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整镇脱贫退出汇报材料.docx
《XX镇整镇脱贫退出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镇整镇脱贫退出汇报材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镇整镇脱贫退出汇报材料
XXX2018年整镇脱贫退出汇报材料
中共XXX党委员会XXX人民政府
(2018年1月27日)
尊敬的李书记、李镇长,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XXX整镇脱贫退出工作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XXX是XXX七个贫困乡镇之一,地处金沙江畔,位于XXX北部,距镇城109公里,北接己衣镇,西邻东坡傣族乡,西北隔金沙江与元谋镇姜驿镇相望,东南与发窝乡相连,国土面积201.5平方公里,境内地形东高西低,呈三面斜坡状向金沙江右岸倾斜,地形地貌复杂,镇政府驻地海拔1830米,最高海拔2907米,最低海拔898米,年平均气温15.4℃,立体气候明显。
全镇辖8个村民委员会149个村民小组,有乡村人口4686户15461人,境内居住着汉族、彝族、苗族、傈僳族、傣族等11种民族。
2013年,全镇共建档立卡8个贫困行政村145个贫困行政村民小组2151户贫困户8066个贫困人口。
2014年脱贫退出375户1479人,2015年脱贫退出205户764人,2016年脱贫出列102户364人,2017年脱贫退出74户268人,2017年9月,通过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我镇新识别贫困人口189户714人,返贫21户91人,整户删除116户353人。
有深度贫困行政村6个,贫困人口达户人,现国办系统贫困人口为2191户8242人。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有力,机制措施有效落实。
2016年初调整充实了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建立XXX“挂包帮”“转走访”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完善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系列制度措施,要求镇级领导率先垂范、主动作为,带头深入基层,带头深入挂包乡镇、挂包村、挂包户抓落实,亲自协调解决问题,督促落实各项重点任务,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党政班子会议每月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不少于1次;研究制定了《XXX五年脱贫攻坚行动计划》《XXX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划、计划和方案,补齐思想作风、群众主体、对象精准、挂包帮扶、“五个一批”、痕迹档案、指标达标、政策学习、项目建设九大短板,切实打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提升、安全住房建设、行业扶贫、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五大攻坚战,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和农村安全饮水提升、乡村道路建设、电力建设、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广播电视户户通、通宽带网络、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贫困户安全住房建设、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技能培训及转移就业、社会保障兜底、生态补偿、金融扶贫、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16项工程,将脱贫攻坚指标任务分解落实到行业部门、各村委会,建立镇级挂点领导牵头,行业部门、各村委会工作队抓落实的统一指挥、分块作战机制,建立州县挂包单位定点扶贫及州县镇村四级领导、部门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挂包帮”长效机制,州、县7家定点及帮扶单位,分别挂包全镇7个贫困行政村和149个贫困行政村民小组,()名干部分别对全镇2191户建档立卡户进行结对帮扶,做到贫困农户帮扶全覆盖;以铁的纪律和作风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在严格执行楚雄州《关于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进一步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的通知》(楚办发电〔2017〕64号)规定的基础上,镇党委政府每月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专题分析研究1次,镇挂点领导每月到挂包村委会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不少于1次,帮扶干部每半月深入所帮户开展帮扶工作不少于1次,镇党委、政府定期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不断强化对脱贫攻坚的督促检查,确保了脱贫攻坚的进度和质量。
全镇上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高位推动,镇村组三级齐抓、各部门齐心协力,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良好氛围,为打赢全镇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抓实对象精准,打牢脱贫攻坚基础。
镇党委、镇人民政府严格按照省、州、县对脱贫攻坚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吃准、吃透省州县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政策的基础上,强化政策供给,严格按标准、程序和目标要求,推进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打牢脱贫攻坚基础。
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组织成立了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统筹领导;制定下发《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方案》、《XXX2017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暨扶贫措施信息采集录入资料汇编》等相关文件,专题召开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及时安排部署,强化政策供给;组建覆盖全镇8支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队。
