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1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38970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1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1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1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1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1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1及答案.docx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1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1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1及答案.docx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1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测试1及答案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

(一)

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从工业化时期迅速崛起为领导城市,到沦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萎靡不振的老工业城市,后经过著名的“匹兹堡复兴”而成为面目一新、充满勃勃生机的后工业化白领城市,匹兹堡的成功转型令人瞩目,值得借鉴。

据此回答1~2题。

1.匹兹堡成为美国钢铁工业中心的有利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水能丰富 ②历史上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③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地区组合好,工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④利用五大湖和运河,水运条件十分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区有阿巴托契亚山脉的煤,五大湖沿岸的铁,便利的水运交通,丰富的水源供应,但是由于这里的地形较平坦,水能资源较少。

答案:

C

2.为实现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复兴”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积极整治环境 ②扩大工业规模 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④大力发展传统产业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解析:

匹兹堡主要从环境的整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着手,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压缩传统工业。

答案:

D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

完成3~4题。

3.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解析:

甲区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河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夏季为其汛期。

答案:

C

4.甲、乙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B.②③⑤

C.①③④D.②④⑤

解析:

多山的地形、对外联系不便、生产方式落后是制约甲、乙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

答案:

C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5~6题。

5.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A.ⅠB.Ⅱ

C.ⅢD.Ⅳ

6.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掌握我国整体及三个经济地带的能源分布和消费情况是做好此题的关键。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西部地区开发较少,经济规模小,但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政策的实施,西部的资源得到了迅速的开发,尤其是能源资源,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都是以西部的能源开发为基础的,因此,图中凡是能源的自给率下降的都不是西部,即Ⅲ线表示西部地区。

进一步分析可知,Ⅱ线表示全国的整体状况,因我国的能源基本上能自给(因为我国的煤炭的产量大),那么I线就表示中部地带,Ⅳ线表示东部地区。

东北地区因其重工业规模大需要能源的输入,青藏地区是我国常规能源贫乏的地区。

答案:

5.C 6.D

读“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比例变化图”,回答题7~9题。

7.1994年以后日本产业转移增加最多的地区是(  )

A.亚洲B.北美

C.欧洲D.其他

解析:

比较图中两个时段内的数值可以发现,日本产业转移到欧洲和其他地区的比例下降了,而转移到北美的比例大致持平,转移到亚洲的比例显著增加。

答案:

A

8.日本把产业转移到该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接近原料地 ②劳动力廉价 ③科技发达 ④市场广阔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亚洲大部分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因此具有劳动力廉价的优势;此外,亚洲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再加上亚洲不少国家工业原料丰富,日本将产业转移到这些亚洲国家,有利于接近原料地。

答案:

C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

完成9~10题。

9.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石化基地①石油资源丰富,但没有市场优势;石化基地②位于环渤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石化基地③④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但石油资源贫乏。

答案:

B

10.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

A.石油开采B.核电站建设

C.海岛旅游开发D.港口建设

解析:

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该区域的港口建设,因为大中型石化产业落户该区域,需要从境外大量进口石油。

答案:

D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是以秸秆粉末、植物纤维粉末或锯末、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再结合高科技材料生产而成的。

2011年9月中旬,我国某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域暴发了百年以来最大洪水,主要交通中断,由外地高科技公司投资建设的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工厂停产。

据此回答11~12题。

11.外地高科技公司在该区域投资建厂对当地的影响是(  )

①增大就业压力 ②加快工业化进程 ③促进技术创新 ④改变能源政策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外地高科技公司在该区域投资建厂必然加快当地工业化进程;该公司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必然不断进行产品更新换代,因此促进了技术创新。

答案:

B

12.下列不属于外地高科技公司在该区域投资建厂目的的是(  )

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

B.利用当地租金较低的土地

C.利用当地的原料

D.利用当地的管理经验

解析:

该区域为扶贫开发区,因此其工业水平落后,管理水平相对不高。

答案:

D

下面为三个国家2003年的产业结构表,读表回答13~14题。

国家

产业

第一产业

54.7%

9.0%

1.8%

第二产业

20.3%

41.9%

28.2%

第三产业

25%

49.1%

70%

13.与表中①②③三个国家对应的顺序,正确的是(  )

A.美国、中非、中国B.中非、中国、美国

C.美国、中国、中非D.中国、美国、中非

解析:

三次产业结构中,①国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比重最小,为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国家;③国第一产业比重最小,第三产业比重最大,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

答案:

B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国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B.③国处于工业化阶段

C.②国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D.②国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解析:

①国第一产业比重最大,应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②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阶段;③国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答案:

A

(2014·山东潍坊一模)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

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

据此完成第15~17题。

15.太康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

C.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D.基础设施完善

解析:

太康位于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纺织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故选项C正确。

东部沿海地区交通更为便捷,基础设施更为完善,市场更为广阔,选项A、B、D错误。

答案:

C

16.与企业个体分散转移相比,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环境改变较小B.协作条件较好

C.接近原料产地D.地租更加便宜

解析:

纺织企业和服装企业之间具有很强的生产工序上的联系,抱团转移可以更好地实现生产之间的协作,选项B正确。

答案:

B

17.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  )

A.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

B.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

C.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

D.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

解析:

纺织企业和服装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大规模外迁在短期内会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选项D正确。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迁会加快迁出地产业升级的速度,并不会造成社会失稳等问题。

答案:

D

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读“某城市空间分布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D.①④③②

解析:

考查城市的空间分布,解题关键是搞清楚城市的发展阶段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并形成了一些卫星城,故C项正确。

答案:

C

19.图中发展阶段表明(  )

