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总结.docx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总结.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总结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政治形式
1、商的政治特点:
(1)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
(2)实行宗法制;(3)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二、西周
1、分封制:
(1)背景:
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2)目的:
巩固统治,扩大统治疆域。
(3)含义:
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即“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4)权利和义务:
权利:
建国、继续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义务:
随周天子出征,随同作战;定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等。
(5)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和独立性。
(6)性质:
商周时期实现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7)作用:
巩固了(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边远地区得到开发,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8)衰落:
受分封的诸侯国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国势力的强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其衰落的具体表现为:
诸侯争霸等。
2、宗法制:
(1)含义:
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
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3)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相对。
(4)评价:
作用: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即,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家国合一)。
影响:
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三、补充与拓展:
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宗法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分封制。
2、宗法制也是一种宗庙之法。
其实质是按照血缘关系在其宗族内分配政治权利,以保持贵族对政治权利的垄断和财产的分配。
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帝国的建立,即“六王毕,四海一”
1、秦的统一:
过程(略);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
2、军事上的巩固:
(1)史实:
筑长城、开“直道”,北击匈奴;开灵渠,平定岭南;开“五尺道”,开辟西南。
(2)意义:
加强了北方的边防;首次把岭南、西南归入中央王朝的政治版图内。
3、评价(意义):
秦朝的军事、政治措施,不仅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政治控制,扩大了统治区域,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二、如何巩固其帝国统治?
1、地方制度:
实行“废分封,行郡县”,即“海内为郡县”
(1)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大规模推行:
秦统一之后。
(2)内容:
郡、县、乡、里;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
(3)性质:
是中国古代自秦王朝以来长期实行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4)特点(与分封制相比):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5)巩固:
西汉继续实行郡县制,并逐步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
(6)评价:
实现了这样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的控制和管辖;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制度,即皇帝、百官公卿。
(1)皇帝制度的创立:
至高无上。
(2)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三公”的职责。
丞相:
统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朝政。
御史大夫:
监察百官。
太尉:
负责军事。
九卿:
略。
特点:
互相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3)朝议制度:
概念:
丞相、御史大夫、诸卿讨论国家军政要务的方式。
评价:
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但秦始皇晚年遭到破坏。
(4)汉承秦制:
有所损益。
增加了“刺史”和司隶校尉。
意义: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对于巩固政权,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评价:
1、秦汉建立的“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的定了基本格局。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四、知识拓展:
1、秦朝虽有太尉一职,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设立官员,而是由秦始皇自己亲自担任。
三公真正的确立是在西汉
2、秦汉时期:
郡守和县令每年定期是向丞相述职,而不是向皇帝述职。
3、君主专制的两大基本矛盾:
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
两大矛盾的趋势: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地方的权力不断被削弱。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本质特征:
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统治。
5、君主专制的弊端:
独断性和随意性,不可避免决策中的重大失误,且容易导致暴政。
因此皇帝的品行在其执政过程中至关重要。
6、三公九卿的评价:
三公九卿组成的朝廷是秦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绝对受制于皇帝并代行皇帝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三公的出现是对世卿世禄制的彻底否定。
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
一、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法令初一):
(1)基本内涵(基本特征):
独尊、至上、世袭。
根本特征:
至高无上。
本质:
君主专制。
皇权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因此皇帝个人的品行和执政能力决定了王朝的稳定和兴衰。
2、相权与君权的矛盾
(1)丞相的职责:
(2)根源:
制度本身。
(3)历代皇帝调整相权的原因:
防范宰相擅权,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也是弥补这是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4)汉代:
中外朝的形成:
原因:
卿相的无能;为了抑制丞相的权利。
结果:
中朝成为了决策机构,外朝变为执行机构;丞相权利受到削弱。
中外朝的出现:
是君主专制本质的反映。
(5)唐代:
三省六部制
出现于隋,完善于唐。
评价:
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又相互制衡,保证了皇权的独尊(特点);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
是唐代社会繁盛的政治保障。
(6)宋代:
措施:
设副相、枢密使、三司分别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政权,确保君权的独断地位。
评价:
相权进一步削弱,皇权加强;也给宋朝带来了冗官、冗费问题,是宋朝中期社会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监察制度:
1、历代王朝的监察制度:
(1)秦朝:
中央:
御史大夫;地方:
监御使。
(2)汉朝:
中央:
御史大夫;地方:
刺史。
(3)唐朝:
御史台;(4)宋朝:
提点刑狱司。
(5)元朝:
御史台。
2、评价:
(1)积极:
