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考点解析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903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考点解析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考点解析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考点解析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考点解析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考点解析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考点解析汇总.docx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考点解析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考点解析汇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考点解析汇总.docx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考点解析汇总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考点解析汇总

1、基础放样

  在地形平坦地区可用经纬仪和钢尺进行放样;在山坡地段,采用坐标法进行放样。

一般应在槽壁各个拐角变化处、深度变化处和基槽壁上每隔3~4m测设水平桩。

基础施工完后,应该检查基层的标高是否符合要求,一般用水准仪测基层上的若干个点的高程再与设计高程比较,允许误差为±10mm。

  2、上部结构放样

  当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完工后,根据方格网,检校、测设建筑物主轴线控制桩,将各轴线放到已完工的地下结构的顶面和侧面上,再根据原有的±0水平线,将±0标高也放样到地下构顶部的侧面上。

首层主体结构的放样依据就是这些主轴线和标高线。

随着施工的进行、层结构的升高,需要将首层轴线逐层往上投测,作为各层施工放样的依据。

  3、高层建筑放样

  在我国,高层建筑一般划分为5类:

4层以下为一般建筑物;5~9层为多层建筑物;10~16层为小高层建筑物;17~40层为高层建筑物;40层以上为超高层建筑物。

高层建筑的施工放样工作包括的内容很多,主要有建筑物位置放样、基础放样、轴线投测和高程传递等。

  根据图纸设计,进行高层建筑的定位放样,是确定建筑物平面位置和进行基础施工的关键环节,一般采用施工方格网的形式来定位,既方便又可保证精度。

施工方格网确定后,根据建筑物的主要轴线与方格网的间距,实地测设出主轴线控制桩。

在建筑物基础施工测量阶段,以建筑轴线控制桩为依据,测设基坑开挖边线。

高层建筑物的开挖基础一般都很深,开挖过程中除常使用水准仪控制开挖深度外,还应使用经纬仪或拉线的方法检查是否出现坑底边线内收的情况,以避免基础位置不够。

轴线投测的常见方法有:

全站仪或经纬仪法、垂准仪法、垂准经纬仪法、吊线坠法、激光经纬仪法和激光垂准仪法等。

  高层建筑物各施工层的标高都是由底层±0标高传递上来的。

高层建筑的高程传递的工作量在整个测量工作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是施工测量中的重要部分,其主要传递方法有:

皮数杆传递法、钢尺直接测量法、悬吊钢尺法、全站仪天顶测高法等。

  4、建筑方格网测设

  当建设大、中型建筑物时,施工控制网一般布设成方格网形式,也称为建筑方格网。

当建立方格网有困难时,常用导线或导线网作为施工测量的平面控制网。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步骤分三步:

先测设主轴线;再测设辅轴线.;最后再测设网格点。

主轴线的测设一般根据现场原有的测图控制点,应用极坐标方法进行。

辅轴线点是在主轴线点的基础上进行测设的。

先是根据主轴线测量交会出方格网的四个角点,这样就构成了基本方格网(或称主方格网),再以主方格网点为基础加密方格网中其余方格网点。

  5、测量学的定义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及确定地球表面空间点位,以及对空间点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储存、管理的科学。

按照研究的范围、对象及技术手段不同,又分为诸多学科。

  普通测量学,是在不顾及地球曲率影响情况下,研究地球自然表面局部区域的地形、确定地面点位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方法与应用的学科。

是测量学的基础部分。

其内容是将地表的地物、地貌及人工建(构)筑物等测绘成地形图,为各建设部门直接提供数据和资料。

  大地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大小、形状、地球重力场以及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学科。

现代大地测量学已进入以空间大地测量为主的领域,可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适时、动态地定量空间信息,是研究地壳运动与形变、地球动力学、海平面变化、地质灾害预测等的重要手段之一。

  摄影测量学,是利用摄影或遥感技术获取被测物体的影像或数字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以确定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并判断其性质的学科。

按获取影像的方式不同,摄影测量学又分水下、地面、航空摄影测量学和航天遥感等。

随着空间、数字和全息影像技术的发展,它可方便地为人们提供数字图件、建立各种数据库、虚拟现实,已成为测量学的关键技术。

  海洋测量学,是以海洋和陆地水域为对象,研究港口、码头、航道、水下地形的测量以及海图绘制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科。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类工程在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运营管理等各阶段的测量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科。

