾向于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做实验方面:

首先我觉得她引灌肠的实验有点这个特点,再次,演示完酚酞溶液遇浓氨水变红之后,在学生自己用滴浓氨水的滤纸条与蘸浓氨水的棉花做实验之前,杨老师有这个处理:

她把学案上的一个练习(就是人教版上册一个活动与探究试验:

有装酚酞试液的A、B两瓶小烧杯,一瓶装浓氨水的C小烧杯,再用一个大烧杯倒扣住B、C两个烧杯)放到这前面来了,在黑板上画图示意后,她问“你们觉得A、B两个烧杯哪个会变色,猜测之后再来看我们学案上的实验(学生试验),用这个试验来验证你的假设”。

      另外,在学生做碘遇淀粉变色实验之前,杨老师有这样的语言“我刚才做的是碘与淀粉溶液直接接触实验,淀粉变蓝了,那你们觉得把滴有淀粉的滤纸放在敞口的装碘的试剂瓶口,会怎么样呢?

”“滤纸不会有什么变化”我旁边一个女生这样说,当她做完实验时却发现滤纸上的淀粉变蓝了,我问“这是为什么呢”“可能这个滤纸跟试剂瓶接触了”(淀粉溶液在滤纸上扩散,试剂瓶口又不是很大,好像确实如她所说),这时我想起杨老师刚强调“滤纸要放在试剂瓶上方,最好不要接触”,赶紧提示她按照老师所说再做一次,一做发现果然还变色,这时她有点认同碘虽然没有与淀粉直接接触,却“空中相遇”了,这时杨老师正好在全班交流,问“滤纸上的淀粉为什么会变蓝”,这个学生因为刚跟我有过交流,自知认识深了一步,听了老师的提问,跃跃欲试,站起来回答“碘会升华,变为气体,但它的分子性质没有变化,所以依然会使淀粉变蓝”,又有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因为碘的微粒在不断运动,所以使淀粉变蓝”,老师这时抓住后面同学的发言放大,并稍稍肯定同学的升华观点,指出其不足之处。

这是杨老师抓学生微粒运动观建立的一个细节,当然其中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限于时间不累赘了。

     特别想再提杨老师的课的一点是:

老师在黑板上画图示意A、B、C三烧杯之类后,让学生猜测“A、B两个烧杯哪个会变色”,没想到学生猜到了C烧杯,老师没料到,但老师说到底是那个烧杯变色,你们通过试验就知道了。

实验完毕后学生都能知道了肯定是B烧杯变色,这里杨老师想回应前面同学的猜测,说你看是装酚酞试液的B烧杯变色,说明是C烧杯中的浓氨水微粒运动过来了,C没有变色,那酚酞不运动(不知道是老师口误还是这句话的歧义老师没认识到),“那酚酞不运动”虽然酚酞确实没动,但这句话是在这样的意境下说,不明显说酚酞微粒不运动吗?

这不对学生的微粒运动观起阻碍作用么?

果然,这节课下课后我问刚才回答问题的那位女生“上完这节课你觉得那些微粒在运动呢”,答“碘的微粒、浓氨水的微粒”,问“那淀粉微粒、酚酞微粒呢,这个试管架的微粒呢”、“不运动”,我赶紧跟她解释它们的微粒同样在运动,只是速度比碘的微粒、浓氨水慢(我这样的解释是不是也不准确?

当时没想到,现在把它敲出来才发现有毛病),再举出几个例子一一佐证,她能认同我的例子,但似乎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试管架的微粒(木材微粒)也在运动,明明就是静止的嘛?

我又解释说这是因为固体微粒运动的幅度比较小,所以肉眼看不到之类,这时她才露出满意的表情,并向我说声谢谢(让她知道了新知识)。

说到这里,我这样的处理是能让学生建立这样的认识“构成物质的所有微粒是在运动的”,但处理比较强强硬,怎样才能更顺溜一些呢?

值得思考!

  

    时间比较晚了,最后简单谈下这两周发现的一些可喜处:

 学生:

较上学期纪律有很大进步,即使动手实验时间不长,但动脑时间较多,而且愿意动脑了,不光是一种操作兴趣。

(有很多细节的,来不及描述了)

 老师:

最值得提的是1、讨论课的驾驭能力已经比较有效了,愿意让学生多讨论;2、学案的设计更科学,学生作业(作业)都能批改,挤出时间批改,打分,并且下次课及时发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及时反馈……

我:

与学生交流更有效,不只是傻乎乎地问“你这节课有收获吗”,答“有吧”,再问“什么收获呢”,学生不太情愿仔细回顾他的课到底有什么收获,三言两语打发我啦,而现在,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有了上述信息;还有,比如现在,听完课之后会及时记录自己的想法了。

只是好像花的时间比我想象得多多了,写完之后使我对下午的听课认识深入了许多,当然还有许多概括和二次加工的地方。

明天还得想一些论文框架性的知识,有时光想不动笔根本没进展啊,零星记点总比干急好啊!

