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心理辅导技巧.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4184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朋辈心理辅导技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朋辈心理辅导技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朋辈心理辅导技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朋辈心理辅导技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朋辈心理辅导技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朋辈心理辅导技巧.ppt

《朋辈心理辅导技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朋辈心理辅导技巧.ppt(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朋辈心理辅导技巧.ppt

朋辈心理辅导技巧,主要内容,二、朋辈辅导员的素质要求,三、朋辈心理辅导基本技巧,一、朋辈心理辅导,相关数据

(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首先选择的是向朋友倾诉(79.8%),其次是向母亲(45.5%),同学(38.6%),恋人(30.9%),父亲(22.5%),同龄亲属(15.8%)倾诉。

选择向心理咨询师倾诉的仅占3.2%,相关数据

(二),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4个文件中,有3个文件都强调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问题。

尽管如此,直到2006年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数量仍然很少,师生比平均为1:

10986,一、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是同伴之间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生活经验和助人技巧所进行的同龄人之间的心理互助、激励、支持、指导、训练和咨询活动。

朋辈心理辅导之实质,1.具备“五心”,二、朋辈辅导员的素质要求,爱心,爱人爱己之心。

耐心,耐心倾听与关注。

诚心,真诚对待帮助者。

细心,细心观察言行举止、神态、外在表现等。

虚心,充分尊重与接纳帮助者。

戒主观武断,戒好为人师,戒宣扬自己,戒随意插话,戒“悲天悯人”,戒大事化小,小事化了,2.做到“六戒”,尊重,真诚,共情,治疗的成功主要并非以来治疗者技巧的高低,而依赖于治疗者是否具有某种态度。

罗杰斯,3.工作态度,1.尊重即维护当事人的价值和尊严,尊重还体现在信任当事人上。

尊重意味着彼此平等。

尊重意味着和气地对待当事人。

尊重意味着完全接纳当事人,即接纳他的优缺点,并与之平等交流。

【实例分析】,当事人:

我不是来辅导的,我只是好奇,想来看看你们所谓的朋辈心理保健员到底是干什么的,依我看你们也不是专业人员,怎么能辅导同学呢?

思考:

你该怎样应对?

【实例分析】,朋辈心理保健员微笑地说:

“你说得对,我们的确不是专业辅导员,我们只是接受过一学期的心理辅导训练。

作为朋辈辅导员,我们会和每一位来访的同学一起分析和面对他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达到共同成长。

今天你有什么事想跟我探讨吗?

”点评在这个例子中,当事人原本只是来试探,在跟朋辈辅导员的接触中,由于得到充分的尊重而产生了信任,消除了对朋辈辅导员能力的怀疑,于是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

尊重,真诚,共情,治疗的成功主要并非以来治疗者技巧的高低,而依赖于治疗者是否具有某种态度。

罗杰斯,3.工作态度,2.真诚即内心的自然流露,不是靠技巧获得,真诚即心理保健员要诚实可靠,在来访者面前表里如一,真是展示自己。

真诚可以为来访者提供安全自由的氛围,同时自身真诚的表露也会起到表率作用,促使来访者以真实自我与保健员进行交流。

【实例分析】,朋辈心理保健员发现当事人总在躲避涉及敏感内容的问题,在绕圈子、作掩饰甚至作否认性说明。

心理保健员:

我觉得你还有其他的原因,根据我的经验,如果没有更深层的原因,你不会这么痛苦。

可当我试图想去寻找时,你似乎不时地在绕圈子,不愿正视问题。

说真的,我有点伤感,因为我觉得我真心地想帮助你,可没有被你接受,我感到一种没被完全信任的感觉。

不知我的这种感觉对不对?

【注意事项】,

(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

对朋辈心理保健员来说,真诚应符合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对当事人负责、有助于当事人的成长。

“瞧你这种德性,难怪大家都不喜欢你!

”“你的有些言行容易引起一些人的误解,引起矛盾。

不知道我的这种感觉对不对?

