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讲义第十三章水和无机盐的代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3836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讲义第十三章水和无机盐的代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物化学讲义第十三章水和无机盐的代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物化学讲义第十三章水和无机盐的代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生物化学讲义第十三章水和无机盐的代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生物化学讲义第十三章水和无机盐的代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讲义第十三章水和无机盐的代谢.docx

《生物化学讲义第十三章水和无机盐的代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讲义第十三章水和无机盐的代谢.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化学讲义第十三章水和无机盐的代谢.docx

生物化学讲义第十三章水和无机盐的代谢

第十三章水和无机盐的代谢

☞【目的和要求】

1掌握正常人体体液分布及电解质

2组成掌握正常人体体液含量

3掌握Ca,P代谢及调节

4了解各微量元素的代谢

☞【本章重难点】

1水,电解质代谢调节

2骨Ca,P代谢的调节

学习内容

第一节正常人体的体液

第二节水和无机盐的功能

第三节水和钠,钾,氯的代谢

第四节钙磷代谢

第五节微量元素

【教学内容】

体液:

机体中的水和溶于水中的物质统称为体液。

体液中的无机盐、一些有机物和蛋白质常以离子状态存在,故又称为电解质。

水和无机物代谢主要表现为保持体液的容量、分布和电解质含量的动态平衡,故又称为水与电解质平衡。

它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一节正常人体的体液

&㈠体液的分布与含量

细胞内液(占体重的40%)体液

体液(占体重的60%)血浆(占体重的5%)

细胞外液(占体重的20%)

组织间液(占体重的15%)

&㈡体液中电解质组成

1.细胞内外液中的电解质含量(见书)

⒉细胞内外液电解质分布与含量的特点:

⑴体液各部分的阴阳离子平衡,呈电中性。

⑵细胞内外液的离子分布差异

细胞外液的阳离子以Na+为主,阴离子以Cl-、HCO3-为主;

细胞内液的阳离子以K+、Mg2+为主,阴离子以HPO42-、蛋白质阴离子为主。

这一差异的存在是保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

组织间液与血浆的差异,仅仅是后者的蛋白质含量高。

⑶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

&㈢体液的交换

1.血浆与组织间液的交换

⑴毛细血管具有半透膜的特性,水和小分子物质(葡萄糖、氨基酸、尿素及电解质等)可自由通过,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

⑵引起交流的因素:

把水压出血管的力F⒈=血压+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

把水吸回血管的力F⒉=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间液静水压

毛细血管近端,F⒈﹥F⒉,水流出血管;毛细血管远端,F⒈﹤F⒉,水返回血管。

⑶异常:

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潴留于组织间液→水肿

2.组织间液与细胞内液的交换

⑴细胞膜具有高度选择性,大多数物质均不能自由通过。

⑵引起交流的因素:

主要是晶体渗透压。

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Na+的浓度,而细胞内则主要由K+维持。

K+、Na+的浓度差主要由膜上的钠钾泵维持。

⑶水可自由透过细胞膜,细胞内外出现压力差主要依靠水的转运来维持。

⑷异常: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可使细胞萎缩;反之,则使细胞肿胀。

第二节水和无机盐的功用

&㈠水的生理功用

⒈维持组织细胞形态与功能。

⒉在物质代谢中作为良好的溶剂,或者为生化反应创造良好的环境,或直接参加反应。

⒊调节体温。

⒋有润滑作用。

&㈡无机盐的生理功用

⒈维持体液的渗透压与酸碱平衡

⑴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Na+、Cl-维持,而细胞内液则由K+、HPO4⒉-维持。

⑵电解质可形成缓冲对,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⒉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

[Na+]↑[K+]↑神经细胞的应激性↑

[Ca⒉+]↑[Mg⒉+]↑神经肌肉细胞的应激性↓

[Na⒉+]↑[Ca⒉+][OH-]↑心肌细胞应激性↑

[K+][Mg⒉+][H+]↑心肌细胞应激性↓

⒊维持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

⑴作为酶的辅酶或激活剂来影响酶的活性。

⑵参与或影响物质代谢。

①细胞合成糖原或蛋白质时,K+进入细胞;糖原或蛋白质分解时,K+返回血浆;

②Na+参与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以及Hb对CO⒉的运输;

③在以ATP为底物的反应中,真正的底物是Mg⒉+-ATP,故所有的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的合成都需要Mg⒉+;

