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第二讲平行和垂直教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457258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体几何第二讲平行和垂直教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立体几何第二讲平行和垂直教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立体几何第二讲平行和垂直教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立体几何第二讲平行和垂直教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立体几何第二讲平行和垂直教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立体几何第二讲平行和垂直教师.docx

《立体几何第二讲平行和垂直教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体几何第二讲平行和垂直教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立体几何第二讲平行和垂直教师.docx

立体几何第二讲平行和垂直教师

立体几何

(2)直线、平面平行和垂直

知识点1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1.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平行两种情况.

2.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

(1)定义:

直线和平面没有公共点,则称直线平行于平面;

(2)判定定理:

a⊄α,b⊂α,且a∥b⇒a∥α;

(3)其他判定方法:

α∥β;a⊂α⇒a∥β.

3.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a∥α,a⊂β,α∩β=l⇒a∥l.

4.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

(1)定义:

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称这两个平面平行;

(2)判定定理:

a⊂α,b⊂α,a∩b=M,a∥β,b∥β⇒α∥β;

(3)推论:

a∩b=M,a,b⊂α,a′∩b′=M′,a′,b′⊂β,a∥a′,b∥b′⇒α∥β.

5.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1)α∥β,a⊂α⇒a∥β;

(2)α∥β,γ∩α=a,γ∩β=b⇒a∥b.

6.与垂直相关的平行的判定

(1)a⊥α,b⊥α⇒a∥b;

(2)a⊥α,a⊥β⇒α∥β.

 

考向一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例1】►(2011·天津改编)如图,

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O为AC的中点,M为PD的中点.

求证:

PB∥平面ACM.

[审题视点]连接MO,证明PB∥MO即可.

证明 连接BD,MO.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因为O为AC的中点,所以O为BD的中点.又M为PD的中点,所以PB∥MO.因为PB⊄平面ACM,MO⊂平面ACM,所以PB∥平面ACM.

【训练1】如图,若

PA⊥平面ABCD,四边形ABCD是矩形,E、F分别是AB、PD的中点,求证:

AF∥平面PCE.

证明 取PC的中点M,连接ME、MF,

则FM∥CD且FM=

CD.

又∵AE∥CD且AE=

CD,

∴FM綉AE,即四边形AFME是平行四边形.

∴AF∥ME,又∵AF⊄平面PCE,EM⊂平面PCE,

∴AF∥平面PCE.

考向二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例2】►如图,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P分别为所在边的中点.

求证:

平面MNP∥平面A1C1B;

[审题视点]证明MN∥A1B,

MP∥C1B.

证明 连接D1C,则MN为△DD1C的中位线,

∴MN∥D1C.

又∵D1C∥A1B,∴MN∥A1B.同理,MP∥C1B.

而MN与MP相交,MN,MP在平面MNP内,A1B,C1B在平面A1C1B内.∴平面MNP∥平面A1C1B.

证明面面平行的方法有:

(1)面面平行的定义;

(2)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3)利用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两个平面同时平行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训练2】如图,

在三棱柱ABCA1B1C1中,E,F,G,H分别是AB,AC,A1B1,A1C1的中点,求证:

(1)B,C,H,G四点共面;

(2)平面EFA1∥平面BCHG.

证明 

(1)∵GH是△A1B1C1的中位线,∴GH∥B1C1.

又∵B1C1∥BC,∴GH∥BC,

∴B,C,H,G四点共面.

(2)∵E、F分别为AB、AC的中点,∴EF∥BC,

∵EF⊄平面BCHG,BC⊂平面BCHG,

∴EF∥平面BCHG.

∵A1G綉EB,∴四边形A1EBG是平行四边形,

∴A1E∥GB.∵A1E⊄平面BCHG,GB⊂平面BCHG.

∴A1E∥平面BCHG.

∵A1E∩EF=E,∴平面EFA1∥平面BCHG.

考向三 线面平行中的探索问题

【例3】►如图所示,

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1A⊥平面ABC,若D是棱CC1的中点,问在棱AB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DE∥平面AB1C1?

若存在,请确定点E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审题视点]取AB、BB1的中点分别为E、F,证明平面DEF∥平面AB1C1即可.

解 存在点E,且E为AB的中点.

下面给出证明:

如图,取BB1的中点F,连接DF,

则DF∥B1C1.

∵AB的中点为E,连接EF,

则EF∥AB1.

