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1313工程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448355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1313工程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1313工程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1313工程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1313工程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1313工程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1313工程doc.docx

《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1313工程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1313工程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1313工程doc.docx

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1313工程doc

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1313工程”

编者按:

按照国家关于甘肃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建设文化大省的总要求,我省确定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总体布局,即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简称“1313工程”。

“一带”是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三区”是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和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十三板块”是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节庆赛事会展举办。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313工程”系列解读,或梳理资源,或展望前景,或探求路径,以期引起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对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进一步思考和关注。

1313工程解读之一挖掘资源潜力 构建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在这条神奇古道上,以始祖文化、敦煌文化、黄河文化等为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其上、璀璨夺目。

把甘肃境内的丝绸之路塑造成一条“文化发展带”优势显著,对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意义重大。

人们通常所说的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甘肃是这条通道上的重要枢纽,并因此成为黄河文明与印度、欧洲、阿拉伯文明交汇的门户,孕育了丰富厚重、特色浓郁的地域文化。

按照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和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甘肃的历史遗产、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等四类资源丰度列全国第五。

重要的是,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大多贯穿在丝绸之路这条大通道上,赋予了“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独特的资源禀赋。

从东向西,华夏文明的最初星火,从大地湾的茅草房燃起,伏羲、周祖教民渔猎稼穑的故事,在华夏儿女中代代相传;马家窑彩陶,既是我国史前艺术的巅峰,也代表了世界古代彩陶文化的最高水平;河州古镇上林立的清真寺与小作坊,让人想起丝绸古道上忙碌的穆斯林商人和工匠们的身影。

纵贯河西走廊的长城遗迹,让人恍见霍去病往来驰逐的马蹄烟尘;以莫高窟为代表的石窟群落,依稀可见中国石窟寺的发展历程;分布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的古墓葬群,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保存之完好,为国内所仅见;从这里出土的61000余枚简牍,数量居全国之首;武威雷台的汉代铜奔马,是四海游客最熟知的中国符号……  

省博物馆馆长俄军说,在甘肃境内,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资源分布有序。

沿线每个市州都能梳理出各自独特的文化“亮点”,这些地区都可以做出不同的文化文章,把一段段小文章串起来,就是一篇大文章。

他说:

“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可以视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中轴线’。

在这条轴线上,敦煌、武威、张掖、天水4座城市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美名。

令国内外游客神往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全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6项标准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公祭伏羲大典、公祭周祖大典、“花儿”大赛、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嘉峪关铁人三项赛等品牌节庆赛事,成为耀眼的文化活动。

同时,各地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一系列文化招商引资活动和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次第铺开,主打“文化牌”、“旅游牌”已成为各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兰州文化创意园、敦煌文化产业园建设已开始破题;“金张掖”“银武威”借力文化发展带,开启了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新探索。

西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田澍认为,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在地理上贯穿全省,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人文资源,发挥沿线城市群落的辐射带动作用,锁定“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两大目标,建设文化大省的“线索”将变得更加明朗、更加顺畅。

1313工程解读之二弘扬始祖文化 建设陇东南文化历史区

如果说东西狭长的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集中带”,“由天水、陇南、平凉、庆阳构成的陇东南地区,因为汇集了伏羲文化、先秦文化、农耕文化等始祖文化,无疑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区’。

” 甘肃行政学院院长石玉亭认为,建设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是我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点睛之笔”。

甘肃始祖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人文始祖” 伏羲生于天水山区,创八卦、婚配、渔猎、书契记事先河,“一画开天”创立古老的华夏文明,形成以伏羲文化为本体的华夏民族;周王朝先祖从陇东高原崛起,以农为本,以德治国,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以及礼仪、道德传统;秦王朝先祖从陇南山地走向兴盛,称霸西戎,依法立国,铸造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黄帝于平凉崆峒山向广成子问治国、养生之道,始有《黄帝内经》。

架起线,铺开面,打开点”,这是石玉亭对我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中一带、三区、十三板块建设思路的诠释。

铺开陇东南这片地面,形成以天水为中心,以始祖文化为重点,以再现农耕和民俗文化为手段,以文化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产业为支撑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体系,是他对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建设的定位。