④含磷酸基的AMP和Ca⒉+是激素的第二信使。

⒋构成骨骼、牙齿及其它组织。

第三节水、钠、钾、氯的代谢

&㈠水平衡

⒈水的来源:

饮水、食物、代谢水。

⒉水的去路:

呼吸蒸发、皮肤蒸发、粪便排出、由肾排出。

⒊每日需水量2000~2500ml,每日最低给水量1200~1500ml(尿量500ml、皮肤蒸发500ml、肺呼出350ml、粪便排出150ml、除去代谢水300ml)。

⒋异常:

⑴进﹤出,引起脱水;

⑵进﹥出,造成水过多或稀释性低钠血症。

&㈡钠的代谢

⒈含量正常成人体内钠含量约为40~44mmol/kg体重,血清钠含量为135~145mmol/L。

⒉分布45%分布于细胞外液,10%分布于细胞内液,45%存在于骨骼中。

⒊需要量一般成人需要量约为4.5~9.0mg/d。

⒋吸收与排泄在正常情况下,食入的NaCl几乎全部被胃肠道吸收,主要经肾随尿排出,小部分随汗排出。

肾对钠的排出有很强的调节作用,其排放原则是: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㈢钾的代谢

⒈含量正常成人体内钾含量约为49~54mmol/kg体重,血清钾含量为3.5~5.5mmol/L。

⒉分布98%分布于细胞内液,2%分布于细胞外液。

70%体钾存在于肌肉中。

⒊需要量正常成人需要量约为2~4g/d。

一般食物供给的钾足够生理需要。

⒋吸收与排泄食物中约90%的钾被消化道吸收,主要经肾随尿排出,少量随粪便及汗液排出。

肾排钾可随钾的摄入量而增减,但其保留钾的能力比保留钠的能力差,即使在不进食钾的情况下,每天仍从尿中排出钾。

因此临床上有“见尿补钾”之说。

&㈣氯的代谢

⒈含量与分布正常成人体内氯含量约为33mmol/kg体重,血清氯含量为98~106mmol/L。

氯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

⒉吸收与排泄氯以NaCl的形式摄入,经胃肠道吸收,主要经肾随尿排出。

&㈤水与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⒈神经系统的调节

细胞外液减少→口渴中枢产生生理反应→口渴思饮→调节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

⒉肾的调节

⑴肾近曲小管:

重吸收大部分NaCL和H⒉O(85%),远曲小管吸收⒈5%。

⑵肾重吸收时:

H+-Na+交换,K+-Na+交换。

⒊抗利尿激素(ADH)和醛固酮的调节

⑴ADH作用:

促进肾远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以调节血浆渗透压。

⑵醛固酮作用:

促进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分泌H+、K+;回收Na+,同时增加Cl-和水的重吸收;调节血容量及细胞外液容量。

第四节钙磷代谢

&㈠钙、磷在体内的分布、含量和生理功用

⒈含量与分布正常成人体内含钙约为700~1400g,磷的总量约为400~800g,其中大约99%的钙、磷分布在骨骼和牙齿,其余的分布在体液及软组织中。

⒉血钙和血磷

⑴血钙

①定义:

血浆中的钙称为血钙。

②成人正常值:

2.2~2.7mmol/L

③存在形式:

非扩散Ca⒉+:

与清蛋白结合

(45%)

游离Ca⒉+50%

可扩散Ca⒉+

(55%)小分子结合Ca⒉+5%(与HCO⒊、柠檬酸结合)

④pH对Ca⒉+的影响

⑵血磷

①定义:

血浆中的无机磷酸盐中所含的磷称为血磷。

②成人正常值:

1.2mmol/L

③存在形式:

HPO4⒉-占80~85%

H⒉PO4-占15~20%

⑶钙磷乘积:

指每100毫升血浆中钙的毫克数与无机磷的毫克数的乘积。

正常值为35~40

意义:

[Ca⒉+]×[P]﹥40时,有利于骨盐沉积;

[Ca⒉+]×[P]﹤35时,影响钙化,甚至使骨盐溶解,引起佝偻病(或软骨病)。

⒊生理作用

⑴钙:

①骨化作用。

②第二信使作用。

③启动骨骼肌和心肌细胞的收缩。

④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

⑤参与突触传递、血液凝固、细胞粘附以及调节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等。

⑵磷:

①参与成骨作用。

②是核酸、磷脂、高能磷酸化合物的重要成分。

③通过共价修饰调节酶活性。

④无机磷酸盐参与构成体内缓冲体系。

&㈡钙磷的吸收与排泄

⒈钙的吸收与排泄

⑴吸收:

正常成人需钙量为0.5~1.0g/d,孕妇和儿童约为1.0~1.5g/d。

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和空肠。

影响吸收的因素:

①年龄:

婴儿可吸收50%以上,儿童吸收40%,成人吸收2.0%;

②pH:

酸性食物促进吸收;

③VitD促进钙、磷的吸收;

④高磷食物抑制钙的吸收;

⑤高浓度Na+,K+抑制Ca⒉+的吸收。

⑵排泄途径:

约80%由粪便排出,20%随尿排出。

⒉磷的吸收与排泄

⑴吸收:

正常成人需要量为1.0~1.5g/d。

吸收部位主要在空肠。

影响因素:

与钙类似。

⑵排泄途径:

20~40%由粪便排出,60~80%随尿排出。

&㈢钙磷与骨的代谢

⒈骨盐和骨基质

⑴骨盐指骨中的无机盐,主要是CaHPO4和羟磷灰石结晶。

⑵骨基质95%为胶原蛋白,少量为蛋白多糖。

⒉成骨作用与溶骨作用

⑴成骨作用骨基质形成与骨盐沉积的过程称为成骨作用。

⑵溶骨作用骨基质水解与骨盐溶解的过程称为溶骨作用。

骨盐的溶解过程称为脱钙;旧的骨溶解而消失的过程称为骨的吸收。

&㈣钙磷代谢的调节

主要激素:

甲状旁腺素、降钙素、1,25-(OH)⒉-D⒊。

主要器官:

骨、肠、肾。

⒈甲状旁腺素(PTH)

⑴化学本质:

由甲状旁腺分泌的多肽类激素(84肽)。

⑵生理作用:

促进溶骨作用,抑制成骨作用;

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磷的重吸收;

通过VitD间接促进钙的吸收。

⒉降钙素(CT)

⑴化学本质:

由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C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32肽)

⑵生理作用:

促进成骨,抑制溶骨;

抑制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通过VitD间接抑制钙的吸收。

⑶对血钙、血磷的影响:

使血钙↓、血磷↓。

⒊1,25-(OH)⒉-D⒊

⑴化学本质:

类固醇激素

⑵生理作用:

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

促进旧骨的溶解和新骨的骨盐沉积;

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⑶对血钙、血磷的影响:

使血钙↑、血磷↑。

&㈤钙磷代谢紊乱

⒈低血钙引起手足搐弱。

⒉维生素D缺乏引起钙磷代谢紊乱,骨失去正常钙化能力,儿童导致佝偻病,成年人导致软骨病。

⒊老年人和更年期后的妇女,小肠钙吸收减少,导致骨质疏松。

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维生素D中毒引起高血钙,导致肌张力下降和出现精神症状等,还可以引起钙盐异位沉积,如尿路结石等。

⒌代谢性酸中毒导致磷从尿中丢失过多,引起低磷酸盐血症。

第五节微量元素

&㈠铁的代谢

⒈含量、需要量及分布成年男子平均含铁量约50mg/kg体重,女性略低。

成年男人及绝经后的妇女每日约需铁1mg,妊娠期妇女每日需要量约为3.6mg。

功能性铁:

Hb占65%,肌红蛋白10%。

储存铁:

铁蛋白及高铁血黄素25%。

⒉吸收与排泄

⑴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以Fe⒉+的形式吸收。

⑵影响因素有利吸收因素:

酸;还原性物质;蛋白质。

不利吸收因素:

高磷酸膳食;植酸与草酸;口服碱性药。

⑶排泄途径

粪便0.2~0.5mg/天;肾﹤0.5mg/天。

皮肤、出汗和脱屑也丢失少量。

⒊运输与贮存

⑴在血中与运铁蛋白结合运输

⑵以铁蛋白和高铁血黄素形式贮存于肝、脾、骨髓等。

&㈡锌的代谢

⒈含量、分布、需要量成人含锌约2~3g,成人每日需锌15~20mg。

锌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以视网膜、胰腺、前列腺、头发等含量较高。

⒉吸收与排泄在小肠吸收,经粪、尿、汗、乳汁等排出。

⒊运输与贮存与金属蛋白载体结合后运输。

25~30%在皮肤和骨骼内贮存。

⒋功能参与酶的组成;对激素、大脑的作用;与味觉、嗅觉有关。

&㈢铜的代谢

⒈含量、分布、需要量成人含量约为100~150mg。

分布于全身各组织细胞中,肌肉中约占50%,10%存在于肝。

成人约需0.5~2.0mg/kg/d,婴儿和儿童0.5~1.0mg/kg/d。

⒉吸收与排泄主要在十二指肠吸收,受血浆铜蓝蛋白的调控。

80%随胆汗排出,其次则通过小肠粘膜,随尿排出的量极少。

⒊运输与贮存大部分与超氧化歧化酶结合入体内,血浆中与α球蛋白结合成铜蓝蛋白运输。

以铜蛋白形式贮存于肝脏。

⒋功能⑴参与能量代谢;

⑵参与铁代谢;

⑶构成胺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

⑷参与SOD的作用

⑸参与毛发、皮肤的色素代谢。

&㈣硒的代谢

⒈含量、需要量成人约14~21mg。

我国学者认为成人每日需30-50ug。

⒉吸收排泄十二指肠吸收,主要随尿排出。

⒊运输入血后与α、β球蛋白结合运至全身各组织。

⒋功能⑴抗氧化作用;

⑵参与体内多种代谢活动;

⑶有拮抗和降低多种重金属的毒性作用;

⑷维持健全的视觉功能。

&㈤锰的代谢

⒈含量、需要量正常人体内含锰约12~20mg。

成人每日需2.5~7.0mg,儿童0.3ug/kg/d计算。

⒉吸收与排泄锰主要从小肠吸收,由胆汁排出。

⒊运输与贮存锰吸收入血后与运锰蛋白结合而运输,或入红细胞。

主要贮存于肝。

⒋功能⑴某些酶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剂;

⑵参与骨骼的生成发育和造血过程;

⑶维持正常的生殖功能。

&㈥碘的代谢

⒈含量、分布、需要量正常成人体内含碘20~50mg。

大部分集中在甲状腺内,供合成甲状腺素。

成人每日需碘100-300ug,儿童则1ug/kg/d计算。

⒉吸收与排泄主要在小肠被吸收,随尿液、汗液排出体外。

⒊功能主要是参与甲状腺素的组成。

【复习思考题】

1.简述体液的分布与含量。

2.简述水的生理功用。

3.简述无机盐的生理功用。

4.简述维生素D对钙磷代谢的调节。

5.试述体液中电解质组成的特点。

7.试从毛细血管内外液交换的知识,解释常见水肿发生的机理。

8.试述人体水的来源和去路及维持其平衡的重要性。

9.试述微量元素的概念、种类并举例说明其生理功用。

10.试述铁的分布与含量,吸收与排泄及运输与贮存。

【教学思考】

在本章的学习中,我们要结合学生所具有的生理知识进行共性结合,有利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和理解的透彻性。

同时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目的性的讲解一系列临床相关知识,使学生明了本节基础知识点对于将来从事临床的重要性。

第十一章肝脏生物化学

☞【目的和要求】

1肝脏在全身物质代谢中的主要作用

2胆汁酸盐的合成原料和代谢产物

3胆色素的代谢,黄疸产生的生化基础

4生物转化的类型及意义

【本章重难点】

1生物转化的概念、特点及类型

2胆色素的来源及代谢过程

3比较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4黄疸的概念、分型及临床生

学习内容

第一节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第二节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

第三节某些肝病的生化机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一、概述

二、在营养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一)肝主要通过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异生作用来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确保全身各组织,特别是大脑与红细胞的能量供应。

饱食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合成肝糖原而储存起来;在空腹状态下,肝糖原分解,释放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的不足;饥饿状态下,肝糖原几乎被耗尽,糖异生作用便成为肝供应葡萄糖的主要途径。

(二)肝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和运输等代谢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

1.消化、吸收:

肝分泌胆汁。

胆汁中含有的胆汁酸盐可乳化脂类,促进脂类的消化;还可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2.分解:

脂肪酸的β-氧化。

3.合成:

①酮体:

肝是生成酮体的唯一器官,酮体可供肝外组织氧化分解供能。

②胆固醇:

肝是人体内合成胆固醇最旺盛的器官。

③磷脂、甘油三酯。

4.运输:

肝内合成的甘油三酯、胆固醇以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形式分泌入血,供其他组织器官摄取、利用。