组织开展业务培训4期30余场次,严肃工作纪律、严格工作程序,紧紧围绕脱贫出列各项指标,进村入户,一项一项查缺补漏,准确把握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各项要求,认真开展贫情分析、入户调查、公开评议、逐级审定、逐级公示等各个阶段工作,将识别不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116户353人予以剔除、189户714人新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91人返贫纳入,实现了对象精准目标。
(三)整合资源优势,精准施策精准扶贫。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紧盯贫困农村、贫困人口,着力加大产业发展、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保障及低保保障等方面投入,全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程。
产业扶贫方面。
制定《XXX发展生产规划》,立足本地资源,综合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因素,优先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2017年分别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每户5000元、2400元不等的标准安排产业扶持资金,要求每个贫困行政村至少引进一家龙头企业,成立一家种养殖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引进恒润、桥头厂、云南金拔等企业,发展椪柑、冰糖橙、姬松茸等产业;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
教育扶贫方面。
打造“关爱扶贫、智力扶贫、资助扶贫、就业扶贫”四位一体的教育扶贫攻坚体系,实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教育扶贫结对帮扶全覆盖;加强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规范化管理与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贫困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位,做到“应资助尽资助”。
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惠民政策,确保每一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全力创造均等教育机会,全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无辍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达()%、初中毛入学率达()%,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2016—2017学年组织实施教育基础设施项目()个,建设面积()平方米,投资()万元;实施雨露计划,安排资金()万元救助贫困学生()名。
健康扶贫方面。
及时确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锁定健康扶贫对象。
建立家庭医生与重点人群契约服务关系,采取分类分批救治、先诊疗后付费等措施,确保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90%等各项指标任务达标。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镇财政安排资金给予代缴,按时完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参加城居保、城乡医保任务。
从2017年1月1日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统筹区域内协议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取消住院起付金(三级医院800元,二级医院500元,一级医院200元),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
2191户824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100%;28种疾病门诊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80%,符合转诊转院规范的住院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到90%,个人年度支付的符合转诊转院规范的医疗费用不超过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类15种大病的都优先得到全额救治。
低保兜底方面。
农村低保申报、审核过程中同脱贫攻坚目标紧密结合,对于达不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难于如期脱贫出列且符合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低保申报审核程序纳入低保保障,做到“应扶尽扶”;高度关注特殊困难户基本生活,对于未进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确实困难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户,按照低保申报审核程序纳入保障,必要时给予临时救助和物资救助,确保不让任何一个困难群众无衣穿无饭吃;按照“脱贫不脱政策”的相关要求,对于享受低保已脱贫出列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但稳定发展仍有困难、且仍然符合低保条件的,结合实际采取逐步退出的方式实现稳步脱贫。
2017年,全镇结合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建立了精准扶贫台账,认真落实低保等基本保障政策兜底,全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299)户(327)人,享受城乡低保残疾人(168)名。
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两项补贴制度,全镇(336)名贫困残疾人按规定享受“两项补贴”,农村贫困残疾人纳入C、D级危房改造(82)户。
2017年共纳入农村低保()户()人,其中:
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低保保障()户,()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万元。
住房保障方面。
一是进一步精准搬迁对象。
紧紧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必须符合“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6类区域的政策要求,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面核实整改,将不符合政策要求的()户()人调整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并纳入美丽乡村项目进行帮扶,将符合政策要求的298户1251人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截至目前,2016年搬迁12户34人已全部完工,入住率达100%,2017年搬迁()户()人已全部开工建设,完工()户()人。
