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1203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docx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docx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附件1: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制定《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是健全监测评估公民科学素质体系的重要内容,将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是指中国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标准。

1、《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结构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精神三个范畴领域,共26条基准,130个基准点,涵盖了《科学素质纲要》提出的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四科”,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两能力”的全部内容。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结构表见表2,其中,1-8条基准为科学知识范畴的内容,有44个基准点;9-18条基准为科学能力范畴的内容,有54个基准点;19-26条基准为科学精神范畴的内容,有32个基准点。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结构表

基准内容

1.了解生命现象、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的基本知识

2.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

3.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

4.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

5.掌握基本的天文知识。

6.掌握基本的地球科学和地理知识。

7.了解人体生理知识。

8.掌握获取知识或信息的科学方法。

9.掌握安全饮食、合理营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10.知道常见疾病和安全用药的常识。

11.掌握安全出行基本知识,能正确使用交通工具。

12.掌握安全用气、用电等的常识,能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

13.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14.具备基本劳动技能,能正确使用相关工具与设备。

15.具有安全生产意识,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6.掌握常见事故的救援方法和急救知识。

17.掌握自然灾害的防御和应急避险的基本方法。

18.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其应对措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19.知道世界是可被认知的,能以科学的视角观察世界。

20.能够系统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21.了解科学技术研究的过程和价值。

22.理解和支持技术创新。

23.了解科学和技术的关系,认识到技术具有两面性。

24.了解全球环境面临的问题,与自然和谐相处。

25.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

26.崇尚科学,不轻信未经验证的信息。

1-7

7条

8-13

6条

14-21

8条

22-27

6条

28-30

3条

31-36

6条

37-40

4条

41-44

4条

45-51

7条

52-61

10条

62-64

3条

65-67

3条

68-72

5条

73-77

5条

78-83

6条

84-88

5条

89-91

3条

92-98

7条

99-101

3条

102-105

4条

106-108

3条

109-114

6条

115-118

4条

119-122

4条

123-127

5条

128-130

3条

二、《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条目及基准点

《科学素质纲要》指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基准(试行)》涵盖了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四个方面,26条基准,130个基准点。

基准26条提纲挈领地提出了公民需要掌握或了解的知识、应当具备的能力,每条基准下列出了相应的基准点,对基准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基准(试行)》适用范围为18周岁以上,具有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测评时,需从130个基准点中随机选取50个基准点进行考察,50个基准点需覆盖全部26条基准。

考察形式为判断题或选择题,每题2分。

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精神三个范畴领域都需合格(对应题目达到60%的准确率)才算达标。

1.了解生命现象、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的基本知识

(1)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2)知道生物可分为动物、植物与微生物,识别常见的动物和植物。

(3)知道地球上的物种是由早期物种进化而来,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4)知道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知道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5)了解遗传物质的作用,知道DNA、基因和染色体。

(6)了解各种生物通过食物链相互联系,抵制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的行为。

(7)知道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2.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

(8)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能借助数量的计算或估算来处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9)掌握米、千克、秒等基本国际计量单位及其与常用计量单位的换算。

(10)掌握概率的基本知识,并能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1)能根据统计数据和图表进行相关分析,做出判断。

(12)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的能力,掌握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

(13)知道自然界存在着必然现象和偶然现象。

解决问题讲究规律性,避免盲目性。

3.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

(14)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15)区分物质主要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等,并能用它们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知道常见物质固、液、气三态变化的条件。

(16)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

知道大气压的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17)知道力是自然界万物运动的原因。

能描述牛顿力学定律,能用它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

(18)知道太阳光由七种不同的单色光组成,认识太阳光是地球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主要来源。

知道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是电磁波。

(19)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知识,了解成像原理。

(20)掌握电压、电流、功率的基本知识,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连接方法。

(2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灭,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总量保持不变。

4.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

(22)知道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举例说出水对生命体的影响。

(23)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

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主要性质,并能列举其用途。

(24)知道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元素及分类。

(25)知道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只改变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26)识别金属和非金属,知道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

知道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防止金属腐蚀常用的方法。

(27)能说出一些重要的酸、碱和盐的性质,能说明酸、碱和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并能用它们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简单现象。