B1C1与AB1是相交直线,

∴平面DEF∥平面AB1C1.

而DE⊂平面DEF,∴DE∥平面AB1C1.

【训练3-1】如图,

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是平行四边形,PA⊥平面ABCD,点M、N分别为BC、PA的中点.在线段PD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NM∥平面ACE?

若存在,请确定点E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在PD上存在一点E,使得NM∥平面ACE.

证明如下:

如图,取PD的中点E,连接NE,EC,AE,

因为N,E分别为PA,PD的中点,所以NE綉

AD.

又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CM綉

AD.所以NE綉MC,即四边形MCEN是平行四边形.所以NM綉EC.

又EC⊂平面ACE,NM⊄平面ACE,所以MN∥平面ACE,

即在PD上存在一点E,使得NM∥平面ACE.  

【训练3-2】(2010·安徽)

如图,在多面体ABCDEF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2EF=2,EF∥AB,EF⊥FB,∠BFC=90°,BF=FC,H为BC的中点.

(1)求证:

FH∥平面EDB;

(2)求证:

AC⊥平面EDB;

(3)求四面体BDEF的体积.

[尝试解答] 

(1)证明 设AC与BD交于点G,则G为AC的中点.连EG,GH,由于H为BC的中点,故GH綉

AB.

又EF綉

AB,∴EF綉GH.

∴四边形EFHG为平行四边形.

∴EG∥FH,而EG⊂平面EDB,∴FH∥平面EDB.

(2)证明 由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有AB⊥BC.

又EF∥AB,∴EF⊥BC.

而EF⊥FB,∴EF⊥平面BFC,∴EF⊥FH.

∴AB⊥FH.又BF=FC,H为BC的中点,

∴FH⊥BC.∴FH⊥平面ABCD.

∴FH⊥AC.又FH∥EG,∴AC⊥EG.

又AC⊥BD,EG∩BD=G,∴AC⊥平面EDB.

(3)解 ∵EF⊥FB,∠BFC=90°,∴BF⊥平面CDEF.

∴BF为四面体BDEF的高.

又BC=AB=2,∴BF=FC=

.

VB-DEF=

×

×1×

×

.

知识点2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1.直线与平面垂直

(1)判定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方法

①定义法.

②利用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③推论:

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

①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垂直于平面内任意直线.

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2.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3.平面与平面垂直

(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

①定义法

②利用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如果两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三类证法

(1)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

①定义:

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为90°;

②平面几何中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

③线面垂直的性质:

a⊥α,b⊂α⇒a⊥b;

④线面垂直的性质:

a⊥α,b∥α⇒a⊥b.

(2)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①线面垂直的定义:

a与α内任何直线都垂直⇒a⊥α;

②判定定理1:

⇒l⊥α;

③判定定理2:

a∥b,a⊥α⇒b⊥α;

④面面平行的性质:

α∥β,a⊥α⇒a⊥β;

⑤面面垂直的性质:

α⊥β,α∩β=l,a⊂α,a⊥l⇒a⊥β.

(3)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

①利用定义:

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②判定定理:

a⊂α,a⊥β⇒α⊥β.

考向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例1】►(2011·天津改编)如图,

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C=45°,AD=AC=1,O为AC的中点,PO⊥平面ABCD.

证明:

AD⊥平面PAC.

[审题视点]只需证AD⊥AC,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

证明 ∵∠ADC=45°,且AD=AC=1.

∴∠DAC=90°,即AD⊥AC,

又PO⊥平面ABCD,AD⊂平面ABCD,

∴PO⊥AD,而AC∩PO=O,

∴AD⊥平面PAC.

(1)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有:

①判定定理;②a∥b,a⊥α⇒b⊥α;③α∥β,a⊥α⇒a⊥β;④面面垂直的性质.

(2)线面垂直的性质,常用来证明线线垂直.

【训练1】如图,

已知BD⊥平面ABC,

MC綉

BD,AC=BC,N是棱AB的中点.

求证:

CN⊥AD.

证明 ∵BD⊥平面ABC,CN⊂平面ABC,∴BD⊥CN.

又∵AC=BC,N是AB的中点.

∴CN⊥AB.

又∵BD∩AB=B,

∴CN⊥平面ABD.

而AD⊂平面ABD,

∴CN⊥AD.

