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9514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9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生物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细胞生物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细胞生物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细胞生物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细胞生物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胞生物学总结.docx

《细胞生物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物学总结.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细胞生物学总结.docx

细胞生物学总结

细胞生物学

绪论

1.发展简史*:

细胞生物学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

1)1665-1830s,细胞发现,显微生物学

2)1830s-1930s,细胞学说,细胞学诞生

3)1930s-1970s,电镜技术应用,细胞学发展为细胞生物学

4)1970s以来,分子细胞生物学时代

2.细胞学说*:

①有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②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③新细胞来源于已存在细胞的分裂

3.细胞的水平*:

显微水平,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亚显微水平,电子显微镜下可见

分子水平

第一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细胞*:

是有膜包围的能独立进行繁殖的原生质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进行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要素

病毒*:

病毒是由一种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

细胞体积守恒定律*:

不论物种间的差异有多大,同一器官与组织的细胞,其大小更倾向在一个恒定的范围之内

*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蓝细菌是最简单的光能自养生物之一

*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是迄今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有机体,但所有的病毒必须要在活细胞内才能表现出它们的基本生命活动

细胞的分类*:

细菌细胞

原核细胞

蓝藻细胞(蓝细菌)

古细菌(古核生物)

古核细胞

细胞真细菌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真核细胞真菌细胞

原生生物

1.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涵义?

(简答)(若为论述题,请根据各点展开)*

1)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2)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5)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2.细胞的基本共性*

1)所有的细胞都有相似的化学组成

2)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膜

3)所有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且拥有相同的遗传装置

4)所有的细胞均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增殖

3.原核细胞的基本特点

无核膜,单倍体,主要遗传物质为一条环状DNA

缺少或拥有不发达的内膜系统,无细胞骨架

细胞小,多介于0.2~10微米

核糖体为70S型

4.细菌细胞的基本特征

1)细菌的核系统:

一个环状DNA分子;无或极少有DNA-蛋白质复合物;没有典型的核结构,无核膜包被,只有类核(核区);DNA复制等过程可连续进行

2)表面膜系统:

表面结构包含细胞膜,中膜体,细胞壁,荚膜,鞭毛

3)核糖体:

大部分游离于细胞质中。

核糖体沉降系数为70S,由大亚单位(50S)与小亚单位(30S)组成

4)核外DNA:

质粒(裸露的环状DNA分子)

5)细菌细胞内生孢子(芽孢):

不良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休眠体,对外界不良环境有强抵抗力。

是单细胞特殊的分化方式

6)细菌的增殖:

核区DNA与中膜体接触,环状DNA以膜为支点,按双向复制方式复制为两个DNA子环,然后中膜体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核区,细胞质膜在两个核区间凹陷、延伸,将两个子细胞分隔开,最后形成新的细胞壁

5.蓝细菌的基本特征

1)光合作用类似于高等植物,仅含叶绿素a和光系统Ⅱ

2)遗传物质的所在部位为中心质

3)细胞内有丰富的内含物

4)细胞质膜外有细胞壁和一层角胶质层

5)细胞体积较其他原核细胞大

6)依靠细胞分裂进行繁殖

6.真核细胞的三大基本结构体系*

1)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生物膜结构系统

2)以核酸(DNA或RNA)与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遗传信息表达系统

3)由特异蛋白分子装配构成的细胞骨架系统

7.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本特征的比较*

特征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膜

有(多功能性)

染色体

有一个环状DNA分子构成的单个染色体,DNA不与或很少与蛋白质结合

2个染色体以上,染色体由线状DNA与蛋白质组成

核仁、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细胞骨架、核膜

核糖体

70S(包括50S与30S的大小亚单位)

80S(包括60S与40S的大小亚单位)

光合作用结构

蓝藻膜结构含有叶绿素a,细菌含有菌色素

植物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含有光合色素

核外DNA

裸露的质粒DNA

线粒体DNA、叶绿体DNA

细胞壁

主要成分氨基糖与壁酸

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与果胶

细胞增殖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直接分裂)

