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下山综掘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77855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11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道下山综掘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轨道下山综掘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轨道下山综掘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轨道下山综掘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轨道下山综掘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轨道下山综掘规程.docx

《轨道下山综掘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下山综掘规程.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轨道下山综掘规程.docx

轨道下山综掘规程

目录

第一章概况-1-

第一节概述-1-

第二节编写依据-1-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2-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2-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2-

第三节地质构造-3-

第四节水文地质-3-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4-

第一节巷道布置-4-

第二节矿压观测-5-

第三节支护设计-5-

第四节支护工艺-8-

第五节:

支护方法-12-

第四章施工工艺-16-

第一节施工方法-16-

第二节施工操作及技术要求-18-

第三节运输方式及管理-21-

第四节设备及工具配备-24-

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25-

第五章:

生产系统-25-

第一节通风-25-

第二节压风-29-

第三节瓦斯防治和安全监控-29-

第四节综合防尘-31-

第五节防灭火-32-

第六节供电系统-33-

第七节设备配备-36-

第八节供排水-39-

第九节运输-39-

第十节照明、通信和信号-39-

第十一节六大系统-39-

第十二节机电管理措施-43-

第六章:

劳动组织和正规循环-45-

第一节:

劳动组织-45-

第二节:

正规循环作业-46-

第八章:

煤质管理-47-

第九章:

安全技术措施-48-

第一节一通三防-48-

第二节顶板管理-50-

第三节防治水-51-

第四节机电-52-

第五节运输-54-

第六节其它-56-

第十章: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59-

第一节五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措施-59-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巷道名称、位置及相邻关系

本规程所施工的巷道为轨道下山,该巷道位于井田东南部,巷道西面为运输下山,东面为回风下山,巷道之间的间距50米,四周均为煤实体。

二、掘进巷道用途、性质

根据地质相关资料,轨道大巷为半煤岩巷道,巷道方向与坡度均按设计要求施工,主要服务于矿井辅助运输。

三、巷道设计长度、工程量、坡度及服务年限

该巷道设计长度为1600m,转线前平均坡度约为﹣6°,转线后平均坡度约﹢4°。

掘进约80米后转线,转线方位255°,转线后继续掘进1350米与多沟井轨道下山贯通,形成轨道运输系统。

服务年限:

永久。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

本掘进工作面自2012年3月16日开工,,预计2013年3月竣工。

附:

巷道布置平面图(附图1)

第二节编写依据

一、矿井设计及其批准时间

编写本掘进工作面规程施工的依据是《采掘作业规程编制指南》及山西安煤矿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2010年12月编制的《山西古县安吉欣源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批准时间:

2011年1月11日晋煤办基发[2010]58号文件批准。

二、地质部门提供的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

依据山西省煤炭地质144勘察院2010年8月编制的《山西古县安吉欣源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批准时间:

2010年11月1日晋煤规发[2010]1354号文件批准

三、有关矿压观测资料说明

依据3205两巷道掘进、3205回采过程中矿压观测数据的分析(通过顶板离层仪观测、顶板支护质量监测),该掘进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矿山压力不明显,但局部有底鼓,在掘进过程中要加强矿压观测,遇有变化及时补充相关技术措施。

四、其他说明

本规程编写过程中,地质资料、矿压资料不太齐全,在掘进施工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更改。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一、巷道相应的地面位置、标高,区域内的水体和建、构筑物对工程的影响等:

轨道下山位于矿井井底车场东南部,为矿井改扩建新掘巷道,地面为山地荒山沟谷地形,区域内无水体,建筑物或构筑物,地表标高为+1330m,井下标高+819m~803m。

井下施工对地面无影响。

二、巷道与相邻煤(岩)层、邻近巷道的层间关系,附近已有的采掘情况对工程的影响。

轨道下山工作面西面为运输下山,东面为回风下山,巷道之间的间距50米,四周均为煤实体。

其上方为2号煤层,层间距10米(底—底)左右,为未采区。

三、分析老空区的水、火、瓦斯等对工程的影响。

该掘进工作面周围无采空区。

在掘巷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原则,以及长探短掘的施工方法,预防顶底板砂岩水以及其它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及特征分析。

