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区 土方开挖及回填专项施工方案 改.docx
《四工区 土方开挖及回填专项施工方案 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工区 土方开挖及回填专项施工方案 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工区土方开挖及回填专项施工方案改
成渝高速入城段(三环路-绕城高速)改造
工程
路
基
土
石
方
开
挖
回
填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第一节编制依据
1、《成渝高速入城段(三环路-绕城高速)改造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
2、《成渝高速入城段(三环路-绕城高速)改造工程施工图》;
3、《成渝高速入城段(三环路-绕城高速)改造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相关规范规程: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TT194-2013)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6)《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DB51/T5072-2011);
7)《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DBJ51/T014-2013);
8)《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5、成都市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第二节编制原则
1、以指导综合管廊支护桩有序施工,并保证支护桩施工在满足“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前提条件下按时完成生产任务而编制本方案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总体概况
本项目起于CYK2+580,东至成渝收费站,长约1.6km,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成渝辅道工程、玉石一路隧道以及道路桥梁工程相关的交安、照明、绿化、管线、既有管线迁改等。
第二节、水文地质及现场情况
1、地质情况
拟建场地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其下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沉积、冲积成因的(Q3fgl+al)粘土,中更新统冰水沉积、冲积成因的(Q2fgl+al)粘土夹卵石、卵石土;下伏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
地地层如下:
①填筑土(Q4ml):
杂色,稍密-密实,主要成分为路基填料,厚度较均匀,主要为修建市政道路路基和道路旁的人行道、停车场时分层碾压堆填形成,下覆膨胀土也已部分经过处理。
填筑时间超过5年,且地表未见开裂、沉降,土体基本固结完毕。
②耕土(Q4pd):
灰色~灰褐色,松散,稍湿。
以粘性土为主。
原生土体表层由于人类长期在其上从事耕种劳作、灌溉施肥等而使得土体内含植物根须及其它杂物,土体分布厚度约0.5~1.1m。
③粘土(Q3fgl):
棕黄色、棕红色,主要由粘粒组成,含铁锰质氧化物及其结核,局部含个别卵石,裂隙发育一般,裂隙间充填灰白~灰绿色粘土(主要为高岭土),稍具光泽,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
该层连续分布,在场地内普遍存在。
该层主要为硬塑粘土层,局部少量由于市政管沟漏水、地下排水设施渗漏等原因呈可塑状,该层厚为1.5~16.4m。
④粉质粘土(Q3fgl):
褐黄色、灰黄色。
粘粒含量较多,含铁锰质氧化物及其结核,局部含少量卵石,卵石多呈强风化,裂隙较发育,稍具光泽,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
粉质粘土主要呈可塑状,分布不连续,部分地段缺失,该层厚为0.8~4.2m。
⑤卵石土(Q2fgl):
灰黄色、土黄色,稍密。
卵石含量约占50%~60%,卵石粒径多在2~6cm,呈圆形~亚圆形,个别卵石粒径大于10cm,卵石多呈强风化~中风化。
粘性土及少量粉、细砂充填。
该层不连续分布,一般厚度小于1.0m,仅个别钻孔厚度较大,厚度超过2.0m。
局部地段卵石含量30%~50%,呈粘土夹卵石层,该层不连续分布,仅CYS2、CDH3等个别钻孔中以透镜体状出现。
⑥泥岩(K2g):
据现场工程地质调绘和钻探揭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钙泥胶结,层状构造。
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本组岩石在该区分布岩性单一,横向变化不大,厚度不等,岩层产状近似水平。