其主要内容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施工测量、安装测量、竣工测量、变形观测、跟踪监测等。

  地图制图学,是研究各种地图的制作理论、原理、工艺技术和应用的学科。

主要内容括地图的编制、投影、整饰和印刷等。

自动化、电子化、系统化已成为其主要发展方向。

  GPS卫星测量,又称导航全球定位系统,是通过地面上GPS卫星信号接收机,接收太空GPS卫星发射的导航信息,快捷地确定(解算)接收机天线中心的位置。

由于其高精度、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已在包括土木工程在内的众多领域广泛应用。

 1、贯通测量的概念及工作步骤

  1.1贯通测量的概念和方法

  所谓贯通测量,就是采用两个或多个相向或同向掘进的工作面,使其按照设计要求在预定地点正确贯通而进行的测量工作。

  巷道贯通常用形式有如下3种:

  

(1)两个工作面相向掘进,叫做相向贯通;

  

(2)从巷道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指定地点掘进.叫做单向贯通;

  (3)两个工作面同向掘进,叫做同向贯通或追随贯通。

  贯通测量的基本方法是测出待贯通巷(隧)道两端导线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通过计算求得巷道中线的坐标方位角和巷道腰线的坡度,此坐标方位角和坡度应与原设计相符,差值应在容许范围之内,同时计算出巷道两端点处的指向角,利用上述数据在巷道两端分别标定出巷道中线和腰线,指示巷道按照设计的同一方向和同一坡度掘进,直到贯通相遇点处相互正确接通。

  1.2贯通测量的种类和重要方向偏差

  井巷贯通一般分为平、斜巷道贯通和立井贯通两种类型。

  平、斜贯通巷道接合处的偏差值,可能发生在3个方向上:

  

(1)水平面内沿巷道中线方向上的长度偏差△x;

  

(2)水平面内垂童于巷道中线的左、右偏差△y;

  (3)竖直面内垂直于巷道腰线的上、下偏差△z。

  第一种偏差只对贯通在距离上有影响,对巷道质量没有影响;后两种偏差△y和△h对于巷道质量有直接影响.所以又称为贯通重要方向的偏差。

  对于立井贯通来说,影响贯通质量的是平面位置偏差,即上、下两段待贯通的井筒中心线之问在水平面内投影的偏差。

  1.3贯通测量工作的步骤

  贯通测量工作通常依照以下的工作步骤:

  

(1)调查了解待贯通巷道的实际情况,根据贯通的容许偏差,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与测量方法。

对重要的贯通工程,要编制贯通测量设计书,进行贯通测量误差预计,以验证所选择的测量方案、测量仪器和方法的合理性。

  

(2)依据选定的测量方案和方法,进行施测和计算,每一施测和计算环节,均须有独立可靠的检核,并要将施测的实际测量精度与原设计书中要求的精度进行比较。

若发现实测精度低于设计中所要求的精度时,应分析其原因,并采取提高实测精度的相应措施,返工重测。

  (3)根据有关数据计算贯通巷道的标定几何要素,并实地标定巷道的中线和腰线。

  (4)根据掘进巷道的需要,及时延长巷道的中线和腰线,定期进行检查测量和填图,并按照测量结果及时调整中线和腰线。

当两个掘进工作面之间的距离小于规定距离时,测量负责人应以书面形式报告工程技术负责人以及安全检查和施工区、队等有关部门。

  (5)巷道贯通之后,应立即测量出实际的贯通偏差值,并将两端的导线连接起来,计算各项闭合差。

此外,还应对最后一段巷道的中腰线进行调整。

  (6)重大贯通工程完成后,应对贯通测量工作进行精度分析与精度评定,写出总结。

  2、贯通测量精度

  按照现行《工程测量规范》,隧道工程的相向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贯通误差不应大于表2-6-1的规定。

  3、提高贯通测量精度的技术措施

  在贯通测量施测中,为提高贯通测量的精度,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原始资料的可靠性,起算数据应准确无误。

  