有丝分裂(间接分裂)为主

8.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中心体

(参加细胞分裂的活动)有

低等植物如藻类有,高等植物没有

叶绿体细胞壁大液泡

溶酶体

圆球体与糊粉粒

细胞壁

纤维素和果胶

第四章细胞质膜

*细胞质膜(细胞膜):

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生物膜

*细胞外被(糖萼):

由质膜表面寡糖链形成,是细胞质膜的正常结构组分

*内膜:

形成各种细胞器的膜

*生物膜:

细胞质膜和内膜的总称

细胞表面:

由细胞外被、细胞质膜和表层胞质溶胶构成

1.质膜的化学组成*:

由膜脂和膜蛋白组成,另外还有少量糖,以糖脂和糖蛋白存在

膜脂是膜的基本骨架,膜蛋白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

动物细胞膜通常含等量的脂类和蛋白质

2.流动镶嵌模型*:

1细胞膜由流动的双脂层和嵌在其中的蛋白质组成。

2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组成生物膜骨架

3蛋白质嵌在双脂层表面、内部,或横跨整个双脂层,表现出分布的不对称性

3.膜质:

主要包括磷脂、糖脂和胆固醇

1)磷脂:

约占膜脂的50%以上

主要特征:

1.一个极性头、两个非极性尾(脂肪酸链)。

2.脂肪酸碳链为偶数,16,18或20个碳原子。

3.常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

二)糖脂:

约占5%以下,神经细胞膜含量高,约占5-10%

三)固醇:

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极少数的原核细胞中,含量约膜脂的1/3,植物细胞膜中含量较少

四)脂质体:

根据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而制备的人工膜。

可用于:

转基因、制备的药物、研究生物膜的特性

膜质的运动方式:

1.沿膜平面的侧向运动

2.脂分子围绕轴心的自旋运动

3.脂分子尾部的摆动

4.双脂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

4.膜蛋白*:

根据膜蛋白分离的难易程度及其膜分子的结合方式可分为3种类型:

1.外在膜蛋白(外周膜蛋白)

2.内在膜蛋白(整合膜蛋白)

3.脂锚定蛋白

内在膜蛋白:

与膜的结合紧密,只有用去垢剂才能从膜上洗涤下来。

外在膜蛋白:

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提高温度就可以从膜上分离下来

5.质膜的流动性:

侧向扩散和旋转扩散两种运动方式

膜流动性的生理意义:

当膜的流动性低于一定的阈值时,许多酶的活动和跨膜运输将停止,反之如果流动性过高,又会造成膜的溶解。

6.质膜的不对称性:

膜内外两层组分和功能的差异,称膜的不对称性

各断面命名为(外到内):

ES细胞外表面;EF细胞外小页断裂面;PF原生质小页断面;PS原生质表面

7.细胞膜的基本功能*:

1)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保护)

2)物质的选择性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出,其中伴随着能量物质的传递(运输)

3)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导;含有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识别和侵染特异的宿主细胞的受体(通信)

4)提供酶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的进行

5)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

6)参与形成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7)膜蛋白可以作为疾病治疗的药物靶标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膜转运蛋白可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一、简单扩散*(自由扩散)

①沿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扩散

②不需要提供能量

③没有膜蛋白协助

二、*协助扩散(促进扩散、被动运输)

①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

②动力来源于电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

③借助膜转运蛋白

④饱和性、特异性、转运速率高

载体:

离子载体、通道蛋白

孔蛋白

通道蛋白水孔蛋白电压门通道

离子通道配体门通道

应力激活通道

离子通道的特点*:

极高的转运速率

动力来源于浓度梯度和跨膜电位差的合力

不是连续开放而是门控的,即通道的开闭受膜电位、化学信号或压力刺激调控

3、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逆化学梯度)运输

②需要能量

③都有载体蛋白

能量来源:

①离子梯度动力(协同运输或偶联转运蛋白)

②ATP直接供能(ATP驱动泵)

③光驱动的泵利用光能运输物质,见于细菌

协同运输*:

靠间接提供能量(膜两侧离子的浓度梯度)完成主动运输

能量来源:

动物细胞中常常利用膜两侧Na+浓度梯度来驱动,植物细胞和细菌常利用H+浓度梯度来驱动

分为同向协同和反向协同

同向协同(例:

小肠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伴随着Na+的进入,细菌对乳糖的吸收伴随着H+的进入

反向运输(例:

Na+驱动的Cl--HCO3-交换,即Na+与HCO3-的进入伴随着Cl-和H+的外流,如存在于红细胞膜上的带3蛋白

4、膜泡运输*

胞吐作用(外排):

包含内容物的囊泡移至细胞表面,与质膜融合,将

膜泡运输物质排出细胞之外

吞噬作用:

较大固体颗粒物质,如细菌、细胞碎片等

胞吞作用(内吞)胞饮作用:

吞入液体或极小的颗粒物质

第六章线粒体与叶绿体

1.线粒体的结构*:

(新线粒体来源于线粒体的分裂)

外膜:

具有孔蛋白构成的亲水通道,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通透性很高

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

内膜:

心磷脂含量高、缺乏胆固醇,导致不透性

内膜向内延生形成嵴,大大增加内表面积

膜间隙:

内外膜之间的腔隙

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

基质:

含多种酶类;DNA、RNA、核糖体以及转录、翻译必需分子;特定pH和渗透压

标志酶为苹果酸脱氢酶

2.氧化磷酸化:

作用机理:

“化学渗透假说”:

电子沿呼吸链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质子从内膜基质侧泵至膜间隙,形成质子动力势

电子载体:

在电子传递链中接受和释放电子的分子和原子

*参与电子传递链的电子载体有5种:

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辅酶Q(泛醌)、铜原子

3.叶绿体结构与功能*:

(个体发育中叶绿体由原质体发育而来,幼小叶绿体能靠分裂而增殖,成熟叶绿体一般不再分裂)

由外被、类囊体和基质3部分组成;含3种不同的膜:

外膜、内膜、类囊体膜;3种彼此分开的腔:

膜间隙、基质和类囊体腔

1)叶绿体外被

由双层膜组成,内外膜之间的腔隙称为膜间隙

外膜的通透性大,内膜通透性低

2)类囊体

类囊体囊内的空间称为类囊体腔

许多圆饼状类囊体有序堆叠成垛称为基粒

基质类囊体:

连接基粒的没有堆叠的类囊体

基粒类囊体:

组成基粒的类囊体

3)基质

内膜与类囊体之间的液态胶体物质

主要成分包括:

碳同化相关的酶类,叶绿体DNA、蛋白质合成体系、一些颗粒成分:

如淀粉粒、质体小球和植物铁蛋白等

4.为什么称线粒体、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

线粒体、叶绿体的生长和增殖主要受细胞核基因调控,但同时又受到自身基因组的调控。

(细胞核的功能更重要,一方面它提供了绝大部分的遗传信息,另一方面它具有关键的控制功能。

线粒体、叶绿体的自主程度是有限的,它们对核遗传系统有很大的依赖性。

线粒体、叶绿体的生长和增殖都是受核基因组及其自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的控制。

第9章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信号转导*:

指外界信号(如光、电、化学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引起胞内信使的浓度变化,进而导致细胞应答反应的一系列过程

细胞通讯*:

指一个信号产生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配体)传递到另一个靶细胞并与其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然后通过细胞信号转导产生靶细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靶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受体*:

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物质,包括配体结合域和产生效应的区域两个功能区域(多为糖蛋白,少数为糖脂或糖蛋白与糖脂的复合物)

第二信使*:

只在胞内产生的非蛋白类小分子,通过其浓度变化应答胞外信使与表面受体结合,调节细胞内酶和非酶蛋白的活性,从而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行使携带和放大信号的功能

分子开关*:

是指通过激活机制或失活机制精确控制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递的级联反应的蛋白质

G蛋白耦联受体:

指配体-受体复合物与靶蛋白(效应酶或通道蛋白)的作用要通过G蛋白的耦联,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从而将胞外信号跨膜传递到细胞内影响细胞的行为

