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和客观评价GDP讲义讲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5265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和客观评价GDP讲义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和客观评价GDP讲义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和客观评价GDP讲义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和客观评价GDP讲义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和客观评价GDP讲义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和客观评价GDP讲义讲解.docx

《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和客观评价GDP讲义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和客观评价GDP讲义讲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和客观评价GDP讲义讲解.docx

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和客观评价GDP讲义讲解

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和客观评价GDP

主讲赵然青

2017.11.10

笑话:

GDP与狗屎

有两个经济学研究生甲和乙,二人在路上走,发现一坨狗屎。

甲对乙说:

你把它吃了,我给你5000万。

乙一听,这么容易就赚5000万,臭就臭点吧,大不了拿了钱去洗胃,于是就把屎吃了。

二人继续走,心里都有点不平衡,甲白白损失了5000万,什么也没捞着。

乙虽说赚了5000万,但是吃了坨屎心里也堵得慌。

这时又发现一坨屎,乙终于找到了平衡,对甲说:

你把它吃了,我也给你5000万。

甲一想损失的5000万能赚回来,吃坨屎算什么,乙不是也吃了吗?

于是也把屎吃了。

按理说这下二人该平衡了,但是他们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两个人的资本一点也没有增加,反而一人吃了一坨屎。

于是就去找教授,教授听了他们的诉说,安慰他们:

同学们,你们应该高兴啊,你们仅仅吃了两坨屎就为咱们国家贡献了1个亿的GDP!

一则新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4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长6.1%。

[2] 

∙最新新闻

22省份GDP增速超“国家线”贵州、西藏并列第一2017-11-0311:

11

截至目前,已有27个省份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GDP成绩单,其中22个省份GDP增速超出“国家线”,贵州反超重庆,与西藏同居榜首。

与上半年经济增速相比,贵州、西藏、重庆、云南、安徽、四川、陕西、河南、福建、宁夏、广东、湖南、青海、广西、河北、天津、甘肃17个省份均有不同程度回落。

低于“国家线”的共有5个省份,分别是北京、河北、天津、甘肃和辽宁。

...详情

一、GDP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核算周期:

一个季度或一年;作    用:

衡量国家或一区总体经济状况;性 质:

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国际标准定义。

这个国际标准就是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5个国际组织共同制订的《国民账户体系》,简称SNA。

其最新版本是2008年颁布的,简称2008年SNA,前一个版本是1993年颁布的,简称1993年SNA。

这个国际标准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目前多数国家采用的仍是1993年SNA,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向2008年SNA过渡。

概念分析

要准确把握这个定义,我认为需要准确理解以下四个基本概念:

一是常住单位,指的是创造GDP的主体,也就是一个国家的GDP是由什么样的单位创造的;

二是生产活动,指的是什么样的活动创造GDP,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创造GDP,只有生产活动创造GDP;

三是最终成果,指的是什么样的生产成果计入GDP,不是所有生产成果都计入GDP,只有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入GDP;

四是一定时期,指的是GDP是与时间段相联系的概念,而不是与时间点相联系的概念,也就是说,GDP是一个流量,而不是存量。

我认为,如果对这四个基本概念理解得比较透彻的话,就会对GDP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遇到一些与GDP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做出比较准确的解释。

下面逐一阐述这四个基本概念。

第一,常住单位。

作为创造GDP的主体,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它?

常住单位在国际标准中是这样定义的:

在一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什么是经济领土?

简单地说,就是一国中央政府可以控制的地理领土。

这个定义是比较客观的。

比如,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目前台湾并不在我国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所以在计算我国GDP的时候,就暂时不把台湾作为我国的经济领土来看待,这样在国际上不会产生歧义。

具体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包括该国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因为生产活动不仅发生在陆地,而且还发生在海洋和空中,为了使GDP更全面地反应生产活动成果,领陆、领水和领空都需要划入经济领土范围。

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除了包括该国的领陆、领水和领空外,还包括位于国际水域,该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

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还包括该国在国外的领土飞地,比如驻外使馆、领馆用地。

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不包括该国地理范围内的飞地,如外国驻本国的使馆、领馆用地,国际组织在本国的办事机构用地等。

什么是经济利益中心?

一个经济单位在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就认为这个单位在这个国家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这个定义涉及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一定的经济活动场所;二是要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三是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活动时间,一般以一年为标准,就是说一经济单位要在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上从事一年或打算从事一年以上的经济活动。

一个经济单位在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上具备了上述条件,就认为它在该国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所以,创造一个国家GDP的经济活动主体就是在这个国家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单位。

这类单位从事的一定范围的生产活动就是创造GDP的活动,不管这个单位在什么地方从事这种生产活动,它都在为这个国家创造GDP。

国际标准着眼于创造GDP的经济活动主体,即常住单位,不像普通经济学教科书那样,着眼于经济活动空间,即国土范围。

一个国家的常住单位可以通过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在超越国土范围从事生产活动,它照样可以为它所属的国家创造GDP。

这样的定义比普通经济学教科书的定义更严谨,更合理。

第二,生产活动。

生产就是在机构单位的控制和负责下利用劳动、资本、货物和服务投入,创造货物和服务产出的活动。

就是一定要有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产出,这样的活动才属于生产活动。

有些活动对于人民生活来说很重要,但不一定创造GDP,只有生产活动创造GDP。

对于生产活动来说,也是有一定限制的,并不是把所有的生产活动都纳入创造GDP的生产范围。

所有有形产品的生产,不论这些产品是对外销售还是自己使用,都纳入生产范围。

服务的生产则有一定的限定,家庭服务,除了自有住房服务和雇佣的付酬人员提供的服务之外,则被排除在生产范围之外。

比如家庭妇女在家里做家务,这类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它们没有报酬的支付,不属于市场行为,不纳入GDP的生产范围。