A.①阶段以农业为主体,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明显

B.②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

C.③阶段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D.④阶段区域内部差异继续加大,区域处于不平衡状态

解析:

考查城市空间分布各阶段的特点,解题关键是明确各阶段城市空间分布的特点。

②阶段对应自给自足以农业为主体的阶段,以小城镇发展为主,缺少大中城市,没有核心结构,内部经济差异较小,构不成等级系统,故B项正确;①对应工业结构高度化阶段,中心城市的轴向外扩散带动中小城市发展,点—轴系统形成。

③对应工业化兴起、工业迅速增长并成为主导产业的阶段,中心城市强化,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开始形成。

④对应信息化与产业高技术化发展阶段,区域生产力向均衡化方向发展,空间结构网络化,形成点—轴—网络系统,整个区域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化区域。

答案:

B

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越强。

产业竞争力系数可以衡量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

读“甲乙两地区某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如图)及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表”,回答20~22题。

制造业部门

1990年

2003年

上海市

浙江省

上海市

浙江省

烟草

3.57

-1.03

5.95

5.38

家具

3.11

7.84

5.72

11.9

皮革

6.31

6.17

2.59

24.28

文体用品

25.51

3.54

9.72

15.67

普通机械

9.36

1.76

10.99

14.86

电子通讯

11.54

0.72

10.89

4.1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产业产品不可能是文体用品

B.在T2时,甲地区开始向乙地区转移该产业

C.甲地区的经济实力总是略小于乙地区

D.T3到T4期间,该产业可能向其他地区转移

解析:

读图可知,甲地区在T1时产业竞争力系数最大,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最大;T1后,比重降低,说明此时已经开始转移;甲地区在T1和乙地区在T3,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相同,竞争力相当,输出额不一定相同;产业转移一般是由经济综合实力高的地区转移到相对较低的地区。

答案:

D

21.区域产业升级遵循的一般规律是(  )

A.由资金、资源密集型产业升级到劳动力、技术密集型产业

B.由资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升级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C.由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到资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D.由技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升级到资金、资源密集型产业

解析:

区域产业升级遵循的一般规律是:

由资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升级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答案:

B

22.根据表格,关于1990年~2003年期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海的家具企业规模一直小于浙江

B.皮革和文体用品可能存在从上海向浙江产业转移的趋势

C.浙江省一直输出表中制造业的产品

D.上海的产业均有向浙江转移的趋势

解析:

上海的皮革和文体用品竞争力系数降低,而浙江竞争力系数变大,说明可能存在从上海向浙江产业转移的趋势。

答案:

B

二、综合题(共56分)

23.(14分)图甲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题,由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可直接读出,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2)题,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首先在珠三角建立深圳经济特区,然后建立了许多对外开放城市,开启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广东省佛山市之所以吸引港商投资主要得益于政策、劳动力、相对位置、交通等区位优势。

第(3)题,由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可知,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明确分工是充分利用了工业集聚的优势,通过各企业之间的产品联系,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扩大了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第(4)题,近年来,佛山市把资源、劳动密集型等低端产业转向外地,主要是改善环境质量,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更好地承接技术、市场型的高端产业。

答案:

(1)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2)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临近香港;交通便利 (3)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4)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

24.(14分)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

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

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乡原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但近年来却不断缩减。

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请你推测一下会有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输出煤炭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这样做有哪些好处?

如果把坑口电站建在①处是否合理,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题水稻种植业需水量大,华北地区缺水,这是解答此题的基础和前提。

(2)题图示地区发生的变化,注意归类列出。

第(3)题坑口电站为燃煤的火电站,对环境主要产生大气污染;①附近有煤矿,在这里主要考虑风向。

答案:

(1)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

 

(2)①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工矿城市;②经济结构会由以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③居民数量迅速增加且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④交通状况会有明显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⑤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

(答对三个要点即可) (3)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减少输入地环境污染。

合理,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避免了对居民区造成大气污染。

25.(14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

该规划是安徽省首个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性发展规划,其中高水平建设产业集中区是《规划》的最大亮点。

江北产业集中区位于芜湖市鸠江区境内,规划面积220平方千米,起步区规划面积20平方千米。

读“江北产业集中区区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江北地区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北产业集中区是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标志性平台。

简述其优势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产业转移的区位条件和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知识运用、综合分析问题和思维发散的能力。

(1)题,从利和弊两方面回答即可。

(2)题,江北产业集中区具有地理位置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等,可以与长三角地区优势互补。

答案:

(1)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发展;可能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对水资源产生一定的需求压力。

 

(2)区域位置优势,即地处皖东,靠近长江,是安徽东向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立体交通优势,即水陆空铁四位一体;资源优势,即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以及拥有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双气源供应保障;产业配套优势,即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能与长三角地区产业互补。

26.(14分)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材料二 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

材料三 2008年E市三次产业构成。

(1)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

2008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________。

(2)E市处于区域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阶段,在该阶段,劳动力向________和________大规模转移。

(3)目前,E市的区域空间结构具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市的整个区域处于____________状态。

解析:

(1)题,从土地利用类型图看,该市草地面积广阔,因此“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是原料;从工业增加值构成图看,煤炭开采业比重最大应为其支柱性工业部门。

(2)题,根据材料一可知,该市建设用地增加迅速,说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结合材料三(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比重较高)可知,该市处于工业化阶段。

第(3)题,区域空间结构特点可从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中心城市的地位、交通运输建设和对外开放程度等角度归纳。

第(4)题,在工业化阶段,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答案:

(1)原料 煤炭开采业 

(2)工业化 制造业 服务业 (3)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

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对于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4)不平衡的加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