摸清家底、做好保护,再传承、展示、创新、发展。

”如何铺开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这一“面”,石玉亭说,结合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利用现代化手段与技术挖掘、整理文化元素,设计、研发具有“华夏文明源头性特点”的文化产品;大力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将“公祭伏羲大典”等文化品牌做得更加“闪亮”,使海内外炎黄子孙找到“同根同祖”的文化归属感,使陇东南作为寻根祭祖圣地、生态陇南、岐黄故里、民俗庆阳等概念深入全球华人内心。

以“华夏文明”的文化大理念,挖掘具永恒性、普适性、有价值的始祖文化符号,建设始祖文化产业园,以影视、动漫等多种形式,生动直观、立体全面地再现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

围绕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养生文化、农耕文化、道教文化,建设内涵丰富的始祖文化产业园,带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西北师大国学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伏俊琏指出,建设陇东南文化历史区,既要囊括“群经之首”《周易》的核心——伏羲八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龙马精神、周秦“事功精神”、崆峒问道养生等“始祖”早期的伟大创造和中华文化精髓,又要展现“始祖后人”的创新与延续,既要有“源”, 又要有“流”,体现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

同时,要统一规划、整体挖掘,避免各自为阵,避免破坏和浪费文化资源。

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必须尊重历史,加强理论基础研究,避免混淆、伪造历史,空穴来风。

”身兼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的伏俊琏说,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与西北师大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已联合启动《伏羲文化大典》项目,从学术、历史、民俗、考古学等方面全面、深入地研究伏羲文化,为建设陇东南文化历史区提供翔实的史料依据和科学论证。

1313工程解读之三弘扬敦煌文化 建设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

河西走廊,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展示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文化生态走廊,同时也是我国西部发展潜力巨大的旅游文化和体育文化走廊。

长期研究敦煌文化的西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并成说,以敦煌文化为核心,建设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有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发展条件相对成熟,前景一片光明。

在河西走廊这条绵延千余公里的狭长廊道上,文脉浩荡,源远流长,聚集着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5个地级市和一批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祁连雪峰、茫茫戈壁和浩瀚沙漠,造就了河西走廊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这里历史文化资源底蕴深厚,莫高窟,在世界文化、艺术和宗教史上享有无与伦比的盛誉,敦煌学历百年风雨而成国际显学;“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是最能代表长城文化的历史古迹;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西夏碑,是我国研究西夏历史少有的实物资料;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见证西藏归属中国版图的白塔寺,张掖大佛寺等等,久负盛名。

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悲壮的革命历史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是河西走廊充满活力、美丽亘古的源泉。

我省提出建设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就是要围绕敦煌文化、长城文化、丝路文化、石窟文化、简牍文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边塞军旅文化以及现代工业和科技文化等,以促进文化生态发展、保护文化形态多样性为重点,形成集遗产保护、景观旅游、产业发展、产品交易、文化交流为一体的文化展示研究基地和文化园区。

甘肃农业大学贺有利教授认为,河西走廊的文化生态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毁损、变异,将是人类文明的损失。

在建设过程中,要实施综合开发,整体推进战略,以高品质的文化产业,引领和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昔日河西走廊,是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通道;今日河西走廊,依然是中国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和世界了解甘肃的重要窗口。

香港大学著名音乐人陈永华先生说,他从河西走廊找到了文化归属感。

借助“敦煌”题材开发的各类文化产品,包括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等,源源不断,香飘四海;在河西走廊“上演”的各类节会赛事,包括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铁人三项洲际赛、沙滩排球邀请赛、湿地露营大会等等,已经成为甘肃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新名片;把敦煌打造成国家级文化产业名城的规划已经出台,河西地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日渐完善,一批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的项目正在这里生根发芽。

李并成教授认为,敦煌文化本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从敦煌文化中恢复、挖掘敦煌书法文化、西凉文化、饮食文化、养生文化、传统体育文化、佛教翻译文化等,都有大文章可做,只要做起来,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省文化艺术研究所所长顾善忠说,我省文化艺术研究资源库中,一些重要子库都在河西,要利用这个平台,走好文化科技融合之路,通过“云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让河西走廊的文化资源变成文化产业,更便捷地服务于游客,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艺术创作者。