在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局限:
实际效能是有限的,无法从根本上监督和扼制官员的腐败行为。
监察官员并不能代表社会履行职责,而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知识拓展:
刺史制度的特点:
以轻制重(以小制大)。
三、选官制度:
1、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1)开始于先秦,衰落于春秋战国。
(2)选官依据:
血缘和出身。
(3)世袭。
2、察举制:
(1)开始于秦朝;完善于西汉;衰落于东汉。
(2)选官依据:
品行和才能。
(品行中孝、廉是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3)方式:
自下而上推荐人才的为官的制度。
(4)途径:
征召、举荐等。
(5)特点:
封闭性,民意无从体现。
3、九品中正制:
(1)开始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衰落于隋唐。
(2)选官依据:
血缘和门第。
(3)特点:
世袭,等级森严。
4、科举制:
(1)开始于隋,完善于唐宋,衰落于明清。
(2)依据:
文学才能。
(3)评价:
进步性: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局面;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提高了行政效率;形成了重学风气;体现了公平公正。
弊端:
考试的内容和范围不出儒学经义,尤其是到了明清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
四、地方行政制度
1、历代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1)秦汉:
郡、县;西汉中期后是州、郡、县。
(2)唐代:
道、州、县。
(3)宋代:
路、州、县。
(5)元代:
实行行省制(10个),形成:
省、路、府、州、县。
两个单列行政区划:
“腹里”即中书省;宣政院(藏、青、川)。
评价:
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6)明代:
承宣布使司、府、县。
(7)清代:
省、道、府、县。
2、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趋势:
五、拓展与补充
1、三省六部制:
三省的各自职责:
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上书省(执行)。
2、宋代“二府”:
即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
第四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前言:
由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延续了两千多年直至清末。
秦汉到魏晋为早期,唐宋为中期,明清为晚期。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内阁制度的形成
(1)背景:
丞相制度的废除。
废除原因:
宰相的权利过大,严重威胁了皇权的集中。
其结果是皇权加强,巩固,皇帝独揽朝纲;皇帝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处理朝政,这就为内阁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创立:
明成祖时期。
(3)评价:
内阁始终不是法定机构,且职责不明,虽参与决策,但始终没有决策权。
2、太监参政:
导致明朝后期政治黑暗腐败。
3、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一个标志,也是君主专制衰落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军机处的设立
(1)原因:
根本原因是强化皇权;直接原因是用兵西北。
(2)设立:
清雍正时期。
(3)特点:
人员精干;保密性强;效率高。
(小、密、快。
)
(4)职能:
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传达旨意(非决策机构),完全成为了皇帝独裁的工具。
(5)评价:
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是封建君主专制衰落的表现。
2、密折制:
(1)设立:
雍正时。
(2)评价:
这种制度使中央的政治权利更加集中。
3、文字狱:
思想文化专制空前强化。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近代版图的奠定:
2、清代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
(1)尊重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上层分子。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管理。
3、主要措施:
(1)理藩院:
职能:
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2)改土归流:
始于元代,开始废除于明代,大规模废除于乾隆时期。
含义:
改土知府为流动的官吏的政策。
意义: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4、评价:
(清的边疆政策)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利于中源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疆地区的进步与发展。
总结: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知识拓展
1、理藩院的性质:
既是一个宗教管理机构,又是一个地方行政机构。
2、土司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
世袭。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一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列强入侵(国门洞开)
1、背景(原因):
(1)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2)清王朝的衰落。
2、途径:
(1)武力威逼,发动战争。
(2)本质意图:
打开并占领市场。
(3)方式:
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3、过程:
(1)侵华史实:
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等。
注意:
每次侵华战争的原因各不相同。
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打开中国市场;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为其资本主义发展寻找出路和市场;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行动。
(2)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
内容:
略。
影响:
略。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大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4、影响:
严重践踏了中国国家主权。
(1)侵犯了中国人民的生存权。
(2)掠夺中国资财,毁灭中国文化遗产。
(3)政治上:
破坏了中国的诸多主权完整。
(4)经济上:
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控制中国的经济命
总之,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得一个原本独立自主的国家逐渐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瓜分狂潮:
(1)原因: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地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由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开始:
三国干涉还辽。
(3)概况:
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政策等
(4)结果(影响):
中华民族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
2、民族危机加深
(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①背景:
美国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但是其军事力量还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
②原因:
为了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中国市场的需要。
③实质:
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④影响:
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3、影响:
(1)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而进行一系列的反抗斗争。
(2)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三、知识拓展与补充
1、南京条约中破坏了哪些中国主权?
