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式太极剑教程.docx
《32式太极剑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式太极剑教程.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2式太极剑教程
32式太极剑教程
三十二式太极剑教程
三十二式太极剑简介
三十二式太极剑是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运动司于1957年创编的一个太极剑教材。
它取材于传统杨式太极剑,从中择取了有代表性的三十二个动作,分做四组,重新编排,每组八个动作,往返两个来回,删去个别难度较大的动作,重新调整动作编排,简化了一些动作做法,规范了合法要求,明确了动作路线,既保留了传统杨式太极剑剑势舒展大方、动作圆活连绵、劲力刚柔内含等风格特点,又具备简单易学,易于推广的特点,所以,三十二式太极剑同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一样,深受人们喜爱,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发展。
三十二式太极剑内容包括十三种剑法。
即:
点剑、刺剑、扫剑、带剑、劈剑、抽剑、撩剑、拦剑、挂剑、截剑、托剑、击剑、抹剑。
同时包括弓步、虚步、仆步、独立步、并步、丁步、侧弓步七种步型,还有进、退、上、撤、跟、跳、插、并、摆、扣、碾脚等十余种步法和转、旋、缩、反等身法转换。
三十二式太极剑具有以下特点:
1、意领剑行,剑身合一
三十二式太极剑与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一样,具有心静体松、神态自然、以意运身、重意不重力的特点。
太极剑用意的对象更多的是集中在剑体上,是通过用意导剑,在身体的配合下完成各种剑法。
剑与身离、剑与意离,都是练太极剑的大忌。
与其它剑术相比,太极剑的速度相对缓慢,这也是用意的基础条件。
因此,凡剑动都要用意识引导,剑随意动,使本为身外之物的剑,通过意的引导、肌肉用力的调整、把法的变化,恰似手臂的延长,从而做到剑与身的高度统一,这也是太极剑运动的首要特点。
2、圈化圈发,避实击虚
这是三十二式太极剑运动的技击特点。
正如太极拳论所言“太极拳无非一圈也”,这个圈就象一个太极图,寓含了太极拳讲求化引走圈的特点,太极剑更是如此,这也是剑体双刃轻薄形制所决定的。
太极剑不能死打硬拼,它除保留了其它剑术避实击虚、轻敏灵巧的特点外,更揉进了太极拳的思想,讲求圈化圈发。
剑法多表现出剑圈,此圈上半圈粘化对方,下半圈用于化而发之,符合太极拳:
“引进落空合即出”的拳理。
和其它剑术比,太极剑更注重粘连、化发技法。
如对方直剑向我头部劈来,我用剑接对方来剑听其劲向,先向自己身体方向划半圈引化对方直力。
若对方急于抽剑,则是助我一臂之力,我即翻腕反压对方来剑走后半圈削击对方头部。
此势在太极剑中为“云摩三舞”势,充分体现了粘、化、发的特点,不与对方兵械直力相碰,而是走圈化力,避实击虚,“随屈就伸,蓄而后发”,所以在传统太极剑对练中有沾粘剑之说。
3、以腰带剑,劲透剑身
这是三十二式太极剑劲力特点。
太极拳术中有“劲起于脚跟”,“由脚而腿,由腿而腰,由腰而手,由手而形于手指”,“总需完整一气”的劲力要求,太极剑由于持剑后手臂“加长”,不仅要使劲形开支手指,而且要劲贯剑尖及全部剑体,舒张要求叫做“透三关”,即指腰、和剑一贯。