1313工程解读之四弘扬黄河文化 建设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

甘肃位于黄河中上游,是黄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区,仅甘南玛曲就为黄河注入50%以上的流量;临夏有甘肃独有的保安族、东乡族,临夏砖雕、非遗“花儿”饮誉全国,占据“世界六项之最”的和政古动物化石表明,甘肃曾是气候湿润、植被茂密,适于人类繁衍生息的福地;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1.5万年前,兰州就有人类活动,距今5000年前后,黄河两岸先民就创造了灿烂的彩陶文化,黄河水车、金城渡、黄河铁桥、羊皮筏子等黄河水利文化和黄河渡口文化独具特色;定西,有新石器时代著名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和辛甸文化;曾“日出斗金” 的铜城白银,是红军会师圣地,黄河石林、永泰龟城独具魅力。

甘肃行政学院院长石玉亭认为:

“黄河文化在甘肃有着最集中的体现。

彩陶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工业文化在甘南、临夏、兰州、定西、白银鲜明分布,是黄河文化的重要‘聚合区’,且远古华夏文明与现代都市文明交织重叠。

”石玉亭说,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整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区域定位及属性,将这颗重要“棋子”布局在这一片区,是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科学规划。

兰州,是甘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心,空间地理独特,文化优势鲜明。

古老的“羊皮筏子”完成从黄河摆渡到黄河漂流的角色转换,悠悠旋转的“黄河水车”体现了古代黄河农耕文明,“黄河母亲”雕塑是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象征,“黄河铁桥”是内陆城市兰州融入近代工业文明的标志,诞生于兰州的《读者》《大梦敦煌》享誉世界,保存在兰州的《四库全书》价值巨大,兰州牛肉面、兰州鼓子、兰州刻葫芦历史悠久,这些都是打造特色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的基础和灵魂。

石玉亭建议,以兰州为中心,沿黄河上下,将黄河三峡、黄河湿地、黄河石林串联起来,打造黄河百里文化风情线,将兰州打造为“黄河之都”;以《读者》《大梦敦煌》等文化品牌为基础,充分挖掘、发挥兰州牛肉面、鼓子、刻葫芦的文化价值和内涵,培养、引进文化创新人才,加大文化创意研发,建设高层次文化产业圈;结合兰州新区建设,将兰州打造为国家继续向西开放开发的重要平台和节点,发挥省会城市带动作用,促进甘肃转型跨越。

集黄河文化、彩陶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及工业文化于一体,建设以兰州都市圈为核心的华夏文明展示区。

” 西北师大国学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伏俊琏说,在这个“区”里,能看到“屏障中原、联络西域”的临河关隘“金城关”,有呈现兰州茶马互市的“筏客搏浪”“丝路驼铃”,有东汉墨迹纸、明代印花丝,也有震惊世界的白银大爆炸及早期石油、矿藏开发。

伏俊琏说,建设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要以人为本,均匀、分散地建设科技馆、体育俱乐部等儿童休闲娱乐公共场所;发展影视制作业、文化演艺业,使高雅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要以教育、科技、人才为支撑,灵活思维、分批立项、重点落实,避免“大跃进”式的急躁快行;要借鉴国内外园区建设、运营经验,扬长避短、凸显特色,使其真正成为海内外叫得响的“文化陇货”。

1313工程解读之五加强文物保护 促进历史遗产焕发生机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打的就是‘历史牌’”,省文物局局长杨慧福直言,“甘肃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省,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加强文物保护是使命使然,也是理所当然。

我省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16895处,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3处;有馆藏文物43万余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1万余件。

我省享有“石窟艺术之乡”美誉,敦煌莫高窟之外,被誉为“东方雕塑馆”的天水麦积山石窟、“莫高窟姊妹窟”的瓜州榆林窟、“中国石窟鼻祖”的武威天梯山石窟以及东千佛洞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群等337座石窟寺,既共同构成一部完整的佛教文化流变、发展史,又因时代、地域不同而各有千秋。

甘肃素有“彩陶之乡”美誉,共有各类陶器约5万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彩陶9006件。

“中国独有、世界罕见”的三趾马化石、和政羊化石等3万余件临夏和政古动物化石被誉为古动物学界的“东方瑰宝”。

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甘南拉卜楞寺,以“睡佛”闻名、始建于西夏的张掖大佛寺,建于明代的“陇右学宫之冠”武威文庙以及反映明代土司制度的永登鲁土司衙门等古建筑独具特色。

此外,特色各异的高台骆驼城遗址及墓群、嘉峪关新城墓群、张掖黑水国遗址、景泰永泰龟城等濒危田野文物遗址以及鲜明独特的工业遗产、乡土建筑、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等新品类文化遗产遍布全省。