5.掌握基本的天文知识。

(28)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是银河系内的一颗恒星。

宇宙由大量星系构成的。

了解“宇宙大爆炸”理论。

(29)知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日,并形成昼夜交替;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年,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形成四季更迭。

(30)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8天。

6.掌握基本的地球科学和地理知识。

(31)知道固体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球的运动和地球内部的各向异性产生各种力,造成自然灾害。

(32)知道地球表层是地球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交接的层面,它构成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地球环境。

(33)知道地球总面积中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的百分比,能说出七大洲、四大洋。

(34)知道我国主要地貌特点、人口分布、民族构成、行政区划及主要邻国,能说出主要山脉和水系。

(35)知道天气是指短时段内的冷热、干湿、晴雨等大气状态。

知道气候是指多年气温、降水等大气的一般状态。

看懂天气预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36)知道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能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等方式不断运动,形成水循环。

知道在水循环过程中,水的时空分布不均造成洪涝、干旱等灾害。

7.了解人体生理知识。

(37)了解人体的生理结构和生理现象,知道心、肝、肺、胃、肾等主要器官的位置和生理功能。

(38)知道人体体温、心率、血压等指标的正常值范围,知道自己的血型。

(39)了解人体的发育过程和各发育阶段的生理特点。

(40)知道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随性别、体重、活动以及生活习惯而不同。

8.掌握获取知识或信息的科学方法。

(41)关注与生活和工作相关知识和信息,具有通过图书、报刊、杂志和网络等途径检索、收集所需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42)知道原始信息与二手信息的区别,知道通过调查、访谈和查阅原始文献等方式可以获取原始信息。

(43)具有初步加工整理所获的信息,将新信息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中的能力。

(44)具有利用多种学习途径终身学习的意识。

9.掌握安全饮食、合理营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45)关注饮用水、食品卫生与安全问题,有一定的鉴别日常食品卫生质量的能力。

(46)知道食物中毒的特点和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47)选择有益于健康的食物,做到合理营养、均衡膳食。

(48)知道吸烟、过量饮酒对健康的危害。

(49)知道适当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

(50)知道保护眼睛、爱护牙齿等的重要性,养成爱牙护眼的好习惯。

(51)知道作息不规律等对健康的危害,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10.知道常见疾病和安全用药的常识。

(52)具有对疾病以预防为主、及时就医的意识。

(53)能正确使用体温计、体重计、血压计等家用医疗器具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54)知道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可以感染人体,导致疾病;知道污水和粪便处理、动植物检疫等公共卫生防疫和检测措施对控制疾病的重要性。

(55)知道常见传染病(如传染性肝炎、肺结核病、艾滋病、流行性感冒等)、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突发性疾病(如脑梗塞、心肌梗塞等)的特点及相关预防、急救措施。

(56)了解常见职业病的基本知识,能采取基本的预防措施。

(57)知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疾病、精神疾病基本特征,知道预防、调适的基本方法。

(58)知道遵医嘱或按药品说明书服药,了解安全用药、合理用药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常识。

(59)知道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知道对自身有过敏性的药物。

(60)了解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疗手段,与西医相比各有优势。

(61)知道常见毒品的种类和危害,远离毒品。

11.掌握安全出行基本知识,能正确使用交通工具。

(62)了解基本交通规则和常见交通标志的含义,以及交通事故的救援方法。

(63)能正确使用交通工具,定期对交通工具进行维修和保养。

(64)了解乘坐各类公共交通工具(汽车、轨道交通、火车、飞机、轮船等)的安全规则。

12.掌握安全用气、用电等的常识,能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

(65)安全使用燃气器具,初步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方法。

(66)了解安全用电常识,初步掌握触电的防范和急救的基本技能。

(67)能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如电磁炉、微波炉、热水器、洗衣机、电风扇、空调、冰箱、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照相机等。

13.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68)能分辨和选择食用常见农产品。

(69)知道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规律与相关知识。

(70)知道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

(71)农业生产者应掌握正确使用农药、合理使用化肥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72)了解农药残留的相关知识,知道去除水果、蔬菜残留农药的方法。

14.具备基本劳动技能,能正确使用相关工具与设备。

(73)在本职工作中遵循行业中关于生产或服务的技术标准或规范。

(74)能正确操作或使用本职工作有关的工具或设备。

(75)注意生产工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