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重点60.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061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解剖学重点6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系统解剖学重点6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系统解剖学重点6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系统解剖学重点6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系统解剖学重点6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系统解剖学重点60.docx

《系统解剖学重点6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解剖学重点60.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系统解剖学重点60.docx

系统解剖学重点60

系统解剖学重点

运动系统

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正前方,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1.骨(bone)的结构、骨的理化组成林

正常人共有206块骨:

中轴骨(颅骨、躯干骨),四肢骨

骨的结构:

骨质substantiaossea:

骨密质、骨松质

骨膜periosteum:

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层(含有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外层(致密,胶原纤维传入骨质附着)

骨髓bonemarrow:

填充于骨髓腔和送质间隙,红骨髓(造血),黄骨髓(脂肪组织,无造血功能,可转化红骨髓)

骺软骨epiphysialcartilaga:

长骨两端膨大,称为骺,骨干与骺相连称干骺端,幼年保留软骨,软

骨细胞分裂繁殖和骨化,长骨加长。

骨的理化:

有机质(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弹性韧性

无机质(碱性磷酸钙)——坚硬。

幼儿有:

无=1:

1(青枝状骨折),成年有:

无=3:

7

2.脊柱的组成弯曲

脊柱组成:

椎骨24块(颈椎cervicalvertebrae7、胸椎12、腰椎5)、骶骨1、尾骨1

椎骨vertebrea:

1体1弓7突起——锥体vertebralbody,椎弓vertebralarch(锥体和椎弓形成椎孔,连成椎管),棘突spinousprocess,横突2,关节突4(上下关节突).

第一颈椎——寰椎atlas:

无锥体、棘突、关节突

第二颈椎——枢椎axis:

有齿突与寰椎相关节

第七颈椎——隆椎:

棘突特别长

胸椎thoracicvertebrae:

有肋凹和横突肋凹,棘突向后下,呈覆瓦状排列

腰椎lumbervertebrae:

锥体大,棘突板状水平向

脊柱弯曲:

颈(后凸),胸(前凸),腰(后凸),骶(前凸)。

弯曲作用:

维持重心稳定,减轻震荡及维持人体直立姿势和保护脑

3.脑颅和面颅骨名称,颅中窝的孔裂名称

脑颅骨(8块)

成对:

颞骨2,顶骨2

不成对:

额骨,蝶骨,筛骨,枕骨

面颅骨(15块)

成对:

上颌骨,颧骨,颚骨,鼻骨,泪骨,下鼻甲

不成对:

下颌骨,犁骨,舌骨

颅中窝

颈动脉沟前外侧有眶上裂,后端的孔称破裂孔

在蝶鞍两侧,由前内向后外依次为:

圆孔,卵圆孔和棘孔

4.关节(articulation)的构成

关节的基本结构

关节面:

关节囊:

纤维膜,滑膜

关节腔:

关节的辅助结构

韧带:

关节内软骨:

关节盘,关节唇宪1政3Allrightsreserved

滑膜襞,滑膜囊:

5.椎骨的连结

椎体间的连结

椎间盘intervertebraldiscs

相邻两个椎体间借纤维软骨盘牢固地连结。

盘的中央部分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称髓核,是胚胎时脊索的遗迹;盘的周围部分,是多层纤维软骨呈同心圆排列组成的纤维环,富于坚韧性,限制髓核向周围膨出。

如果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产生脊髓压迫症状。

关节:

关节突关节,寰枢关节,寰枕关节

椎弓间的连结

韧带(三长三短):

三长:

前纵韧带anteriorlongitudinalligament、后纵韧带posteriorlongitudinalligament、棘上韧带supraspinalligaments;

三短:

黄韧带yellowligament、棘间韧带interspinalligaments、横突间韧带intertransverseligament

关节

关节突关节zygapophysialjoints

寰枕关节atlantooccipitaljoint

寰枢关节atlantoaxialjoint

6.五大关节(下颔关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及其运动关节的主要肌和神经支配)