另外,肝还是合成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主要器官。

&(三)肝在蛋白质合成与分解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1.分解代谢:

氨基酸在肝内进行转氨基作用、脱氨基作用和脱羧基作用。

体内氨基酸代谢脱下的氨基转变为氨,肝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将氨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防止氨中毒。

肝还是芳香族氨基酸和芳香胺类的清除器官。

2.合成代谢:

肝除合成自身所需蛋白质外,还合成多种分泌蛋白质,如清蛋白、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α1-抗胰蛋白酶等。

胎肝可合成一种与清蛋白的分子量和结构相似的甲胎蛋白,胎儿出生后其合成受到抑制。

肝癌时,癌细胞中甲胎蛋白基因失去阻遏,血浆中可再次检出此种蛋白质,这对肝癌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四)肝在维生素的吸收、运输、代谢及贮存中起重要作用。

1.吸收:

肝所分泌的胆汁酸盐可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2.运输:

肝合成维生素D结合球蛋白与视黄醇结合蛋白,通过血液循环运输维生素D和维生素A。

3.代谢:

多种维生素在肝内转变为辅酶的组成成分,如泛酸转变为辅酶A的组成成分。

肝细胞可将胡萝卜素转变为维生素A,使维生素D3羟化为25羟维生素D3。

维生素K是肝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不可缺少的物质。

4.贮存:

人体内维生素A、K、B12以肝为主要贮存场所。

&(五)肝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多种激素如雌激素、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等在发挥其调节作用后,主要在肝内被灭活。

三、肝脏在非营养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一)非营养物质

1.概念:

体内存在的一些即不是构成组织细胞的成分,又不是氧化供能的一类物质称之。

2.来源:

①内源性的:

体内代谢产生的(如:

氨基酸代谢产生的氨、胺,体内合成的激素、胆色素),肠道吸收的腐败产物(如:

胺、酚、吲哚、硫化氢等);②外源性的:

外界进入体内的(如:

药物、毒物、有机农药、一些食品添加剂等)。

(二)生物转化

1.概念:

非营养物质在肝脏内,经过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使脂溶性较强的物质获得极性基团,增加水溶性,而易于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为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注意与生物氧化概念区别)。

2.实质:

通过一定的代谢过程,增加非营养物质的水溶性(或极性),以排出体外。

&(三)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1、第一相反应:

包括氧化、还原、水解。

非营养物质通过第一相反应后:

①增加水溶性,以利排出;

②生成第二相反应的功能基团。

(1)氧化反应,催化此反应的酶有三类:

①加单氧酶系:

由NADPH、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细胞色素P450等组成。

其特点是可诱导生成,生理意义是参与药物和毒物的转化。

a.部位:

此酶系在肝和肾上腺的微粒体中含量最多。

b.底物:

①多种脂溶性物质。

如:

药物、毒物、类固醇等。

②类固醇、维生素D、白三烯、前列腺素等合成所必需。

c.反应式:

RH+O2+NADPH+H+→ROH+NADP++H2O

反应中O2的去向:

一个氧加到RH上生成ROH(故称为加单氧酶)。

一个氧原子使NADPH氧化生成H2O。

一个氧分子发挥两种功能,故加单氧酶又称混合功能氧化酶。

②单胺氧化酶系

a.部位:

肠粘膜及肝细胞的线粒体中。

b.底物:

腐败产物如组胺、酪胺、尸胺、腐胺、儿茶酚胺、5-羟色胺等。

③脱氢酶系(包括醇脱氢酶和醛脱氢酶)

a.部位:

胞液及微粒体中。

b.底物:

醇类、醛类。

乙醇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中代谢。

乙醇在醇脱氢酶催化下,氧化生成乙醛。

乙醛再经醛脱氢酶催化,生成乙酸。

乙醛对人体有毒性,所以长时间、大量摄入乙醇,会损伤肝脏。

(2)还原反应:

有肝微粒体中的硝基还原酶和偶氮还原酶催化,体内只有少数物质可在肝内被还原而转化。

底物分别是硝基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产物是胺类。

(3)水解反应:

催化水解反应的酶类主要包括酯酶、酰胺酶、糖苷酶等。

分布于胞液中。

2.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

结合反应是体内重要的生物转化方式。

凡含有羟基、羧基或氨基的药物、毒物或激素均可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等发生结合反应,或进行甲基化、乙酰化等反应。

其中,尤以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最为普遍。

非营养物质发生结合反应后:

极性增强;生物活性降低;一般情况下毒性降低。

(1)葡萄糖醛酸结合

①酶:

葡萄糖醛基转移酶(肝细胞微粒体中)。

②底物:

含-OH、-COOH、-NH2的非营养物质。

③葡萄糖醛酸供体:

UDPGA

(2)硫酸结合

①酶:

硫酸转移酶(存在肝、肠粘膜和肾的胞液)。

②底物:

醇、酚、芳香胺类、固醇类物质。

③硫酸供体:

PAPS

(3)谷胱甘肽结合

①酶:

谷胱苷肽-S-转移酶(肝、脾、肾、肺等的胞液中)。

②底物:

卤代化合物、环氧化合物等。

(4)乙酰基结合

①酶:

乙酰基转移酶(肝、乳腺及胃肠道的胞液)。

②底物:

芳香胺、胺、磺胺、氨基酸等。

③乙酰基供体:

乙酰辅酶A

(5)氨基酸结合

①酶:

酰基转移酶

②原理:

外源毒物、药物或内源性代谢的羧基被激活为酰基辅酶A后与甘氨酸结合。

(6)甲基结合

①酶:

甲基转移酶(存肝等细胞的可溶性部分或微粒体中)。

②底物:

儿茶酚胺、尼克酰胺、组胺等。

③甲基供体:

S-腺苷蛋氨酸(SAM)

3.几种非营养物质的代谢

(1)黄曲霉毒素的代谢:

是真菌的代谢产物,在食用霉变的粮食、花生时进入体内。

有10多种,致癌最强的是黄曲霉素B1(AFB1)。

经过第一、二相反应后,随胆汁排出或造成基因结构和表达异常。

(2)非那西丁的代谢

其代谢产物随尿排出;与肝蛋白共价结合引起肝细胞坏死;另有产物诱发高铁Hb血症。

故扑热息痛过量(成人10~15g)急性中毒可致肝坏死。

非那西丁过量则产生高铁Hb血症,出现紫绀及其它缺氧症状,还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3)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其产物随肾脏排出。

4、非营养物质代谢的若干特点

(1)代谢过程的连续性。

(2)代谢通路和产物的多样性。

(3)活化与失活两重性(或称解毒与致毒两重性)。

第二节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

(一).概念胆色素是铁卟啉化合物在体内分解的各种代谢产物的总称,是体内的代谢废物,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

正常时主要随胆汁排泄,胆色素异常时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黄疸)。

(二)胆红素的生成与转运体内含铁卟啉的化合物主要有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

人体内的胆红素来自血红蛋白的分解。

&(三)胆红素在肝细胞中的代谢

&(四)胆红色素在肠中的变化

&(五)胆红素与黄疸

正常血清胆红素含量:

﹤1mg/dl(10mg/L)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皮肤巩膜和粘膜等组织黄染的现象(2mg/dl)。

隐性黄疸:

血清中胆红素﹥1mg/dl,肉眼难观察,称之。

显性黄疸:

血清胆红素﹥2mg/dl,称之。

原因:

①胆红素来源增多(如大量RBC破坏)。

②排泄不畅(如胆道阻塞)。

③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

分类:

①溶血性黄疸;②阻塞性黄疸;③肝细胞性黄疸;

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的区别

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是否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未结合结合

和重氮试剂起反应的速度慢、间接反应快、直接反应

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大

进入脑组织产生毒性大无

通过肾随尿排出不能能

第三节某些肝病的生化机制

(一)乙醇性肝损伤

进入体内的乙醇90~98%被肝脏吸收。

造成:

①NADH/NAD+比例上升,乳酸利用↓,丙酮酸还原成乳酸,出现酸中毒。

②乙酸引起肝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

③影响糖代谢、氨基酸代谢、水电解质平衡等。

(二)胆石症

1.胆固醇系结石的原因:

①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高;

②胆汁中胆汁酸盐减少;

③胆汁中胆汁酸组成成份改变;

④胆汁中磷脂降低;

⑤δ电位降低。

2.胆红素系结石的原因:

①蛔虫胆道造成感染,使结合胆红素水解为游离胆红素易于沉淀;

②β-葡萄糖二酸-1,4-内酯含量减少;

③δ电位降低。

&(三)肝硬化的生化机制

1.糖原减少、肝细胞线粒体代谢降碍、乳酸↑、丙酮酸↑、α-KG↑。

2.胆固醇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