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导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293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导学案.docx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导学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导学案.docx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导学案

9总复习

本单元是对本册所学的有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主要通过回顾所学知识,在练习中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形成一条知识链,将知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挖掘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复习时,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系统地进行复习归类,对知识层层理解,既要注意知识的整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复习和巩固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倒数的概念和计算;比的概念及基本性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复习和巩固百分数的意义、相关计算和应用。

3.掌握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掌握圆环的意义及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4.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问题。

(1)分数的乘、除法和比

(1)(1课时)

(2)分数的乘、除法和比

(2)(1课时)

(3)百分数(1课时)

(4)空间与图形(1课时)

(5)统计(1课时)

在总复习阶段,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抓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提升。

1.结合教材内容,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2.重视对相关概念、性质及某些知识间相互关系的复习。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乐于合作、善于交流、敢于表达。

1.分数的乘、除法和比

(1)

学习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掌握比的意义,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并会化简。

学习重点

掌握有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学习准备

PPT课件、相关习题

教学环节

导案

达标检测

知识点1:

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教材第113页总复习第1题

1.想一想,分数乘、除法应怎样计算,再计算下面特别各题。

分析:

回顾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2: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三题第5题

分析:

利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率、分配律进行

简便计算。

知识点3: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材第113页第2题(总复习)

知识点4:

比的基本性质。

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三第3题。

分析: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

教师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三第1、2、4题

教师可讲解例题,巩固学生课堂所学。

例题下面各题怎

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思路提示:

在计算之前,首先观察算式中的数字特点,确定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能用简便方法的一定用简便方法计算。

(1)小题通过观察发现不能用简便方法,按照正常顺序,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2)小题根据除法的计算方法,先把“÷5/6”转化为“×6/5”,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进行简便运算。

教师点评

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复习了比,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复习时除了强调让学生理论上掌握计算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养成仔细看题、认真答题、规范书写、答后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师点评和总结:

2.分数的乘、除法和比

(2)

学习目标

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比的应用题的思路,能熟练地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分数乘、除法、比的问题。

学习重点

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比的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习准备

PPT课件、练习题

教学环节

导案

达标检测

知识点:

有关分数乘、除法、比的应用教材第113页总复习第3题第

(1)、

(2)、(6)小题。

 

(1)一件衬衣原价125元,现在降价15,现在售价是多少元?

(2)一件衬衣降价15后,售价为100元。

这件衬衣原价是多少元?

(6)一件衬衣售价为100元,一条长裤的价钱和这件衬衣的价钱之比是3∶2。

这条长裤售价是多少元?

 

分析:

(1)“现在降价

”是把“原价”看作单位“1”,原价是已知的,用乘法计算,但要先求出降低的价格。

1.一本故事书240页,小红4天看了全书的

,她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240×

÷4=40(页)

  答:

她平均每天看40页。

  2.果园里有桃树80棵,是梨树的

,梨树又是苹果树的

,果园里有苹果树多少棵?

  80÷

÷

=80×

×

=150(棵)

  答:

果园里有苹果树150棵。

  3.学校买来370本故事书,先拿出100本捐给“希望工程”,剩下的按4∶5分给五、六年级。

五、六年级各分得多少本?

  370-100=270(本)

  4+5=9

  270×

=120(本)

  270×

=150(本)

  答:

五年级分得120本,六年级分得150本。

分析:

(2)“一件衬衣降价

”是把“原价”看作单位“1”,单位“1”是未知的,用除法计算,但也要先求出降低的价格。

分析:

(6)“一条长裤的价钱与一件衬衣的价钱之比是3∶2”可知一件衬衣占总价钱的25,可以先求出一条长裤和一件衬衣的总价钱。

教师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115、116页练习二十三的第6、7、8、9、10、11题。

教师点评

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系统地复习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类型和比的应用的有关知识。

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教会学生首先要根据题意,找准单位“1”,然后列出数量关系后再计算,在巩固练习阶段,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解决相关问题,使学生在应用体验中进一步理解比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掌握先把比化成分数,再用分数乘、除法来解答,这样既加强了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又加强了知识间橫向和纵向的联系。

教师点评和总结:

 

3.百分数

学习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之间的互化方法。

  2.熟练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有关百分数问题,理解百分数问题的结构特征,归纳百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学习重点

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PPT课件、相关习题

教学环节

导案

达标检测

知识点1.: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八第1、2题

1.读出服装中各成分的百分数。

  羊毛衫:

羊毛86%

  羊绒14%

  长裤:

棉60.2%

  涤纶36.4%

  氨纶3.4%

  2.写出下面的百分数。

  

(1)世界总人口中几乎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口年龄低于25岁。

  

(2)有百分之二十九的少年儿童表示“目前最要好的朋友”是老师。

分析:

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1.读出下面各数。

  45%读作:

百分之四十五。

  150%读作:

百分之一百五十。

  0.001%读作:

百分之零点零零一。

  7.5%读作:

百分之七点五。

  2.写出下面各百分数。

  百分之九点六写作:

9.6%

  百分之一百六十写作:

160%

  百分之零点二三写作:

0.23%

答案:

86%读作:

百分之八十六。

  14%读作:

百分之一十四。

  60.2%读作:

百分之六十点二。

  36.4%读作:

百分之三十六点四。

  3.4%读作:

百分之三点四。

分析: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答案:

百分之五十写作:

50%

  百分之二十九写作:

29%

知识点2.:

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

教材第87页练习十八第8题

8.填表。

分析:

学生交流百分数、小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课件展示。

 知识点3: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教材第113页总复习第3题的第(3)、(4)、(5)小题

3.(3)一件衬衣原价125元,现在降价20%,现在售价多少元?

(4)一件衬衣降价20%后,售价为100元。

这件衬衣原价是多少元?

  (5)一件衬衣售价为100元,一条长裤的价钱是这件衬衣的150%,这条长裤的价钱又是一双皮鞋的56,这双皮鞋售价是多少元?

分析:

现在降价20%。

把“原价”看作单位“1”,单位“1”是已知

的,用乘法计算。

4.工地上有一堆沙20吨,第一天运走总数的15,第二天运走总数的

40%,还剩多少吨?

20-20×

-20×40%

  =20-4-8

  =8(吨)

  答:

还剩8吨。

  

  5.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25%,第二小时行了全程的30%,两个小时一共行了220千米,甲乙两地全长多少千米?

  解:

设甲乙两地全长x千米。

  25%x+30%x=220

  55%x=220

  x=220÷0.55

  x=400

  答:

甲乙两地全长400千米。

答案:

125×(1-20%)=100(元)

 分析:

一件衬衣降价“20%”后,把原价看作单位“1”,单位“1”是未知的,用除法计算。

答案:

100÷(1-20%)=125(元)

答:

现在售价100元,原价125元。

分析:

根据“一条长裤的价钱是这件衬衣的150%”,用乘法计算出长裤的价钱;根据“这条长裤的价钱是一双皮鞋的

”用除法计算出皮鞋的售价。

教师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114页总复习的第5题。

2.完成教材116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2、13题。

教师点评

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引导学生复习了百分数的有关知识,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是复习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时我主要采用了重基础知识的落实,但也要突破“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这个难点。

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积累解题的方法和技巧,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

 

图形与几何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按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相关知识。

  2.理解并掌握圆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学习重点

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圆的特征、特性。

学习准备

PPT课件、相关习题

教学环节

导案

达标检测

知识点1.: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教材113页总复习第4题

4.一个公园是圆形布局,半径长约1km,圆心处设立了一个纪念碑。

公园共有四个门,每两个相邻的门之间有一条直的水泥路相通,长约1.41km。

  

(1)这个公园的围墙有多长?

  

(2)北门在南门的什么方向?

距离南门有多远?

(3)如果公园里有一个半径为0.2km的圆形小湖,这个公园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分析:

(1)求公园围墙的长度就是求半径为1km的圆的周长,依据C=2πr来计算。

 1.解决问题。

  

(1)一辆自行车车轮的外直径是0.8m,它每分钟转动150周,照这样的速度,这辆自行车1小时所行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1时=60分

  3.14×0.8×150×60=22608(m)=22.608(千米)

  答:

这辆自行车1小时所行的路程是22.608千米。

  

(2)杜师傅要把一张边长为1.2m的方桌面改成一张最大的圆桌面,锯下的边角料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22-3.14)×(1.2÷2)2

  =0.86×0.62

  =0.86×0.36

  =0.3096(平方米)

  答:

锯下的边角料的面积有0.3096平方米。

答案:

2×3.14×1=6.28(km)

分析:

(2)北门在南门的正北方向,距离南门的距离也就是这个圆的直径的长度。

答案:

答:

北门在南门的正北方向。

  1+1=2(km)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