二是严格超面积整改。
我镇()户()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中,符合建房面积人均25平方米的有()户()人,超面积()套()平方米,通过签订亲属共建、武定县扶贫开发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共有产权协议等方式,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建房户举债均严格控制在1万元以内。
三是认真落实宅基地政策。
按照省州县整改方案要求以及《云南省土地管理条例》规定宅基地用地标准,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建新拆旧”政策,严禁“两头占”现象,腾退的宅基地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进行复垦复绿。
四是认真落实危房改造政策。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脱贫攻坚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意见》,共锁定4类重点对象()户,经危房等级认定有C级危房()户、D级危房()户,计划2018年基本完成改造任务。
2017年9月县级下达我镇2017年脱贫攻坚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175户,已全部开工建设,竣工165户。
对四类对象的危房户进行再摸底再鉴定,实现今年脱贫出列的岩脚、马德平()个贫困行政村无危房。
生态扶贫方面。
整合新一轮退耕还林、生态陡坡地治理、国家造林补贴、州级产业项目;按天保管护员同工同酬标准,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了()名生态护林员,下拨兑现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万元;坚持农村能源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安装农村能源建设节能炉()台、太阳能热水器()台,进一步降低森林资源低价值消耗;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万亩,兑现补偿资金()万元,安排管护费补助资金()万元,全镇()万户农户()人从中受益,实现生态受保护和林农得实惠的双赢目标。
金融扶贫方面。
2017年,按照户均5万元安排小额到户贷款资金()万元,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滚动实施互助资金规模达()万元,对2个村委会()个村民小组()户农户进行种养殖业帮扶,破解农户产业发展资金不足难题;安排培训资金()万元,选择有实力有诚信的劳务实业公司对贫困户进行培训,累计培训贫困人口()人,使贫困户掌握扶贫政策、劳务输出知识和种养殖业技能,切实提升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
人居环境提升方面。
实施“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七改三清”行动,突出做好8大重点工作和24项重点工程,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融资()万元对()个贫困行政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个垃圾热解炉采购安装,实现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3个村委会垃圾全部实现市场化收费运行管理,全镇所有村组建立保洁员制度、垃圾收送制度,明确村(居)民小组保洁员职责和配备保洁员149人,成功创建州为级文明镇城和省级卫生镇城。
投资()万元建成集镇公厕()座、村庄公厕()座并免费开放使用;建成垃圾处理场1个,完成公路绿化()公里,加快推行“河长制”,落实“街长制”,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特殊困难户帮扶方面。
对不符合“1+N”贫困识别标准但生活确有实际困难的,分类制定帮扶措施,将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低保、残疾人生活保障等政策对应落实到位,与贫困户享受同等的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政策帮扶,实现“卡外消贫”。
(四)抓实服务工作,构筑各方参与新格局。
充分发挥各级挂包单位部门、对口帮扶单位在定点、对口帮扶工作中自身优势,积极争取、协调,对定点、对口帮扶的贫困行政村、组及结对帮扶户给予项目、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多形式的帮扶,直接投入帮扶资金906万元、帮助解决挂包村组基础设施建设;所有挂包干部个人出资28.72万元。
“挂包帮”定点扶贫工作成效明显。
全镇()户企业()户个体工商户参与扶贫工作,推行“党建+扶贫+电商”模式,激发和调动广大创业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成1个镇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8个村级电商服务站,()个村级电商服务点,()个物流分拨中心、()个物流配送中心、()个村级配送站点,实现了镇村组三级电商服务和物流服务全覆盖,加大对党政领导干部和镇村干部、农村党员和农村经纪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培训力度,教会贫困户会卖会买,2017年()多户贫困户通过电商交易户均增收()多元。
(五)做实做细五级规划,建立项目储备库。
紧密结合全镇“十三五”发展总体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编制了《XXX“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滇西边境片区武定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XXX五年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等镇级脱贫规划和《一街乡精准脱贫规划》《马街镇整乡推进精准脱贫规划》2个贫困乡镇脱贫规划、20个贫困行政村整村脱贫规划等系列规划,制定行业扶贫规划10个,做好脱贫攻坚规划和部门专项规划衔接,明确资金来源、政策支持、部门和干部责任,使扶贫规划成为统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
同时,由扶贫部门牵头、挂包单位配合、结对帮扶干部和乡村组干部及贫困户共同参与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建立镇、乡、村、组、户五级项目库,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确定年度重点扶贫项目和建设任务,科学编制年度统筹整合资金方案,严格按规划安排项目和分配资金,做到因村、因户精准施策。
(六)强化扶贫资金统筹,加大整合力度。
围绕扶贫规划体系,制定出台《XXX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XXX脱贫攻坚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贫困户走”的整合思路,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的原则,以扶贫整乡推进、整村推进为载体,以贫困户受益为目标,不断加大资金统筹,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
