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高三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82191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高高三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职高高三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职高高三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职高高三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职高高三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高高三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职高高三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高高三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高高三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职高高三语文试题附答案

-CAL-FENGHAI.NetworkInformationTechnologyCompany.2020YEAR

 

职高高三语文试题(附答案)

职高高三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总成绩:

15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8分)

单项选择题共26小题,每小题3分,共78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明媚(mèi)模(mó)样不惮(dàn)相形见绌(zhuō)

B.廉(lián)价戮(lù)力颀(qí)长如弃草芥(jiè)

C.慰藉(jiè)诽谤(pàng)拘泥(nǐ)安然无恙(yàng)

D.敕(chì)造寒伧(chén)蹩(bié)脚妖童媛(yuān)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详  暖昧   兵慌马乱     纷至沓来   

B.诨号  气慨   融会贯通     相辅相承     

C.宣泄  描摹   大材小用     促膝谈心    

D.糜烂  凋蔽   闲情逸志     鞠躬尽瘁     

3.下列句中破折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今晚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有——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B.前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三个大字——醉翁亭。

C.“哄——”大家都笑了,他难堪地站在那里,满脸通红。

D.看到许多新同学是家长送来的,我感到自豪——我是自己来的。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①为了搞清事故的原因,公安部决定立案_______。

②上级多次派人来________这家工厂的财务工作,没发现任何漏洞。

③煤炭和石油都是现代工业所__________的燃料和原料。

A.侦察检查必需B.侦查检查必需

C.侦查检查必须D.侦查检查必需

5.下边句子中,只有一句没有语病,请写出序号()

A.在革命队伍里,因为某些同志思想上的个人主义,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进步所以不快。

B.在革命队伍里,因为某些同志思想上有个人主义,不能严以律已,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所以进步不快。

C.在革命队伍里,某些同志因为思想上有个人主义,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所以进步不快。

D.在革命队伍里,某些同志之所以进步不快,由于思想上的个人主义,不能严以律已,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结果。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学习中,如果不掌握科学的方法,只靠死记硬背,往往会事半功倍。

B.古代福建人民充分利用各种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出各式各样的桥梁。

C.李敏对王强的一番劝说让王强大动肝火,王强目光如炬,直逼李敏,李敏无可奈何,只好听之任之。

D.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7.填在下文横线上,衔接得最好的一项是:

()

每当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烁着疏落的灯光,﹍﹍﹍﹍﹍﹍﹍﹍﹍﹍﹍﹍﹍﹍﹍﹍﹍﹍﹍﹍﹍。

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A.山上的黑暗被灯光照淡了,山下的黑暗被灯光照亮了

B.山下的黑暗被灯光照亮了,山上的黑暗被灯光照淡了

C.山上的灯光把黑暗照淡了,山下的灯光把黑暗照亮了

D.山下的灯光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光把黑暗照淡了

8.以下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依次为:

()

①流淌的溪流将水底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

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③云水间,满眼翻飞的挽帐;风雷中,满耳坚定的誓言。

④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

A.比喻拟人对偶设问B.比喻通感对偶反问

C.拟人通感夸张设问D.拟人比喻夸张反问

9、下列作家、作品、时代(或国别)及体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项链》——莫泊桑——法国——小说

B.《窦娥冤》——关汉卿——明朝——散文

C.《包身工》——夏衍——现代——报告文学

D.《劝学》——荀况——战国时期——议论文

10.下面四句话,措辞得体的一项是()

A.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

B.鲁迅先生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举国震惊。

C.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

D.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二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

二、(30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两篇现代文,完成11-20题。

①光脑,人们也许还陌生,但制造光脑的尝试,科技界早在50年代就开始了,直到80年代中后期才可以说有了决定意义的突破。

90年代中期,世界上第一台光脑已由欧共体的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意大利等国的70多名科学家研制成功,其运算速度比电脑快1000倍。

②科学家们预计,光脑的进一步研制将成为21世纪高科技课题之一。

专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光脑时代。

③光脑在哪些地方优越于电脑呢?