对文物‘治病救命’,让文物‘益寿延年’。

”省文物局副局长马玉萍说,文物保护必须摸清文物资源“家底”,建立各类文物资源数据库、建立健全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文物经费预算及投入机制,使全省文物得到覆盖全面的安全防护、科学有序的日常管护、有法可依的法规保护,使有病害等风险的文物得到及时、科学的抢救性维修和保护,推广并加快文物数字档案建设,为子孙后代数字化、永久性地保存好精美壁画等文物遗存的真实信息。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多次说过,石头都容易风化,何况脆弱的壁画和彩塑,敦煌莫高窟的保护是几代人的永恒任务,要在保护中充分利用,在利用中坚持保护。

杨慧福说,“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

要借鉴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管理、开发经验,以及敦煌带动甘肃乃至全国旅游的示范效应,科学测算麦积山石窟、榆林窟等游客比较集中的石窟寺的游客容纳承载量,建设游客服务中心,让游客在真实洞窟“走马观花”之后,通过数字资源全面领略洞窟的“无穷艺术魅力”,了解不同洞窟中服饰、民俗等类别各异、丰富多彩的“洞窟内容及内涵”,满足不同观众的多样需求,增加观众参观的满足感和体验感;以现代化手段科学管理拉卜楞寺、大佛寺、鸠摩罗什寺等古建筑,重点强化安防、消防措施,完善水、电、暖及游客服务设施,整治周边环境,更好地开放利用,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和辐射力。

马玉萍说,文物保护、资源利用要以“服务社会、惠及民生”为宗旨,既通过文物保护体现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也通过文物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既要提高人民群众对文物保护的高度认同,也要通过文物资源开发利用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1313工程解读之六保护原状原貌 揭示大遗址历史文化魅力

所谓大遗址,通常是指占地面积较大、涉及范围较广、曾有居民生活、有较大影响力、不可移动的文物遗迹。

它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起源与发祥地的直接见证,是构成华夏文明史史迹的主体,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宣传教育价值和旅游展示潜力。

大遗址也是文物,其重点特征在于‘大’。

”省文物局局长杨慧福告诉记者,“我省大遗址规模宏大、历史传承久远,在全国同类遗产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重要性。

正因如此,我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才将大遗址保护从文物保护的大范围中分离出来,单独列为‘十三板块’之一。

” 

长城是我省最大的大遗址,春秋、秦、汉、明等历代长城在我省均有遗存,其中明长城达1738.3公里,居全国之首。

甘肃是丝绸之路咽喉要道,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锁阳城遗址、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成功入选丝绸之路跨国申遗项目。

曾出土大量“五铢”“开元通宝”等汉、唐时期钱币文物的许三湾城及墓群,秦国早期秦公墓地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出土3万多枚汉代简牍的居延遗址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甘肃境内史前文化遗址众多,在甘肃境内首次发现并命名的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等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史前时期发展历程的重要篇章。

最早提出大遗址概念的中国现代考古学家苏秉琦说过:

“大遗址保护首先要保护现状。

”大遗址主要受风、雨侵蚀等自然因素破坏和大遗址所在地各种的人为因素破坏,保护难度较其他文物要大得多。

关于长城保护,杨慧福说,可在嘉峪关、敦煌等地成功开展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实施简易有效、成本较低的“立标识、建围栏”保护方式,避免人为的“无意破坏”,并防止家畜野兽的侵害;可通过建设防洪设施、加固保护等措施对长城进行抢救性保护和维修;可在山丹明长城、敦煌汉长城等长城遗址保存较为完整、完好的地方,与当地共同规划,深度融合开展文化旅游。

丝绸之路文化遗存’等大遗址优势独特,可将其‘打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和管理。

”我省丝绸之路申遗专家组组长、甘肃省博物馆原馆长初世宾说,要充分做好丝绸之路跨国申遗项目甘肃段备选遗产点文物本体保护、遗产价值展示、遗产监测、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相关工作,使甘肃备选遗产点“以最佳状态”迎接国际专家组的实地考察和评估,通过申遗助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扩大“陇原文化”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以‘不改变文物原状’为原则,既充分、有效保护大遗址,又发掘、开发大遗址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既通过大遗址再现华夏文明辉煌历史,又通过大遗址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大遗址保护最理想的‘双赢’模式。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王旭东说,要以现代化手段尝试大遗址原状展示或复原展示,让大众了解大遗址完整的原状原貌,读懂丰富的历史信息;要加强研究,揭示大遗址的独特价值和历史地位,了解其深厚文化内涵;要利用大遗址的影响力,积极开展延伸服务,开发相关文化产品;同时,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找到大遗址与城市共生共荣的结合点,实现遗址保护、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三者和谐共生。