制定出台了《XXX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XXX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XXX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
规范资金管理,项目申报程序。
进一步加强涉农资金管理,提高涉农资金在精准扶贫工作领域的使用效益,全面推行公告公示制,引入第三方监管,加大专项督查检查力度,形成涉农资金统筹使用的长效机制。
多渠道争取和筹集各类资金,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
2015—2018年,共筹集各类扶贫资金()万元。
其中:
中央财政资金()万元,州级财政资金()万元,浦发融资51970万元,发放小额到户贷款()万元;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万元。
(七)抓实群众宣传教育,培养感恩奋进意识。
为切实消除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实现“要我富”向“我要富”转变,结合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印发《XXX脱贫攻坚政策学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增强广大群众对脱贫攻坚政策的理解把握,通过开展发放一份倡议书、编印一份宣传提纲、召开一次与贫困群众的脱贫攻坚座谈会、开展一次宣讲活动、召开一次政策培训会、上一堂脱贫攻坚专题党课、开展一次政策考试、挖掘一批先进典型等“十个一”活动,开展习惯教育、风气教育、感恩教育、法纪教育“四个主题”教育以及一篇驻村帮扶工作日记、一部微电影、一场乡村文艺汇演、一个宣传平台“四个宣传”行动,实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形成好习惯、养成好风气“四好”创建,不断提高群众知党恩、感党恩、颂党绩、跟党走的意识。
将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和“五好”家庭创建活动结合起来,让勤劳光荣的意识根植人心,用干部的身影感染群众、用干部的务实作风感化群众,极大地调动了贫困群众自强脱贫意识。
(八)抓实扶贫党建“双推进”,建强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统筹协调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工作,深入推进一街乡、马街镇扶贫与基层党建双推进试点。
对全镇8个建档立卡贫困行政村各给予1万元、5000元不等的培训经费,专项用于贫困行政村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培训教育。
以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抓实产业党建,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推行“一个党员一棵树,一个支部千亩林”产业扶贫,建设党建产业示范基地,真正实现支部领富、党员带富、干部帮富。
在全镇创新开展“紧盯脱贫目标、强化基层基础、争做合格党员”活动,通过筑牢七大堡垒、勇担七个先锋、争做合格党员,组织全镇()多个基层党组织、()万名党员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
(九)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干部作风持续转变。
紧紧围绕扶贫政策、项目、资金的落实,把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围绕“两明确、三到位、四不准”要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准则、条例等党内法规,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严守纪律底线贯穿于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
对照脱贫目标任务,突出问题导向,对各级检查发现的问题,纪委进行跟踪问效,限期销号,并进行定期通报。
开展了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先后开展两轮脱贫攻坚专项巡察,把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的重点来解决,开展扶贫领域遵守纪律集体提醒谈话()场次()人次。
进一步加大调查处理力度,共立案审查扶贫领域案件()件,给予党纪处分()人,问责()人。
制定了《XXX驻村扶贫工作队及队员管理实施细则》,切实做到了让扶贫工作在阳光下推进,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十)抓实镇级自查评估,目标任务全面实现。
根据省、州、县年度贫困退出计划,围绕2018年实现整镇脱贫退出、2个贫困行政村出列(岩脚、马德平)、()名贫困人口脱贫,2018年实现全镇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按照“61085”标准和“三率一度”要求,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各族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制定完善了镇、村、组、户四级脱贫规划,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劳动力转移就业、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互联网+”精准社会扶贫等行业精准扶贫方案,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协调联动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严格按照贫困人口、贫困行政村、贫困乡镇退出程序,通过村民代表评议、镇人民政府初审、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复核等程序,并计划组建10个镇级贫困退出工作组对8个村委会进行自查评估,进一步查缺补漏,全镇()名贫困人口达到了脱贫标准,万德、支卧、胜德、自乌、团碑、马德平、宜安拉、岩脚共8个贫困行政村脱贫出列,整镇脱贫退出,圆满完成2018年度贫困退出的目标任务。
二、对标贫困人口脱贫退出六项考核验收标准查找差距
1.“两不愁”。
2014—2017年脱贫退出750户287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3400元以上,并且收入稳定,有持续性项目支撑,有必须的口粮、四季衣服和达标饮水。
尚未脱贫的()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收入人均纯收入达到3400元,且有稳定项目支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人均纯收入尚未达到3400元,或收入已经超过3400元,但是缺乏稳定支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户()人。
2.住房保障。