考向二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例2】►如图

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AB∥DC,△PAD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D=2AD=8,AB=2DC=4

.M是PC上的一点,证明:

平面MBD⊥平面PAD.

[审题视点]证明BD⊥平面PAD,根据已知平面PAD⊥平面ABCD,只要证明BD⊥AD即可.

证明 在△ABD中,由于AD=4,BD=8,AB=4

所以AD2+BD2=AB2.故AD⊥BD.

又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BD⊂平面ABCD,所以BD⊥平面PAD.

又BD⊂平面MBD,故平面MBD⊥平面PAD.

【训练2】如图所示,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1,AA1=2,M是棱CC1的中点.

证明:

平面ABM⊥平面A1B1M.

证明 ∵A1B1⊥平面B1C1CB,BM⊂平面B1C1CB,∴A1B1⊥BM,

由已知易得B1M=

又BM=

,B1B=2,

∴B1M2+BM2=B1B2,∴B1M⊥BM.

又∵A1B1∩B1M=B1,∴BM⊥平面A1B1M.

而BM⊂平面ABM,∴平面ABM⊥平面A1B1M.

考向三 平行与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

【例3】►如图,

在四面体ABCD中,CB=CD,AD⊥BD,点E、F分别是AB、BD的中点.求证:

(1)直线EF∥平面ACD;

(2)平面EFC⊥平面BCD.

[审题视点]第

(1)问需证明EF∥AD;第

(2)问需证明BD⊥平面EFC.

证明 

(1)在△ABD中,因为E、F分别是AB、BD的中点,

所以EF∥AD.

又AD⊂平面ACD,EF⊄平面ACD,

所以直线EF∥平面ACD.

(2)在△ABD中,

因为AD⊥BD,EF∥AD,所以EF⊥BD.

在△BCD中,因为CD=CB,F为BD的中点,

所以CF⊥BD.

因为EF⊂平面EFC,CF⊂平面EFC,

EF与CF交于点F,所以BD⊥平面EFC.

又因为BD⊂平面BCD,所以平面EFC⊥平面BCD.

【训练3】如图,

正方形ABCD和四边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EF∥AC,AB=

,CE=EF=1.

(1)求证:

AF∥平面BDE;

(2)求证:

CF⊥平面BDE.

证明 

(1)设AC与BD交于点G.

因为EF∥AG,且EF=1,AG=

AC=1.

所以四边形AGEF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AF∥EG.因为EG⊂平面BDE,AF⊄平面BDE,

所以AF∥平面BDE.

(2)如图,连接FG.

因为EF∥CG,EF=CG=1,

且CE=1,

所以四边形CEFG为菱形.

所以CF⊥EG.

因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所以BD⊥AC.

又因为平面ACEF⊥平面ABCD,

且平面ACEF∩平面ABCD=AC,

所以BD⊥平面ACEF.

所以CF⊥BD.

又BD∩EG=G.

所以CF⊥平面BDE.

考向四 线面角

【例4】►(2012·无锡模拟)

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PD⊥底面ABCD,点E在棱PB上.

(1)求证:

平面AEC⊥平面PDB;

(2)当PD=

AB,且E为PB的中点时,求AE与平面PDB所成的角的大小.

[审题视点]

(1)转化为证明AC⊥平面PDB;

(2)AE与平面PDB所成的角即为AE与它在平面PDB上的射影所成的角.

(1)证明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C⊥BD.∵PD⊥底面ABCD,

∴PD⊥AC.又PD∩BD=D,

∴AC⊥平面PDB.又AC⊂平面AEC,

∴平面AEC⊥平面PDB.

(2)解 设AC∩BD=O,连接OE.

(1)知,AC⊥平面PDB于点O,

∴∠AEO为AE与平面PDB所成的角.

∵点O、E分别为DB、PB的中点,∴OE∥PD,且OE=

PD.

又∵PD⊥底面ABCD,∴OE⊥底面ABCD,∴OE⊥AO.

在Rt△AOE中,OE=

PD=

AB=AO,∴∠AEO=45°.

即AE与平面PDB所成的角为45°.

【训练4】(2012·丽水质检)

如图,已知DC⊥平面ABC,EB∥DC,AC=BC=EB=2DC=2,∠ACB=120°,P,Q分别为AE,AB的中点.

(1)证明:

PQ∥平面ACD;

(2)求AD与平面ABE所成角的正弦值.

