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464305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docx

《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docx

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

  摘要:

21世纪是个网络的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人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青少年作为网络的一个重要群体,其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等各方面正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充分认识网络给我们的思想道德工作带来的影响,从而对症下药,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就成为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通过调查研究,能基本了解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主体及其趋向,并能在调研过程当中找到提高青少年在网络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好对策。

  努力提高与健全青少年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最终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奎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开始构筑起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

网络生活已成为我们青少年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如信息采集、网上聊天、网络游戏、bbs论坛、网上交友等。

  由于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它可以成为我们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

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可以利用它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很大的帮助,也会对我们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例如:

网络色情信息泛滥、软件、游戏、影视作品、音乐、书籍和论文等知识产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网上交易的欺诈与失信现象不断升级;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对网络的破坏日益泛滥等。

这些问题已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

该如何对待、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一、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查分析。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新时期青少年接触网络的基本情况,掌握网络对青少年思想、行为的影响,更好地推进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展开了关于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社会调查问卷1.你经常上网吗?

  a.经常

  b.偶尔

  c.很少

  2.每次上网的时间,一般是多少?

  a.1小时以内

  b.1~3小时

  c.3小时以上3.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聊天

  b.浏览资讯

  c.玩游戏

  d.学习4.对于网络上一些言行过激的帖子,如何看待?

  a.留言支持

  b.留言反驳

  c.不加理会

  d.进行讨论5.当接触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你会怎样处理?

  a.点击察看

  c.删除

  d.举报6.在网上聊天时,用假的个人资料是很平常的,是自我保护的方法,你的观点是?

  a.非常同意

  b.基本同意

  c.说不清

  d.反对7.如果网上有人需要帮忙,你怎么办?

  a.帮助

  b.出一份力

  c.拒绝

  d.看情况而定8.在网络中可以不经允许,闯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你的观点是?

  a.同意

  b.不清楚

  c.有点反对

  d.非常反对

  9.在网上,使用者可以不考虑法律后果,可以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你的观点?

  a.同意

  b.说不清

  c.有点反对

  d.完全反对10.关于网络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你有什么好的看法?

从学校、教育和社会的角度来考虑。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由于网络的迅速普及和发展。

青少年正不知不觉得将网络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青少年经常上网占

  23.3%,偶尔上网的占

  63.3%,只有

  13.3%的青少年很少上网。

每次上网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占

  6.7%,1~3小时之内在青少年中占

  82.2%,说明青少年在上网时间控制有比较强的自制离,还有

  11.1%的青少年每次上网的时间在3小时以上。

  25.2%的人上网主要是聊天,

  44.7%的人是浏览资讯,

  18.4%的人是玩游戏,也有

  10.7%的人是上网学习。

  可见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青少年的上网行为,面对网络文化的种种反应以及网络道德却呈现多元化。

  从问卷调查分析可知,82%的青少年不理会网络上一些言行过激的帖子,只有少部分的人留言支持、留言反驳或参加讨论。

当接触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时,

  61.1%的青少年表示不予理睬,

  12.1%的青少年会因为好奇电击察看,也有

  25.6%的青少年立即删除,只有

  1.1%的青少年会主动举报,这说明在网络环境中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有待提高。

  在网上聊天时,用假的个人资料是很平常的,是自我保护的方法,对此

  7.9%的青少年非常同意,

  44.9%的青少年基本同意,还有

  41.65的青少年认为说不清。

因此,如果网上有人需要帮忙,

  71.4%的青少年要看情况而定,只有少部分的青少年表示帮助、出一点力或拒绝。

在分析可以看出,

  67.8%的青少年反对在网络中可以不经允许,闯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更有

  68.2%的青少年完全反对在网上,使用者可以不考虑法律后果,可以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说法。

这反映出,作为社会文明使者,践行社会道德、社会文明和先进文化的青少年,在网络还是具有相当高的思想道德。

但部分沉溺网络的青少年,也折射出网络道德的失衡。

  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力度,寻求多种途径解决大中小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盲目上网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成长的问题。