岩石风化程度一般随岩石埋深加大而减弱,现根据岩石风化程度将其划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和中等风化3个亚层,分述如下:
⑥1全风化:
紫红色,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长石、石英及云母次之,岩体结构已全部破坏,岩芯呈土柱状,手捏呈土渣状,中间夹杂灰白色条带,局部呈碎块状,平均厚度约为3.0m。
⑥2强风化:
紫红色、砖红色,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含少量钙泥质结核,岩芯较破碎,裂隙较发育,局部可见褐色氧化铁薄膜等,厚度不等。
⑥3中风化:
紫红色、砖红色,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结构面清晰,含少量钙泥质结核,岩质软~较软,岩体较完整,岩芯呈长柱状,一般5~20cm,最长可达40cm,局部呈碎块状。
本次勘察未揭穿此层。
2、地下水
根据成都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拟改造工程区地下水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赋存于填土、粘土层之间的上层滞水,二是赋存于粘土夹卵石中的孔隙潜水,三是基岩裂隙水
3、不良地质与特殊土
拟建场地范围内未见不良地质作用,特殊岩土为人工填土、膨胀岩土、风化岩。
1)人工填土
拟建场地范围内以人工素填土为主,黄褐、灰褐等杂色,稍密~密实,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夹少量砖块、混凝土碎块、卵石等,广泛分布于地表,层厚一般小于2.0m,最大6.5m。
该土层均一性差,多为欠压密土,结构疏松,多具强度低,压缩性高,受压易变形的特点,但位于市政道路上的路基填筑土基本固结完毕,承载力较高,结构较密实。
2)膨胀土
根据室内试验,场地内粘土自由膨胀率在30%~75%,平均值53.32,大于40%,属膨胀性土,膨胀潜势为弱~中,极少数土体自由膨胀率小于40%,不具膨胀性;粉质粘土自由膨胀率在42%~45%,大于40%,属膨胀性土,膨胀潜势为弱;全风化泥岩自由膨胀率在42%~46%,大于40%,属膨胀性土,膨胀潜势为弱;在干湿交替环境下,膨胀土对下穿隧道边坡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3)膨胀岩
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具有遇水膨胀、软化、崩解,失水收缩、开裂的特点。
根据附近工程资料,中风化泥岩饱和吸水率ωsa=8.5%~26.4%,膨胀力Pp=40~183kPa,自由膨胀率FS=46%。
据地区经验值显示强风化泥岩和中等风化泥岩属膨胀岩。
泥岩的膨胀性对隧道及边坡开挖施工将产生一定影响,建议泥岩按膨胀岩考虑设计。
膨胀性指标为室内试验指标,与工程实际存在较大差异,建议设计按地区经验取值。
4)风化岩
拟建场区下伏基岩主要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属易风化岩,全风化呈硬塑~坚硬土状;强风化呈半岩半土、碎块状,软硬不均。
具有遇水膨胀、软化、崩解,失水收缩、开裂的特点,对工程施工不利。
第三节、设计参数
1、成渝路既有路幅组成如下:
0.75m土路肩+2.5m硬路肩+2×3.75m车行道+0.5m路缘带+2.0m中央分隔带+0.5m路缘带+2×3.75m车行道+2.5m硬路肩+0.75m土路肩,路幅总宽度为24.5m。
2、北侧辅道路幅组成如下:
3.5m人行道+3.25m非机动车道+4×3.5m机动车道+0.25m路缘带=21.0m。
3、南侧辅道利用既有保华路改造成为出城单向辅道,路幅组成如下:
0.25m路缘带+4×3.5m机动车道+3.25m非机动车道+3.5m~9.5m(按照既有保华路宽度)人行道=21.0(27.0)m。
4、玉石一路U型槽标准段路幅组成如下:
3.5m人行道+3.0非机动车道+3.5m机动车道+0.5m路缘带+0.5m护栏+U型槽(0.9m检修道+0.25m路缘带+3.5m+3.25m车行道+0.25m路缘带+1.55m中间分隔带+0.25m路缘带+3.25+3.5m车行道+0.25m路缘带+0.9m检修道)+0.5m护栏+0.5m路缘带+3.5m机动车道+3.0m非机动车道+3.5m人行道=40.0m。
第四节主要工程量表
表1.1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路基挖方
M³
73743
2
路基填方
M³
43927
3
垫层
M2
45313
4
底基层
M2
44654
5
基层
M2
43993.8
6
面层
M2
43333.9
第三章施工安排
第一节总体施工安排
一、施工区域划分
为配合后续旋挖围护桩、廊道和支接口等地下构筑物施工,我部计划将道路施工划分为南北各三个区域进行施工:
南侧:
第一施工区域:
以玉石一路道路和相交的南北侧辅导(前后各200m,辅道桩号为SGK0+910-SGK1+360和NGK2+440-NGK2+900)
第二施工区域:
以南北侧标段起点分别到SGK0+910、NGK2+440;长度分别为344m、338m.
第三施工区域:
分别为SGK1+360、NGK2+440至终点;长度分别为811m、1257m.
