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抗旱救灾饮水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412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抗旱救灾饮水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抗旱救灾饮水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抗旱救灾饮水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抗旱救灾饮水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抗旱救灾饮水情况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抗旱救灾饮水情况汇报.docx

《小学抗旱救灾饮水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抗旱救灾饮水情况汇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抗旱救灾饮水情况汇报.docx

小学抗旱救灾饮水情况汇报

小学抗旱救灾饮水情况汇报

  第一篇:

20XX年

  李智

  一、旱情与灾情

  我校有学生432人,教职工24名,自受旱灾以来,由于原自来水枯竭,加之附近水源缺乏,只得临时接用我镇xx片区饮水工程未经处理过的自来水。

  二、面对灾情,经学校研究决定,目前采取的抗旱措施为:

  学生自带饮水。

  教师饮用水:

购买矿泉水。

其他生活用水仍使用xx片区饮水工程未经处理过的自来水。

  做好师生教育工作,利用每天课间操时间教育师生节约用水,提高抗旱、节水、防火意识,确保校园稳定。

  三、灾情恶化后的打算。

  面对灾情的进一步恶化,我校师生的饮用水已经只能靠到外地买或到有水源的地方拉水来维持,其他生活用水仍使用xx片区饮水工程未经处理过的自来水。

因此特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以下建议,以便及时解决我校师生饮水难题为谢:

  、提供蓄水工具。

  、提供拉水费用。

  、建议水务所及时对我镇xx片区饮水工程“xx水库”的水源进行净化处理,同时接通我校师生饮用水管道。

  xx年4月9日

  第二篇:

20XX年抗旱救灾情况汇报

  20XX年抗旱救灾情况汇报

  县档案事业局认真落实上级党委关于抗旱救灾的重要部署,把“抗大旱、保民生”作为当前档案工作的重点,积极投入**村抗旱救灾工作,主要情况如下:

  一、3月1日,局领导深入**村详细了解目前的灾情和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安排,通过调研,了解到旱情十分严重,20XX年抗旱救灾情况汇报。

**村是我县突出的干旱村,尤其是北坡、格子箐、新华、三个自然村最为严重,基本没有农业生产用水,灭产面积在播种面积的95%以上,基本人畜饮水全部靠送水方式解决。

应对旱情我局组织村、社干部采取应急抗旱措施:

  1、强化抗旱工作的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强化抗旱水源的科学调度和用水安全管理,确保群众基本生活用水安全,协调解决水事纠纷,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工作汇报《20XX年抗旱救灾情况汇报》。

2、密切监测旱情,及时分析旱情发展趋势,密切掌握灾情及抗旱工作情况,及时分析旱情灾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适时向社会通报旱情信息。

落实应急抗旱资金和抗旱物资。

  3、加强旱情灾情及抗旱工作的宣传,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援抗旱救灾工作。

  二、派出副局长高文书到**村开展抗旱工作,与村、社干部一道开展工作,以保民生为重点,组织10张农用手扶运水车,为80多农户运水200多立方,并发放运水塑料袋1000多米,免费为五保户、特困户、残疾户运水50多立方,还发放了塑料瓶30多个,对旱情特别严重的新华、格子箐采取包户抗旱救灾,在全村掀起了抗旱救灾工作热潮,努力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真正体现了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高尚情操,涌现出了一批抗旱救灾的先进事迹,切实做到党员干部群众步调一致、团结一心。

  三、积极协调争取各部门支持,先后与水电局、消防队协调,共争取资金3万元,用于抗旱救灾。

  四、组织全局职工开展捐款活动及节约用水用电活动,9名职工共捐款700元,为灾区群众献上一份爱心,作一点绵薄之力,还号召职工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

  第三篇:

全市抗旱救灾工作情况的汇报

  一、基本旱情

  6月20日以来,我市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已持续干旱近50天,旱情日益严峻。

一是可用蓄水少。

我市已有42条溪河断流,5500口山平塘干涸。

目前,梅埠桥、野马、洋泉水库都已停放。

全市各类蓄水工程的库存水量仅为8022万m3,占应蓄水量的34%。

其中3座中型水库存水量为3932万m3,占45%;27座小型水库存水量为1420万m3,占31%;141座小型水库存水量为820万m3,占26.7%;3.9万口山平塘存水量为1850万m3,占26%。

