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483961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docx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docx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

语文课文教案

课题:

从三到万

马南屯

【教学目标】:

(一)、学会运用从一个故事引出论点的写法。

(二)、理解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三)、吸取有益的学习经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设想】:

一、本文的特点、重点都是从一个故事引出论点的写法,据此,于开头、迁移练习、课后练笔中设计四个小故事,以加深学生对这一写法的理解,进而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

二、本文的难点是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及故事中的文言词句。

学习中以练为主,通过练习来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难点。

三、教学方法是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情趣,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自学、自结及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型】:

导读课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至明确思维训练①②③)

【教具】:

投影机、常规教具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故事引入、设置疑问、激起情趣:

(1)讲述故事

唐朝有位大画家阎立本有一次路过荆州,去观赏梁朝画家张僧繇(yao)的壁画,看完之后,宣称其“虚有其名”。

回到住处,感到还是再去看看为好。

于是第二天又去观摩,此时他点头称赞。

第三天再去细看,竟是赞不绝口:

“果然名不虚传。

”索性寝卧对之,反复欣赏,十几天不忍离去。

(2)启发思考:

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有什么启发?

或者说你认为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明确:

它说明了对待任何事物只有深入去研究,才能掌握事物的丰富内容和它的本质,千万不能浅尝辄止。

(板书)

解释:

浅尝辄止: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了。

比喻不深入钻研。

(3)引出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从三到万》(板书),作者是马南屯(板书),里面也有一个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浅尝辄止的人。

他与刚才故事中的大画家阎立本不同,阎立本能认识到浅尝辄止是不对的,最后领悟了壁画的精髓,而这个主人公却相反地闹了个大笑话,怎样的大笑话呢?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P84,找到这个故事,并结合注解,认真阅读这个故事,不懂的字词可以举手提问,准备复述这个故事,同时思考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吸取有关学习的哪些经验教训。

(4)学生阅读故事,老师巡堂点拨。

二、复述故事、领悟含义。

(1)请同学们推荐一位擅长讲故事的同学复述故事,要求用自己的话,讲得完整、生动。

(2)出示投影片,补充注解,由学生完成,老师明确。

内容如下:

田舍:

(田地、屋舍、指农家)不识“之”“乎”(借代,不识字)

一岁:

(一年)掷笔:

(扔掉笔)

辄:

(就)得:

(获得、学会)

具币:

(准备好钱)拟:

(准备、打算)

(3)读、听完这个故事,你觉得应从中吸取有关学习的哪些经验教训。

(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成理即给予肯定)

启发思考:

同学们可以从学生、父亲、或是老师等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引导学生着重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挖掘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得到一次思想教育。

如果从学生的角度看,可以说:

1学习应当谦虚谨慎,不能自命不凡。

2学习应当注意积累,循序渐进。

3学生应当尊重老师,重视老师的作用。

4浅尝辄止最终会自尝苦果。

如果从父亲的角度看,可以说:

1凡事须先考察研究,不可随便轻信他人

2家长应信任老师,尊重老师

如果从教师的角度看,可以说:

1要教会学生知识,但更要教会学习规律

2教育学生,须先端正其态度

(4)同学们的这些看法与作者的看法有什么异同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的观点如何。

三、朗读品味,训练思维,领会全文。

(1)学生朗读1、2、5、6、7段(1、2段齐读,5、6、7段个别读)

(2)老师设疑,投影出示下列思维训练,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思维训练:

11、2段中,作者以设问开头就学习过程提出了怎样的论点?

2第5段中,作者结合故事,并以打拳为例,从初学的态度分析,得出怎样的论点?

3第6、7段中,作者结合故事,从教与学的角度分析,又得出了怎样的论点?

4这三个论点与田舍翁之子学写字的故事有何联系?

5三个论点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老师释疑:

采用启发式方法启发学生思维

学生讨论后,老师启发思考,对主要内容作板书。

(见板书设计)

明确思维训练①②③:

课文开头,作者以设问(板书)形式提出学习文化能不能走捷径的问题,并从正反两方面说理,从学习方法的角度正面提出了“学习文化应该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要循序渐进”的论点,并从反面告诫人们如果违背规律,想一下子把什么都学会,必定要吃大亏。

由此而引出了下文田舍翁之子学写字的故事。

这两段是文章提出问题的部分。

第5段,作者从初学者应有的态度这一角度,结合故事中的儿子刚学会一、二、三就以为“得矣”而“欣欣然”,如同初学打拳总想跟人较量,由此得出结论“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是自命不凡,越是有本领的就越谦虚谨慎”从而明确了学习要积累就必须谦虚这一结论。

第6、7段,作者结合故事,从教师的教说到学生的学,从教与学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指出老师从一、二、三教起,由易而难,是为使学生觉得入门不难,而学生应明白从三到万,从简单到复杂,须逐渐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指导,由此得出学习要重视教师的作用这一论点。

5、6、7段的两个结论是分析问题的部分,它与第3段的所叙述的故事一起充当道理和事实论据。

明确思维训练④:

故事证明了第1、2段的论点,是该论点的事实论据,引导学生从第二段末句与第3段首句之间的关系(照应)去思考。

故事又引出了5、6、7段的两个论点,引导从第1段末句的作用(引出下文)去思考。

由此可见,5、6、7三段中的两个论点,均是由故事所包含的意义中所引出来的。

明确思维训练⑤:

表面看,三个论点好像分别是作者对学习方法、初学态度、教与学关系的三方面的看法,而实际上三者都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存在着因果、补充和深化的关系。

因为学习过程是积累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要在此过程中谦虚谨慎,并且重视教师在其中的作用。

前者是因、后两者是果,后两者同时又是前者的补充、深化。

从议论文的角度看,前一个论点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板书),而后两个论点则是分论点(板书),既是对中心论点的补充和深化,亦是证明中心论点的两个道理论据。

