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性人口.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447453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差异性人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差异性人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差异性人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差异性人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差异性人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差异性人口.docx

《差异性人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差异性人口.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差异性人口.docx

差异性人口

例4(06年江苏高考题)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

(1)~

(2)题。

(1)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D.沿Y方向纬度增加

(2)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山东丘陵B.江南丘陵C.刚果盆地D.西欧平原

【答案】

(1)A

(2)B

例5(06年上海高考题)读“太平洋沿岸局部地区示意图”,并回答

(1)~(3)问题。

(1)在全球六大板块中,图中E地所属的板块是_____(单项选择)

A.非洲板块B.太平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D.美洲板块

(2)F区域的自然景观主要是_________(单项选择)

A.森林  B.草原C.荒漠   D.草甸

(3)从地域分异规律看,自F区域向G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是__________地带性的表现。

F地所属气候类型区东西狭窄,呈带状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G区域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

【答案】

(1)D

(2)C(3)纬度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紧逼海岸地中海

例6.(04年天津文综)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图所示对应关系。

读图完成

(1)~

(2)题。

(1)、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

A、

B、

C、

D、

(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

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逐渐升高B、保持不变C、逐渐降D、变化无序

【答案】

(1)B

(2)C

【针对训练】

1.埃及阿斯旺大坝的建设,导致尼罗河中下游的渔业、土壤、入海口地下水等自然要素出现异常,这充分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

A.有地域差异B.数量有限C.利用潜力无限D.整体性

2.1944年美国科学家在圣马太岛放养了29只驯鹿,由于无天敌,环境好,10年后达到1000只,20年后达到6000只,又过了三年只剩下42只,这一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

A.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功能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D."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

3.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

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

4.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更替,其分异规律属于

A.纬度地带分异B.经度地带分异C.山地垂直分异D.地方性分异

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诗句描写的景观差异属于

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

6.下列山地中垂直自然带谱最丰富的是()

A.富士山B.勃朗峰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D.乞力马扎罗山

7.下列陆地环境分布:

①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②我国河西走廊的绿洲③南美南安第斯山东侧的荒漠④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其中属于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的是()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8.下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图中虚线表示雪线,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

9.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脚的气温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低气温)应是   

 A.T冬<18℃   B.T夏<18℃  C.T冬<10℃   D.T夏<20℃

10.南半球缺少的自然带是

1亚寒带针叶林带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③苔原带④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读下面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1—12题

 

11.地形区A、B对应的自然带依次是

A.热雨热荒漠B.热草热雨C.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D.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

12.导致A与B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环流B.厄尔尼诺现象C.地势高低D.海陆分布

下图是30°N附近的五座名山的垂直自然带比较

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1、2、3、4、5所代表的植被类型的名称是()

A.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

B.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C.热雨、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

D.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

14.贡嘎山的垂直带谱与下列哪一座山的垂直带谱最相似()

A.乞力马扎罗山B.阿尔卑斯山C.珠穆朗玛峰D.安第斯山

15.以下地理现象属于地带性现象的是()

①尼罗河绿色走廊②一山有四季③南岭山区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④我国江南地区的红壤⑤非洲没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

A.①②B.④C.③⑤D.②④

读图回答16-17题。

16.对于该山脉降水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坡多于北坡B.北坡多于南坡

C.最大降水量出现北坡海拔3500米处

D.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

17.有关该山脉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坡海拔2000米以下柑橘满山遍野B.南坡山麓地带为茂密的云杉林

C.北坡3000米附近夏季草木茂盛牧羊成群D.南坡雪线比北坡低

读天山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21—22题:

 

21.天山北坡比南坡积雪冰川海拔低的原因是()

A、北坡是阳坡B、南坡是阴坡C、北坡是迎风坡D、南坡是迎风坡

22.为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应将牲畜赶到()

A、高山草甸B、山地草原C、荒漠草原D、山地草甸草原

右图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判断23—25题。

23.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

A、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积雪冰川带

B、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

C、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

D、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

24.该山南坡比北坡垂直自然带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南坡()A、纬度低B、相对高度大C、向阳坡D、迎风坡

25.如果全球变暖,则该山上各自然带分布的高度将()

A、升高B、降低C、不变D、难以确定

2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物质交换的一般情况看,图中各代号表

示的物质分别是:

①,

②,③,

④,⑤,

⑥,⑦,

⑧,⑨,⑩。

(2)、⑥和⑦的交换是通过作用

进行的。

27.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分析回答:

(1)自然带①叫_______带,它在40°N的高山上的分布高度是_________。

(2)自然带②在南半球是否有分布?