(2)各项测量工作都要有可靠的独立检核。

要进行复测复算,防止产生粗差。

  (3)精度要求很高的重要贯通,要采取相应的提高精度的措施。

例如,应适当加测陀螺定向边;要尽可能增大导线边长,对井下边长较短的测站,要设法提高仪器和目标的对中精度;或者采用三架法测量等措施。

  (4)对施测成果要及时进行精度分析,并与原贯通误差预计的精度要求进行对比,必要时要进行返工重测。

  (5)贯通掘进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测量和填图,并根据测量成果及时调整掘进的方向和坡度。

如采用全断面一次成巷施工,则在贯通前的一段巷道内可采用临时支护,铺设临时简易轨道。

以减少巷道贯通后的整修工作量。

  4、贯通测量技术设计s

  测量人员应在重要贯通工程施测之前,编制好贯通测量设计书,并报主管部门审批。

  编制贯通测量设计书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以保证巷道正确贯通。

设计书可参照下列提纲编制:

  (l)贯通工程概况。

包括巷道贯通工程的目的s、任务和要求,巷道贯通允许偏差值的确定,不小于1:

2000的井巷贯通工程图。

  

(2)贯通测量方案的选定。

地面控制测量,井巷联系测量及井下控制测量。

起始数据选择方案设计。

  (3)贯通测量方法。

包括采用的仪器、测量方法及其限差。

s

  (4)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绘制比例尺不小于1:

2000的贯通测量设计平面图,在图上绘出与有关的巷道和井上、下测量控制点;确定测量误差参数,并进行误差设计,预计误差采差的两倍,它应小于规定的容许偏差。

  (5)贯通测量成本预计。

包括所需工时数及仪器折旧和材料消耗等成本概算。

  (6)贯通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1、竣工测量的任务

  竣工测量是指工程建设竣工、验收时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它主要是对施工过程中设计有所更改的部分、直接在现场指定施工的部分以及资料不完整无法查对的部分,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现场实测,或加以补测。

其提交的成果主要包括:

竣工测量成果表、竣工总平面图、专业图、断面图以及细部点坐标和细部点高程明细表等。

  在每一个单项工程完成后,必须由施工单位进行竣工测量,提出工程的竣工测量成果作为编绘竣工总平面图的依据。

竣工测量的内容包括:

  

(1)工业厂房及一般建筑物。

包括房角坐标,各种管线进出口的位置和高程,并附房屋编号、构层数、面积和竣工时间等资料。

  

(2)铁路和公路等交通线路。

包括起止点、转折点、交叉点的坐标,曲线要素、桥涵等构筑物的位置和高程,人行道、绿化带界限等。

  (3)地下管网。

检修井、转折点、起始点的坐标,井盖、井底、沟槽和管顶等的高程,并附注管道及检修井的编号、名称、管径、管材、间距、坡度和流向。

  (4)架空管网。

包括转折点、结点、交叉点的坐标,支架间距,基础面高程。

  (5)特种构筑物。

包括沉淀池、污水处理池、烟筒、水塔等的外形、位置及高程。

  (6)绿化环境工程的位置和高程。

  (7)测量控制网的平面坐标及高程。

  2、竣工检测与验收测量

  在工程竣工后,为检查构筑物结构及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应进行竣工测量,为工程使用中检修和安装设备提供测量数据。

  竣工检测与验收测量的内容一般包括竣工建筑物及周边现状图测绘、建筑物与道路控制红线和用地红线等规划要素关系的标定、与周边建筑物关系的标定等。

竣工测量成果的精度较普通的地形图测绘要高,其表示的内容更加丰富和详尽。

  3、竣工总平面图测绘

  竣工测量的成果之一地形图,称为竣工地形图。

由于其只反映竣工地物的整体平面位置,故又称竣工总平面图。

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主要包括室外实测和室内编绘,室外实测又称竣工测量,室内编绘主要包括:

竣工总平面图、专业分图和附表等的编绘工作。

竣工总平面图以现场测绘绘制为主,设计图结合室内编绘为辅,一般选用的比例尺为1:

500。

  编绘竣工总平面图分三个步骤:

选择图幅大小与确定比例尺、绘制底图和编绘竣工总图。

竣工总平面图是随着工程的陆续竣工相继编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