腰是全身的枢纽,腰为主宰,太极拳理要求所谓“丹田内转”,“两肾抽提”,实质是腰的运动,因此要抓住全身主要部位,由下而上,由内而外,由手而剑,一动俱动,用腰带剑运行,发剑时,从脚上起劲,透过腰,将内劲节节传到剑身,作用于对方,剑理称之为“发于腰脊,透过臂腕,达于剑尖”,其它剑法只是着力部位不同,其理唯一贯。
4、手空剑活,剑法灵巧
这是太极剑把法的特点,也是太极剑持剑运剑的要求。
剑论《心空歌》曰:
“手心空,使剑活”。
太极剑突出强调剑是手臂的延长,剑与身相合,持剑的方法是关键,千变万化的剑法都要通过手的灵活运使体现,所以握法至关重要。
太极剑把法要求手心空,手的力度适中,既不能太松,太松则剑与臂分离,劲力传不到剑上,如果技击易被对方击掉手中剑;也不能
太紧,太紧则死把变化不活,僵直死板,同样,劲不能传到剑身更不能贯于剑尖,应该细心体悟手的用力度,以确感手与剑似胶如漆相合最佳,这样剑法才能灵活多变。
另外,还要注意在手心空的基础上,多种握法的变化。
5、先大后小,弧圈相连
这是三十二式太极剑练法的特点。
在太极拳论中要求“先求开展,后求紧凑”,讲的是练拳的过程,练剑同样要求开始时剑走的路线以大为好,表现为剑圈先大后小,随着技法的提高适当缩小圈,这主要是因太极剑技击的需要。
但是,所谓的大圈与小圈也是相对的,大剑圈运行路线长而显速度慢,但其转动半径大惯量大,力度强;小剑圈则正好相反,所以要注意统一。
太极剑的剑法之间、动作之间多以弧形与圆圈相连,没有直角的进击,练习上要体会通过弧线、圈形来衔接动作,一势即完通过手腕的翻旋以腰身带动,使剑走圆势,自然合顺相接,给人以圆活自然之感,达到圆妙境界。
第一段
有8个基本动作,重点动作是第2式“独立反刺”,和第4式“向右平带”、第5式“向左平带”。
“独立反刺”时,上体要中正,独立平衡要稳定。
“向左、右平带”时身械要协调配合。
准备动作
预备势:
面向正南,两脚并立,身体正直,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左手持剑,剑身竖直,剑尖向上,与身体平行。
右手握成剑指,手心向内,眼平视前方。
[要点]
(1)头颈正直,下颏微内收,精神要集中,即虚领顶劲。
(2)上体自然,含胸拔背,不要故意挺胸,收腹。
两肩松沉,两肘微屈,剑身贴左前臂后侧,不要使剑刃触及身体。
(3)握剑手用力不能过紧,以能握住剑,使剑与手相合为度。
(4)意想从头顶百会穴到两脚底依次行气下沉,平心静气,深呼吸几次,思想集中。
起势
(1)左脚开立:
左脚向左分开半步,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右剑指内旋,掌心转向身后。
(2)两臂前举: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高与肩平,手心向下,眼平视前方。
[要点]
(1)两臂慢慢前举时,肩要自然松沉,不要耸肩,两手距离与肩同宽。
剑身贴住左前臂下侧,剑首指向正前方,剑尖不可下垂。
(2)意想气沉至右脚底,松左胯,右膝微屈,提左脚开步。
提脚吸气,落脚呼气。
意想头上领,肩下沉;随两臂缓缓抬起,缓慢均匀地深吸气;两臂抬至于肩平时吸气止,气贴于脊背。
(3)转体摆臂:
上体略向右转,重心移于右腿,屈膝下蹲,随之左腿提起向右腿内侧靠拢(左脚尖不点地)。
同时右剑指边翻转边由体前下落,经腹前向右上举,手心向上;左手持剑经面前屈肘落于右肩前,手心向下,剑平置于胸前,眼看右剑指。
[要点]重心稳定在右腿之后,再收屈左腿。
左手持剑划弧时,肩部仍要放松,身体正直。
随转腰摆臂,均匀呼气,摆臂完呼气止;气沉于丹田,并用意由丹田经会阴向右足心导引。
(4)弓步前指:
身体左转,左脚向左侧前方(正东)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左手持剑经体前向左下方搂至左胯旁,剑竖直立于左前臂后,剑尖向上;右臂屈肘,剑指经耳旁随转体向前指出,指尖自然斜向上,高与眼平,眼看剑指。