___。

判断的理由是___。

(3)自然带③所属的气候类型一般为_______气候、____气候和_____气候。

(4)自然带④在大陆东部的典型土壤为________,在大陆西部的典型植被为_______。

(5)⑤所在纬度的自然带在全球的最大分布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

(6)从高、中、低纬度地带来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___。

1.D2.C3.A4.B5.C6.D7.B8.B9.B10.A11.C12.C13.B14.B15.D16.B17.C18.B19.B20.A21.C22.A23.A24.B25.A

26.

(1)①N、P、K等营养元素和水②植物残体和排泄物③动物残体④游离氧⑤水分⑥氧气(02)⑦二氧化碳(CO2)⑧二氧化碳(C02)⑨氧气(02)⑩二氧化碳(CO2)、重碳酸盐、腐殖质等

(2)光合

27.

(1)寒带苔原4000~5000米

(2)没有南半球适宜该自然段分布的纬度范围内,绝大部分地区是海洋(3)温带大陆性温带海洋性温带季风(4)红壤、褐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5)亚马孙河流域(6)低纬

28.

(1)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水分变化、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山地垂直、高;北坡位于背阳坡,气温低;受北冰洋、大西洋水汽影响,降水量比南坡大

(3)大高加索西坡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东坡位于背风坡降水少,不能满足森林生长需求。

(4)太平洋、亚欧、消亡、环太平洋。

(5)A

29.

(1)随着高度的增加,水热条件发生变化,自然景观也因此发生变化。

(2)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基带是常绿阔叶林带。

(3)北坡纬度高于南坡,并且海拔高度较高,水分条件不足,已不能适应森林的生长。

(4)南坡的雪线较低,正常情况下,在北半球,应该北坡的雪线低于南坡,但喜马拉雅山南坡面临的是海洋,降水较北坡多,海洋性气候使得这里雪量丰富,雪线较低。

30.

(1)喜马拉雅山脉(1分)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1分)

(2)雅鲁藏布江(1分)冰川融水(1分)印度(1分)

(3)由下往上:

a—f—c—e—d—g—b(2分,酌情给分)

(4)垂直方向上,水分和热量的变化(1分)

垂直地带分异(1分)

第一章人口

1、人口的自然增长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的模式

阶段

主要特征

出现时间

形成原因

主要分布区

原始(低增长)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低,波动大,人口增长处于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状态

农业社会时期

农业丰收和和平年代,人口增加;灾荒、战争和瘟疫流行年代,人口下降

生活在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一些土著居民

传统型(加速增长)

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死亡率迅速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急剧增长

工业化初期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食物供应稳定增长,某些疾病得到控制,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平均寿命上升

发达国家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进入该阶段;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目前

过渡型(增长减缓)

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并达到低水平,自然增长率降低,人口增长速度趋缓。

欧美发达国家20c50s前后,发展中国家目前

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和家庭观念转变,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国家人口政策的实施等,导致出生率下降

非洲绝大多数;亚洲、拉丁美洲以过渡型为主;大洋洲(除澳大利亚、新西兰)

现代型(低速增长)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

现代的发达国家,如德国、英国和法国等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生活观念的变革

欧洲全部;北美(美国和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3、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⑴人口迁移的原因:

人口迁移的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原因:

经济原因

(2)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入地影响利:

积极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活力;

弊:

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影响城市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秩序。

对迁出地影响利:

解决人地关系矛盾

弊:

不利于迁出地经济建设。

(3)我国人口迁移

1)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西北、东北、农村飞)

特点:

迁移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

原因:

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

方式:

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支援新开发地区工业建设;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高等学校搬迁、招生与分配;新修水利和水库移民;压缩城市人口规模;少量的自发迁移

2)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特点:

流动人口增加,自发流动为主

方向: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城市、东南飞)

目的:

务工和经商;学习、培训、分配工作迁移的人数增加

变化:

原来人口的净迁出地区,有些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

4、人口问题

(1)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

问题:

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制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措施: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2)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

问题:

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

措施:

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3)我国人口问题

人口多,增长量大;科学文化素质低;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较大;城市化水平低;

解决方法:

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同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改善老人精神生活质量的措施。

科学的人口观认为,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5、人口金字塔(几种方式)

6、我国人口模式转变及原因分析(1949、1958-1961、1975、1986……)