预计塘坝现有蓄水量仅能维持供水15天左右。

二是受灾范围广。

23个乡镇均不同程度遭受旱灾,其中江河、三角塘、盐湖、白沙等18个乡镇受灾严重。

全市707个村有618个村受灾,其中干旱死角村达145个。

全市受灾人口已达30.9万人,占总人口的35%。

三是旱灾损失重。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因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

农田干旱成灾15.2万亩,其中绝收2.4万亩。

一季稻受灾严重,罗桥镇阳山村800亩一季稻、三角塘石塘村600亩一季稻全部绝收。

全市缺水未插晚稻面积10.1万亩,占晚稻应插面积的三分之一。

各类经济作物受旱16.9万亩,枯萎12.8万亩。

长期干旱已造成1690个村民小组6.6万村民和800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江河乡宝山村、白沙镇观音村、西岭镇五门村、新河镇清泉村等20多个村,饮水相当困难,要到五里之外挑水喝。

因农作物受旱减产,全市缺口粮灾民已达9000余户。

  二、前段抗旱工作情况

  面对严重旱情,我市各级各部门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灾害损失。

  落实领导责任,精心组织抗旱。

7月初,我们未雨绸缪,专题召开常委会,分析、研究和部署抗旱工作;7月31日,召开抗旱工作调度会;8月2日,组织各乡镇、相关部门召开抗旱救灾动员大会。

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行政首长负责制、抗旱岗位责任制要求,分级包干落实抗旱责任。

坚持市级领导联系乡镇制度,29名市级领导全部下到所联乡镇,组织干群开展抗旱救灾。

对几大灌区保灌工作责任到人。

各乡镇按照乡镇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组、包口子的要求,把抗旱责任落实到人。

同时,我们建立了“四个一”的抗旱工作机制:

即一处水利工程、一名领导负责、一套班子专抓、一个实施方案,已组织5000余名干部下乡,带领群众抗旱救灾;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抗旱工作宣传发动,增强了广大干群抗旱救灾的紧迫感和自信心;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制订了周密的抗旱保灌调度方案,下发了抗旱紧急通知;由市财政安排50万元抗旱专项经费,对乡镇抗旱工作实行以奖代补,对气象部门人工增雨作业费用实报实销。

  突出重点难点,科学部署抗旱。

始终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远水后近水,先活水后死水,先地上水后地下水”的原则,组织群众抗旱。

一是以人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

市财政对新挖压水井按每口8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目前已打井掏凼1200处,解决了3.3万人和400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

二是科学调度,保证灌区抗旱。

实行严格的供水调度管理方案,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集中管理现有水资源,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7个市管水利工程灌区发挥了抗旱保灌主力军作用。

梅埠桥水库和欧阳海灌区左干渠两个灌区坚持科学合理供水,至今已保灌80天,直至8月7日才停灌。

三是大力推广节水高效技术。

适时调整用水结构,推行喷灌、滴灌、免耕栽培等节水灌溉技术,认真搞好渠道防渗和田间配套,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用水效益。

  实行分类指导,有序开展抗旱。

一是因地制宜落实改种任务。

重点抓好改种、补救工作,切实做到粮食作物损失经济作物补,上季作物损失下季作物补。

先后在江河、盐湖、三角塘等乡镇创办玉米、荞麦、大豆、马铃薯、蔬菜等5个200亩改种示范样板。

全市需补种、改种5.9万亩,现已改种秋粮作物2.8万亩,经济作物0.5万亩,改种秋冬蔬菜1.2万亩。

二是不遗余力修建水利设施。

以乡镇为单位,对损毁的渠系进行清淤,对电排、站进行维修,对塘坝进行加固防渗,同时采取打水井、截潜流等措施,广辟水源。

三是积极稳妥调处用水矛盾。

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思想教育工作,将各类用水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大对破坏水利设施案件的查处力度,维护正常的抗旱秩序;40多天来,共调处用水纠纷35起,做到了安全抗旱、平稳抗旱。

  坚持协调配合,并肩合作抗旱。

气象部门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先后5次设点作业,发射高炮弹263发,周边乡镇降雨量均在15mm以上,有效延缓了旱情。

农机部门组织10个农机服务队,免费为农民维修抗旱设备600多台次,并组织30名农机手成立抗旱服务队,深入基层抗旱作业。

林业部门积极做好森林防火,保证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农业部门派出农技人员162人次,指导农民抗旱保苗和改播改种,有效减少了灾害损失。

