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708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C-l2O-16N-14C1-35.5K-3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焦炭用于冶金工业B.活性炭用于吸附色素

C.干冰用作致冷剂D.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

2.某化学活动小组做了如下四条设想,你认为具有可行性的是()

①工业上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来解决淡水危机

②为了减少水体的污染,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③当石油枯竭时,可用高粱、玉米来制造酒精代替汽油做内燃机的燃料

④加高燃煤锅炉的烟囱,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4.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B.ZnC.N2D.CO

5.在反应4Zn+10HNO3===4Zn(NO3)2+X+3H20中,X的化学式为()

A.NH3B.NO2C.NOD.NH4NO3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B.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热胀冷缩”现象表明分子间有间隔

7.冲洗照片时,需将底片浸泡在大苏打(Na2S2O3)溶液中,使影像固定下来,这一过程叫“定影”。

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0

B.

+2

C.

+4

D.

+6

8.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A.B.C.D.

9.通常所说的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

A.都是氧化反应B.都需达到着火点C.都发光、发热D.反应都非常剧烈

10.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

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

A.电子B.中子C.质子D.原子核

11.在“3H2SO4”中,包含“1、2、3、4”四个数字,下列所叙述它们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B.“2”表示每个硫酸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

C.“3”表示硫酸分子的个数D.“4”表示每硫酸个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是()

A.FeOB.CaOC.Fe2O3D.Al2O3

13.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与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

C.CO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D.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4.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通常显+3价B.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C.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②③都表示阳离子

15.对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所表示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个磷跟5个氧气反应,生成两个五氧化二磷

B.磷加氧气等于五氧化二磷

C.磷元素与氧元素结合生成两个五氧化二磷

D.每4个磷原子可与5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1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但点燃煤气(CO)与O2的混合气体不可能爆炸

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17.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B.点燃CO时,先检验其纯度

C.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时,先把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捂住容器壁

D.CO还原CuO开始时,先加热,再通CO

18.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闻气体的气味B.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

C.观察气体的颜色D.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19.葡萄糖(C6H12O6)是一种重要营养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由6种碳元素、12种氢元素和6种氧元素组成

B.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C.每个葡萄糖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为24

D.每个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6:

1:

8

20.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1

反应后质量/g

0

12

15

待测

且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反应物是Y和Z,生成物是X和Q

B.反应后生成15gZ

C.参加反应的Y与Q的质量比是1:

1

D.该反应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

3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27分)

21.(4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2个氖原子3个氮分子4个硫酸根离子   氧化铁中铁显+3价

22.(4分)现有①液氧②氧化铜③二氧化硫④水银⑤高锰酸钾⑥汽水几种物质。

其中:

(1)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

(2)属于单质的是;(3)属于化合物的是;(4)属于氧化物的是

23.(3分)福岛核泄漏引发全球关注核安全。

核电站提供了世界约17%的电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有效地缓解了化石燃料贮量不足带来的能源危机。

化石燃料是指煤、和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4.(9分)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下列净水方法中,通常用于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是_____

A.过滤B.煮沸C.蒸馏D.吸附

(2)为了探究水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①该实验中,与两个电极相连的a、b两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

和(填化学式),质量比为。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水能灭火的原理是

25.(7分)A—H是学过的一些物质,其中A是暗紫色固体,B是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的气体,E是淡黄色固体,G是白色固体。

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实验:

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发出____________的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本题共3小题,共23分)

26.(7分)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白磷为白色蜡状固体,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0oC;红磷的着火点为240oC。

然后按下图所示A装置进行实验。

(1)观察到的现象为:

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分别是

水下的白磷;

(2)在使用组装好的B装置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然后加入药品并将B和C装置连接,滴入双氧水,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装置中的白磷燃烧。

(3)从以上实验分析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为:

可燃物、和_________。

27.(9分)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如何检验CO2已收集满,检验CO2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4)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填“c端”或“d端”)通入。

28.(7分)某实验创新小组对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一片铜片,用砂纸除去其表面的氧化物使其表面呈光亮的紫红色;

②用酒精灯将上述铜片烧到红热后,立即伸入到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铜片表面变成色;

③在一支干燥的大试管中装入一定量的经烘干处理过的木炭粉,再将经过②处理过的铜片部分埋入木炭粉中;

④按照右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种仪器;

⑤加热大试管,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热方程式为:

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后,先移走导管,后停止加热;

⑥待试管冷却后,用镊子取出铜片,洗净后观察。

回答下列问题:

⑴填写上述各空;

⑵②中用到的夹持仪器是(填名称)

⑶⑤中“先”、“后”颠倒,造成的后果是:

⑷⑥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铜片表面埋入木炭粉的部分。

四、计算题(10分)

29.(3分)我国首台使用二甲醚为燃料的城市客车有效地解决了公交车冒黑烟的问题。

(1)已知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计算二甲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0.(7分)实验室需要氧气做实验。

现将24.5g氯酸钾和5.5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入试管中加热完全分解,试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5分)

(2)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有哪些?

各为多少g?

(2分)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满分: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C-l2O-16N-14C1-35.5K-3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27分)

21.(4分),,   ,

22.(4分)

(1);

(2);(3);(4)

23.(3分),。

24.(9分)

(1)_____,

(2)①和,。

(3)  , (4)

25.(7分)

(1)C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本题共3小题,共23分)

26.(7分)

(1);;

(2),_______

(3)和_________。

27.(9)

(1);,。

(2),(3)(4)

28.(7分)⑴,,

⑵;⑶。

⑷。

四、计算题(10分)

29.(3分)试回答下列问题:

(注意:

(1)、

(2)只填空,(3)写出计算过程)

(1),

(2)

30.(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