1.细胞通讯的主要类型*:

1.化学通讯:

即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通讯。

多细胞生物普遍采用的方式

2.细胞间接触依赖性通讯:

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质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它细胞

3.细胞通过间隙连接或胞间连丝进行细胞间通讯

2.化学信号的作用方式*:

1.内分泌

2.旁分泌

3.通过化学突触传递神经信号

4.自分泌

3.细胞直接接触通讯方式:

1.无需信号分子的释放

2.信号分子与受体都是细胞的跨膜蛋白

3.对组织内相邻细胞的分化命运具有决定性影响

4.信号分子的类型*:

1.脂溶性信号分子

2.水溶性信号分子

3.气体性信号分子

5.受体的类型*:

细胞内受体

受体离子通道型受体

细胞表面受体G蛋白耦联型受体

酶耦联型受体

6.第二信使学说*:

胞外信号分子(第一信使)不能直接进入细胞内,而是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导致在胞内产生的小分子物质(第二信使),从而引发靶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最后产生一定生理效应,第二信使的降解使其信号作用终止。

7.第二信使的特征*:

1.是第一信使同其膜受体结合后最早在细胞质膜内侧或胞浆中出现,且仅在细胞内部起作用的信息分子

2.能启动或调节细胞内稍晚出现的反应

8.分子开关的类型:

1.普遍存在的分子开关机制,通过蛋白激酶使靶蛋白磷酸化(而活化),通过蛋白磷酸水解酶使靶蛋白去磷酸化(而关闭)

2.GTPase分子开关调控蛋白构成的细胞内GTPase超家族,结合GTP开启(活化),结合GDP关闭(失活)

9.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5个组成部分*:

1.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胞外信号分子且被激活

2.信号初级跨膜传导,靶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或细胞内信号蛋白

3.通过胞内第二信使或细胞内蛋白复合物的装配,起始胞内信号放大的级联反应

4.产生细胞应答反应

5.由于受体脱敏或受体下调终止或降低细胞反应

10.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主要特征*:

1.信号识别的特异性(特异性)

2.信号的放大作用和信号终止或下调(放大效应)

3.网络化与反馈调节机制(网络化与反馈)

4.细胞能够对来自不同信号途径的信号进行整合(整合作用)

11.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

(上课上过,但没说是重点就不展开了)

1)细胞内核受体及其对基因表达的调节

受体超家族:

一般包含3个功能域:

激素结合位点(位于C端)、抑制蛋白或DNA结合位点、转录激活结构域(位于N端)

2)NO作为气体信号分子进入靶细胞直接与酶结合

12.G蛋白耦联型受体介导的3种细胞信号通路*:

1.激活离子通道的G蛋白偶联受体

2.激活或抑制腺苷酸环化酶(AC),cAMP为第二信使的G蛋白偶联受体

3.激活磷脂酶C,以IP3和DAG作为双信使的G蛋白偶联受体

13.cAMP信号途径(即上述的12.2)*:

在该信号通路中,通过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变化调节靶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的水平,进而影响信号通路下游事件。

这是真核细胞应答激素反应的主要机制之一。

主要涉及蛋白组分*:

①激活型受体(Rs)或抑制型受体(Ri)

②活化型三聚体G蛋白(Gs)或抑制型三聚体G蛋白(Gi)

③腺苷酸环化酶:

跨膜12次。

在Mg2+或Mn2+的存在下,催化ATP生成cAMP

④蛋白激酶A(PKA):

cAMP途径是由cAMP激活的PKA所介导的

⑤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PDE):

降解cAMP生成5᾿-AMP,起终止信号的作用。

PKA信号传递过程中信号的放大:

一个激素分子→一个腺苷酸环化酶→大量的cAMP→每4个cAMP激活一个PKA→每个PKA使大量蛋白分子磷酸化

cAMP信号途径*:

激素→G蛋白耦联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A→基因调控蛋白磷酸化→基因转录

Æ信号解除

●通过磷酸二酯酶将cAMP降解,形成5᾿-AMP;