电力部门主动降低抗旱用电价格,铺架抗旱高低压线路10余千米,确保抗旱用电所需。

民政部门积极做好查灾和灾民安置工作,确保了社会稳定。

水利部门科学测算水库和骨干塘的蓄水量,合理调度用水情况。

  三、下段抗旱工作设想

  据气象部门分析预测,今年我市夏秋连旱已成定局,有可能还会出现冬旱。

今后,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四篇:

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文章标题:

抗旱救灾情况汇报

  **县多措并举抗大旱

  **县防汛办

  今年,我县元月至8月8日降雨量为973.1mm,为历年平均降雨量的95.2。

自6月6月28日至8月10日的44天内,全县降雨量仅为29.9mm,是历年同期的18.72;日均气温30.7℃,比历年同期高2℃,其中35℃以上的高温天气达32天,比1998年多14天;蒸发量高达457.6mm,平均日蒸发量达10.4毫米,全县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夏秋连旱已成定局,旱情比1998年更为严重,全县正面临着一场抗旱救灾的严峻考验。

据统计,全县17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受灾,特别是坦坪、肖家、石羔、普满、石桥、龙潭、泮头、袁家、莲荷等乡镇受灾较为严重。

至8月10日止,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达15.61万亩,占总面积的73.22。

其中中稻受旱面积达2.85万亩,占中稻面积的71.43,0.61万亩绝收;晚稻计划12万亩,有1.71万亩无水下插,占计划面积的14.25,已插晚稻中有3.92万亩不同程度受灾,占实插晚稻面积的38.1,其中枯苗0.82万亩;旱土作物8.84万亩全部受旱,其中2.8万亩绝收。

  全县66座小ⅱ型以上水库蓄水3726万方,比去年同期减少44,比1998年同期减少13。

县管水利工程盘江水库蓄水1423万方、泮头水库蓄水513万方、千家洞水库蓄水200万方;小型水库已干涸6座;8932口山塘蓄水仅260万方,为汛末控制蓄水的23.64,已干涸6002口,占67.21;溪河断流42条;水井干涸512口,203个村民小组、4.6万人已不同程度出现饮水困难,部分村庄出现了外出几公里找水源的情况。

  面对夏秋连旱、十年难遇的严重旱情,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重民生、促和谐的高度,全力以赴抗旱救灾,实现“遇连续40天高温干旱,确保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不受大的影响;遇特大干旱,确保城镇生产生活用水,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的抗旱总目标。

前段我县采取了以下措施:

  1、未雨绸缪,立足早字抗大旱。

去年抗击“7·15”特大洪灾,我县实现了“不死一人、不溃一堤一坝”的目标,其中的经验,就是要早预测、早预防,抓实各项基础和准备。

今年,我们综合分析气候特征,认真落实省、市防汛抗旱会议精神,超前谋划作准备,严阵以待防大灾。

一是防大旱、抗长旱思想动员早。

按照“防重于抢、抢重于救”的指导思想,在省、市防汛抗旱会议之后,我县层层抓贯彻落实。

特别是针对大洪灾后容易伴发大旱灾的气候特点,5月份全面排查水库山塘隐患时,既严格落实汛期水库防汛限制蓄水的度汛计划,又保证水库安全蓄水以确保必需的灌溉用水,作好了抗大旱准备。

6月15日在全县防御山洪地质灾害会议上,我县再次提出了“一手抓防汛,一手抓抗旱,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

6月28日雨季一停,县委、县政府立即把抗旱列为大事来抓,精心安排各项抗旱。

二是准备措施落实早。

对重点渠段进行非常规修复,如泮头水库跃进段长100多米,由于处在煤炭开采区,渠道近年来总是下沉十到几十厘米不等,渠道年年维修年年修,今年4月由老板垫资40多万元完成了每跨6米长的可吊装配式预制渠道。

另外,继续实施“万千畅通工程”,组织劳动力在6、7月完成了清修各类灌溉渠道132.4公里。

7月中下旬,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全线察看泮头水库、盘江水库干渠,就盘江高涵总干山体滑坡120米和泮头水库草塘开裂变形150米等56处险工险段筹资100多万元进行了抢修加固,确保了在7月20日前盘江、泮头灌区干渠全线畅通,为抗大旱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结合为民办8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