可见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分论点用来补充、证明中心论点。

四、学生自结,回顾全篇,理解特色。

(1)用投影打出所列表,要求学生回顾全文,快速填写表一。

(分小组讨论,选两个组填写投影片)

 

段落层次

主要内容或论点

论证方法

结构

第一部分

(1~段)

第二部分

(—段)

(____段)

(____段)

(____段)

第三部分

(段)

(2)老师检查,并出示做得较好的同学的答案,最后出示老师的标准答案(表二)。

段落层次

主要内容或论点

论证方法

结构

第一部分

(1~2段)

学习要点滴积累,要循序渐进

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

(3~7段)

田舍翁之子学写字(3段)

事例论证

分析问题

学习要谦虚谨慎(5段)

道理论证

学习要重视教师作用(6、7段)

第三部分

(8段)

提出希望

得出结论

五、局部阅读,以练为主,体味语言。

明确本文语言严密、逻辑性强的特点,并以1、2段为例,就两段中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联系设计下列练习题,用投影打出,先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再由老师明确。

投影内容如下:

阅读1、2段,并分别给两段的句子标上序号,完成下列练习:

(1)第一段②句中的“这”指代_____,④句是解释_____的,(A、①句B、②句C、③句);⑤句和③④之间的关系是______(A、因果B、并列C、递进)

(2)第一段用设问开头,真正回答其问题的是第_____句。

(3)第一段中的“一般地说”和“一点一滴”能否去掉?

为什么?

(4)第二段中①句与②句之间有什么本质联系?

(5)第二段中①②句与③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A、条件B、因果C、假设)

(6)第二段③句分号后的话与下文有什么联系?

明确:

(1)A、C、A

(2)第六句

(3)不能去掉“一般地说”表明就一般规律和情况而言,还有特殊情况,去掉则表示概括所有情况。

“一点一滴”则强调了“点滴”积累的重要性。

(4)循序渐进就是积累的过程。

(5)B

(6)“妄人”隐含着下文故事中的田舍翁之子有,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六、举一反三,迁移强化。

学习本文从一个故事引出论点的写法,学生进行分层次的迁移性练习。

(用投影打出下列两则故事和要求)

故事一程门立雪

宋朝有个名叫杨时的读书人,有一次特地到洛阳拜访他的老师程颐,请教问题。

不巧正碰上程颐睡午觉,他就站在门外等着。

当时正是隆冬季节,天空飘着鹅毛大雪。

等到程颐醒来见到杨时,积雪已经一尺深了。

这就是“程门立雪”的故事。

要求:

选择适合这个故事的论点()

A、求师必须有耐心,更不能畏惧困难。

B、求师不仅要虚心,更要有诚心。

C、求学应该不耻下问。

D、学生应尊重老师。

(此题由A组同学完成)

故事二愈学愈发现自己无知

笛卡尔是法国一位知识渊博的伟大学者。

但他愈学愈发现自己的无知。

有一次,有人问他:

“你学问那样广博,竟然感叹自己无知,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笛卡尔说:

“哲学家芝诺不是解释过吗?

他曾画了一个圆圈,圆圈内是已掌握的知识,圆圈外是浩瀚无边的未知世界。

知识越多,圆圈越大。

圆周自然也越大,这样它的边沿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越大,因此未知部分当然显得就更多,也就是自己无知的部分更多了。

“对,对,你的解释真是绝妙!

”问话者连连点头称是,赞服这位学者的高见。

要求:

请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概括故事所隐含的哲理,引出一、二个论点。

参考答案:

①无知的人浅薄,有知识的人谦虚。

②怀疑来自丰富的知识,无知正是表现了有知。

③未知世界无限大,因此学无止境。

④只有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才能真正有知。

(此题由B组同学完成)

七、布置作业——练笔存趣:

根据下面一则故事(亦可以根据自己所熟悉的故事)引出一个论点,并以该故事为事实论据,对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进行分析,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故事:

哲学家与船夫

一位船夫在湍急的河水中驾着小船,船上坐着一个要渡河的哲学家。

船划动后,哲学家问船夫:

“你懂得历史吗?

”船夫答:

“不懂。

”哲学家说:

“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

”过了一会儿,哲学家又问:

“你研究过数学吗?

”船夫又答:

“没有。

”哲学家说:

“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

”正当哲学家与船夫还在继续交谈时,一阵巨浪将船掀翻,两人都被抛进了河里。

这时,船夫喊:

“你会游泳吗?

”哲学家答道:

“不会。

”船夫说:

“那你就失去了你的整个生命。

A组同学可参考论点:

学到一点书本知识,决不要自以为了不起而目空一切。

B组同学力求自己概括出论点来。

(可根据划线部分的含义作思考)

 

附板书设计

从三到万

马南屯

结构论点角度

设问——提出问题:

(中心论点)①学习应积累、渐进(学习方法)

②学习应谦虚谨慎(学习态度)

述故事——分析问题:

(分论点)

③学习应重视教师作用(教学关系)(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提希望——解决问题:

举一反三

 

语文课文教案

课题:

从三到万

设计者:

宋莉香

单位:

顺德市大良镇梁开中学

学历:

大学本科

年龄:

30岁

教龄:

10年

教学成绩:

所教历届学生语文成绩均居市、镇、校前列。

94届两个毕业班中考成绩优秀率、合格率分别居全市五十八所同类学校第一、第二名,居全校八个班第一、第三名。

97届两个毕业班中考成绩两率分别为94.8%和37.6%,大大超出完中成绩,居全市同类学校第一、二名,居全校十个班第一、二名。

现任两个班,学生人数120人,历次中、期考成绩居全级十个班前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