本井田总体构造为—走向北东,倾向南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在7°-12°左右。

轨道下山开口位置在二联巷G3号导线点前2m处,以158°40′方位角沿3号煤底板掘进。

地质资料以2、3号煤层顶底板岩性为主,其顶底板岩性为:

2、3号煤层顶板多为粉砂岩、泥岩、岩性灰黑色,性脆,胶结较好。

顶板为中等稳定,较好管理,隔水性能好。

2、3号煤层底板多为粉砂岩、泥岩。

岩性灰黑色,块状,性脆。

遇水易泥化,在一定条件下(顶面来压)易发生底鼓现象,但隔水性能好,属不稳定底板。

2、3号煤层层间距,底-底平均10m(底—底)左右。

2号煤层:

位于山西组中下部,上距下石盒子组底部K8砂岩7m左右,煤厚0-1.43m,平均0.65m,结构简单,含0-1层夹矸,顶、底板以粉砂岩、泥岩为主。

属较稳定局部可采煤层。

3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下部,上距2号煤层5.80-13.50m,平均10.00m,煤层厚度0-1.74m,平均厚度1.02m,结构简单,不含夹矸,顶、底板以粉砂岩、泥岩为主。

属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

二、煤层巷道瓦斯涌出量、瓦斯等级、煤层自然发火倾向、发火期、煤尘爆炸指数

该工作面煤层据〈2009年矿井瓦斯等级和CO2涌出量鉴定批复表>全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6.73m3/min,属低瓦斯煤层,井下实测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39m3/min(上级主管部门已批复);2号煤层吸氧量为0.69cm3/g,自燃倾向性为Ⅱ级,属于自燃煤层,但无自燃发火历史;2号煤层煤尘火焰长度为110mm,加岩粉量为50%,煤尘具有爆炸性;3号煤层吸氧量为0.70cm3/g,自燃倾向性为Ⅱ级,属于自燃煤层,但无自燃发火历史;3号煤层煤尘火焰长度为80mm,加岩粉量为45%,煤尘具有爆炸性。

轨道下山综掘均在3号煤层中。

附:

轨道下山煤岩层综合柱状图(附图2):

第三节地质构造

一、煤(岩)层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本掘进工作面位于井田东南部,位于向斜一翼,煤层倾角4~8度,井田断裂构造不太发育,构造简单。

二、断层、褶曲、裂隙、火成岩侵入的岩墙、岩床、陷落柱、导水性及其控制程度等参数。

根据地质钻孔及采掘揭露资料,本工作面地质构造较简单,无火成岩侵入的岩墙、岩床。

预计在掘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落差小于2.5m的断层、小型陷落柱,对掘进有一定影响。

遇有构造段施工,必须制定过断层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附:

煤层顶底板综合柱状图(附图3)

第四节水文地质

一、巷道区域的主要水源,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形式、涌水量、补给关系、影响程度等。

3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为K8砂岩含水层,为弱富水性。

顶板及其以上砂岩裂隙随着煤层开采而产生的塌陷裂隙,可导致局部受砂岩裂隙含水层的影响,在浅部也可能受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的影响,上述含水层中含水性较弱,对矿井生产不构成威胁;3号煤层底板距奥灰顶界一般间距分别为155m,正常情况下不受其影响,但如遇有断层、陷落柱等构造的沟通,也可引起奥灰水进入巷道,但影响程度不大。

目前矿井轨道下山布置在2号煤层,矿井涌水来源主要为顶板淋水,井下正常涌水量为2~3m3/h,尽管开掘3号煤层时,形成的导水裂隙带容易沟通浅层地下水,由于富水性弱,难于形成水害威胁。

预计地表水对工作面正常掘进影响不大,只是在雨季时由于地表水的积聚下渗,使3号煤上部的含水层充水性有所增强,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山西古县安吉欣源煤业有限公司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二、巷道区域相邻老巷、老空积水,钻孔终孔位置、封孔质量,构造导水等,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程度。

工作面周围均为未采区,无采空区积水,在正常掘进的情况下,不会对矿井安全生产造成威胁。

从矿井地质资料分析,该工作面范围内无钻孔,无大断层、陷落柱等构造导水,矿井地质资料相对简单,在掘进过程中局部可能有落差小于2.5米的断层,所以在掘进过程中,要坚持“有掘必探”的原则,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处理。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一、巷道布置:

层位、水平标高、断面、工程量、坡度、中腰线、开口的位置、方位角等。

轨道下山根据设计要求,轨道下山与运输下山平行布置;水平标高为:

+803.7~+819米;巷道断面为矩形断面,毛宽4.2米,毛高3.6米,净宽4.0米,净高3.5米。

开口位置在二联巷G3号导线点前2m处,坐标为x:

19596157y:

4032538巷道方位158°40′沿3号煤底板掘进。

下山施工掘进170米后转线,转线方位255°,转线后继续掘进1350米与多沟井轨道下山贯通,形成轨道运输系统。

轨道下山每掘进50米打一个躲避硐室,躲避硐室断面为矩形断面,净宽2.5米,净长3.0米,净高2.2米,锚杆间距800mm,排距800mm,硐室正中打一锚索。

轨道下山总掘进量约为1600m。

轨道下山支护断面:

半圆拱形,净宽4.0m,净高(至底板)3.5m,净断面12.28m2;毛宽4.2m,毛高3.6m,毛断面13.22m2,

2205回风巷施工必须严格按巷道的中、腰线组织施工,跟顶破底掘进。

附:

巷道开口大样图(附图4)。

第二节矿压观测

1.观测内容:

巷道顶板离层量,顶底板相对移近量。

2.观测方法: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44条规定:

锚喷支护巷道中煤巷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锚杆必须按规定做拉力试验。

自巷道开口掘进5m处,开始布置测点,测点间距100米,遇有巷道交岔点、构造时加设测点。

每一测点在巷道正顶安装一个DLY-4型顶板离层监视仪,并有记录牌板显示,同时巷道安装LDZE-30锚杆(索)测力计,固定性监测锚杆、锚索在支护中的载荷情况。

根据掘进巷道顶板压力显示状况,对围岩位移每隔3天观测一次,及时观测内测筒(锚杆范围外离层量)、外测筒(锚杆范围内离层量)读数变化,直到巷道施工完毕。

3、顶板支护质量监测: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对锚杆的锚固力进行抽检,用扭矩扳手抽检指标为顶锚杆的锚固力不得低于165NM,帮锚杆的锚固力不得低于100NM。

发现不合格锚杆,应在其周围200mm的范围内补打锚杆。

巷道在施工过程中,每300根或300根以下锚杆必须做抗拔力试验,每次不得少于一组,若设计或材料变更,应另取一组,每组不得少于3根。

对于抽查不合格的锚杆必须及时补打。

为将来完善设计提供依据,必须配备必要的矿压观测手段,矿压观测根据巷道实际情况每隔100米安设一套顶板离层仪。

每个巷道交叉点、特殊地质构造段必须要安设一套顶板离层仪(离层仪布置在巷道顶板中心处),现场设置离层数据牌板,验收员按要求安设、观测,并做好记录。

4.数据处理。

通过对所有测点数据综合分析,得出巷道顶板离层量、顶底板相对移近量,顶板移近量按巷道高度≤100mm/m。

在观测过程中,发现顶板离层量超过相关规定,要及时采取加强支护措施,如采用加套定型工字钢棚或采取增加锚索密度来加强支护,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第三节支护设计

一、确定巷道支护形式

根据巷道围岩性质,依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支护设计,确定合理的巷道支护形式。

锚杆支护是通过锚入围岩内部的锚杆,改变围岩本身的力学状态,在巷道周围形成一个整体而又稳定的岩石带,利用锚杆与围岩的共同作用,达到维护巷道的目的,是一种积极防御的支护方法。

根据本矿附近钻孔的柱状资料分析,2#煤层下距3#煤层底—底平均10m,老顶为细粒砂岩,孔隙式胶结,斜层理发育,半坚硬,固壮,中等稳定顶板。

底板为灰褐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属不坚硬或中等坚硬岩石。

根据锚杆支护理论及要求,该巷道适合锚杆支护,临时支护采用前探梁超前支护、永久支护选用锚网梁加锚索补强支护,在顶板破碎处,可适当增加金属工字钢套棚以及锚索密度,确保对顶板的有效支撑。

二、锚杆、锚索支护参数的计算及选择

1、锚杆支护参数的计算及选择

A、锚杆长度的确定

根据加固拱的原理:

L=W×(1.1+B/10)

式中:

L——锚杆长度

W——围岩影响系数,取1.3

B——巷道设计跨度,取4.5m

则:

L=1.3×(1.1+4.5/10)=2145mm

因此:

锚杆长度选择2200mm。

B、锚杆间、排距的确定

根据公式:

D≤0.5L

式中:

L——锚杆长度

D——锚杆间、排距

则:

D≤0.5×2.2=1.1m,间距取800mm,排距取800mm。

C、锚杆直径的确定

根据公式d=L/110=2200/110=20mm,因此取锚杆直径20mm。

L——锚杆长度

D、锚固长度的确定

根据公式:

L′≥1/3L

式中:

L′——锚固长度

L——锚杆长度

则:

L′≥1/3×2200=733.3mm,锚固长度为加长锚固,按800mm设计。

根据锚杆眼的布置、锚杆及药卷直径,锚固剂选取Zk2335一条、K2360一条。

E、锚杆强度验算

a、锚杆锚固力验算

根据悬吊理论:

F=R·H·S

式中:

F——锚杆悬吊岩体负荷重量

R——顶板岩石比重,2.76t/m3

S——支护面积,S=0.8×0.8=0.64m2

H——选择锚杆锚固深度0.8m

故:

F=2.76×0.8×0.64=1.183(t/根)=14.13KN/根,考虑到安全系数,锚固力按50KN/根设计。

b、锚杆最大抗拉力

根据公式:

F=S×Q拉

式中:

F——锚杆最大抗拉力,KN/根

S——锚杆断面积,S=πR2=π(20/2)2=314.16mm2

Q拉——锚杆抗拉强度,Q拉=56.4kg/mm2

故:

F=314.16×56.4=14344.8(kg/根)=177.19KN/根

经验算锚杆悬吊岩石重量小于锚杆抗拉强度,因此,顶锚杆选择φ20×2200mm的加长锚杆,间距800mm,排距800mm,可以满足要求。

2锚索加强支护设计?

三、临时支护及要求

1、临时支护形式、材料及规格

轨道下山临时支护形式为吊环前探梁超前支护,采用木板及木楔构顶。

吊环采用高强螺母与直径18mm或20mm的钢筋焊制成直径150mm防滑式圆环,用丝扣拧在锚杆上,数量3个,前探梁用2寸钢管制作,长度为4.0m,数量两根,木板规格为2000mm×200mm×50mm。

2、前探梁支护操作要求(附临时支护图)

将四个吊环分别安装在距工作面第一、第三排锚杆上,综掘机退机停机后,首先采用长钎挑落顶部活矸,进行敲帮问顶。

将工作面顶网挂好,并同后面网连住,随后移前探梁,同时把托梁按锚杆排距及中线放到位置,并用木板木楔打紧,然后安装顶部锚杆,锚杆安装结束后,将吊环再次移到工作面第一、第三排锚杆上,以备下一循环使用。

前探梁超前支护必须紧随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

当顶板严重不平、巷道无法使用前探梁或其他原因未使用前探梁时,必须使用3根戴帽金属支柱或可伸缩金属点柱进行临时支护。

临时支护前,必须先进行敲帮问顶,敲帮问顶时要有专人监护。

确保无问题后,人员站在永久支护下,开始操作前探梁支护。

前探梁木板接顶必须构紧背牢,同时铺设金属网时,网与网搭接、压茬应保持在140—200mm范围内。

连接处用14#连网丝连好。

每道最少拧三圈,网要紧贴巷道顶板或煤(岩)帮,用锚杆托板压住双层网的压茬部位,将网拉紧压实。

巷道由于半煤岩施工,岩性变化较大,施工过程中要加强顶板管理,发现顶板压力大、顶板离层、顶板有响声,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出工作人员,待顶板稳定后,由外向里增加带帽点柱支护后方可继续施工。

3、最大控顶距和最小控顶距

按锚杆排距为800mm,综掘机截割头深度为0.8m,施工循环进度为0.8m。

要求工作面最大空顶距为2.0m,最小空顶距为0.4m。

四、永久支护

采用半圆拱形断面,永久支护形式为锚网梁锚索、喷射砼联合支护。

附:

巷道支护断面图(附图5)。

附:

临时支护平面图、剖面图(附图6)。

第四节支护工艺

一、支护材料规格、设备、锚杆的间排距、安装、锚固力、锚固长度等要求

1、锚网梁支护参数

⑴拱基线以上锚杆:

左旋无纵筋螺纹钢强锚杆,φ18mm×2000mm;

托板:

采用10mm厚蝶形钢板,规格为φ100mm×10mm;

锚固剂:

树脂锚固剂,Z2360,K2335各一块;

钢筋托梁:

φ12mm的圆钢,3.4m×70mm;五眼,眼距700mm。

锚固长度:

700mm;

锚孔深度:

1700mm

⑵拱基线以下锚杆:

普通金属锚杆,φ16mm×1600mm;

托板:

采用10mm厚蝶形钢板,规格为φ100mm×10mm;

锚固剂:

树脂锚固剂,K2335一块;

锚固方式:

端锚;

锚孔深度:

1500mm

⑶金属网:

为直径6mm元钢焊接,4700mm×1000mm(长×宽),网孔为100mm×100mm,全断面覆盖。

⑷锚索支护:

选用φ17.8mm的7股低松驰钢胶线,用风动锚杆打眼机打眼,孔径28mm,托板为400×150(长×宽)的16#钢板,钢胶线长8.0m,孔深7.7m,外露0.3m,锚索安装采用3卷树脂锚固剂,一卷为k2335,另两卷为z2360,搅拌时间为45秒,15分钟后上钢托板张拉预紧,预紧力35Mpa。

锚索每排2根、排距2m,间距1.6m沿巷道正中线布置。

(在开口、过断层、无炭柱、顶板破碎时必须施工锚索,间排距变为1m×1m方法详见施工措施)。

(5)喷砼支护

水泥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黄砂粒径≤0.50mm含泥量不得超过3%。

石子粒径<20mm将粒径大于15mm的石子控制在20%以下,石子过筛,并用水冲洗干净。

砼标号不低于200号,配比为水泥:

黄砂:

石子=1:

2:

2;速凝剂型号为红星C、掺入量一般为水泥重量的5%,喷淋水区时,可酌情加大速凝剂掺入量,速凝剂必须在喷浆机上料口均匀加入。

2、锚杆支护形式

巷道支护规格为半圆拱形,净周长为12.44m,锚杆间排距为800mm×800mm,全断面布置锚杆(见施工断面图),锚杆呈半圆拱形布置,拱基线以上5根(若遇顶板不好可增加顶锚),拱基线以下两帮锚杆各2根,距底400mm,间排距误差不超过±100mm;锚杆垂直岩面,底板处两锚杆与底板不小于75度夹角,锚杆角度误差不超过±5度,锚杆与帮不垂直时,锚杆托板必须增加调斜垫片或使用异型托板。

要求顶锚杆紧固力不小于165NM,帮锚杆紧固力不小于100NM。

3、支护用具的型号

(1)、顶板锚杆:

选用MQT120型气动锚杆钻机,配套钻杆,钻杆长度分别为:

1.0m、0.4m,钻头φ28mm。

(2)、帮锚杆:

选用风动煤钻,配套钻杆,钻杆长度分别为:

1.0m、2.0m,钻头φ28mm。

(3)、锚索:

选用MQT120型气动锚杆钻机,配套钻杆,钻杆长度分别为:

1.0m、0.4m,钻头φ28mm。

使用涨拉千斤顶紧固。

二、锚杆的孔位、孔深等要求

锚杆孔位严格按照巷道支护断面图进行施工,锚杆眼孔深1.7m,孔径28mm,锚索孔深7.7m,孔径28mm。

锚杆外露长度≤50mm(露出托板),锚索外露不得小于150mm,不超过300mm。

三、铺联网要求:

金属网铺设平整,紧贴煤(岩)面,金属网之间搭接,每隔200mm连网一道,连网丝长250mm,连网时折成双股,顺时针绕三圈。

金属网搭接、压茬宽度应保持在140~200mm范围内,必须用锚杆托板压住双层网的压茬部位,将网拉紧压实,紧贴岩面。

四、喷砼要求:

初喷要紧跟迎头,不得大于30mm。

厚度以封闭严围岩、锚杆梯、托盘为宜,复喷距迎头不大于20m。

复喷后巷道要墙直顶平,无大坑大洼、赤脚、穿裙现象,喷后达到设计要求;喷浆厚度不得小于50mm,要求两壁生根,其深度为0.1m,生根部分喷后不得小于巷道设计的喷后100mm。

喷射工作结束后,喷层必须连续洒水养护28天以上,7天以内每班洒水1次,7天以后每天洒水1次。

五、挖打水沟要求:

1、每段巷道支护完毕后,按挖砌水沟施工参数的要求进行挖砌水沟,砌筑水沟顺序为:

先铺底,等铺底略干后再立模,水沟模板稳设必须严格按中腰线施工,连接要密实,减少灰浆泻漏,并用矸石或木撑与帮撑牢顶实,浇灌砼必须在干净平整的底板或专用铁皮上掺匀拌熟后方可入模并用长钎等工具捣固密实。

砼配合比为水泥:

黄砂:

石子=1:

2:

2,水灰比0.58,砼强度C20,石子粒径为20~40mm。

2、水沟砼砌筑8小时后,即可进行拆模工作,拆模工作应仔细谨慎进行,防止破坏新砌筑水沟。

拆下的模板应进行整形、上油,放至合适地点摆放整齐备用。

如水沟出现蜂窝麻面,应把该处用手镐打成毛面,然后重新用灰浆抹平,如情况较为严重,则应把该段水沟挖掉重打。

(详见施工图)

四、软岩时的支护要求

正常情况下,顶板每隔2m施工一排锚索,一排2根,间距2.0m,沿巷道中心线布置、锚索长度为8.0m,锚索的张拉力不低于35MPa,锚索外露不超过300mm,锚索要及时施工,距离工作面迎头最大不超过5m。

顶板变碎、岩性变软时,每隔1m施工一排锚索,每排锚索为2个,以加强对顶板的悬吊和加固拱作用。

顶板特别破碎时,在缩小锚杆(索)间排距的条件下,每隔600~800mm加套用15#矿用工字钢制成的半圆拱型棚进行加强支护,每架棚顶帮必须使用构木,采用“六·六”式盘帮构顶,严格执行支棚工操作规程,以防顶板在两棚之间形成坠兜而造成顶板离层。

五、巷道涌水的处理方式

本矿井水文地质简单,巷道涌水的主要来源是顶板裂隙砂岩水,预计1~1.5m3/h,对这些水可以在出煤(岩)时同时带走。

为预防其它涌水,在巷道迎头50~100m处准备一台风泵,做好临时水仓,并准备好排水管路,一旦有其它涌水,可直接接上风泵排水,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六、备用材料、数量、规格及存放地点

在巷道距迎头100m处要有10架定型工字钢套棚备用料,构木料200根,锚杆100根、金属网10套、锚固剂10箱、托梁10根、金属支柱20根,要求备用材料在材料存放点堆放整齐,不影响巷道正常通风和运输。

七、支护质量及要求

巷道严格按中腰线进行施工,巷道净宽4.8米、净高4.1米,中线至任意一帮不得小于设计要求,不欠挖,不得大于设计150mm;净高不得小于设计30mm,不得大于设计150㎜。

锚(索)杆支护巷道质量:

通过检验产品合格证、实验报告并现场实查,锚杆的杆体及配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结构必须符合要求。

托板安装牢固,密贴壁面,未接触部位必须楔紧(使用调斜垫片或异型托板)。

锚杆间排距允许偏差为±100mm;孔深允许偏差为0~+30mm;锚杆方向与井巷轮廓线(或岩层层理)角度允许偏差为≤15°。

锚杆外露长度有托板的允许偏差为露出托板≤50mm。

加强锚固力检验:

使用锚杆拉力计ML—20或扭矩扳手,每300根锚杆以下(巷道每30—50m)至少做一组三根锚杆拉力实验,每班验收员使用扭矩扳手检查所有锚杆,锚固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失效锚杆必须重新补打。

预应力锚索材质、规格、结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钻孔方向轴线与设计轴线偏差角≯3°,安装深度≮95﹪设计,预应力最小值≮90﹪设计,孔距允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