二、施工顺序
首先施工玉石一路下穿隧道及南北侧辅道(对应管廊桩号为:
SGK0+910-SGK1+360和NGK2+440-NGK2+900)以便于成渝高速公路改道。
第一、二区域待管廊施工完成后再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第二节平面布置
图1.1施工平面布置图
第三节进度计划
详见附件一
第四章资源配置计划
第一节机械配置计划
表4.1机械配备表
机械种类
型号
数量
挖掘机
小松360
5台
装载机
3m³
3台
自卸机
18m³
30台
推土机
T220
6台
压路机
YZ18B
3台
第二节劳动力配置计划
表4.2人员配备表
序号
工种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现场施工工长
人
2
3
测量人员
人
2
4
实验人员
人
1
5
技术员
人
1
6
挖掘机操作工
人
42
7
推土机操作工
人
12
8
自卸机驾驶员
人
90
9
普工
人
12
第五章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5.1路基挖方、填筑工艺图
图5.1路基挖方工艺图
图5.2路基填筑工艺图
5.2.1.场地清理
(1)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
砍伐的树木应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
(2)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30-50cm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予以清除,并堆放在弃土场内。
原地面要进行填前碾压,使其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
(3)路基用地范围及取石渣场范围内的树根应全部挖除,并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坑穴填平压实。
5.2.2.拆除与挖掘
(1)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旧涵洞和其它障碍物等予以拆除。
(2)原有结构物的下部构造应拆除到天然地面以下50cm,并不能使新结构物受到影响的范围。
(3)将所有因拆除施工造成的坑穴回填并压实。
5.2.3.土方开挖
(1)土方开挖应按图纸要求自上而下的进行,不得乱挖或超挖。
(2)开挖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并及时上报项目部技术人员批准。
(3)施工队必须注意对图纸未示出的地下管道,光缆文物古迹和其他结构物的保护。
开挖中一旦发现上述结构物应立即上报项目部,且应停止作业并保护现场听候处理。
(4)居民区附近的开挖,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居民区房屋及保证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附近居民的生活及交通提供临时便道和便桥。
(5)土方地段的路床顶面标高,应考虑由压实产生的下沉量其值由实验确定,路床顶面以下300mm的压实度或顶面以下换土超过300mm时,压实度均应不小于95%。
5.2.4.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施工工序:
清表→测量放线→开挖→运至弃土场
5.2.5.测量方面
1)开工前由专门测量技术人员对全线的导线点和中线进行复测。
复测主要控制点,如交角点,曲线起止点,同时复测并固定间接测量所布置的主要控制桩,如中线桩、转角桩、水准点、三角网点以及放样和检验工程所需点必须闭合核对,符合精度要求。
将核对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进行施工放样。
2)中线复测后,复核原水准基点,标高和中桩地面标高,并根据
施工需要增设临时水准点,引测的临时水准点必须闭合核对,符合精度要求。
3)路基施工前详细核对横断面图,并按图纸要求现场放大样,包括路基边缘、边沟、挡土墙、涵洞等具体位置,在道路施工期间应根据固定控制桩位置,随时恢复中线桩,检查其是否符合设计标准。
4)为保证主要控制桩量距精度,必须采用全站仪测量、校核,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
5)施工放样及高程控制。
中线放线以导线点为基准,使用符合要求的全站仪对中桩各点边桩放样并做出明显标记,放好横断面开挖、坡度线等。
高程控制:
首先确立加密的准确的水准网点,再使用水准仪测量控制。
水准仪要求经常校核,必须满足精度要求,仪器设备专人负责管理和检校。
5.4.5.1按规范要求作好道路路基范围内的场地清除,人工配合推土机清理与掘除草皮以及必要的平整场地和清除表土、垃圾等,并切实做好场地临时排水工作。
把场地清除的表土和草皮堆放在弃土场,便于以后绿化及复耕使用。
1)清除道路占地范围的植物,树木、树根及其有机杂物以及表面渣土,采用挖掘机、推土机配合汽车清理。
2)清理的工作原则是表面5cm厚,用挖掘机清理人工配合。
3)沿线有关拆迁工作:
清理工作一开始就同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及时处理,解决占地范围内的拆迁问题,以免对今后的施工造成影响。
5.4.5.2挖临时截水沟及排水沟
为了防止雨水冲刷路基边坡,在路基边坡开挖前先在坡顶挖掘临时截水沟及排水沟。