[要点]
(1)上步成左弓步的过程,要求重心在右腿稳定之后,再迈出左脚,先是脚跟着地,随即左腿屈膝前弓,身体重心逐渐前移,左脚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右腿自然蹬直,脚跟后蹬调整成弓步。
左脚迈出落在左侧前方,保持适当宽度。
两脚横向距离,是指前脚掌顺向延长线与后脚跟之间的距离,两脚横向距离约在30厘米左右。
(2)弓步时应避免身体重心过早前移,身体重心随即上步立即前移造成“抢步”现象。
转体、上
步、弓腿和两臂动作要柔和谐调,同时完成。
(3)意想左侧腰肾气下沉,松左侧腰胯,圆裆开步,吸气,气向左脚底下沉,裆走下弧,松腰转体,后脚蹬地,劲贯剑指,呼气,成定势。
此势完成1吸1呼1次转换。
意识引导,下肢虚实分明,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松胯,气沉丹田。
意气注入剑指。
(5)坐盘展臂:
身体右转,左臂屈肘上提,左手持剑,手心向下,经胸前从右手上穿出;右剑指翻转,手心向上,并慢慢下落经腰间摆至身体右侧,手心向上,两臂左右平展;同时右腿提起向前盖步横落,脚尖外撇,两腿交叉两膝关节前后相抵,左脚跟提起,重心稍下降成交叉半坐姿势;眼看右剑指。
[要点]
(1)两手在体前交错时,左手持剑应向体前穿出,不要屈肘横剑向前推出。
(2)盖步右脚向前横落时,动作要轻灵,身体重心移动要平稳。
(3)右手边撤边落,经腹前划弧,不可直着向后抽,并注意与身体右转动作协调一致。
左手持剑穿出后,左前臂要稍内旋,使剑贴于臂后。
(4)由盖步过渡到半坐盘步时,随着持剑前穿,身体右转和右手后撤,右腿再弓屈,身体重心先偏于左腿,随着身体重心逐渐前移,偏于右腿,成半坐盘势。
(5)意想气沉于左脚上,收左胯,提右脚盖步,头上领,尾闾中正,沉肩,两臂展开,劲注于剑首前穿,动作过程中可以做一次呼吸调整,最后呼气。
(6)弓步接剑:
左手持剑稍内旋,手心斜向下,剑尖略下垂,左脚上步成左弓步,脚尖向前,同时身体左转,右手剑指经头右上方向前落于剑把上,准备接剑,眼平视前方。
[要点]
(1)动作时应先提腿上步,右臂上举,然后屈膝弓腿,右臂向前下落,两肩放松两肘微屈,上体保持自然。
(2)本势是拗弓步,两脚横向距离保持在30厘米左右。
(3)意想左胯根缩住上步,随上步裆走下弧,气向左脚沉去,右脚蹬劲,上传于右手接剑,过程中吸气。
第1式并步点剑
左手食指向中指一侧靠拢,右手松开剑指,虎口对着护手,握住剑把,将剑接换过来,然后腕关节绕环,使剑在身体左侧划一立圆,向前点出,力达剑尖,臂先沉肘屈收,再提腕向前伸直,腕与胸高。
左手握成剑指,附于右腕部,同时右脚向左脚靠拢成并步,身体半蹲,眼看剑尖。
[要点]
(1)剑身立圆向前环绕时,两臂不可上举。
(2)点剑是使剑点由上向下点啄,腕部屈提,力注剑尖。
点剑时,要以拇指、无名指和小指着力,其余两指松握,持剑要松活,点剑时剑身斜向下,右臂自然平直。
(3)并步时,两脚靠拢,但不宜并紧,两脚掌全部着地,身体略下蹲,身体重心主要落在左脚上,不要虚实不分把体重由两脚平均负担,也不要做成右脚前掌落地的丁步。
身体保持正直。
(4)意想缩胯收脚,此势完成1次呼气。
意识引导,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劲贯剑尖,点剑呼气。
第2式独立反刺
(1)撤步抽剑:
右脚向右后方撤步,同时身体重心后移,右手持剑撤至右腹侧,剑斜置体前,剑尖略高,左手剑指附于右手腕部随剑后撤,眼看剑尖。
[要点]
(1)右脚后地,脚前掌先着地,随即右腿屈膝,右脚慢慢踏实,重心后移。