”,【注意事项】,

(2)真诚不是自我的发泄有这样一位曾因失恋受伤害的朋辈辅导员,在辅导当事人时,由于当事人的叙述勾起了她伤心的往事,于是她花了半小时滔滔不绝地、非常激动地向当事人叙述了她的失恋经过及其痛苦。

一方面忘记了辅导当事人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当事人,而不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感情,另一方面可能会动摇朋辈辅导员在当事人心目中的形象,从而产生负效果。

【注意事项】,(3)真诚应实事求是不要为了表明自己知识渊博,或掩饰自己在某方面知识与技能的薄弱、欠缺,而不懂装懂,一旦被识破,马上就会失去当事人的信赖,而且不懂装懂还会误导当事人,带来不良的后果。

尊重,真诚,共情,治疗的成功主要并非以来治疗者技巧的高低,而依赖于治疗者是否具有某种态度。

罗杰斯,3.工作态度,3.共情即同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同理心等,即指设身处地地从当事人的立场体会、感受当事人的心情和观点(或称内心世界),同时透过适当的沟通方法将这种理解传达给对方。

但是,同感并不等于赞同当事人的所有行为和看法。

【实例分析】,当事人:

我这次数学考试成绩很糟糕,看来我真的学不好数学。

思考:

你该怎么应对?

心理保健员1:

不用担心啦,你这么聪明,一定会学好的。

心理保健员2:

你一定是没用功,所以成绩才会这么差。

1、2否认当事人的情绪和想法,忽视当事人的感情,这种没有同感的否定式回应,想当然的回应对辅导的进展没有任何帮助。

心理保健员3:

这次没考好,以后用功一点就行了。

心理保健员4:

这次数学考试成绩很糟糕不等于以后学不好数学,你不懂要多问老师啦。

3、4只是提供建议和解决问题,属于解答式回应,对辅导对象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心理保健员5:

听得出,这次没考好让你感到很失败。

你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数学考不好令你觉得很难过,你希望能找到方法使你的成绩更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应该用哪些方法来解决你的问题。

5才是共情式回应,反映了当事人目前的情绪和想法,当事人也会针对朋辈辅导员的反应表示赞同或反对。

这是一种引导式回应,它不但使朋辈辅导员可以了解当事人,而且加深了当事人对自己的了解,也有助于良好的辅导气氛和关系的建立。

如何熟练地使用共情技巧呢?

(1)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进入当事人的参照框架,把自己放在当事人的地位和处境上,尝试感受它的喜怒哀乐,感受越准确,越深入,共情层次就越高。

【小技巧】先问自己:

当事人现在表现出一种什么情绪?

然后找出适当的字眼来描述当事人现在的情绪。

而在当事人认为心理保健员已了解他的问题和想法时,就可以引导当事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当朋辈辅导员不太肯定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达到了同感时,可使用尝试性、探索性的语气来表达,请当事人检验并作出修正。

如:

朋辈心理保健员:

听你的话,你好像对你的班主任很反感,但又敢怒不敢言,是不是这样?

当事人:

噢!

不是这样的,我对他的印象并不那样坏。

朋辈心理保健员:

噢,对不起,我可能听错了,但由于这一点很重要,我希望你能举些例子,好让我更清楚你对班主任的感受,(3)表达同感时很重要的一点是适时适度,因人而已,否则会适得其反。

如:

当事人:

我这次考试考得不太好,我真失败,以后再也没有脸面去见人了。

朋辈心理保健员:

听你的话,似乎你觉得这次考试考得不好,觉得自己很没用,不如死了算了,是吗?

当事人:

那里,你说的太夸张了吧!

我只是为了这件事有点困扰而已,从来没有想到用死来解决这个问题。

(4)同感的表达除了言语表达外,还有非言语行为,如目光、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变化等等。

(5)角色把握要适度。

朋辈辅导员的共情是指体验当事人的内心“如同”体验自己的内心,但永远不能变成“就是”,这就是心理辅导中同感的真谛。

把自己当别人进入、理解把别人当自己援助、支持把别人当别人尊重、接纳把自己当自己自助、悦纳,三、朋辈心理辅导基本技巧,

(一)倾听

(二)探问(三)自我暴露,聽,用耳朵听,用心聆听,用眼睛看,

(一)倾听,倾听的专注包括身体的专注和心理的专注。

身体的专注是指在辅导过程中,朋辈心理辅导员透过身体姿势,传递出他对当事人的关切,愿意聆听与陪伴。

(身体专注的五要素SOLER)心理的专注则是指朋辈心理辅导员不仅倾听当事人的语言内容,而且也注意当事人语言叙述中语调的变化、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伴随当事人语言行为而出现的非语言行为,从而对言语作出更完整的判断。