(1)证明 因为P,Q分别为AE,AB的中点,所以PQ∥EB.

又DC∥EB,因此PQ∥DC,PQ⊄平面ACD,DC⊂平面ACD,从而PQ∥平面ACD.

(2)解 如图,连接CQ,DP.

因为Q为AB的中点,且AC=BC,

所以CQ⊥AB.

因为DC⊥平面ABC,EB∥DC,

所以EB⊥平面ABC.

因此CQ⊥EB,又AB∩EB=B,

故CQ⊥平面ABE.

(1)有PQ∥DC,又PQ=

EB=DC,

所以四边形CQPD为平行四边形,故DP∥CQ,

因此DP⊥平面ABE,∠DAP为AD和平面ABE所成的角,

在Rt△DPA中,AD=

,DP=1,sin∠DAP=

.

因此AD和平面ABE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基础练习:

1.平面α∥平面β,a⊂α,b⊂β,则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B.相交

C.异面D.平行或异面

答案 D

2.(2012·银川质检)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a∥α,b∥a,则b∥α

B.若a∥α,b∥α,a⊂β,b⊂β,则β∥α

C.若α∥β,b∥α,则b∥β

D.若α∥β,a⊂α,则a∥β

解析 若a∥α,b∥a,则b∥α或b⊂α,故A错误;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B错误;若α∥β,b∥α,则b∥β或b⊂β,故C错误.

答案 D

3.(2012·温州模拟)已知m、n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m∥n,m⊥α⇒n⊥α

B.α∥β,m⊂α,n⊂β⇒m∥n

C.m⊥α,m⊥n⇒n∥α

D.m⊂α,n⊂α,m∥β,n∥β⇒α∥β

解析 选项A中,如图①,n∥m,m⊥α⇒n⊥α一定成立,A正确;选项B中,如图②,α∥β,m⊂α,n⊂β⇒m与n互为异面直线,∴B不正确;选项C中,如图③,m⊥α,m⊥n⇒n⊂α,∴C不正确;选项D中,如图④,m⊂α,n⊂α,m∥β,n∥β⇒α与β相交,∴D不正确.

答案 A

4.(人教A版教材习题改编)下列条件中,能判定直线l⊥平面α的是(  ).

A.l与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

B.l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垂直

C.l与平面α内的某一条直线垂直

D.l与平面α内任意一条直线垂直

解析 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可知D正确.

答案 D

5.(2012·安庆月考)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

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解析 选项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可以依然是两条平行直线;选项B,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与某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平行于这两个平面;选项C,两个相交平面可以同时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选项D正确.

答案 D

6.(2012·兰州模拟)用a,b,c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γ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a∥b,b∥c,则a∥c;

②若a⊥b,b⊥c,则a⊥c;

③若a∥γ,b∥γ,则a∥b;

④若a⊥γ,b⊥γ,则a∥b.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 由公理4知①是真命题.在空间内a⊥b,b⊥c,直线a、c的关系不确定,故②是假命题.

由a∥γ,b∥γ,不能判定a、b的关系,故③是假命题.④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答案 C

7.(2011·聊城模拟)设a、b、c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

⇒c⊥βB.

⇒b⊥c

C.

⇒c∥αD.

⇒b⊥α

解析 由a∥α,b⊥α可得b与α的位置关系有:

b∥α,b⊂α,b与α相交,所以D不正确.

答案 D

8.如图,已知PA⊥平面ABC,BC⊥A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

解析 由线面垂直知,图中直角三角形为4个.

答案 4  

9.如图

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E、F分别为PC、BD的中点,侧面PAD⊥底面ABCD,且PA=PD=

AD.

(1)求证:

EF∥平面PAD;

(2)求证:

平面PAB⊥平面PCD.

[解答] 

(1)连接AC,则F是AC的中点,E为PC的中点,故在△CPA中,EF∥PA,

又∵PA⊂平面PAD,EF⊄平面PAD,

∴EF∥平面PAD.

(2)∵平面PAD⊥平面ABCD,

平面PAD∩平面ABCD=AD,

又∵CD⊥AD,∴CD⊥平面PAD,

∴CD⊥PA.又PA=PD=

AD,

∴△P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且∠APD=

,即PA⊥PD.

又∵CD∩PD=D,∴PA⊥平面PCD.

又∵PA⊂平面PAB,∴平面PAB⊥平面P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