右脚后撤的落点,要偏右后方,不要直直的向后撤,右脚落地时,脚尖外撇约60度为宜。
右手持剑抽撤时,落臂沉腕,剑尖自然地抬起。
(2)意想气下沉,背后倚撤步,保持上体中正,劲贯于剑刃,吸气。
(2)收脚挑剑:
身体向右后转,随之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右手持剑继续反手抽撩至右后方,然后右臂外旋,右腕下沉,剑尖上挑,剑身斜立于身体右侧,左手剑指随剑撤于右上臂内侧,眼看剑尖。
[要点]
(1)右脚仍在原地踏实,不可任意扭转挪动。
(2)右腕翻转下沉,剑尖上挑要连贯自然,上体正直,避免左倾,或右肩右肘部向上扬起。
(3)剑上挑时,要屈腕活握剑把,即
主要作拇指和食指握剑把,其余三指松握。
(4)意想腰气下沉,松腰转体带动剑身后撩,缩胯、沉肩、屈腕,使剑尖上挑,劲注剑尖,继续吸气。
(3)提膝反刺:
上体左转,左膝提起成独立步,同时右手持剑由后渐渐上举,使剑经头右侧上方向前反手立剑刺出,右手拇指向下,手心向外,力注剑尖;左手剑指经颏下随转体向前指出,高与眼平,眼看剑指。
[要点]
(1)右腿自然直立,左膝尽量上提,左脚尖下垂,脚面展开,小腿和脚掌微向里扣护裆。
上体保持正直,顶头竖项,下颏内收。
(2)左膝要正向前方,左肘与左膝上下相对,不要偏向右侧。
上一动右脚尖外撇程度合适,有助于提膝独立的稳定。
(3)刺剑,即剑由后向前通过伸臂直着刺出,力贯剑尖,反刺时,要反手立剑经头部前上方,由后向前直出为刺,剑尖略低。
(4)意想右胯根缩住,气下沉右脚底,头上领但气下沉,上下拉,尾闾对脚跟,立身稳定,劲贯剑尖,呼气。
此势完成1吸1呼1次转换。
意识引导,松腰松胯,气沉丹田。
意气注入剑身,上架于头上。
第3式仆步横扫
(1)撤步劈剑:
上体向右后转,剑随转体向右后方劈下,右臂与剑平直,左剑指落于右腕部;在转体的同时,右腿屈弓,左腿向左后方(东北)撤步,膝部伸直,眼看剑尖。
[要点]
(1)左腿向左后撤步时,右脚方向不变。
身体重心主要落在右腿上。
(2)剑劈向西南方30度,同左腿撤步方向相反。
意想右胯气下沉,松右膝、右胯,身体下降,松肩带动剑由上而下劈出,劲贯剑下刃,吸气。
(2)仆步横扫:
身体左转,左剑指经体前顺左肋间后反插,并向左上方划弧举起,手心斜向上,右手持剑,手心向上,使剑自右后方向下、向左前方划弧平扫(扫向正东),右膝弯曲下蹲,成半仆步,随着重心逐渐左移,左脚尖外撇,左腿屈弓,右脚尖内扣,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剑高与胸平,眼看剑尖。
[要点]
(1)随转体重心左移,左脚尖尽力外撇,超过中线,即向东偏北约30度左右,随即右脚尖里扣,成左弓步,转换过程中步型为半蹲仆步,身体应保持正直。
(2)扫剑是平剑向左或向右扫,力在剑刃,本势持剑要平稳,向下再向左前方平扫,有一个由高到低(与膝或踝同高)再到高的弧线,不要做成在同一高度的拦腰平扫。
定势时,右手停在左肋前,剑尖在体前中线处,高与胸平。
(3)左手剑指采用反插方式。
即在向左转体的带动下,左手剑指要顺左肋向后下方伸出,同时左前臂内旋,手心转向后,继而剑指再向左上方划弧举起。
(4)定势时,左臂要撑的圆满,不要过于收屈或过于伸直。
(5)意想开裆沉气,裆走下弧,劲注剑刃卷动而行,呼气,此势完成1吸1呼1次转换。
意识引导,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意气注入剑身,向左上平扫。
第4式向右平带
(1)收脚收剑:
右脚提起收至左脚内侧(脚尖不点地);同时右手持剑稍向内收引,左剑指落于右腕部,眼看剑尖。
[要点]右手持剑屈臂后收时,剑尖略高,控制在体前中线附近,不要使剑尖左摆。