临时截水沟及排水沟的使用应与永久截水沟及排水沟相结合。
临时截水沟及排水沟的断面尺寸比永久截水沟及排水沟小20-30cm左右,永久截水沟及排水沟施工时再用人工开挖至设计断面尺寸。
5.4.5.3路基开挖
由于首件位置路基开挖较短,采用横挖方法;开挖深度在约3——6m,施工时分台阶进行开挖。
1)土质路基开挖
a.路槽开挖
路槽开挖前,测量人员放出每个台阶开挖边线以及边坡坡脚线。
路槽开挖采用挖掘机配合9辆运输车进行作业。
挖掘时从路中到路基边缘的坡脚挖掘顺序分台阶挖掘,以3.0m为一个台阶。
每个台阶的路槽开挖与边坡刷坡同步进行。
开挖时应严格按设计边坡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
边坡应预留50cm的保护层,各层的顶面应预留一定的纵坡和横坡,并开挖临时边沟,以免积水。
部分开挖的土方作为弃土运至南北侧围挡范围内不影响施工处堆放,作为绿化回填土。
开挖过程中如遇土质变化需要修改施工方案及边坡坡度时,应及时报批。
待开挖到台阶处或开挖完成后,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将边坡突击刷好,以便及时防护,保持边坡稳定。
当挖至设计路基标高50cm左右时停止开挖,对路床顶面下80cm范围内的密实度检测。
若密实度符合规范要求,则先用推土机粗平,做出横坡,然后配合人工精平至比路基顶设计标高高2cm左右,最后则用振动压路机碾压。
碾压时第一遍静压,以后振动碾压。
碾压顺序为先路边,后路中,轮轴重叠三分之一轮轴。
前两遍碾压速度为1.5-1.7km/h,以后为2.0-2.5km/h。
碾压时,压路机行走必须平稳、顺直,并随时清理钢轮上粘带的粘土,以保证平整度。
在碾压过程中严禁在路段内调头、急刹车,确保其表面光滑平整。
碾压结束后放出中线、边线,测量高程。
如果经自检各项指标达到规范要求,则及时上报监理验收。
若压实度不符合要求,则用推土机推至比设计高程高一定厚度,然后采用冲击式压路机碾压,如果压实度还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开挖到路床顶面以下80cm处,然后迅速用块片石和碎石分层回填碾压至规定的压实度。
如路床以下属不良土质地段或非适用材料,经监理工程师鉴定和批准后,可采用块片石和碎石换填等措施处理。
b.土质边坡刷坡
道路挖方边坡采用多级放坡,边坡率为1:
1,每级边坡切高为8米,两级边坡间设2米宽的碎落台。
刷坡时采用挖掘机开挖至边坡预留位置,然后由人工开挖至设计边坡线。
施工中及时检查边坡坡度,防止超挖。
如果施工中不小心出现超挖,边坡防护时必须用M7.5浆砌片石回填到设计边坡位置,然后再做边坡防护,严禁采用其他方式回填。
5.4.5.4、路基回填
路基回填材料采用外购砂砾石回填,并按规范分层回填压实。
(1)基底处理:
路堤基底为耕地、草地时,必须先清除地表种植土后方可填筑,清表平均厚度为0.3m,清除的表土应集中堆放,用作绿化用土。
填方地段当地面横坡(或纵坡)陡于1:
5时,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2.0m的台阶,并设置向内倾4%的横坡。
填前基底均需夯压,基底压实度不得小于90%。
(2)低填浅挖处理:
当路堤填方较低,或者挖方较浅,路床范围位于较差的土层内,导致路床强度或压实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需对路床范围进行挖除换填砂砾石处理。
本项目挖方土层均具有弱至中等膨胀性,当路床位于较差的粘土层<4>或填筑土<1>内时,路床换填厚度采用1.5m,当路床位于粘土层<3>内时,路床换填厚度采用0.8m。
5.4.5.5.弃方处理
弃土堆应堆放整齐稳定、排水畅通,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4.5.6.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的开挖
(1)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的开挖位置、断面尺寸和沟底纵坡应符全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2)在有超高路段的边沟沟底纵坡,应与曲线段前后相衔接,不允许曲线段内侧边沟积水或外溢。
(3)路堑与路堤连接处,边沟应缓顺引向路堤两侧的自然沟或排水沟,勿使路堤附近积水亦不得冲刷路堤。
5.4.5.7.路基挖方检验项目及标准
(1)路基的路床标高、宽度、线形及边坡应符合图纸要求。
边沟、截水沟、排水沟底无阻水、积水现象,具备铺砌要求。
临时排水设施与现有排水沟渠连通,挖出的废方按指定的地点整齐堆放。
(2)石方边坡平顺、稳定、无险石、悬石。
(3)外观鉴定
路基表面平整、密实、曲线圆滑,边线顺直。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6.1组织保证措施
6.1.1.根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一个从项目经理到生产到班组的管理组织网络。
选派专业技术强的管理人员和作业班组,并签订责任书,把各层管理组织的责、权、利落到实处。
6.1.2.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以项目部经理为核心成立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组织管理人员及班组进行学习,熟悉图纸,懂得方法,掌握操作,搞好工作质量,取得质量成果。
6.2控制质量的具体措施