 

 

“实验探究物质微粒之间有间隔”3月19日听课旁记

[2007-3-1922:

43:

00|By:

ganqiuqiu]

 

越来越觉得有点收获要赶紧记下来,否则兴奋点一过,想找回那点激情不容易,但不管怎么着也要让自己坚持下来,所以即使现在很晚了,也要把今天的听课感想开个头

    今天是让学生建立微粒观的第三次课,让学生认识到物质微粒之间有间隔,前两次课学生都学得比较愉快,今天也不例外!

而且今天还有两个有意思的小实验:

(1)用注射器分别压缩30ml空气和30ml水,比较哪个更容易被压缩;

(2)用“微粒间隔实验器”做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的实验。

(备注:

“微粒间隔实验器”其实就是普通试管,两位老师把试管的1/2处放在1000多度高温的酒精喷灯下加热,再拉升,就形成了两头粗,中间一截比较细弧线优美的试管)(待续)

(3月20日上午补记)

    完整的教学程序回忆的不连贯了,在这里写几个教学片断:

   乙醇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老师让同学解释为什么?

    程老师的班上学生到这一环节时已经做过压缩气、液体实验并交流讨论过的,这时他们大部分人都能想到“因为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都有间隙,混合后体积就会变小”,老师追问“那难道它们混合之前就没有间隙吗”?

大多数同学这时似乎被难住了,想说又说不上来。

这时老师在黑板上用图示表示酒精与水混合的微观过程,下面的学生很惊讶(我原以为学生能回答“因为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都有间隙”就表示他们已能想象这个过程,但从学生的惊讶里我发现他们原来还没有认识到这一层次,看来很多知识学生能说出来但不一定真正消化了),这时老师再标注原来微粒之间的距离、混合后微粒之间的距离,说明体积变小是由于微粒之间的间隔变化的缘故。

在这过程中,有位同学小声嘀咕“分子之间为什么要有距离呢”(程老师没听到),其实老师前面讲课时提到了"分子间作用力",但估计对初二学生来说理解有点难,那就让他们这样吧,这节课能让她提出“分子之间为什么要有距离呢”这样的问题就很不错了。

(插一点自己的感想,我觉得用图示表示酒精与水混合的微观过程不一定一开始就老师在黑板上画,可让学生动手画,然后让他们交流辩论,这样效果会不会更好呢)

杨老师的班上,老师先示范该怎么取水(为便于观察,已掺红墨水)和酒精,并混合,但没有给学生展示混合后的效果(这点程老师也是这么做的,这种做法比上学期把实验从头到尾带着学生做又有很大进步了!

)让学生预测“混合后体积会怎么变化?

”这时一个同学反应快,抢着说“肯定是变小,因为混合后试管壁会沾水啊”,老师表扬她想得很仔细,同时提醒大家混合后静置一段时间再观察。

然后学生们就非常有兴趣地观察到“体积一次比一次小”、问“为什么呢?

”,“因为原来混合得还不均匀”,该到解释体积问什么会变小的时候了,基本情况与程老师班上学生差不多,这时我提醒旁边的女生“你们俩能不能用图表示这个过程呢”,一个女生动手画,先画水分子(一个个小圆球,有间隔),再画酒精分子(一个一个更小的圆球,分散着插到水分子中间),表征得很好!

我问她的同伴“你同意这样表示吗?

”,她仔细看了看,想说欲言又止,没表示同意也没表示不同意,我接着问那个女生“那水分子和酒精分子混合前又是什么样呢”这下她们俩都卡住了(跟程老师班上学生一样)。

一会儿老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一个同学大概把她的意思表达了(大意是刚才那个女生的意思但表达不够清楚),这时班里有点吵,老师说“同学站起来在说他的看法,你们怎么不听呢”,这时我旁边一个男生在嘀咕“因为不赞同他的看法呗”(老师没听到),我马上小声地问他“那你是怎么认为的呢”,他说“老师,水分子的体积不是大吗,酒精分子的体积小,它们混合后酒精分子与水分子融和了,所以体积变小了”(他是怎么假设水分子体积大的我还不得而知)。

这时老师追问了刚才站起来回答的同学,并最后完整地解释了一遍。

到这儿我又问刚才的那位男生“你听懂老师的意思了吗?

”答“听懂了”,问“那你觉得你的想法和老师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呢”,答“我想错了”,我说“其实你的想法也有一定道理,我们下课后可以讨论”,这时他记录老师刚才在全班讨论得出的解释,突然问我“老师,分子是不能融和的吗”,呵呵,这学生还是比较执著的啊,于是我小声解释“如果两种分子融合了就表示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而我们做的酒精与水的混合,混合后酒精还是酒精,水还是水”等等,他恍然大悟,神情大悦!

