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格局演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8562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复习格局演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专题复习格局演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专题复习格局演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专题复习格局演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专题复习格局演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复习格局演变.docx

《专题复习格局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复习格局演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复习格局演变.docx

专题复习格局演变

专题复习:

格局演变

专题导语

       本专题属于国际关系史中的一部分内容,涵盖了以下具体知识:

新航路的开辟,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二战及二战后的相关历史。

本专题知识综合性强,知识点分布广,中考中各种题型都有涉及,复习中要强调联系,强化重点。

通过对世界格局演变的把握,认识当前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及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点梳理

  近代以来世界格局演变的几个主要阶段:

  一、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1、新航路的开辟——萌芽阶段

  考点:

复述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综述: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深刻地影响了欧洲的经济政治状况。

此后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势力向世界范围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正待萌芽。

  哥伦布是意大利的一位水手,在得到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于1492年开始探险,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

他没有找到新航路,却发现了一块新大陆,后来在这块新大陆上诞生了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从而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主要有:

使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加强,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初步形成阶段

  考点:

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了解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及世界的影响。

(相关拓展:

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综述:

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列强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输出工业品和资本,掠夺工业原料,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英、法、美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凭借先进的社会制度,强大的军事力量,开始了世界范围的殖民扩张,这就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积累了大量的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劳动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反过来又巩固了新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其他各国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相继发生,如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

  3、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确立阶段

  考点:

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综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亚、非、拉美等地区绝大部分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

  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在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过程中,三国同盟(德、意、奥)与三国协约(英、法、俄)先后形成,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从这一系列的史实中,我们认识到:

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任何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二、一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考点:

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实质。

  综述:

帝国主义强国间争夺愈演愈烈,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过了战后初期的动荡。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战后新的世界秩序:

凡—华体系,这一体系虽然充满了各种矛盾,但它保证了1923—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20世纪3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德、日、意结成了侵略集团,冲破了凡—华体系,不断发动对外侵略,最终引起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背景:

一战使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列强之间的关系急需调整。

  1、巴黎和会:

欧洲和中东地区统治秩序的调整。

(英、法、美的竞争)

  内容:

通过对德的《凡尔赛和约》和对其他战败国的和约。

  结果:

列强原有的矛盾暂时得到了缓和,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

但和约强加于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新的国际关系体系中已经存在了不稳定的因素。

  2、华盛顿会议:

东亚——太平洋地区统治秩序的调整。

(美、英、日的竞争)

  背景:

一战期间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实力的扩张,对美、英在该地区的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

  内容:

签订《九国公约》等。

  结果:

《九国公约》的签订,使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在中国成为现实,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局面,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了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下的国际格局。

三、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考点:

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杜鲁门主义,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综述: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

这一体系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才标志着这一体系的完全瓦解。

  关于雅尔塔体系所涉及的知识点:

  1、背景:

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与之抗衡。

  2、实质:

美苏两分天下,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3、内容:

具体内容主要是在雅尔塔会议上确立的,主要包括:

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4、评价:

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影响深远,对战后世界各国的和平运动和政治民主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同时又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四、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考点:

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简述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

(相关拓展: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综述:

20世纪60年代,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向,主要由于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大国在经济上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出现了多种力量。

这些力量的壮大,不仅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促进不发达国家的发展,同时还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促成了两极格局的衰亡。

  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经济得到了恢复并迅速发展起来,开始逐渐走向联合。

1967年欧共体成立,1993年欧盟成立。

欧洲的联合,不仅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欧盟成为当前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并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日本在战后得到美国的扶持,进行改革,经济力量发展迅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五、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与多极化趋势的继续加强

  考点:

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相关拓展:

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

  综述: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

两极中的苏联已经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世界各大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长,多极化趋势继续加强,世界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政治上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经济上呈现全球化趋势。

  苏联、东欧各国经济体制的僵化使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这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直接导致了苏联的崩溃和社会主义阵营的解散,也标志着以两极格局和集团对抗为基本特征的旧的国际格局的终结。

  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各国在相互的密切联系中激烈竞争。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的事件是美国霸权政策的表现,说明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当前世界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频出的根源,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最主要的任务。

内在联系

  世界政治格局实际是一种不稳定的国际关系的暂时状态。

实力的消长,国家的兴衰不可避免,国际关系的格局和中心舞台也就随之改变。

下面具体来分析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一些因素:

  ①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中心舞台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变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人类在经历了几次世界性的科技革命后总结出的真理。

科技革命的进行会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从而使世界格局的中心舞台发生转移。

如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在19世纪上半期迅速扩展到整个欧洲,因此在一战前世界的政治格局的中心舞台始终在欧洲。

开始于1870年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化时代。

电气化时代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舞台发生了动摇。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和法国赢得了战争却输掉优势,而美日则日益崛起,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开始向欧洲的两侧即美国所在的美洲、日本所在的亚洲转移。

  ②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世界格局中的主角曾几易其主,如17世纪“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从而成为它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18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的殖民霸主和经济霸主。

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由于英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愿更多地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成果和新技术,经济发展速度逐渐缓慢下来,而在同一时期,美洲大陆上一个年轻而充满生机的国家美国在进行完历史上第二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南北战争后,又凭借“西进运动”中获得的广阔的市场、丰富的资源、充足的劳动力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契机,在19世纪末期,迅速超过“世界工厂”——英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两次世界大战使英国遭受重大损失,美国却大发战争财。

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迅速膨胀,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

  ③世界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外政策的调整。

国家利益是各国制定对外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各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又直接推动世界格局的变化。

如19世纪末,英国由于自身实力下降,放弃了“光荣孤立”的政策,主动与法俄结盟;二战中,美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联合,共同对抗法西斯的侵略。

综合检测

注:

带★题目难度较大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上,主持人刚说完:

“这是一次由战胜国参加的国际会议,会上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消息传到中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张明同学就知道了正确答案,这一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世界的新秩序称为( )

 A.两极格局   B.多极化格局

 C.“一超多强”格局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下列关于一战后世界体系建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巴黎和会被英、法、美、意四国操纵 

 B.国联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在一战后维护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