④光脑并行处理能力强,具有超高速运算速度。

电子的传播速度为593千米/秒,而光子的速度为30万千米/秒。

同时,超高速电脑只能在低温状态工作,而光脑在室温下即可展开工作;和电脑相比,光脑信息存储量大。

⑤众所周知,对于电脑来说,电子是信息的载体,它只能通过一些相互绝缘的导线来传导,因此,尽管现今的电脑运算速度不断提高,但电脑的能力极限还是隐约可见的。

那就是在最佳情况下,电子在固体中的运行速度也远远不如光速。

另外,无论微电路中的电流是多么微弱,但随着装配密度的提高,散发热量也在不断增加,使导体之间产生电磁作用,从而制约了电脑的运行速度。

⑥此外,还有极为理想的光辐射源——激光器可供使用。

最主要的一点是光子不需要导线,即使在光线相交的情况下,它们之间也丝毫不会相互影响。

⑦和电脑相比,光脑的“无导线计算机”传递信息的平行通道其密度实际上是无限的。

一枚直径5分硬币大小的棱镜,它的通过能力超过全世界现有电话电缆的许多倍。

⑧科学家正试验将传统的电子转换器和光子结合起来,制造一种“杂交”的计算机。

这种计算机能更快地处理信息,而又可克服目前巨型机的一大痼疾——内部过热。

而一台光脑只需要一台电脑所需要能量的一小部分就能驱动,从而大大减少机器产生的热量。

光脑的许多关键技术,如光存储技术、光互连技术、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都已获得突破。

目前,科研工作面临的迫切任务是最大幅度地增加光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即光开关的数量。

⑨科学家预计,21世纪将是光脑时代。

11.下面筛选的信息,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

A.光脑,50年代开始研制,80年代中后期才研制成功。

B.世界上第一台光脑是由70多名科学家研制成功。

C.科学家预计,21世纪高科技课题之一,将是光脑的进一步研制。

D.一枚直径5分硬币大小的棱镜通过信息的就超过了全世界现有电话电缆的许多倍。

12.下面是电脑与光脑优越性的比较,表达有误的一项(   )

A.光脑并行处理能力强,光脑的运算速度远远超过电脑。

B.超高速电脑只能在室温状态下工作,而光脑可以在低温状态下工作。

C.光脑信息储存量比电脑大。

D.和电脑相比,光脑是“无导线计算机”,它传递信息的平行通道其密度实际上是无限的。

13.下面是对“杂交”计算机的解说,有误的是(    )

A.“杂交”就是将传统的电子转换器和光子结合起来。

B.它能更快地处理信息,并能克服高速运作时内部过热的痼疾。

C.“杂交”计算机正在研制中。

D.目前科学家们需要突破的是减少光开关的数量,这是研制“杂交”计算机最为关键的难题。

14.下面是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科学家们证明了21世纪是普遍研制光脑的时代。

B.文本采用对比的方法来说明光脑的优越性。

C.激光器的使用可为光脑提供理想的光辐射源,光子不需要导线,而且抗干扰。

D.世界上第一台光脑的研制成功,进一步说明集体智慧的力量、合作精神的重要。

15.第④⑤⑥⑦段说明的中心是(     )

A、光脑将迅速发展B、光脑的优越性   C、电脑的不足   D、电脑将被淘汰

父亲肩上的书

①重一百多斤的书压在60多岁的父亲的肩上。

 ②我几次请求父亲放下担子让我挑一气,都被顶了回来。

没办法,我只得借着电筒发出的可怜的光跟在父亲修长的身子后面,背上背着个装有几件衣服的旅行包和一把红色吉它,样子潇洒得要命。

 ③我很清楚父亲此刻的心情。

中学时我因母亲病逝,被迫从滇东北转学到滇东南就读。

6年多来,父亲都是形单影只地过着独身生活,一大把年纪了,仍起早贪黑地劳作,其苦不言而喻。

今年大学毕业,在众亲友的劝说下,我最终放弃了在昆明一报社工作的机会,回到了离别多年的家乡。

这一决定出台后,最高兴的当然是父亲了。

“这回有个说知心话的地方了!

”父亲逢人便说。

 ④一路上,父亲重复着那句重复了很多年的话:

“(a)做人不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

”碰上熟人问:

“要干什么去”他就抬高本来就很宏亮的声音:

“秀才搬家——尽是书。

帮娃娃挑书到他舅舅家,请他家的客车送到城里去,明天娃娃要到城里上班去了。

”“这回算得了!

