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牛和鹅》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036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牛和鹅》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18课《牛和鹅》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18课《牛和鹅》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18课《牛和鹅》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18课《牛和鹅》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8课《牛和鹅》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docx

《第18课《牛和鹅》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牛和鹅》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8课《牛和鹅》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docx

第18课《牛和鹅》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第18课《牛和鹅》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牛和鹅》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

课文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

文章故事性强,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

尤其是描写“我”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胆大妄为,以及“我”的狼狈不堪、慌忙逃窜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学情分析】

1、进入五年级下学期,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独立阅读能力,在阅读实践中能运用一些阅读的技能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读,自悟、勾画、批注、交流、评价的阅读方法有一定的积淀,这节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阅读实践的更好历练机会。

2、针对这篇文章来说,虽然故事的确是浅现生动的,但文章并没有具体阐释出作者要表达的意图,并没有对故事进行太多的分析,也没有直接揭示出道理,学生必须联系上下文,找到重点关键的、含义深刻语言文字中作对比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作者介绍】

任大霖(1929-1995)浙江萧山人。

一生创作了几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数十本儿童文学作品。

《蟋蟀》获第二届中国少年儿童文学艺术奖一等奖;《儿童小说创作论》获中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和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奖。

曾任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第一批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

【教学目标】

1.认识“谓、拳、捶”等12个生字,会写“摸、甚、跪”等1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体会“我”由怕鹅到不怕鹅的思想转变过程,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看到自己的力量,不盲目恐惧,也不盲目欺负别人。

3.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教学重点】

体会童年的快乐、丰富多彩和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教学难点】

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提前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么?

(牛和鹅)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2、(课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请你读读这句话,你相信这句话吗?

3、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

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型,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读文、识字,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板书学生询问的生字。

(如:

吁、吭、臂)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适时教读。

①(课件出示,指名开火车读)。

②男女生赛读。

③指读象声词。

④指读课文中较难读的词语。

3、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4、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你能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

接着写了什么?

最后写了什么?

5、指名回答,适时评价。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是的,作者一开始就点明大家的这个认识:

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那么作者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呢?

请你读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作者态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读,师巡)

2、谁来说说你画的句子?

(指名回答)

同学们找得很正确!

就像大家所说的,对于强壮的牛,作者一点也不害怕,可是对于小小的鹅,作者却害怕极了。

后来作者却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请你认真读读5-11自然段,在小组内说说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

(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内互说)

3、谁来说说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

(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

通过这件事让作者改变的看法。

4、请同学们看这句话:

(课件出示)

孩子们大喊了一声,急急逃跑。

这使鹅追的更快了。

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

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我,“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

“鹅要吃我了!

鹅要咬死我了!

谁来读读这句话?

(指名读)

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鹅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

(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体会到鹅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狈不堪,害怕鹅!

你能读出鹅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狈不堪吗?

自己练一练!

同学们练习的很投入,谁想读给大家听听?

5、我们害怕鹅,可是金奎叔不怕啊!

请你看这句话!

(课件出示)

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鹅的长脖子。

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

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

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鹅动作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

指名回答:

“挣脱”“连飞带跳”“落”等词语生动地再现了老雄鹅害怕的样子。

你能读出鹅的害怕吗?

自己练习读读,谁想读给大家听听?

我们一起读读。

6、不可一世的老雄鹅被金奎叔赶跑了,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

通过这件事,作者对牛和鹅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

请你读读11、12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语句。

7、好,同学们很会读书,能运用不同的符号做出标记!

谁来说一说作者发生了什么变化?

(指名回答)作者记住了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都改变了态度和做法。

对牛,不再无缘无故的欺负它;对鹅,也不再怕它。

8、是啊,金奎叔的话让作者永远难忘!

让我们来一起读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

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从这句话中,你有什么启发?

谁来说说?

(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

是的,简单的一句话让作者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

在生活中,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了吗?

你是怎样解决的?

(指名回答)同学们能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真不错!

四、总结升华

(课件出示,配乐)正如诗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认识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五、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笔下生花——学了这篇课文,你肯定大受启发吧!

请你用几句话简单地写下来。

【板书设计】

18牛和鹅

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从牛的眼睛看人:

从鹅的眼睛看人:

在我们的眼里:

觉得人比牛大,觉得人比鹅小,我们比它强!

所以牛是怕人的。

所以鹅不怕人。

对牛-欺负对鹅-害怕

逃跑

被鹅咬住呼救

【教学反思】

1.这篇课文作者以孩子的眼光写了他小时候的一件事,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与小学生的生活较贴近,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在阅读课文时,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感受到“我”害怕鹅和“鹅”的威风形象。

2.不足之处是由于现在的学生对鹅的知识了解太少,我课前准备资料不充分,学生对鹅的形象了解起来有些困难。

 

第18课《牛和鹅》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掌握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臂”等词语。

2、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和“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

3、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读课文,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出发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方法】

导入法探究法交流法

【教学准备】

有关牛、鹅追认的录像短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提纲】

1、激趣导入,走进文本

2、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3、深入文本,研读品悟

4、深化主旨,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走进文本

1、(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么?

(牛和鹅)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2、课件出示:

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请你读读这句话,你相信这句话吗?

3、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

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请你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适时教读:

课件出示词语:

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臂、吁哩哩哩、吭吭、啪嗒啪嗒、啪啪啪、

①指名开火车读

②男女生赛读

3、小组读课文。

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中除了牛和鹅外,还写到了人物是谁?

(我和金奎叔)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人对牛和鹅的……(态度)。

三、深入文本,研读品悟

课文中我和金奎叔对鹅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鹅对金奎叔和我的态度又有什么不同呢?

请同学们潜心默读课文4-11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

在书旁写上自己的感受。

(一)抓住“我”与“鹅”的不同态度

1、相信同学们在认真品读课文后,一定有了自己的感受。

在那难忘的经历中,我对鹅抱有怎样的态度呢?

(怕鹅)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A.我怕鹅:

1、可是当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

总是远远地站到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

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我害怕的心理?

抓住“远远的”、“绕个大圈子”体会我生怕碰到鹅。

2、我们马上就不响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抓住“马上就不响了”“贴着”“悄悄地”“很害怕”“怕”等词语体会,我们怕被鹅发现的心理。

3、不知谁大喊了一声,大家就急急逃跑。

这使鹅追得更快了。

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

抓住“急急逃跑”“吓得腿也软了”等词语体会我被鹅追赶时惊慌失措的样子。

4、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

“鹅要吃我了!

鹅要咬死我了!

”A、抓住“掉”“脱”体会我的狼狈;B、通过我的想法和我的哭叫,尤其是两个感叹号来感受我被鹅拉住后那种极度恐惧的心理。

5、小结:

在鹅前面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

用一、两个词来形容我的丑态。

(极度恐惧、胆小如鼠、狼狈不堪、惊慌失措……)

6、过渡:

那么鹅到底对我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令我害怕呢?

B.鹅不怕我

1.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

此时,你眼前出现了一些怎样的鹅?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的?

引导学生抓住表示鹅动作、神态、声音的词语,通过朗读来体会“鹅”的神气活现,目中无人。

2.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了我,“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3.大概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这只老雄鹅,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来啄我,并且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和它一样高呢!

况且还有别的几只鹅在后面“吭吭”大叫着助威。

引导学生继续运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抓住“追、赶、张、咬、拉、拖、啄、扑打”等动词及“吭吭、啪嗒啪嗒”两个拟声词来体会鹅的嚣张气焰。

你看到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