现在青少年的网络道德问题已被社会各界提上了日程。

网络文化的纷繁复杂,考验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

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即不是虚拟的伊甸园,也不是潘多拉的盒子,点击网络,文明与污染随着鼠标的移动,也有黑暗的角落。

作为青少年,要提高自身的分辨力,自觉规范上网行为,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在学习网络提供的知识的同时,掌握其实际运用意义,将网络作为自身腾飞的翅膀。

  二、网络环境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1、正本清源,净化信息环境。

  政府和有关部门有必要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同各种网上信息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作斗争,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为学校开创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对于利用网络传播色情、淫秽内容、实施诈骗、破坏安定团结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予以打击。

对黑网吧、黄网吧、地下网吧要坚决取缔,特别是重点清理学校周边地区。

在新形势下要大力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对网络电影、游戏网站等加大管理力度,引导其加强伦理和文化建设,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严格限制开放时段,为青年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

各学校的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信息网络监控和管理,防堵有害信息侵蚀青少年思想。

  2、大力建设校园网,倡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努力拓展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大力建设校园网,使之成为网络上的学生之家,通过网络虚拟社区满足学生的学习、休闲、游戏、交友等方面的需求,进而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提高学生的幸福感,这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必须紧紧把握的新方向。

近年来,学校的校园网络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

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建设网上校园,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网站可以开辟学习生活、就业技巧、考研须知、心理咨询、实践指导、信息发布、就业辅导等栏目,开设校园网思想论坛,给青少年们一个既可评论时事又可评论校事、畅谈人生、理想、价值的天地,了解青少年道德动态,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要开发网络道德建设课件,把深奥的理论编成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开发思想政治电子教材库,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达到吸引学生,寓教于乐的目的。

要把传统的校园文化与虚拟社区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两促进。

如,目前学校学报、广播、闭路电视等宣传教育媒体,可以通过网络整合起来,丰富校园网虚拟社区的信息资源,加大信息传播的力度,为学生提供优良的信息服务,增强道德教育的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

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校园网的信息管理和技术防范力度,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加快规范网络新闻的进程,避免虚假信息的发布,净化网络环境。

如在青少年广为喜爱的校园bbs里,挑选有责任心又有网络技术特长的同学担任版主,对校园bbs进行管理,删除有不良思想的言论和文章。

  在校园网上安装有关过滤软件,过滤网上的有害信息,净化校园网络。

  3、开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改变以往信息道德教育只在信息技术课中介绍,而内容倾向于信息安全的尴尬局面。

  网络道德建设课程要与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进行无缝整合,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更贴近青少年的实际,网络道德的内容的讲授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努力提高与健全青少年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最终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4、建立网上心理咨询的平台,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网络触角的不断延伸,网络能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也使得一部分青少年热衷于昏天黑地的网络生存,较少与社会联系,疏于处理人际关系,容易导致一定的心理障碍与人格畸变,仅靠谈心、电话心理咨询已不够。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开展网上咨询,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随着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各大学校纷纷开设了相应的咨询机构。

但青少年们常常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因为害怕周围同学的误解,而羞于启齿。

网络的交互功能恰恰提供了一个交流的良好平台,有利于双向沟通,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通过向青年青少年们提供各方面信息和多种选择方案,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独立思索,既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也突出了引导塑造功能。

通过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使青年青少年们自主地选择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念。

  5、培养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成为当务之急。

  新形式下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既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又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既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又要具有一定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果思想教育工作者观念陈旧,对网络的发展和潜在的能量缺乏认识,就将错失掌握学生思想动向的最好途径,从而使工作无法很好地进行。

培养复合型人才担当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迫在眉睫,思想教育工作者也应密切关注和研究信息网络发展新动向,自觉抓紧学习网络知识,充分利用网络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工作的深入、有效地开展。

  总而言之,网络的发展对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是机

  遇和挑战并存,网络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阵地,且这块阵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及时转换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掌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主动权,促进当代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成就更多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