1313工程解读之七加强非遗保护 唤醒中华民族文化记忆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相关文化空间。

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花儿”、环县皮影道情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族格萨尔、陇剧、秦安小曲等61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市州级和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达到333项、811项和2422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区域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延续、传承华夏文明,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省文化厅厅长邵明说,我省已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非遗保护氛围,通过各级各类普查,基本摸清了我省非遗种类数量、分布状况、保护现状等问题,目前已普查到非遗线索27075条,确立16大类4133项非遗项目,建立了非遗四级名录体系、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纸质与数字档案。

非遗保护关键在于其本真性。

”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北辰认为,加强非遗普查、整理、研究,使民族精华“不变味、不走调”。

“花儿”是我省非遗最大的遗产和财富,除通过“花儿”理论学术研讨会、演唱会以及全国“花儿”论坛等形式和途径加大“花儿”宣传外,我省每年还为“花儿”影响力较大的莲花山、二郎山、松鸣岩地区拨付专项资金100多万元,让更多的人听“花儿”、唱“花儿”,实现真正的活态保护和传承。

013年全国两会上,高培芬、杜拉尔梅等代表纷纷提议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政策扶持,提高生活和医疗待遇,避免“人亡艺绝”的状况出现。

开创性地实施农村实用文化”人才职称评聘工程,让传承人更有尊严地、更主动自觉地传承自己掌握的非遗技能。

”省文化厅人事处处长李长迅告诉记者,目前,已有205名传承人获得副高职称;今后,还将建立专门的非遗传承基地、传习所等,培养非遗接班人。

非遗文化生态环境必须得到整体性保护。

”张北辰说,通过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民俗文化村等,使民间民俗文化的基本形态、承载方式、核心内涵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通过资源整合、政策引导、市场培育,依托赛事节会、旅游景点、文化贸易使兰州太平鼓、兰州鼓子等民间文化“活动起来”,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处长王春生很欣慰,在庆阳,有10万人、300多家公司从事香包产业,“当年的小香包已发展成为年产值六七亿元的庆阳香包产业群。

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处长薛占平则特别强调:

“要区别对待河西宝卷、佛教音乐等已经没有观众和市场的‘非技艺类’非遗项目,要将保存优秀文化记忆放在第一位,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邵明说,要以“花儿”为突破口,总结庆阳香包、环县皮影、西河乞巧节等非遗项目保护发展的典型经验,通过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税收减免等,多措并举促使各项非遗从小产业发展为大产业,让陇原的朵朵非遗奇葩扎根于民间、活跃于民间,生生不息、代代流传。

1313工程解读之八坚持活态保护 实现名城名镇名村价值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因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丰富的古迹遗存而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重要载体。

我省目前有敦煌、张掖、天水、武威4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宕昌县哈达铺镇,榆中县青城镇、金崖镇,永登县连成镇,古浪县大靖镇,秦安县陇城镇,临潭县新城镇等7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以及文县碧口镇、通渭县马营镇、华亭县安口镇、碌曲县郎木寺镇、华池县南梁镇、积石山县大河镇等6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这些名城名镇在历史上曾扮演着区域政治中心、经贸中心、文化中心及军事重镇等多重角色,在数千年、数百年漫长的积累和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

古城镇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历史内涵、文化特色,并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和开发,对于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中华灿烂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省文物局副局长马玉萍说。

在她看来,搭上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趟快车,甘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也将散发出新的魅力。

保护既不是改建,也不是复制,而是保护具有传统特色的街区和庭院,保护城市的传统格局和风貌。

”在马玉萍看来,要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关键要处理好两对关系,首先是处理好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城市建设和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

所有进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队列的,其城市建设、城乡发展规划都要符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不能破坏其整体历史布局。

其次是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老百姓生活之间的关系。

通常来说一些最能体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特色的老街区往往也是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要让老百姓享受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一方面可以对这些老街区进行内部改造,使之更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比如天水市,在遵照“尊重历史、原样修复”的原则,对枣园巷、三新巷等7条历史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