意想缩左胯气下沉,松右胯,大腿带动小腿而收脚。
吸气。
(2)上步送剑:
右脚向右前方迈出一步,脚跟着地;同时右手的剑略向前引伸,左剑指仍附于右腕部,眼看剑尖。
[要点]上步的方向与中线约成30度左右。
意想全身气下沉,气由丹田向四肢扩散,劲贯于剑尖。
呼气。
(3)弓步右带:
重心前移,右脚踏实,成右弓步,右手持剑,手心翻转向下,向右后方斜带(剑尖略高),剑指仍附于右腕部,眼看剑尖。
[要点]
(1)带剑是平剑由前向斜后方柔缓平稳地弧形回带,力在剑刃。
本势平带时,剑应边翻转边斜带;剑把左右摆动的幅度要大些,而剑尖应始终控制在体前中线附近,左右过大
地摆动;剑的回带和弓步要一致,同时上体微向右转,这样的带剑动作才能协调完整。
(2)带剑和弓步要上下相随,不要脱节。
(3)带剑要由前往后带,不要做成推、扫等动作。
(4)意想劲不断,剑尖前送后,松腰沉气,转体剑似与腰固定同动。
同样继续呼气,此势完成1吸1呼1次转换。
意识引导,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意气注入剑身向右平带。
第5式向左平带
(1)收脚收剑:
右手持剑屈臂后收;同时左脚提起收至右脚内侧(脚尖不点地),眼看剑尖。
(2)上步送剑:
左脚向左前方上步,脚跟着地;右手持剑向前伸展,左剑指翻转收至腰间;眼看剑尖。
(3)弓步左带:
右手翻掌将剑向左后方弧线平剑回带,右手带至左肘前方,力在剑刃;左手剑指继续向左上方划弧举至额头左上方,手心斜向上,左腿前弓,重心前移,成左弓步,眼看剑尖。
[要点]除左手剑指划弧上举外,其余同第4式“向右平带”,只是左右方向相反。
第6式独立抡劈
(1)转体抡剑:
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身体左转,右手持剑由前向下、向后划弧,立剑斜置于身体左下方;左剑指下落,两手交叉于腹前,眼看左后方。
[要点]
(1)右手持剑后抡时,手心斜向外,左手剑指斜向下。
(2)向左转体时上体要保持端正,不要前俯。
左转幅度以面部朝向西北方为适度。
(3)意想沉肩松转带动剑下抡,收右胯提右脚,周身气沉,松而产生运动,吸气。
(2)上步举剑:
右脚向前上步,脚跟落地,右手持剑内旋上举于头上方,左手剑指翻转,手心向上,收于腰间。
[要点]抡剑与举剑应连贯划一立圆,并与转腰、旋臂相配合。
接上动不停,意想松左腰肾而身体左转带动剑上抡;继续吸气。
(3)独立劈剑:
重心前移,右脚踏实,左腿屈膝上提,成右独立步;同时上体右转,稍向前倾;右手持剑随身体右转,向前下方立剑劈下,力在剑刃,右臂与剑成一条斜线,左手剑指向后、向上划弧至左上方,掌心斜向上,眼看下方。
[要点]
(1)右脚上步成独立步时,脚尖微向里扣(脚尖向东偏北些),以便保持姿势的稳定。
(2)右手持剑由前向下、向后再向上沿身体左侧抡绕成一个立圆,顺势向前下方劈出,剑尖略高于膝,上体配合剑的下劈微微前倾。
左手向后上方圆满地撑开。
(3)左剑指的动作要与持剑的右手相互配合,当右手持剑旋臂翻腕上举时,左剑指离开右手腕部向下、向后划弧;当右手持剑由上向前下方劈出时,左手剑指由后下向前上划弧转至头侧上方。
左右两手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对称地交叉划立圆。
整个动作要一气呵成。
(4)意想松右胯沉气转腰,劲贯剑刃,由上而下在腰身带动下劈剑,呼气。
此势完成1吸1呼1次转换。
独立劈剑时意识引导,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意气注入剑身向下劈剑。
第7式退步回抽
(1)退步提剑:
左脚向后落下,右手持剑外旋上提。
(2)虚步抽剑:
重心后移,右脚随之撤回半步,前脚掌着地,成右虚步;同时,右手持剑抽回,剑把收于左肋旁,手心向内,剑尖斜向上;左剑指落于剑把上,眼看剑尖。
[要点]
(1)抽剑是立剑由前向后划弧抽回,力点沿剑刃滑动。
做本势上抽剑时,右手手心先翻转向上将剑略向上提,随后由体前向后走弧形收至左肋旁,避免将剑直着抽回。
(2)左脚后落的步幅不要过小,重心前后移动要充分,两腿虚实要分明。
(3)定势时,虚步抱剑,两臂撑圆,上体左转,剑尖斜向右上方,同时头向右扭转,两肩要松沉,剑把与身体相距约10厘米。
先松右胯,屈右膝,背往后倚,裆走一个后弧形,收合蓄劲,吸气。
此势完成1吸1呼1次转换。
意识引导,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意气注入剑身,回
抽至左肋旁。
第8式独立上刺
(1)转体垫步:
身体微向右转,面向前方,右脚稍向前垫步;同时,右手转至腹前,手心向上,剑尖向斜上方,左剑指附于右腕部;眼看剑尖。
[要点]身体转正,垫步的步幅要适度,不要超过一脚长。
(2)提膝上刺:
重心前移,左腿屈膝提起,成右独立步,同时,右手持剑向前上方刺出(手心向上),力贯剑尖,高与头平;左手剑指仍附于右腕部,眼看剑尖。
[要点]
(1)上刺剑时,手与同高,两臂微屈。
(2)乘上刺之势,上体可微向前倾,但不可耸肩驼背。
左膝提于身体侧前方。
右脚尖指向前方(正东)。
(3)意想头顶百会与会阴相对,松右胯,身体中正,转动,转体上步,再松右胯,左脚蹬劲,头上领,劲贯剑尖上刺。
呼气。
此势完成1吸1呼1次转换。
意识引导,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意气注入剑尖,向前上刺剑。
第二段
有8个基本动作,重点动作是第11式“转身斜带”和第14式“跳步平刺”。
“转身斜带”时方向要清楚,翻腕斜带的时机要正确。
“跳步平刺”时,重心移动要平稳。
第9式虚步下截
(1)转体摆剑:
左脚向左后方落步,随即重心左移,身体左转;同时右手持剑随转体向左平摆;剑指翻转下落于左腰间;眼看剑尖。
[要点]
(1)左脚落向左后方,不要直着后落步。
(2)向左转体时,右手持剑随转体平摆于体前,与头同高,手心斜向上,剑尖指向右侧。
(2)虚步下截:
上体右转,右脚微向内收,脚尖点地,成右虚步;同时,持剑随转体旋臂翻腕(手心向下)经体前向右、向下截按,剑尖略下垂,高与膝平,左剑指向左、向上绕举于左上方(掌心斜向上);眼平视右前方。
[要点]
(1)截剑是用剑刃中段或前端截击对方,力在剑刃,多用于横断拦截,侧攻旁击。
做本势下截剑时,主要用转体挥臂不带动剑向右下方截出。
身、剑、手、脚要协调一致。
定势时,右臂略屈,剑身置于身体右侧。
(2)右虚步的方向是向东偏北约30度,转头目视的方向是向东偏南约45度。
虚步时,两脚横向距离不超过10厘米。
(3)意想腰部两肾抽提,两侧腰肌交替松沉,走出“S”型,带动剑下截,呼气。
此势完成1吸1呼1次转换。
意识引导,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意气注入剑身,向下截剑。
第10式左弓步刺
(1)退步提剑:
右手持剑向体前提起,高与胸平,剑尖指向左前方(向东偏北)约30度;左剑指落于右腕部;同时右脚向后退一步,眼看剑尖。
[要点]右手持剑上提,不要做成刺剑。
意想松右胯,提右脚退步与剑上提一致,似一线相连。
吸气。
(2)转体撤剑:
重心右移,身体右转;同时,右手持剑随转体经面前向后抽,手心翻转向外;左手剑指仍附于右腕部,随剑一起回撤;眼看剑尖。
[要点]
(1)右手持剑回撤时,前臂内旋,手心转向外,同时应控制剑尖不要外摆。
(2)左脚脚跟向外蹬转,体重大部分落在右腿上,上体保持正直。
意想撤剑时先松肩,垂肘,节节回抽带动剑回撤。