2、马关条约中哪条对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不利?
3、辛丑条约中哪条对中国的主权危害最大?
第二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
(1)原因:
英军入侵;清政府无能;中华民族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地位(意义):
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抗外侮的爱国精神。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
甲午战败,台湾被日本割占。
(2)主要的爱国人士:
徐骧、丘逢甲,以及刘永福黑旗军等。
3、义和团反帝斗争
(1)原因: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严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客观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无法承担反帝重任。
直接原因:
山东人民反洋教斗争。
(2)结果:
失败。
失败的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意义:
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左中堂收复新疆
(1)背景:
西方列强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西北和西南内地;俄、英支持中亚浩罕国阿古柏侵占中国新疆,企图分裂中国。
(2)经过:
通过反侵略斗争和谈判收回了新疆和伊犁地区。
(3)意义:
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新疆的阴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领土完整。
在此之后清政府在新疆设省。
2、黄海海战中的爱国官兵斗争
(1)爱国官兵:
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丁汝昌等。
(2)北洋水师覆亡的原因: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战略的失误等。
三、知识拓展和补充
1、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在实现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缺乏应变的思想意识。
2、近代反抗西方侵略的斗争失败的原因:
主观上是清政府的腐朽落后制度;客观原因是西方列强的制度的先进和军事上的强大。
3、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源在于西方的侵略。
4、要辩证地看待西方的侵略:
既要看到其对中华民族的危害,也同时要看到客观上对中国的进步作用。
第三课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军的军事侵略:
(1)原因:
①根源在于为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寻找出路,因此制订了“灭亡中国,称霸太平洋”的既定国策。
②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制定了“征服满蒙”的计划。
③受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迫切要求摆脱经济危机。
④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日本的侵华过程:
(1)局部战争:
九一八事变、长城会战、华北事变等。
(2)全面侵华:
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
(3)结果:
中国失去了大片的领土,其原因是:
敌强我弱;国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及片面的抗战路线;缺乏国际力量的支持等因素。
3、侵华日军的罪行:
(1)罪行:
屠杀、细菌战、化学战、劳工与慰安妇以及野蛮的殖民统治等。
(2)殖民统治:
①政治:
以华制华。
②经济:
野蛮掠夺。
③文化教育:
奴化教育。
二、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背景: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不断扩大侵略;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2)表现:
中共发表抗日宣言;东北义勇军以及中共领导下的抗联;国民党爱国将领的抗日行动等。
2、救亡运动的高涨
(1)背景: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表现:
关外抗日救亡运动;平津“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
注意: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三、全民族的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
西安事变到国民政府公布国共合作的宣言。
(2)性质:
由国共合作为基础并领导的全民族的抗日合作组织。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主要战役: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2)结果:
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是未能阻止又是敌人的进攻。
到1938年10月,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3、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1)洛川会议:
内容:
制定了全民抗战路线。
(2)敌后根据地的建立:
(3)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立:
1937年9月成立,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4)百团大战:
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5)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斗争:
蒙古、回民抗日武装等。
4、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继续抗战:
张自忠牺牲。
四、抗战的伟大胜利
1、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
(1)背景: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
2、中共七大召开
(1)背景:
敌后抗日战争发起局部反攻。
(2)时间地点:
(3)目的:
为了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4)内容:
制定了当时的中共的任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选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5)意义:
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抗战胜利
(1)背景:
德国战败投降;美苏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中共毛泽东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
(2)日本投降:
宣布投降、正式签署投降书。
4、意义:
(1)是中国近代史上是第一次完全的反侵略的伟大胜利;
(2)捍卫了民族尊严,提高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3)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知识拓展和补充
1、日本法西斯所犯的罪行:
(在东京国际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时根据国际法而起诉的罪名)
(1)发动战争罪:
日本法西斯分子发动的一系列的侵略战争。
(2)反人道罪:
屠杀平民、屠杀战俘、生化武器、人体试验等。
2、抗战胜利的原因
(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
(2)世界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的相互配合和支持。
(3)国际友人、爱国华侨的大力支持等。
3、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
战略防御、相持、反攻。
4、如何看待抗战初期的国民政府的抗战?