Æ信号抑制

●通过抑制型的信号作用于Ri,然后通过Gi起作用

14.磷脂酰肌醇双信使信号通路:

效应酶*:

磷脂酶C(PLC)

双信使*:

肌醇三磷酸(IP3)和二酰甘油(DAG)

最大特点:

胞外信号被膜受体接受后,同时产生两个胞内信使,分别激活两个不同的信号通路,即IP3/Ca2+和DAG/PKC途径,实现细胞对外界信号的应答

双信使信号途径:

胞外信号分子→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磷脂酶C→→→

→IP3→胞内Ca2+浓度升高(Ca2+通道)→Ca2+结合蛋白→细胞反应

→DAG→激活PKC→蛋白磷酸化或Na+/H+交换使pH上升

15.酶连受体的共同点*:

①单次跨膜蛋白

②接受配体后发生二聚化,二聚体内彼此相互磷酸化胞内段酪氨酸残基,发生自磷酸化启动下游信号转导

16.信号分子脱敏机制的5种方式*:

1)受体没收

2)受体下调

3)受体失活

4)信号蛋白失活

5)抑制性蛋白失活

第10章细胞骨架

细胞骨架*:

指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

狭义:

在细胞质基质中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丝

广义:

细胞质骨架、核骨架、核纤层和细胞外基质,形成贯穿于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外的一体化网络结构

踏车行为*(微丝组装的动力学特征):

当微丝组装到一定长度时,微丝的正极由于肌动蛋白亚基的不断添加而延长,负极则由于肌动蛋白亚基的去组装而缩短,出现组装和去组装动态平衡的现象

分子马达*:

指依赖于微管的驱动蛋白、(胞质)动力蛋白和依赖于微丝的肌球蛋白这三类蛋白质超家族的成员

1.细胞骨架的主要功能*:

1)结构与支持作用

2)胞内运输作用

3)收缩和运动

4)空间组织

2.微丝*:

(又称肌动蛋白丝或纤维状肌动蛋白)直径7nm

*主要结构成分是肌动蛋白

两种存在形式:

肌动蛋白单体和单体组装而成的纤维状肌动蛋白

*主要功能:

确定细胞表面特征,维持细胞形态,参与细胞运动,参与肌肉收缩等

*细胞内微丝网络的组织形式和功能通常取决于与之结合的微丝结合蛋白,而不是微丝本身

*组装过程:

成核反应:

2~3个肌动蛋白单体聚集成一个寡聚体(即核心)

纤维的延长:

ATP-actin(结合ATP的肌动蛋白)分子向核心两端加合。

但由于微丝具有极性,ATP-actin加到(+)极的速度要比加到(-)极的速度快

影响微丝组装的条件:

Ca2+、Na+、K+、Mg2+浓度、ATP、溶液中ATP-G-actin的浓度

影响微丝组装的特异性药物:

细胞松弛素、鬼笔环肽

*微丝的分子马达:

肌球蛋白

肌球蛋白的头部和组成微丝的肌动蛋白亚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微丝的滑动

3.肌细胞的收缩运动*:

肌细胞的结构*:

骨骼肌细胞(又称肌纤维),是在胚胎期由大量单核肌细胞融合而成

肌纤维由肌原纤维组成,肌原纤维包括粗肌丝和细肌丝,粗肌丝主要成分是肌球蛋白,细肌丝的主要成分是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

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是肌节,肌节是相邻两Z线间的单位

结构图:

 

4.肌肉收缩的滑动模型*:

肌肉收缩是神经冲动引发的细肌丝与粗肌丝之间的相对滑动所致

基本过程:

1)动作电位产生:

神经冲动使肌细胞质膜去极化,并经T小管传至肌质网

2)Ca2+的释放:

肌质网去极化后释放Ca2+至肌浆中,达到收缩阈值

3)原肌球蛋白位移:

Ca2+与Tn-C结合,改变肌钙蛋白的构象,消除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结合的障碍

4)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丝做相对滑动*:

①肌球蛋白结合ATP,引起头部与肌动蛋白丝分离

②ATP酶活化,ATP水解,引起头部向前抬升与肌动蛋白弱结合

③Pi和能量释放,头部与肌动蛋白强结合,头部向M线方向弯曲,引起细肌丝向M线移动

④ADP释放,头部结构域与细肌丝之间回到僵直状态

5)Ca2+的回收

5.微管*:

外径24nm,内径15nm

*主要结构、成分:

微管蛋白组成的中空管状结构

*主要功能:

维持细胞形态

细胞内物质运输

*微管的分子马达:

驱动蛋白、胞质动力蛋白

对低温、高压和秋水仙素敏感

大部分微管在细胞质内形成暂时性的结构,如分裂细胞的纺锤体微管;另一些微管则形成相对稳定的“永久性”结构,如存在于纤毛或鞭毛内的轴丝微管。

微管起源于中心体、基体或细胞内特定区域

*微管的类型:

单管(如细胞质微管或纺锤体微管)、二联管(存在于纤毛或鞭毛的轴丝微管)和三联管(存在于中心体或基体的微管)

*微管的体外组装:

(存在踏车行为)

成核:

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先形成αβ-微管蛋白二聚体

延伸:

一些微管蛋白二聚体先纵向聚合形成短的丝状结构,然后通过在两端及侧面增加二聚体而扩展为片状,当片状聚合物加宽到大致13根原纤维时,即合拢形成一段微管

(简):

成核反应→原纤丝组装→片状结构的形成→合拢成短的微管→微管的延长

*微管组织中心:

在活细胞内能起始微管的成核作用,并使之延伸的细胞结构称为微管组织中心,即微管进行组装的区域

6.微管结合蛋白的主要功能*:

①促进微管组装

②增加微管稳定性:

通过微管结合结构域与微管特异性结合,使微管不易解聚

③促进微管聚集成束:

通过突出微管表面的结构域与相邻的微管作用,对微管网络的分布和功能进行调节

7.驱动蛋白(分子马达)结构及功能:

结构:

由2条重链和2条轻链组成,呈杆状结构,头部一端有两个呈球状的马达结构域,另一端是重链和轻链组成的扇形尾端,中间是重链组成的杆状区。

球状头部具有ATP结合部位和微管结合部位

功能:

介导膜泡从微管负极向正极方向移动

8.胞质动力蛋白(分子马达)结构及功能:

结构:

由2条重链,4条中间轻链和2条中间链组成

功能:

将ATP储存的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介导膜泡沿微管正极向负极的运动以及与有丝分裂纺锤体动态结构相关

9.纺锤体微管的种类*:

1)动粒微管:

连接染色体动粒与两极的微管

2)星体微管:

中心体周围呈辐射分布的微管(作用:

将复制后的中心体推向两极)

3)极微管:

从两极出发,在纺锤体中部赤道区相互交错重叠的微管

10.中间丝:

直径10nm

中间丝是最稳定的细胞骨架成分(用高盐溶液和非离子去垢剂不能去除)

植物细胞内尚未发现中间丝

主要功能:

增强细胞抗机械压力的能力,起重要支撑作用

中间丝与mRNA的运输有关

建立细胞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联系

中间丝的组装:

两个中间丝蛋白亚基平行排列组装成超螺旋二聚体→两个二聚体反向平行半交叠组装成四聚体(基本结构单位)→四具体首尾相连形成原纤维→原纤维构成10nm纤维

第十三、十四章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细胞周期:

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经过物质积累,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

*细胞同步化:

指在自然过程中发生或经人为处理后造成的整个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同一个时相的现象

*早熟染色体凝缩(PCC)(书上写的是凝缩,ppt上写的是凝集):

M期细胞与其他间期细胞进行融合后培养一段时间,与M期细胞融合的间期细胞发生了形态各异的染色体凝缩的现象

*成熟促进因子(MPF):

M期细胞具有促进间期细胞进行分裂的因子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激酶):

因为cdc基因(与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调控有关的基因)与周期蛋白结合才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