”对方回敬了一声。

“嗨!

 ⑤农村人的“要干什么去”是路上招呼的客套话,今晚做的事又是父亲盼了很多年的,于是,在回话时,父亲便理所当然地欣慰了一番,就好像辛苦几十年就是为了等这几句让人欣慰的话从内心里流出来,以至于每一个字都吐得相当有力,像钉子落到玻璃板上一样,发出的声音乐曲般悠扬。

尤其是那个“嗨”字。

只可惜,父亲的身子摇出的每一个动作,都使我联想到“蹒跚”这个词,加之脚下不时地打滑,父亲几乎是踉跄而行了。

 ⑥我没有再要求父亲让我挑一气了。

这个时候,即使再加上一百斤,只要是书——能照亮我的人生之路的赋予我智慧的书,父亲也会固执地把它挑在肩上。

我小心地跟在后面,看着被书的重量挤压成弓形的父亲的身子,眼里溢满了一种闪亮的东西,让我觉得满天都是星星,(b)我也像是借着这满天的星星发出的光前行了。

 ⑦希望赋予人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啊!

 ⑧从今以后,我想我会更加珍爱这些书——即便不能为父亲做些什么。

无论走到哪里。

(c)我都会让它像春风跟随种子一样跟着我——我忘不了这个雨夜,白发苍苍的父亲为我挑着沉重的书踉跄在一条又稀又滑的泥巴路上。

16.对文中加线句子(a)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做人不能虚浮,要脚踏实地,多做实事。

 B.做人要有良心,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去报效家乡父老。

 C.做人不能随波逐流,要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作敢为。

D人要图实惠,不虚荣,这样才会有所收获。

17.对文中加线句子(b)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星星”是实写,在夜里,行人往往要借助星光走路。

 B.“星星”是虚写;全句表现“我”感受到了父亲所给予我的激励。

 C.“星星”既是实写也是虚写,指“我”在父亲的激励下,借星光走路。

 D.“像”是比喻词,表明这个句子是比喻句,“我”是本体,“星星”是喻体。

18.对文中加线句子(c)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个比喻句,“春风”比喻书,“种子”比喻渴求知识的心田。

 B.这是个比喻句,用父亲挑书来比喻春风哺育种子。

 C.这是个比喻句,“春风”比喻父亲挑过的书,“种子”比喻“我”。

 D.这句话表明,在人生之路上,“我”要像春风一样跟父亲学习。

19.对文中的“父亲”这一形象概括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一位慈爱、勤劳,虽有点固执但善于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农民。

 B.一位勤劳、善良,对生活有独特看法的农民。

 C.一位慈爱、勤劳,遇事比较固执的农民。

 D.一位勤劳、善良,没有远见但非常实在的农民。

20.对选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全文采用的是顺叙,其中第③段有插叙。

 B.文章在刻画父亲时运用了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外貌描写。

 C.文章以记叙为主,兼用了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D.文章首尾呼应,详略得当;详写父亲挑书出发,略写挑书路上。

三、(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21-22题。

泾溪

唐·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21.对上面这首诗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泾溪上游多石险峻,所以人们都小心谨慎。

B.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正因为人们小心谨慎,所以一年到头也没有听说有人掉到河里去。

C.第三句转入描写下游与上游不同,水流平稳无礁石险滩。

D.最后一句提示全诗的深刻内涵:

通常听说有人陷入罪恶痛苦的境界。

22.对上面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以描写泾溪美丽的风光为主要内容。

写出了泾溪上下游不同的景色。

B.本诗前两句写泾溪上游“石险”,人们小心谨慎,后两句写泾溪下游“平流”,人们掉以轻心,形成鲜明对比。

C.本诗提示出一个生活哲理:

凡事要谨慎,谨慎者方可临危不惧,化险为夷。

D.这首诗将泾溪行船的事实和经验上升到理性高度,提示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发人深省。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3-26题。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

性贞正,干局①明强,善簿最②。

大理少卿缺,太宗曰:

“大理,人命所系;胄清直,其人哉。

”即日命胄。

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

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赎。

胄曰:

“校尉与无忌罪均,臣子于尊极不称误。

法著:

御汤剂、饮食、舟船,虽误皆死。

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

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③。

”帝曰:

“法为天下公,朕安得阿亲戚!