这样的活动不创造GDP。

第三,一定时期。

这里的一定时期可以是任何一个时间段。

从国际惯例来看,都是以一年或一个季度为一个核算期,也有极少数国家按月计算GDP。

第四,最终成果。

把GDP界定为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其目的就是要剔除中间产品的重复计算。

例如一辆汽车的生产需要经历许多中间产品的生产过程,如发动机、轮胎、车体、车窗、座椅,等等,如果不把GDP限定在最终产品上,就会造成大量的重复计算,导致GDP虚估。

概念区分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举例说明:

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所创造的财富计入美国的GNP,但不计入美国的GDP,而是计入日本的GDP。

在1991年之前,美国均是采用GNP作为经济总产出的基本测量指标,后来因为大多数国家都采用GDP,加之国外净收入数据不足,GDP相对于GNP来说是衡量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指标,易于测量,所以美国才改用GDP。

另外,国民生产总值(GNP)这个指标已被更名为国民总收入(GNI)。

笑话解读:

这个笑话中描述的行为,创造了1个亿的GDP,这是真实的。

就是不知道政府会不会统计进去而已(实际上有很多类似的行为是被统计进去的)。

但如果说,两人互吃一对狗屎,开价1个亿的结果是什么呢?

那就是创造了2个亿的GDP。

但内容有发生实质变化吗?

没有,狗屎还是那堆狗屎,吃还是那种吃法,每个人得到的心理满足还是那样。

只不过价格发生了点变化。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结论与启示:

1、GDP有两个前提,一是要商品交换过程,二是政府愿意把它统计进来;

2、GDP(或GNP)的大小只与商品的交换有关,与财富创造无关,财富创造仅仅为商品交换提供了可能。

3、GDP与社会财富和人民福利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可以是正相关、负相关或不相关。

换句话说,GDP的增长与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无关。

举例和经济学意义:

在一个孤立系统内建立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人民的总福利是下降的。

比方说公共厕所,我小时候的公共厕所都不是收费的,因为不存在商品交换行为,所以没有价格,也无法计入GDP;一旦厕所收费呢,因为厕所向你提供了服务,你需要付出代价,这就是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GDP也就产生了。

GDP增加了,你的福利有没有增加呢?

不知道。

在此顺便说明一个现象:

GDP的快速增长可以通过公共产品的私有化加以实现,公共产品向私有产品(来自公共财政理论的产品分类概念)的转化,社会财富总额并不增加,而GDP大幅增加。

如:

如教育、医疗、公路等等。

二、GDP的表现形态和核算方法

GDP

GDP有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价值形式,就是各个生产单位,或者各个行业生产的产品价值扣除生产这些产品时投入的各种产品价值,体现为价值的增值。

第二种是收入形式,主要是对投入生产活动的各种要素的收入回报。

首先是对投入生产活动的劳动要素的回报,表现为劳动者报酬;其次是对投入生产活动的固定资产要素的回报,表现为固定资产折旧;再次是对投入生产活动的其他资本要素的回报,表现为营业盈余;最后是对政府为生产活动提供国防和社会安全以及社会管理活动的回报,表现为生产税和生产补贴的差额,即生产税净额。

第三种是产品形式,包括消费品、投资品和进出口产品,表现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

核算方法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理论上三种方法的核算结果相同。

1.价值形式通过生产法GDP计算。

这种方法是就每一行业计算出它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各种产品的价值(称为总产出)和生产这些产品时投入的产品价值(称为中间投入);然后通过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得到每一行业的生产法增加值;最后,汇总各个行业生产法增加值,得到生产法GDP。

用公式表示就是:

生产法GDP=生产法增加值

举例来说,粮食种植业在一年中收获了一定数量的粮食,这些粮食的价值就是种植业创造的总产出;在粮食生产过程中,投入了种子、化肥、农药等各种中间产品,这些中间产品的价值就是中间投入;这些总产出减去相应的中间投入就是粮食种植业的增加值,也就是粮食种植业对GDP的贡献。

把各个行业对GDP的这种贡献汇总到一起,就是生产法GDP。

2.收入形式通过收入法GDP计算。

这种方法是就每一行业计算其投入生产活动的各种要素的回报,即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然后汇总这些收入回报得到每一行业的收入法增加值;最后汇总每一行业收入法增加值,得到收入法GDP。

用公式表示就是:

收入法GDP=收入法增加值

3.产品形式通过支出法GDP计算。

这种方法就是先计算三大需求,即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然后汇总得到支出法GDP。

在GDP核算中,消费需求称为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投资需求称为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净出口需求称为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等于货物和服务出口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的差额。

用公式表示就是:

支出法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

其中,居民消费指用于居民生活的各种产品的支出;政府消费指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支出,包括行政管理服务、国防服务、公共安全服务、教育服务、科技服务,等等;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道路、桥梁、机场、码头、厂房、办公用房、居民住房、机器设备等的建造或购买支出;存货增加包括农业企业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存货增加,工业企业的产成品和原材料的存货增加,批发零售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的流转存货增加,等等;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既包括经过海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