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iorq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170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2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miorq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Dmiorq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Dmiorq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Dmiorq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Dmiorq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miorq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docx

《Dmiorq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miorq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miorq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docx

Dmiorq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电话:

传真:

邮编:

自评/考核组长:

成员:

自评/考核日期:

2010年10月31日至2010年11月5日

自评/考核情况概述:

2010年10月31日至2010年11月5日,企业自评/考核组依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核评价标准”通过听取各单位负责人关于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情况的会报和查阅相关资料、深入生产现场检查、对各单位员工进行询问等方式对全公司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进行自评/考核。

自评/考核如下:

1、10个A级要素的实得分别为:

A197分;A289分;A398分;A489.4分;A586分;A688分;A786分;A880分;A995.6分;A1090分;

2、10个A级要素得分均在60分以上,满足“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

3、根据权重数折算综合得分:

89.93分;

4、存在的问题:

从自评/考核结果表明,发现有30个不符合项;

5、自评/考核组要求:

各单位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清理及时整改,并举一反三,查找并改进可能存在的其它问题,确保企业按期通过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验收;

6、自评结论:

经自评/考核企业得分:

89.93分,按“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核评价标准”达到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

 

附:

《□自评/□考核汇总表》

□自评/□考核汇总表

4.1负责人与责任(100)(自评/考核得分分)

考核要素

考核内容

应得分

实得分

不符合项数

备注

4.1.1负责人

1.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明确其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和基层安全生产责任制;

5

2.主要负责人作出文件化的安全承诺,并确保安全承诺转变为必需的资源支持;

5

3.企业应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

5

4.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原则。

5

4.1.2方针目标

1.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2

2.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得到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落实;公众易于获得;

2

3.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

2

4.各级组织制定安全工作规划或计划,以保证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的有效完成;

2

5.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2

4.1.3机构设置

1.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

5

2.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健全安全管理网络;

5

3.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5

4.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5

4.1.4职责

1.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10

2.明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基层单位安全职责;

10

3.建立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10

4.1.5安全生产投入

1.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确定提取标准;

5

2.建立安全费用台帐;

5

3.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

5

4.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5

4.2风险管理(100)(自评/考核得分分)

考核要素

考核内容

应得分

实得分

不符合项数

备注

4.2.1范围与评价方法

1.建立评价组织;

2

2.明确风险评价目的;

2

3.确定评价范围;

2

4.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2

5.确定评价准则。

2

4.2.2风险评价

1.依据已确定的评价方法、评价准则,定期进行风险评价;

20

2.记录重大风险,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10

4.2.3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优先控制的顺序,采取控制措施。

10

4.2.4风险控制

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落实所选定的风险控制措施;

10

2.对确定为重大隐患的项目,应建立档案;

5

3.将评价结果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

5

4.2.5风险信息更新

1.应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

4

2.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

4

3.当发生事故或变更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2

4.2.6重大危险源

1.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确定企业的重大危险源;

4

2.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

4

3.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4

4.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4

5.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新建企业与周边的防护距离应满足国家标准或有关规定。

老企业与周边的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

4

4.3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100)(自评/考核得分分)

考核要素

考核内容

应得分

实得分

不符合项数

备注

4.3.1法律法规

1.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

4

2.明确责任部门及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4

3.定期进行更新;

4

4.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

4

5.及时传达给相关方。

4

4.3.2符合性评价

1.定期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

10

2.消除违法现象和行为。

5

4.3.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制订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5

2.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

10

4.3.4安全操作规程

1.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5

2.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

10

4.3.5修订

明确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

15

4.4安全培训教育(100)(自评/考核得分分)

4.4.1管理人员培训教育

1.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8

2.其他管理人员(包括职能部门负责人、基层单位负责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由企业人事、教育部门会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层次组织实施,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职;

8

3.培训内容满足本规范要求。

4

4.4.2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1.对从业人员进行基本功训练和安全培训教育,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8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按规定参加复审;

4

3.对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知识培训;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船员经海事管理机构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5

4.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其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制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专门培训。

有关人员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操作。

3

4.4.3新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1.对新从业人员进行厂、车间、班组安全培训教育;

10

2.厂、车间、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学时应满足本规范要求。

10

4.4.4其他人员培训教育

1.对转岗、下岗再就业、干部顶岗以及脱离岗位六个月以上者,应进行车间、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工作;

4

2.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安全培训教育;

2

3.对外来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

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进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

4

4.4.5日常安全教育

1.开展班组安全活动;

6

2.班组安全活动应有内容、有记录;企业管理人员和安全员应对安全活动记录进行检查、签字;

4

3.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定期参加班组安全活动;

4

4.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结合班组安全生产实际,制定班组安全活动计划,规定活动形式、内容、要求。

6

4.4.6培训教育管理

1.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制定、实施安全培训教育计划;

2

2.建立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档案,做好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2

3.记录计划变更情况;

2

4.安全培训教育的主管部门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2

5.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应为安全培训教育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2

4.5生产设施(100)(自评/考核得分分)

4.5.1生产设施建设

1.生产设施建设应满足国家“三同时”规定;

5

2.企业应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六个阶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规范管理;

10

3.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变更应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全过程进行风险管理;

5

4.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

5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