再杂记一下学生的一些语言:

当老师强调那个“微粒间个实验器”使用时注意握上面,否则中间细的一截容易损坏,一方面会扎着同学的手,另一方面这是老师自己用普通试管拉出来的,特别费劲,刚才还在灯下不小心把手烧了一个泡(两位老师还真的各被烧了一个泡)。

这时同学都纷纷鼓掌,说“老师,您辛苦了”、惊叹“老师,你帅呆了”、“太火爆了”……

学生在作压缩气体与水实验时,“水很难压,1ml也压不了”,“气体能从30ml压到19ml”

刚上课时,老师讲解上次课习题,说到酚酞分子和氨分子声音提高了一点“都在干嘛呢”,一个同学特纳闷,环顾四周马上说“都在听课”,坐前面的一位同学抢着说“都在运动”,这时老师接着说“恩,他们都在运动,氨分子和酚酞分子都在运动”,这时班里一下爆发出笑声,大家都哈哈大笑“都在听课……”

最后,引用一段程老师“实验探究微粒之间有间隙”这个内容教了三个班的简单教后记(因为这学期每一轮次的课都是从周四开始的,所以到周一老师已经教过三个班了):

“教后记:

1、内容顺序做以上调整,先做气体和液体的压缩实验,学生比较容易认识微粒之间有间隔;再做黄豆小米的比喻,学生容易对后面的问题产生联想。

先前把酒精和水的混合放在前面,学生不太容易理解体积变小的原因。

2、学生对体积变小有这样的解释:

密度变大了,为什么密度变大?

还是一个体积变小的问题,因为微粒的个数没有变,微粒本身的体积没有变,变化的只能是它们的间隔。

“实验探究物质微粒之间有间隔”3月21日听课旁记

[2007-3-2119:

43:

00|By:

ganqiuqiu]

 

 坐在电脑前好久了,还是不知道该怎么描述今天上午听过的三节非常打动我的课,这三节课是程老师在另外三个班(12班、6班、10班)上“实验探究物质微粒之间有间隔”,……正找到一点思路,师兄却突然跟我讨论起一件事,我竟然非常激动地跟他大声争辩起来(真是少有呐),再回过头来,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思路又跑了,唉,冲动是魔鬼呀!

    怎么说呢?

实在是拙于语言表达我今天的听课感受!

今天上午的三节课三个班的学生各有特色表现得太好了,精彩跌宕起伏,我应接不暇:

听到学生的发言很生动,很有意思,刷刷在本上写,可没写几个字,马上另外一位学生的发言更有意思,或者观点更有代表性,于是赶紧仔细听,然后又要看下我的录像机,是不是镜头还对着中心人物,忽然又发现镜头里某两位学生正在激烈地争论某个问题,表情很投入,赶紧拍一张,然后又发现坐我旁边的两位同学正在纸上比划酒精和水混合的微观过程,他们接着又在继续讨论什么,看到我在旁边很有成就感地跟我说“老师,你看我画的多好”,我一看果然不错,而且两人各有特点,于是许诺说下课后把他画的图拍下来!

……同时非常懊悔自己今天录像的准备不充分,临走时才发现原来的录像磁带没有导出来,今天磁带数不够了,三节都各有精彩的课少录了一节!

    今天老师的表情始终很愉快,估计学生的表现也打动了他。

在三个班里有两个班的学生在某些同学回答问题后都鼓掌了,这掌声有鼓励的、有赞许的,绝对不是喝倒彩,这真是少有的现象啊!

我今天也来不及跟个别同学交流了,因为有太多惊喜的发现(学生的表现、老师的行为)使我兴奋,似乎脑容量不够,快短路了!

    似乎真的没法有逻辑地组织今天的感受,因为6班没有录课,现在这里先记录一下他们班今天的一个重要表现吧:

在长期一来纪律比较差的情况下,今天班级纪律有了很大改观!

学生一进实验室,还是有些乱,“别吵了”、“别吵了”不断有人制止,还有人说“你们后面这么吵,我怎么听得清楚老师的讲话啊”(从这句话里我能感受到说这话的同学有比较强烈学习愿望了,这是在普通班很少见的,以前程老师就很苦恼普通班的学生没有什么学习心向,学不学都无所谓,再怎么好好组织的课堂都是白搭,他们闹了一通回去了)。

仍然有个别人在说话,但程老师肯定他们说“今天我们6班维护班级秩序的同学多了”。

  在讨论为什么气体易压缩而水不宜压缩时,你瞧程老师叫谁站起来回答了?

“郑晓龙”,而且郑晓龙回答得很清楚,下面的同学都很信服。

郑晓龙是什么人物?

上学期听课我一直在后面就在他旁边,他基本就没有好好听过课,这次课下课后我跟程老师交流说起郑晓龙,他说郑晓龙这个大个子他原来不听课时想把他拽到后面时拽都拽不动。

这时班里还有点吵,程老师适时引导“我发现前面几次课管不住自己嘴巴的同学这次课表现都很好”。

当水和酒精混合时发现总体积变小后,老师又让大家交流现象,这时郑晓龙又主动站起来响亮地回答,大家很高兴看到他的改变,纷纷鼓起掌来!

然后再交流讨论为什么温度计里的水银会热胀冷缩时,程老师在下面观察同学填写学案后叫了王达同学回答“下面我们请王达同学给我们解释,这是王达同学第一次在课上公开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

王达从分子间隙大小改变的角度解释的非常清楚,这时坐我旁边一位同学说“真不容易啊,老师这是王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