”诏复议。

德彝固执,帝将可。

胄曰:

“不然。

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

若皆误,不得独死。

”由是与校尉皆免。

时选者盛集,有诡资荫冒牒取调④者,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

俄有诈得者,狱具,胄以法当流。

帝曰:

“朕诏不首者死,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不以信,卿卖狱耶?

”胄曰:

“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既属臣,敢亏法乎?

”帝曰:

“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

”胄曰:

“法者,布大信于人,言乃一时喜怒所发。

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于法,此忍小忿,存大信也。

若阿忿违信,臣为陛下惜之。

”帝大感悟,从其言。

迁尚书左丞。

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

(节录《新唐书·戴胄传》)

[注]①干局:

才干气度。

②簿最:

公文簿册的总括提要。

③刑:

通“型”,典范、规范、规定。

④取调:

指被选荐者获取委任。

23.对下面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尉与无忌罪均均:

相同

B.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当:

判罪

C.陛下登杀之登:

立即

D.矜其贫矜:

怜悯,同情

2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帝大感悟,从其言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B.朕诏不首者死,而今当流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大理,人命所系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D.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何可废也?

以羊易之

25.以下叙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戴胄援引法律,犯颜直谏。

他认为封德彝定长孙无忌及监门校尉的罪轻重失当,所以固请太守复议。

B.戴胄引“虽误皆死”的法律,劝太宗不该姑息长孙无忌的罪行而是重罪轻罚,更不能因地位高低而使同罪异罚。

C.对“诈得者”,太宗诏“不首者死”,但戴胄仍“以法当流”,因而触怒太宗;面对太宗的责难,他据理力争,终使太宗“感悟”。

D.戴胄认为封德彝判校尉死罪而让长孙无忌以功抵罪于法无据,而圣旨“不首,罪当死”是感情用事,作为执法的依据有不妥之处。

26.下面是对原文中心意思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记叙戴胄两次驳奏,赞扬戴胄依法办案的精神和他所坚持的人君也不能以言代法的思想。

B.文章通过记叙戴胄两次驳奏,赞扬戴胄依法办案的精神和他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

C.文章通过记叙唐太宗两次采纳戴胄意见的事例,表现了唐太宗从善如流和宽宏大量的明君风范。

D.文章通过记叙唐太宗两次采纳戴胄意见的事例,歌颂了唐太宗勇于纳谏、屈己重法的美德。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2分)

四(12分)

2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

译文:

(2)既属臣,敢亏法乎?

译文:

28.默写(任选三题)。

(6分)

(1)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3)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王安石《梅花》)

五、作文(60分)

一个经历过社会炎凉的企业家说:

“人的尊严靠财富。

一个经历过冤案折磨的老年人说:

“人的尊严靠法制。

一个经历过艰辛研究的学者说:

“人的尊严靠知识。

一个经历过几十年探索的哲人说:

“人的尊严靠思想。

看来,不同经历的人,对“尊严”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

你是如何理解“尊严”的,请以“尊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要求: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700字。

 

职高高三语文试题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30分)

1、B2、C3、A4、B5、C

6、B7、D8、B9、B10、B

11、A12、B13、D14、A15、B

16、A17、B18、C19、A20、D

21、D22、A23.B(当:

应当,应该)24.C(A.其:

代词,他的/语气副词,还是B.而:

人称代词,你/连词,却,C.所:

助词,同后面动词组成“所”字结构,构成名词性短语“所……的”D.以,介词,由于/介词,用)25.C(A.戴胄是反驳封德彝的判决,非犯颜直谏,亦无固请太宗复议。

B.太宗曰:

“朕安得阿亲戚!

”表明太宗无姑息无忌情案。

D.非“于法无据”,而是“不可谓刑”。

)26.A(B.“民主思想”——拔高了人物,且概括不全。

C、D弄错了原文的重心。

27.

(1)如果只是处罚长孙无忌,却处死监门校尉,(这样判决)不能说是符合法律规定。

(2)既然已经交给我处理,我敢破坏法律吗?

属,通“嘱”,托付,请托。

亏:

毁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