(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mandibularjoint:

组成:

由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构成。

形态特点:

关节囊松弛,其外侧有外侧韧带(颞下颌韧带)增强。

囊内有关节盘,分关节腔为上下两个腔。

运动:

属联合关节,双侧同时运动,可使下颌骨上提,下降,前移,后退及侧方运动。

主要肌:

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神经:

三叉神经分支→下颌神经→咀嚼肌神经

肩关节shoulderjoint

组成:

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关节盂的周围镶有关节唇,使关节窝略为加深。

形态特点:

肩关节囊极为松弛,关节腔宽大,囊附着于关节盂的周围和解剖颈。

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肩关节上方有连结喙突和肩峰的喙肩韧带。

此韧带与喙突和肩峰共同构成喙肩弓,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

运动:

肩关节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可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及环转运动。

主要肌:

胸大肌

神经:

腋神经(臂丛后束)

肘关节elbowjoint:

组成:

一个复合关节,由肱尺、肱桡、桡尺三个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形成。

形态特点:

肘关节关节囊的纤维层在前后方薄弱,而两侧增厚形成侧副韧带。

运动:

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肱尺关节,只能作屈伸运动;肱骨小头和桡骨头关节凹构成肱桡关节,运动受另两关节的制约;尺骨的桡切迹与桡骨头环状关节面构成桡尺近侧关节,只能做旋转运动。

主要肌: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肌,肱桡肌

神经支配:

肌皮神经(臂丛外侧束)

髋关节hipjoint:

组成:

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为典型的杵臼关节。

宪1政3Allrightsreserved

形态特点:

头大窝深关节囊厚而坚韧,股骨颈除后面的外侧部之外都被包入囊中关节囊表面有韧带增强,囊内有股骨头韧带

运动:

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但幅度较肩关节小。

主要肌:

髂腰肌、阔筋膜张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

神经支配:

臀上神经(骶丛),臀下神经(骶丛)

膝关节kneejoint:

组成:

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组成。

形态特点:

膝关节的关节囊薄而松弛,附于各关节面的周缘,周围有韧带加固。

囊的前壁有股四头肌腱,髌骨和髌韧带(起于髌骨下缘,止于胫骨粗隆)。

囊的外侧有索状的腓侧副韧带,内侧有胫侧副韧带。

关节腔内还有由滑膜衬覆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和后交叉韧带posteriorcruciateligament。

在股骨内、外侧髁与胫骨内、外侧髁的关节面之间,垫有两块由纤维软骨构成的内侧半月板medialmeniscus和外侧半月板lateralmeniscus

运动:

膝关节主要作屈、伸运动,膝在半屈位时,小腿尚可作少许的旋转运动

主要肌:

股四头肌,缝匠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神经支配:

股神经(腰丛),坐骨神经(骶丛).17块肌:

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肋间内外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胸锁乳突肌、三角肌、胶二头肌、肱三头肌、股四头肌、臀大肌、小腿三头肌(位置与作用)。

膈肌的位置与作用、形态结构以及裂孔名称—通过结构。

重要的肌群(配布)与作用---肩部、髋部、臂前、后群、大腿前内、侧群、小腿后、外侧群以及神经支配等。

17块肌

斜方肌trapezius:

位于项部和背上部的浅层,作用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降

背阔肌latissimusdorsi:

位于背下半部及胸的后外侧,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

竖脊肌(骶棘肌)erectorspinae:

纵列于躯干的背面,脊柱两侧的沟内,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胸大肌pectoralismajor:

覆盖胸廓前壁的大部,呈扇形,宽而厚,作用是使肱骨内收

肋间外肌:

位于各肋间隙的浅层,肌束斜向前下,收缩时,能提肋以助吸气。

肋间内肌:

位于肋间外肌的深面,肌束方向与肋间外肌相反,收缩时,可降肋以助呼气。

腹外斜肌obliquusexternusabdominis

为宽阔扁肌,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

腹内斜肌obliquusinternusabdominis

在腹外斜肌深面。

腹横肌transversusabdominis

在腹内斜肌深面

腹直肌rectusabdominis宪1政3Allrightsreserved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