(1)意义:
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三个月灭亡中国战略部署和计划;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中国持久的抗战赢得了充分的时间;中国军民的奋勇抗战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为后来争取国际援助准备了条件。
(2)失利的原因:
客观上日本军事实力的强大和准备充分,缺乏国际的必要支援;主观上战略部署,及其片面抗战路线等。
专题三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金田起义:
(1)背景:
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列强的侵略加剧了灾难。
(2)洪秀全的组织宣传:
创建拜上帝会并进行思想宣传等
(3)起义:
1851年初。
永安封王意义:
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初步基础。
2、定都天京(鼎盛)
(1)意义:
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2)鼎盛:
定都天京后,相继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等军事行动。
这是太平天国运动鼎盛的标志。
二、政权建设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1)目的:
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政权。
(2)内容:
①生产资料分配形式:
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分配形式: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③目的等方面:
建立一个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3)评价:
①进步性:
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
绝对平分土地不切合实际;绝对平分一切财富,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是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空想。
③未能真正实行。
2、后期《资政新篇》
(1)目的:
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
政治上。
经济上。
社会事业上。
(3)评价:
①意义: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未能实行:
三、转折与失败(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1、转折:
天京事变
(1)原因:
根源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过程略。
(3)影响:
①清政府得到了喘息的机会;②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失败:
(1)标志:
天京陷落。
(2)原因:
①主观: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②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③根本原因是:
农民阶级局限性。
四、评价
1、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教训:
农民阶级不能承担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
五、知识拓展和补充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经济:
狭隘、自私、保守和分散性。
(2)、政治:
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其纲领或口号有致命的缺陷。
(3)、思想:
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多用封建迷信思想组织宣传。
(4)、组织:
很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5)、时代局限:
(封闭保守、缺乏合作;追求平均、缺乏进取;与世无争、满足现状;多子多福、求稳怕乱;重经验,轻理论等。
)
第二课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1、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清政府的“新政”、“预备立宪”,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3)组织上:
兴中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
同盟会的成立,标志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3)实践上:
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的进程。
(4)契机:
四川保路运动的兴起。
2、起义(过程):
略
3、结果(影响):
(1)各省纷纷独立。
(2)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二、中华民民国成立。
1、时间、地点、国旗、纪元。
2、性质:
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3、巩固政权的措施:
(1)政治上:
颁布《临时约法》
①目的:
根本是维护民主共和;直接是限制袁世凯专权。
②内容:
国家主权、人民的基本权利;政治体制的原则(三权分立);政体形式是内阁制。
③评价:
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意义:
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里程碑。
(2)经济上:
颁布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或措施。
(3)社会风俗:
颁布了一系列的移风易俗的法令。
(4)外交上:
《告各友邦书》等。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清政府覆亡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2、历史功绩:
(1)性质: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2)意义:
①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