7、三角坐标的应用

08年全国文综)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

读下表完成1~2题。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

0~14岁(%)

35.27

14.63

8.5

15~64岁(%)

58.36

83.15

90.39

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

1.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增高D.人口增长率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2.该城市是

A.南京B.深圳C.西安D.沈阳

(2008年江苏卷)图10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

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

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

A.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C.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迁人区

D,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

4.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A.山西B.江苏C.新疆D.黑龙江

5.(07上海文综卷)人口金字塔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图表。

阅读下列四国人口金字塔,根据年龄构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因素判断,表示德国人口构成的是

 

6.(07山东文综卷)图4是我国第五此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官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

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

A.辽宁、江苏、湖北、贵州B.贵州、湖北、江苏、辽宁

C.江苏、辽宁、贵州、湖北D.湖北、江苏、辽宁、贵州

(江苏省靖江市09届度高三联考试卷)

下图为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据图回答1—2题。

1.M、N两国属于

A.M发达国家、N发达国家

B.M发达国家、N发展中国家

C.M发展中国家、N发达国家

D.M发展中国家、N发展中国家

2.判断关于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同步变化

B.M国比N国人口增长模式改变的年代早

C.M国人口模式转变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

D.N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城市普遍出现了逆城市化

(盐城市三星级高中09届第一协作片联考试卷)

国家0L计局农调总队的抽样调壹表明全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2004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的农民达11823万人.读下图,回答3—5题.

3.民工净流入最多的省区是()

A.新疆、山东、北京B.四川、湖北、福建C.广东、浙江、上海D.上海、江苏、浙江

4.西部地区民工净流入最多的省区,吸引民工流入的主要原因是()

①资源开发②气候条件优越③边境贸易发展④生活水平较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④

5.民工大规模流动对流出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加剧了水土流失B.弥补了劳动力不足C.缓解了人地矛盾D.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0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

2008年8月25日,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人口数据:

截止到2008年6月,英国人口达到6020万,首次突破6000万大关。

这是自1962年以来,英国年度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一次。

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以下6~8题。

6.在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过程中,导致英国2005年年度人口数量增长最

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英国采取了鼓励人口剩余的政策

B.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C.大量外籍移民的迁入

D.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

8.人口增长对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

A.填补了英国劳动力市场空缺,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B.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C.减缓了就业压力D.能够有效的解决英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

图7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

读图7,回答9~11题。

 

9.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A.10%B.20%C.30%D.40%

10.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B.70年代中期C.80年代中期D.90年代后期

11.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D.进入郊区化阶段

(青岛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诊断)

截止2008年6月,世界人口已达64.77亿。

下图表示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

读图回答12一14题。

12.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

A.aB.bC.eD.f

13.c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主要国家的人口总量减少B.部分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C.由于战争和灾害,人口死亡率上升D.人口大量迁出c大洲

14.e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A.人口增长过多,人均资源不足B.女性比例小,人口生育率低C.人口素质低,缺乏环保意识D.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下列有关于两中人口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

②.近些年来,乙国老龄人口比例小于甲国

③.20世纪末,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④.乙国代表了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情况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

18.甲、乙两国人口变化可能产生的直接问题有

①.甲国的社会负担加重②.乙国城市化进程减慢

③.乙国的环境污染加剧④.甲国劳动力日趋短缺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回答

19一20题。

 

19.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过程B.郊区城市化C.逆城市化D.城乡差别拉大

20.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较合理的处在

A.D时段B.B时段C.E时段D.F时段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1~3题。

年龄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总计

人口数

2000

6500

1500

10000

死亡率(%)

0.6

0.6

2.5

人口数

3500

6000

500

10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1.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75%B.3.7%C.0.885%D.0.95%

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有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3.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与80年代中期到现在两个历史阶段的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从迁移方向看都是从内地流向沿海,从经济发达区流向欠发达地区

②从迁移原因看,都主要是经济因素引起的

③从迁移量看,前者以定居移民为主,迁移量小,后者以流动人口为主,流动量大

④从迁移方式看,都是被迫性迁移为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从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广东省人口数量增长速度相当快,其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人口的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②政区的变化,香港和澳门回归

③人口迁入量大   ④人口的机械增长快    ⑤新的生育高峰期的到来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⑤

6.下列人口迁移,属于国内迁移的是

A.北约入侵南联盟导致的难民迁移 B.被贩卖的非洲黑人奴隶

C.上海赴庐山旅游的游客  D.三峡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移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