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维《有效沟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3186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世维《有效沟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余世维《有效沟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余世维《有效沟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余世维《有效沟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余世维《有效沟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余世维《有效沟通》.docx

《余世维《有效沟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世维《有效沟通》.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余世维《有效沟通》.docx

余世维《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余世维)

——注意你的沟通问题

课程提纲

第一部分:

沟通的目的和问题

(一)沟通的基本问题是“心态”,沟通的基本原理是“关心”,沟通的基本要求是“主动”

(二)沟通的目的

(三)沟通的过程模式

第二部分:

沟通的障碍

(一)沟通的个人障碍

(二)沟通的组织障碍

(三)障碍的克服

第三部分:

沟通的方向

(一)往上沟通没有胆(识)

(二)往下沟通没有心(情)

(三)水平沟通没有肺(腑)

第四部分:

讲话的态度——侵略退缩积极

(一)关于退缩

(二)关于侵略

(三)积极的说话方式

第五部分:

行为:

肢体语言=动作+表情+身体距离

 

中国人历来不善于沟通,因为我们长久以来的文化习惯和民族文化积淀,有太多的“顺从,听话”。

国际上中国人能取得认同的演讲不多,宋美龄在美国国会的发言记录在案,另一位有影响力的是新加坡总理李光耀。

第一部分:

沟通的目的和问题

(一)沟通的基本问题是“心态”,沟通的基本原理是“关心”,沟通的基本要求是“主动”;

1.心态

●自私——关心只在五伦以内

●自我——别人的问题与我无关

●自大——我的想法就是答案

2.关心

●注意他的状况与难处

●注意他的需求与不便

●注意他的痛苦与问题

3.主动

右边的自动化是日本人创的字(过程中人的主动参与和改善,对过程的监控和随时更正)。

(二)沟通的目的

1.控制成员的行为;(遵守公司的政策)

2.激励员工改善绩效(参与管理时代)

沟通的目的就是要员工产生一种情绪,一种大家都参与的情绪

3.表达情感(分享挫折与满足)

案例:

黑手党的三大戒律:

不论在外面干什么,家里的正妻不可以休掉;不向女人和孩子开枪;噤声令(除非下到地狱,否则不可以泄露党内秘密)

4.流通信息(日本人的移交与“中国情报”)

日本人做移交工作大概会两个人一起上班达到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协助新进入者熟悉内部环境及客户和市场等资源;

 

(三)沟通的过程模式

编码:

讲话的技巧

解码:

倾听的技巧

影响编码的4个条件:

一.编码

1.技巧,技巧很重要,但是如果应用不好会弄巧成拙

2.态度(高姿态,马关条约的签订,春帆楼是谈判地点,李鸿章坐在对面的窗户,外面的军舰一直冒烟,蓄势待发。

和谈过程当中澎湖被日本攻陷,李鸿章质问伊藤博文,对方答道:

“到口的肉没有咽下去,痛苦的很”,万般无奈之下,签订了条约,后人谩骂李鸿章卖国贼,其实有点过,条约是在刀尖下签订的,有时候外交家真的很无奈,如果国家强大,外交家的腰杆就会很直,如果国家弱小,外交家会很难做。

终于轮到中国开始出气了,你记得英国要把香港还给中国,选择的时间是零点零分,英国提出过反对意见,时间晚点也可以啊,何必搞半夜,邓小平是这样回答的:

“到口的肉没有咽下去,痛苦的很”,中国强大了,香港就回来了,其实毛泽东和蒋介石都要过香港,但是没有要回来,但是中国强大了,香港就回来了,所以一个人一旦态度很强硬,他站的姿态比较高,握的力量比较大,本事比较足,腰杆比较挺,讲话就不一样,我们可以注意一下,有权利的人讲话,他的态度就很明显,所以在沟通编码中,态度也会影响。

3.知识,

4.社会文化背景

二.渠道

1.扭曲问题:

使用符号或语言不当、内容矛盾、渠道干扰、接收者有偏见~~~~~

沟通有时候原意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渠道有了干扰,很可能就产生质的改变。

图1:

其实横向和纵向的直线一样长(人的眼睛的结构是狭长形的)

图2:

两条纵线的长度是相同的

图3:

两条横的线条是平行的

2.沟通的漏斗:

重要的沟通要先写下要点,否则要点丢失;

不好意思讲出口,只能说80%,可以借助第三方沟通;

别人听到60%(减少干扰因素——双方/如果信息重要,请对方记录下来,并检查复述)

别人听懂的40%,(不懂装懂,不好意思,发出信息者讲完后可以反问;问是否有不同的理解;)别人行动20%,(没有执行或操作的方法/没有监督)

讨论

问题1:

沟通在很多公司的反射情况

问题2:

沟通跟文化的关系

讨论问题1:

从沟通的角度,说明下列这句话的意义:

“失败或倒闭的公司,也都一样有总经理”。

失败的总经理:

都是自己关起门来做决策的,从来没有问过别人;

开会的时候自己一个人说话,一言堂;

相信自己的方法是绝对正确的,从来不采取别人的方法;

比较独断专行,做事情完全凭自己的意志;

不管市场的走向,只顾自己的想法,走向失败。

成功的总经理:

开会时最后讲;

把重要的干部叫过来一起做决策;永远注意市场在讲说明,客户在讲说明,员工在反映什么;永远不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唯一的答案,寻找更好的方法;

讨论问题2:

从沟通的角度,说明下列这句话的意义:

“失败或倒闭的公司,也都一样有总经理,也一样有电脑”。

阶层越高的人,电脑要看的越少。

华裔得诺贝尔奖的:

杨振宁、李政道、崔琦、朱棣文、李远哲

讨论问题3:

从沟通的角度,说明下列这句话的意义:

“失败或倒闭的公司,也都一样有总经理,都装电脑,也都开会”。

开会的要点:

沟通角度:

提前通告会议内容,提前发资料;指定发言人;明确集中的话题,拆分程序,否则模糊焦点;只对有用的人开会;开会要掌握时间,限定发言时间;最后要解决事情(会议的议题有没有方法,有没有解决/制定负责人)

注意会议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几个要点一定要落实。

会议室的设计:

最重要的是引言人,其次是主席,控制整个会议的进程,维持秩序,总经理做总结

讨论问题4:

从沟通的角度,说明下列这句话的意义:

“失败或倒闭的公司,也都一样有总经理,都装电脑,都在开会,都在打广告”。

世界咨询行业的调查报告显示:

所有的广告,只有不到一半有效,所有的公司都打广告,因为谁也不知道有效的是哪一半。

名人广告:

焦点模糊,光关注名人了

抽象广告/创意广告:

太抽象了不理解,诉求不明确;

不体现广告的焦点,与产品联系不紧密;

讨论问题2

1.叙述一下你与西方人(美国人)等沟通时,所体验的文化差异、性格差异、习惯差异。

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没有?

美国人:

永远不要把晚上泡吧的人当做你的哥们儿,他们公私分的很清楚;

注重隐私(不要问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不问宗教,不问薪酬,不问婚否miss指单身女士)

对年资不是很看重,效率第一,能力第一;

英国人:

注重繁文缛节,注重制度和规矩,认为是进步的代表;

很重视阶级,重视出身和背景;

法国人:

喜欢优雅(不能容忍错别字,语法的错误),喜欢秩序和干净,衣着整洁,生活品质都很重视;

喜欢浪漫,比如音乐,艺术,咖啡,红酒,

日本人:

准时上班,遵守时间,上班不要看报纸,不要打私人电话;

不要总是称赞一个人,表示贬低其他人,要称赞他们的公司

强调资历和年龄、阶级秩序(伦理)

强调团队,不出风头抢光彩

第二部分:

沟通的障碍

一)、沟通的个人障碍

1.地位之差异(在外面设置一个办公桌,经常坐在外面;出去找下级沟通,尽量不要打内线电话),少用专业术语,即使有也尽量浅显并讲清楚。

2.来源的信度(如果不是自己验证的,要讲清楚它的来源/信息发生的概率/随时更正)

3.认知偏误(先入为主的偏见)

4.过去的经验

5.情绪的影响

二)、沟通的组织障碍

1.信息泛滥(颜色管理:

红色卷宗重要本日务必看完,蓝色是次日处理,绿色~~~~)

2.时间压力(芝麻绿豆原理;小事容易拖沓)

3.组织的氛围(开会时不要显露自己的情绪/不要批评不要打断/告诉公司的高层全部要做到上述两点/鼓励有价值的建议,对于错的信息,要让对方知道,要有反馈)

4.信息过滤

信息被过滤的原因:

信息和资讯被当做权利;认为没必要完全将明白或讲清楚,自己偷懒;

从下往上反映问题,夸大了,把信息看做危机,怕承担责任

5.缺乏反馈

两个副作用:

我们以为对方明白了,就不再解释;听话的人按照自己的理解错误的操作。

三)、障碍的克服

利用反馈

1.回报

2.事前问清楚,事后负责任

简化语言

1.讲话要有重点

2.善用比喻

主动倾听

1.两只耳朵,一个嘴巴

尽量让别人先讲话,让别人感到尊重

先说者有破绽,注意倾听,返攻的根据

给自己一个准备答案的时间

对“有效倾听“的建议:

提问题(刺激对方讲话的意愿,让对方把原委都讲出来)

停止说话

少批评

不要打断对方

集中精神

站在对方立场(汶川地震:

不要与灾民讨论灾难,表示了解别人的痛苦,我就是你的亲人!

),对现状况没有帮助的话就叫做风凉话!

让对方轻松

控制情绪

对上述的总结:

角落:

给人一种在谈论秘密的感觉,不要在员工面前做出一副神秘的样子。

关门:

能不关门尽量不关门

低声:

不要掩着嘴低声讲话,大声喧哗

狼顾:

狼多疑而机警,常回头看后方有无可疑的东西。

此类人多疑,

亲密关系:

不要在手下面前有什么亲密的关系。

讲话不要勾肩搭背。

不要有过度亲密的关系,如此容易让人误认为有小圈子。

第三部分:

沟通的方向

一.往上沟通没有胆(识)

向上沟通时间确定方面要给出选择题

与上级沟通并不是只有会议室一个地方(把要沟通的重要事情记下来,随时准备抓住机会)

与上级沟通要带着方法而不是只有问题(至少有两三种方法,说出自己的倾向,说出每个方法的优缺点和可能发生的后果)

二.往下沟通没有心(情)

1.总经理应该是通才,对下属的每个部门的业务知识都要有所了解;

2.当你给出建议或方法时,要向下属提出问题:

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上司未必知道具体的操作情况,一定要问实际操作的部门经理)一起做决策

3.在问下属方法的时候,要给他尝试的机会,容忍部下犯错误,让他们在错误中学习。

也免得属下永远觉得比我们聪明。

三.水平沟通没有肺(腑)

先帮助别人,才能让别人帮助我们

先替别人解决瓶颈和困难,再说出你的想法,就会容易很多;

提出双赢,只对你有利对别人无利,是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的。

非正式渠道的沟通:

注意:

向葡萄藤一样悄悄的蔓延。

1.为了减低焦虑

公司内部有很多非正式组织,还有非正式消息。

2.为了搞清楚支离破碎的消息

3.作为联合群体的一种手段

4.作为拥有地位或权利的象征

第四部分:

讲话的态度——侵略退缩积极

1.关于退缩

自怜的人得不到同情,不要逢人诉说你的遭遇和痛苦

2.关于侵略的人

这样的人会树敌很多,对自己的影响:

3.积极的说话方式

基本型:

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或意见。

谅解型:

同情对方,但仍说明自己的需要。

提示型:

指出过去的承诺与现在的状况有点出入。

直言型:

提醒对方,他的行为对你有不良的影响。

警戒型:

告诫对方如果不改邪归正,会有什么后果。

询问型:

希望了解他人的立场、感受和愿望。

总结:

合理地把话讲清楚,正确地把话讲明白,就是积极的讲话的方式,要立足于解决问题。

第五部分:

行为:

肢体语言=动作+表情+身体距离

人的语言可能是假的,但是肢体语言总是显露潜意识,是正确的。

鞠躬(不要长时间看对方眼睛)、敬酒(杯口要对这对方酒杯的腰部,不可以出声)、上车和座位

下属或者翻译坐在主位的后面。

也许有不同地方不同的习俗,但全世界通用的法则:

离门越远面对着门的,就越尊贵,离门越近背对门的就越小。

接待时,离开自己的办公室越远,离对方越近越表示尊重对方

电话上自称不要称呼自己头衔

名片多的话要摆放在桌上,对应相应的人,名片夹要有档次

上下楼梯:

上,女士先;下,男士先

拥抱:

肩膀以上拥抱,肩膀以下尽量不接触。

亲吻一般表现为贴脸颊(额头只有为尊和长辈可以亲,嘴巴只有恋人和夫妻才可以亲,亲吻女士的手是在女士先伸出手的基础上。

男士握手先脱掉手套,亲吻女士的手不可以脱对方的手套。

扣桌子:

在等待答案,现在没有办法了

抖腿:

生理学解释:

表示紧张、焦虑,传统观念:

男抖穷,女抖贱

摸扶手:

表示不想谈了,想结束(想站起来)

摸鼻子:

表示在讲假话

摸茶杯:

希望马上能谈成这个项目。

有点焦躁

双臂交叉:

阴性动作,女性才会做,案例:

剪指甲看指甲的动作、果汁的吸管、女性交叉手臂说“我好怕”(可能是因为你离对方太近了,让人感觉到不安全),手插到两腿之间,都是阴性的动作,不适合男孩子。

手插在口袋里:

表示他对现场有点不安,有点顾虑。

有压力,有心事。

总结:

表面上是伪装,实际上泄露了自己的心事,与人交往,可以多观察对方的手和脚等的肢体动作。

握手手势:

两手握上去,表示尊敬对方,或有求于人

一手相握,另一手托肘:

表示我支持你

一手相握,另一手揽对方的肩:

表示我是大哥,我会保护你。

表示你对对方有责任,比如你是上级,是长辈等。

一手相握,另一手搂住对方的肩膀:

这个动作一般只有黑社会才做,表示你我兄弟,我们亲如一家。

所以,除非你与对方有太亲密的关系,否则不要做这个动作。

扬眉:

女性的动作,表示不太相信。

耸肩:

人无奈时候的一个动作

脚打节拍:

预备动作,意思为准备,表示等一下要有动作要做,在等待。

站立地点:

案例:

精神病患不靠近水,不坐在人多的地方尤其是人的中间。

 

练习:

你的上司怎么看你。

你的上司怎么看你?

1.自动报告你的工作进度——让上司知道

2.对上司的询问,有问必答,而且清楚——让上司放心

3.充实自己,努力学习,才能了解上司的语言——让上司轻松

4.接受批评,不犯三次错误——让上司省事

5.不忙的时候,主动帮助他人——让上司有效

6.毫无怨言的接受工作——让上司圆满(残废哲学,让老板残废,让自己无可取代)

7.对自己的业务,主动提出改善的计划——让上司进步

结论:

不要常常说领导不了解我们,是我们没有让上级更好的了解我们。

课程结束语:

1.对学员表示感谢

2.沟通其实是一个观念,不是复杂的技巧,只是我们平时不太注意,不擅长沟通;

3.都是我的意见,未必一定正确,这是我的经验,也叫做沟通(再次点题),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