三角肌deltoid

位于肩部,从前、外、后3个方向包绕肩关节。

全肌收缩时可使上臂外展;前部肌束收缩可协助臂前屈及旋内;后部肌束收缩可协助臂后伸及旋外。

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斜列于颈部两侧,大部分被颈阔肌覆盖,作用是:

一侧肌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头后仰

股四头肌quadricepsfemoris

是全身中体积最大的肌,有4个头,即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

作用:

伸膝关节,其中股直肌有屈髋关节的作用

臀大肌gluteusmaximus

位于臀部浅层、大而肥厚,形成特有的臀部膨隆,覆盖臀中肌下半部及其他小肌。

作用是:

使髋关节后伸和外旋。

下肢固定时,能伸直躯干,防止躯干前倾,以维持身体的平衡

肱二头肌bicepsbrachii

肌腹为梭形,有长、短两头,两头在臂中部合为一个肌腹,此肌作用主要为屈肘关节;当前臂处于旋前位时,肱二头肌能使前臂旋后

肱三头肌tricepsbrachii

位于臂后部,其主要作用是伸肘关节

小腿三头肌tricepssurae

它的两个头位于浅表,称腓肠肌gastrocnemius,另一头是位置较深的比目鱼肌。

3个头会合,在小腿的上部形成膨隆的小腿肚,向下续为人体最粗大的跟腱,止于跟骨。

作用是:

屈踝关节(跖屈)和屈膝关节。

在站立时,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体向前倾斜。

膈肌diaphragm

位置:

位于胸、腹腔之间,成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

形态结构:

膈的外周是肌性部,而中央部分是腱膜。

作用:

收缩时,膈穹窿下降,胸腔容积扩大,以助吸气;松弛时,隔穹窿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以助呼气。

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增加腹压。

膈有3个裂孔:

主动脉裂孔,紧位于脊柱前方,通过主动脉和胸导管

食管裂孔,主动脉裂孔左前方,通过食管和迷走神经

腔静脉孔,食管裂孔右前方中心腱,通过下腔静脉

 

重要的肌群(配布)与作用

臂肌的位置、起止点、作用及神经支配

位置

肌的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支配

浅层

肱二头肌

长头:

肩胛骨盂上结节

短头:

肩胛骨喙突

桡骨粗隆

屈肘协助屈肩;当前臂处于旋前位时,能使前臂旋后

 

肌皮神经

深层

喙肱肌

肩胛骨喙突

肱骨中部内侧

屈肩及上臂内收

肱肌

肱骨下半前面

尺骨粗隆

屈肘

肱三头肌

肱骨后面的桡神经沟外上及内下方的骨面

长头:

肩胛骨盂下结节

外侧头

内侧头

尺骨鹰嘴

伸肘

助肩关节后伸及内收(长头)

桡神经

前臂肌的名称、起止、作用及神经支配

位置

肌的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支配

 

前臂前群

 

第一层

肱桡肌

肱骨外上髁上方

桡骨茎突

屈肘

桡神经

旋前圆肌

肱骨内上髁

前臂深筋膜

桡骨外侧面中部

屈肘、前臂旋前

正中神经

桡侧腕屈肌

第二掌骨底

屈肘、屈腕、腕外展

掌长肌

掌腱膜

屈腕、紧张掌腱膜

尺侧腕屈肌

豌豆骨

屈腕、腕内收

尺神经

第二层

指浅屈肌

肱骨内上髁

尺桡骨前面

第2~5指的中节指骨体的两侧

屈肘、屈腕、屈掌指关节和近侧指间关节

正中神经

第三层

指深屈肌

桡、尺骨上端的前面和骨间膜

第2~5指的远节指骨底

屈腕,屈第2~5指间关节、掌指关节

正中神经和尺神经

拇长屈肌

拇指远节指骨底

屈腕,屈拇指的掌指和指间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