(心理专注的五条件),专注与倾听的五要素(简称SOLER)面对当事人(Squarely)身体姿势开放(Open)身体稍微倾向当事人(Lean)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Eye)身体放松(Relax),倾听包括五个条件不批评(道德性指责)不判断(正误性判断)尊重(无条件接纳)敏锐(洞察非言语信息)以对方为中心(切记“鸡同鸭讲”),倾听时易犯的错误,1.急于下结论【实例分析】当事人:

我怀疑我的好朋友出卖了我,他把我对他说的秘密泄露了,不过我也不能完全确定,可能是朋辈心理保健员:

我想肯定是她说出去的,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我觉得这种人不值得你去做朋友的。

2.轻视当事人的问题【实例分析】当事人:

我感到很伤心,今天我家养的小狗死了。

朋辈辅导员:

死了一条狗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什么好值得伤心的。

当事人:

你根本不理解我的感受,我家的小狗跟我一起生活了10多年了,我们早已把它当做一家人那样,他死了,就像死了一个亲人一样,你说,我能不伤心吗?

3.作道德或正确性评判如:

“你讲话怎么会有这么多口头禅”,“你这种想法是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这件事上明明是你错了,你还说别人的不对”,

(二)探问,探问的类型1.开放式问题:

没有固定答案,允许当事人自由表达。

如:

“你这次考试的状况怎样?

”、“你跟同学的关系怎么样?

”2.封闭式问题:

有明确、固定的答案,当事人只能就事实状况加以回答,如:

“你考完试了吗?

”、“你有几个朋友?

”,探问的方式和内容,在辅导的不同阶段,根据辅导的不同要求,探问的方式和内容也有所区别。

第一,在辅导的初始阶段,设置的问题要有助于当事人开放自己、放松自己,从而引出问题,摸清情况,如:

当事人:

我再也不想去听课了,我就呆在宿舍自学,我肯定自己能学好。

朋辈辅导员:

这我相信,但你能不能先告诉我你听课的情况呢?

当事人:

今天老师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脑子笨,我觉得自己再没脸见人了,以后同学们看不起我了。

第二,在探讨问题时,提问要协助当事人具体、明确地表达。

如:

如:

我学习很累(有什么原因吗?

)我男朋友不好。

(哦,是哪些地方让你觉得不满意呢?

),第三,为把握当事人的真实态度和情感,设置的问题要有助于当事人进行自我了解和情感体验。

当事人:

我不知怎么搞的,只要听到考试,人就紧张得不得了。

这次英语竞赛就不敢报名,其实我平时英语学得很好的,同学有问题都来找我。

许多同学都鼓励我,可我就是没勇气。

看着报名的三位同学都获了奖,我真是后悔极了。

朋辈辅导员:

你是因为害怕考试失去了参加英语竞赛的机会。

那么,这种害怕考试的心理,是不是以前就有?

(三)自我表露,自我表露是在适当的情况下,朋辈辅导员把自己的类似经验跟当事人分享,协助当事人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感觉、想法与行为后果,并且从中得到积极的启示。

自我表露一般有两种形式:

(1)辅导员把自己对当事人的体验感受告诉当事人。

如:

“对于你刚才的态度,我非常高兴。

(2)辅导员分享与当事人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

如:

“提到考试前紧张,我以前也有类似经验,每次考试前,我常常无法看书作业,晚上睡不好不知这时你的看书效率怎样?

”,自我表露的注意事项,

(1)避免自己成为辅导中的主角;

(2)把握自我表露的时机和度;(3)自我表露应该让当事人注意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和当事人可以利用的资源上。

总之,运用技巧时,要切记辅导的目的在于协助当事人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朋辈辅导员只是一个引导着、催化者,只有当事人才是需要为问题负责的人。

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