此动仍为吸气,为下势做准备。
(3)收脚收剑:
身体左转,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不点地);同时,右手持剑随转体向下卷收于右腰侧;左剑指亦随之翻转收至腹前,两掌心均向上;眼经右前方转看左前方。
[要点]剑尖始终对前方,前臂外旋有卷意。
意想气下沉卷腕收剑,继续吸气。
(4)弓步平刺:
左脚向左前方迈出,脚跟着地,随之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时上体左转,右手持剑从右腰间向左前方刺出,手心向上,力注剑尖;左剑指向左、向上绕至左上方,手心
斜向上,臂要撑圆;眼看剑尖。
[要点]
(1)弓步方向为中线偏左(正东偏北)约30度;弓步时,不要“抢步”,两脚横向距离约30厘米,上体正直,松腰松胯。
(2)刺剑时,剑与臂成一直线,剑尖与胸同高。
(3)右手持剑回撤、下卷、前刺动作的全过程要在转腰的带动下完成。
动作要圆活、连贯、自然。
上步变左弓步时意气同前,刺剑时意想劲起于脚,达于背,传于剑。
呼气。
此势完成2吸2呼2次转换。
意识引导,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意气注入剑尖,向前刺剑。
第11式转身斜带
(1)扣脚收剑:
重心后移,左脚尖内扣,上体右转;同时右手持剑屈臂后收,横置胸前,手心向上,左剑指落在右腕部;眼看剑尖。
[要点]左脚尖尽量里扣;两肩要松沉,两手收于右胸前。
意想右膝,右胯放松,身体后坐,气下沉收剑,吸气。
(2)提脚转体:
重心移至左腿上;右脚提起,贴在左小腿内侧;剑向左前方伸送,眼看剑尖。
[要点]提收右脚时,不要做成独立步。
意想左胯,放松重心左移,此动仍为吸气。
(3)弓步右带:
身体向右后转身。
右脚向右前方迈出,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持剑随转体翻腕,手心向下、向右平带(剑尖略高),力在小指侧剑刃;左剑指仍附于右腕部,眼看剑尖。
[要点]
(1)弓步方向转为正西偏北约30度,由“左弓步刺”转至本势的“右弓步”,身体转动达240度。
(2)斜带是指剑势的走向。
动作要领同“平带剑”。
意想腰似磨盘转动剑身,身剑相合,呼气。
此势完成1吸1呼1次转换。
意识引导,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意气注入剑刃外侧。
第12式缩身斜带
(1)提脚收剑:
左脚提起收至右脚内侧(脚尖不点地);同时右手持剑微收,左剑指仍承做于右腕部;眼看前方。
[要点]收剑时上体正直,稍向右转。
意想沉住右胯,所由四肢向丹田处聚集,收脚收剑相合,吸气。
(2)撤步送剑:
左脚撤步仍落于原位;右手持剑向前伸送;左剑指屈腕经左肋反插,向身后穿出;眼看剑尖。
[要点]上体向前探,送剑方向与弓步方向相同。
意想气由丹田处再向外传递,使剑与步向相反方向同动。
呼气。
(3)丁步左带:
重心移向左腿,右脚随之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成丁步;同时右手翻掌手心向上,并将剑向左平带(剑尖略高),力在剑刃;左剑指向上、向前绕行划弧落于右腕部;眼看剑尖。
[要点]收脚带剑时,身体向左转,重心落于左腿;要保持上体正直,松腰松胯,臀部不外凸。
意想腰向左转,气沉带剑。
吸气。
此势完成1吸1呼1次转换。
意识引导,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含胸拔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