6.2.1.认真学习施工图纸,搞好自审、会审,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组织施工。
6.2.2.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名关键工序均设置质量控制点。
6.2.3.实行逐级技术交底,搞好技术交底工作,各相关人员签字完善。
6.2.4.做好生产班组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以及专检工作,施工前对工程采用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施工中实行工序交接单制度,上道工序完成,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交接,进行下道工序。
6.2.5.加强质量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特殊工种工人必须执证上岗。
6.2.6.完善经济责任制,严格奖惩制度。
6.2.7.做好测量控制,加强对定位放线工作管理。
6.2.8.严把材料进场关,做好检验工作,凡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场。
6.2.9.真做好施工记录和各种原始资料管理,做到工完资料齐全。
第七章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7.1安全保证体系
项目部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设专职安全员,负责全工程的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各生产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协助专职安全员作好本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
7.2安全教育
7.2.1.对新进场的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准许其进入操作岗位。
7.2.2.用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及调换工作岗位时,对工人进行操作方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
7.3落实安全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现“全员管理、安全第一”的基本思想,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做至职责分明,各负其责。
7.4各项安全操作措施
7.4.1.必须按照施工平面图设置各项临时设施,认真搞好施工场地规划,场内布置整齐,紧凑有序,机械设备分类停放,材料物资等分门别类进库或存放在指定地点堆码整齐,不得随意乱堆放。
7.4.2.必须确保现场周围的道路畅通,排水系统处于良好使用状态,保持施工现场容貌整洁。
7.4.3.施工场地内的淤泥、弃土和其它废物等应及时清除运输至指定地点,每天派专人四名对所有进出工地的车辆进行冲洗,冲洗干净后车辆能出施工现场,严禁车辆带泥沙出工地。
做到施工期间现场整洁,施工任务完成后退场,彻底清除临时设施,做到工完场地清。
7.4.4.严格执行成都市有关噪音管理规定,优化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保护周围环境不受污染,对于噪音大的工序,尽可能安排在白天施工,以减少夜间对邻近居民的干扰。
7.4.5.噪音大的设备,如发电机、空压机等要装吸音减振设施,减少噪音并使噪音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在机械选型上要尽量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机械。
7.4.6.严格执行城市管理规定,运输车辆应保持车容整洁,车辆不得带泥上路,车箱必须完好,不得漏泥、砂、石、浆等污物,禁止超载、超高、超速行驶。
7.4.7.为保证车辆不带泥上路,在场内设洗车槽及洗车场,沉淀后排入水沟。
洗场做法:
300mm厚手摆片石、100mm厚20~40mm碎石、面层采用C30商品混凝土硬化,厚度300mm。
在洗车场低洼处做深沉砂池集中收集散水,做法:
MU10页岩砖M7.5水泥砂浆砌筑,内壁及池底采用1:
2水泥砂浆抹灰。
现场施工废水须经沉沙井沉淀后方能排入水沟。
7.4.8.施工现场设置专职卫生员,负责及时清扫垃圾,保持环境卫生、通行道路清洁。
7.4.9.教育职工与周边居民关系融洽,友好相处,行为举止文明,主动与当地村委会加强联系,争取给予支持。
7.4.10.施工操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临边设置安全防护栏杆的安全网。
7.4.11.对各种工机具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以保证使用的安全。
7.4.12.对工地上设置的消防器材要定期维护和检查,严禁挪作它用。
油库、水工房及有明火的地段,应防火的重点严加管理。
7.4.13.施工现场设置防护栏及警戒标志,防护栏板用钢管搭设固定,未经允许非施工人员不得入内。
7.4.14.施工现场电源应有专人负责,如遇停电或下班应切断电源,下班后电源箱应上锁。
7.4.15.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