2014—2017年脱贫退出750户287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镇通过实施“四类重点对象”农村C、D级危房改造175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户()人,对2017年脱贫并计划在镇城集中安置户和购买保障房安置未入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过渡性安置等措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房屋结构体系整体安全,实现安全稳固住房的目标,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自筹资金控制在l万元以内,无建房举债情况。
3.就学保障。
2014—2017年脱贫退出的750户287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计划2018年脱贫退出的()户()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适龄儿童、少年均能按时上学接受义务教育,小学在校生辍学率为0;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为0,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情况;贫困家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入学率100%,“三残”儿童入学率100%;对因学致贫、因学返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坚持把精准持续资助高中以上(含高中)学生就学作为脱贫措施,扣除就学负担后,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都达到国家现行扶贫标准。
4.医疗保障。
全镇国办系统内的建档立卡户2191户已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保险,参合率达100%。
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100%;28种疾病门诊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80%,符合转诊转院规范的住院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到90%,个人年度支付的符合转诊转院规范的医疗费用不超过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类15种大病都优先得到全面救治,镇级医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全面落实,镇内医院就诊无垫支医药费情况。
5.养老保障。
全镇国办系统内原有824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符合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条件的有()人,实际参保()人,参保率达100%,2014-2017年脱贫退出750户287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计划2018年脱贫退出的()户()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符合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条件人口的参保率达100%。
6.扶持情况。
2014—2017年,全镇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实了帮扶责任,制定帮扶措施,实现了精准帮扶,精准脱贫。
全镇1776户658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户均2400元、5000元不等的标准给予产业发展扶持,全年共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03.3万元;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万元,对()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发放小额贴息贷款()万元;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产业带动、教育帮扶、资产收益、就业培训、有序转移就业、金融扶持和生态扶持等,()户脱贫户均享受到户项目两项以上,帮扶情况、享受政策措施情况已经完整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
三、对标贫困行政村退出十项考核验收标准查找差距
(一)贫困发生率。
2018年度脱贫出列8个贫困行政村贫困发生率均低于2%,年底前需脱贫退出()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分别是:
万德村委会2%,需要脱贫退出()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支卧村委会2%,需要脱贫退出()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胜德村委会2%,需要脱贫退出()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自乌村委会2%,需要脱贫退出()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团碑村委会2%,需要脱贫退出()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马德平村委会2%,需要脱贫退出()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宜安拉村委会2%,需要脱贫退出()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岩脚村委会2%,需要脱贫退出()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二)道路硬化到村。
从县城到镇人民政府驻地的通乡道路为沥青硬化道路,道路的危险路段已设有防护措施;从镇到8个贫困行政村的道路已全部硬化,共硬化道路8条,合计里程()公里,且危险路段已设有防护措施,能保障群众的安全出行。
(三)贫困行政村通电。
全镇145个贫困行政村电力供应均为10千伏以上的动力电,从贫困行政村到所辖村民小组通380伏三相动力电均达到()%,确保每个贫困行政村的电力供应运转正常。
(四)贫困行政村通广播电视。
全镇计划脱贫出列的8个贫困行政村通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已达到100%。
(五)贫困行政村通网络宽带。
全镇脱贫出列8个贫困行政村和学校、卫生室,且网络宽带能正常运行使用,网络宽带覆盖率达100%。
(六)农村饮水有保障。
全镇脱贫出列8个贫困行政村均通自来水或饮水水源安全基本有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力取水半径都不超过1公里。
(七)卫生室建设。
全镇脱贫出列8个贫困行政村都分别建有农村卫生室,4个村卫生室诊断室、治疗室、药房三室分设,支卧、胜德、自乌、()4个村卫生室正在建设,预计3月底前竣工,将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