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课时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329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课时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课时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课时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课时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课时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课时教案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课时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课时教案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课时教案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2019-2020年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高胡独奏曲《鸟投林》,感受乐曲所要表现的幽静的暮

色,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良好品质。

2、通过演唱歌曲《小奶牛》,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体验

拟人化的歌词情景,领悟奉献精神的快乐与光荣。

3、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

明快的节奏。

4、通过演唱歌曲《小老鼠找朋友》,感受歌曲所要表现的生动

有趣的情景,体验歌词中的童真与童趣。

教学目的:

1、欣赏高胡独奏曲《鸟投林》,能根据乐曲旋律的进行编一个童话故事并进行表演。

2、能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奶牛》,并能为歌曲编配表演唱、舞蹈和打击乐器。

3、能听辩出乐曲的两种拍号并能哼唱乐曲《花儿与少年》的主

题旋律,并为乐曲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4、用富有童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老鼠找朋友》,用相同的色块表示旋律的重复。

5、能正确运用旋律重复的方法即兴创编二小节旋律做旋律接龙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1、欣赏高胡独奏曲《鸟投林》,感受乐曲所要表现的幽静的暮色,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良好品质。

能根据乐曲旋律的进行编一个童话故事并进行表演。

2、通过演唱歌曲《小奶牛》,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体验拟人化的歌词情景,领悟奉献精神的快乐与光荣。

能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奶牛》,并能为歌曲编配表演唱、舞蹈和打击乐器。

3、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能听辩出乐曲的两种拍号并能哼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并为乐曲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4、通过演唱歌曲《小老鼠找朋友》,感受歌曲所要表现的生动有趣的情景,体验歌词中的童真与童趣。

用富有童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老鼠找朋友》,用相同的色块表示旋律的重复。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1、学唱二声部练声曲

2、欣赏《鸟投林》

教学目的:

欣赏高胡独奏曲《鸟投林》,感受乐曲所要表现的幽静的暮色,

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良好品质。

能根据乐曲旋律的进行编

一个童话故事并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

1、在学唱二声部练声曲时,注意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和谐、平稳。

2、欣赏高胡独奏曲《鸟投林》,感受乐曲所要表现形象,并能

根据乐曲旋律的进行编一个童话故事并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简单的发声训练

2、视唱二声部的旋律(意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和谐、平稳)

三、欣赏《鸟投林》:

1、欣赏乐曲

(1)、初听: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首乐曲,请你们感受一下乐曲的情绪

是怎样的?

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动人的场面?

生:

学生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2)、复听:

a.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

b.学生介绍乐器——高胡,教师进行补充

c.听出高胡的音色特点,并和二胡的音色进行对比

(3)、再听乐曲:

a.让学生再听乐曲,再次想象乐曲所描绘的情景。

b.在学生回答乐曲的音乐形象上教师可放一些同类的音乐,如《百鸟朝凤》等乐曲,让学生更深一步了解乐曲。

2、表现乐曲:

(1)、以小组的形式根据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和动人的场面创编一

个动人的通话故事。

(2)、学生进行讨论表演:

a.每组先用语言的形式讲述创编的通话故事

b.围绕本单元“共同的朋友”根据音乐运用各种形式如:

打击乐器、情景、童话剧等即兴想象画来进行表演。

c.每组进行表演,请学生来评价。

四、小结

五、师生道别,听音乐出教室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

1、正确理解“旋律重复”

2、学唱歌曲《小奶牛》

教学目的:

1、能正确运用旋律重复的方法即兴创编二小节旋律做旋律接龙

游戏。

2、通过演唱歌曲《小奶牛》,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体验

拟人化的歌词情景,领悟奉献精神的快乐与光荣。

教学重点:

1、通过演唱歌曲《小奶牛》,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体验

拟人化的歌词情景,领悟奉献精神的快乐与光荣。

能用明亮

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奶牛》。

2、让学生正确掌握运用旋律的重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练声:

二声部练声曲(书练练4)

2、视唱练习:

(1)、让学生自学视唱谱

(2)、用手中的竖笛来进行吹奏

(3)、在会唱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旋律中相同的部分

(4)、让学生理解“训练重复”的知识(为歌曲作铺垫)

 

三、新授歌曲《小奶牛》:

1、导入: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

学生观看录像并回答

(放录像片断)

2、范唱:

(1)、听听歌曲是几拍的?

(三拍)

(2)、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3)、随着音乐动一动,体验乐曲的情绪与节奏的韵律感。

3、学唱歌谱:

(1)、拍节奏,注意附点的节奏

(2)、以小组的形式学生进行自学谱子

(3)、出示歌曲的第一、二乐句,让学生找出旋律中的重复

(4)、请学生用这两句的节奏来进行即兴的旋律重复接龙。

(让学

生更好的掌握及运用)

(5)、完整的演唱全曲的谱子。

4、学唱歌词: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学生轻声的跟琴演唱

(3)随琴有感情的演唱,注意附点音符的唱法

(4)男女同学交换演唱,检查自己有没有唱错。

(5)全班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小结

五、师生道别,听音乐出教室

 

第三教时

教学内容:

1、继续学唱歌曲

2、歌曲的处理及表演

3、竖笛的练习

教学目的:

1、能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奶牛》,并能为歌曲编配表演

唱、舞蹈和打击乐器。

2、让学生学唱二声部练习曲,注意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和谐。

学生体会三度之间的音程,并用竖笛来进行演奏。

教学重点:

1、通过演唱歌曲《小奶牛》,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体验

拟人化的歌词情景,领悟奉献精神的快乐与光荣。

能用明亮

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奶牛》,并能为歌曲编配表演唱、舞蹈

和打击乐器。

2、竖笛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发生过训练

2、学唱二声部练声曲

(1)、让学生感觉三度音程的和谐感

(2)、学生学唱二声部练声曲

(3)、用竖笛来帮助学生的音准问题

三、继续学唱歌曲:

1、复习歌曲《小奶牛》的旋律

2、指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3、完整的演唱

4、学唱歌词:

(1)、分组进行朗读歌词

(2)、用动作来表现歌词

(3)、全体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四、歌曲的处理:

1、在演唱中注意三拍子的韵律感以及强弱规律

2、听范唱,听听情绪

3、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4、歌表演:

(1)、每组为歌曲设计动作及用乐器设计节奏型

(2)、学生进行讨论

(3)、学生每组进行综合表演,表演形式可以多样性

(4)、学生每组进行汇报表演,并通过演唱表演学习小奶牛怎样的

一种精神?

(6)学生进行评价

五、小结

六、师生道别,听音乐出教室

 

第四教时

教学内容:

1、模唱练习

2、欣赏《花儿与少年》

教学目的:

1、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

明快的节奏。

2、在模唱中注意两声部的谐和、统一

教学重点:

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明

快的节奏。

能听辩出乐曲的两种拍号并能哼唱乐曲的主题旋律,

并为乐曲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练声训练:

跳音练习

2、模唱练习

3、节奏训练

三、新授:

《花儿与少年》

1、导入:

(1)、让学生听一段民歌《四季调》,感受一下民歌的风格

(2)、导入: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乐曲《花儿与少年》,教师简单的

介绍这首乐曲的作者、创作背景等。

2、初听:

(1)、让学生感受整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乐曲可分为几段?

用色块表示乐曲的段落。

(3)、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来进行演奏的?

3、分段欣赏:

(1)、听第一段旋律,请学生说说这段是几拍?

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2)、第二段旋律几拍?

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3)、第三段旋律与第几段的旋律比较相似。

(4)第一、第二段的旋律,作曲家为什么要用两种不同的拍号?

两种不同的拍号分别象征了什么?

4、完整的欣赏全曲:

由于乐曲是根据青海民歌改编,出示旋律,适当让学生来唱一唱,加深对乐曲的映象。

5、表现乐曲:

(1)、由于这是首变拍子的乐曲,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

行表演。

(2)、运用不同形式进行表演:

如:

打击乐器

舞蹈的形式进行表演

用演唱形式等

(3)、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排练

(4)、学生进行表演

(5)、学生互相评价

四、小结

五、师生道别,听音乐出教室

 

第五教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旋律重复

2、活动与创造《森林音乐会》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旋律重复的概念。

2、通过活动与创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小动物充满

爱心。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旋律创作方法的经验,找出旋律中

的相同部分。

2、能用打击乐器、人声、自制乐器等为《森林音乐》绘图、编

配音响进行表演。

表现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简单的发生训练

2、视唱练习:

活动与创造

(1)、这是一条比较简单的旋律,教师在课上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

形式进行自学练习视唱。

(2)、唱熟后让学生用手中的竖笛进行吹奏。

(3)、在会唱会奏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旋律中的相同部分。

这样

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旋律重复。

3、节奏的训练:

(1)、老师准备很多的打击乐器,让学生自己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乐

器,来设计不同的节奏型。

(2)、学生选完乐器后,要设计符合乐器的节奏型,并能表现出一

种事物。

(3)、学生进行讨论,老师并加以指导、练习。

三、音乐童话故事:

1、出示图画,让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进行故事的创编,让后请学生进

行故事的交流。

并引导学生在这个森林音乐会中不管什么动物都是

好朋友。

2、学生根据自己小组创编的故事情节来进行排练。

老师可以作提示:

(1)、第一幅画用语言的形式来表现

(2)、第二幅画可以用歌表演和人声的形式表演

(3)、第三幅画用打击乐器和人声的形式表演

(4)、第四幅画用打击乐器和语言的形式来进行表演

(5)、第五幅画用歌表演的形式进行表演

(6)、最后一幅画用创作绘画的形式表现

3、在学生进行排练时老师可以一起加入,并加以指导

4、学生进行表演并进行评价

四、小结

五、师生道别,听音乐出教室

 

第六教时

教学内容:

1、新授节奏——切分节奏

2、学唱歌曲《小老鼠找朋友》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正确的正确的掌握切分节奏,并能很好的运用。

2、通过演唱歌曲《小老鼠找朋友》,感受歌曲所要表现的生动

有趣的情景,体验歌词中的童真与童趣。

教学重点:

1、唱准歌曲中的五度音程。

2、正确掌握切分节奏,并能很好的运用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练声:

(二声部训练)

2、视唱练习:

(1)、先出示三度音程:

1——3、4——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