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吉林二中高三生物最后一卷含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39411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吉林二中高三生物最后一卷含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吉林吉林二中高三生物最后一卷含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吉林吉林二中高三生物最后一卷含答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吉林吉林二中高三生物最后一卷含答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吉林吉林二中高三生物最后一卷含答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吉林二中高三生物最后一卷含答案详解.docx

《吉林吉林二中高三生物最后一卷含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吉林二中高三生物最后一卷含答案详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吉林二中高三生物最后一卷含答案详解.docx

吉林吉林二中高三生物最后一卷含答案详解

吉林省吉林二中高考生物最后一卷

 

一、选择题:

共6题,每题6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率取决于膜上载体的数量

B.转录从基因的特定位点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

C.侧芽生长缓慢是因为侧芽细胞不能产生生长素

D.人体中可以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合成酶

2.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叶中提取的有机物,其对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B.碳是构成黄花蒿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C.青蒿素是黄花蒿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D.黄花蒿和疟原虫的细胞结构完全相同

3.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时神经元膜外Na+的浓度变低

B.细胞发生癌变后糖蛋白会增多

C.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比组织液中高

D.种子萌发时细胞内DNA/RNA比值比休眠时高

4.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在酸陛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B.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向研钵中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C.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利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两次

D.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记名计算法需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个体数目

5.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会发生两次选择:

第一次选择保留下来的B淋巴细胞一般不会对机体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第二次选择保留下来B淋巴细胞的能表达高亲和力抗原识别受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完成分化并发育成熟

B.经过第二次选择后保留下来的是浆细胞

C.机体自身抗原结构改变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病

D.未被保留下来的B淋巴细胞将发生细胞坏死

6.埃博拉病毒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步骤:

第一步,黏附到宿主细胞膜表面;第二步,病毒被内吞形成内吞体,病毒囊膜表面糖蛋白在内吞体里经过宿主蛋白酶的酶切处理,变成激活态糖蛋白,暴露出受体结合位点,内吞体膜上的受体分子插入该病毒表面糖蛋白顶端的凹槽里进行相互作用,从而启动病毒膜与内吞体膜融合,并释放病毒的遗传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宿主蛋白酶的活性有利于防止该病毒的扩散

B.该病毒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直接被浆细胞识别

C.该病毒侵染人体细胞并释放其遗传物质的过程依赖于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D.未来可根据激活态糖蛋白顶部的凹槽设计多肽抑制剂,来阻断该病毒的入侵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9分)

7.如图表示在适宜温度和一定CO2浓度条件下,光照强度对甲、乙两种绿色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绿色植物细胞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若甲植物吸收光能的色素被破坏,会使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      减少,进而影响暗反应中C3的还原,此时图中A点将向      (填“左”或“右”)移动.

(2)植物光合作用在遇到一定限制因素时,其速率将受到影响.对于甲植物来说,图中限制Ⅰ和限制Ⅱ分别代表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      和      .

(3)自然条件下,影响图中B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甲植物从A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土壤转移至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含量将      (填“增加”或“减少”).

8.某地推行退耕还草工程,大量的农田变成草场形成连片的草原,而后该地的生物种类发生了变化,下表为其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存在食物关系有“+”表示),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被捕食者

捕食者

+

+

+

+

+

+

+

+

+

(1)表中生物不能构成群落的原因是      ,农田变成草场的演替类型为      .

(2)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丙的种群数量为1000只,已知调查者重捕50只丙,其中只有1只有记号,则最初有      只丙被标记.

(3)若丁突然大量死亡,则戊的数量变化趋势是      .丁行走时遗留的气味会导致戊对其捕食,丁对戊传递的信息种类为      .

9.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L)的生理作用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用放射性碳标记的IAA处理主根,检测油菜素内酯对于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实验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

(1)图示表明标记的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为      ,BL可以      (填“促进”或“抑制”)生长素运输,且对      (运输方向)的作用更显著.

实验二:

表中所示是相关研究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1

2

3

4

5

6

油菜素内酯浓度/(mg•L﹣1)

0

0.10

0.20

0.30

0.40

0.50

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0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3)第2、6两组,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相同,油菜素内酯(BR)对芹菜幼苗生长的      (填“促进”或“抑制”)相同.

(4)在芹菜幼苗生长的调节过程中,与BL作用类似的激素可能是      (填“赤霉素”“乙烯”或“脱落酸”).

10.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甲流的有效措施.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人体接种H1N1甲流疫苗后,其中主要成分血凝素(病毒囊膜糖蛋白)可作为      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2)一旦H1N1甲流病毒入侵机体,      会迅速增殖分化为      ,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的H1N1结合阻止其吸附宿主细胞;若少量病毒侥幸侵入机体细胞,机体还可依靠      免疫将被感染细胞清除.

(3)C48/80是一种可激活巨噬细胞(吞噬细胞的一种)的聚合物,研究人员为了研究C48/80对疫苗免疫效应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选用126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8组,采用滴鼻方式给药,28天后以致死剂量H1N1病毒悬液处理小鼠,一段时间后测定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水平,在病毒处理后21天计算各组小鼠成活率,结果如下表:

组别

疫苗及辅助剂

疫苗剂量(μg)

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

小鼠存活率(%)

A

H1N1+C48/80

1.5

13

100

B

H1N1

1.5

11.3

100

C

H1N1+C48/80

0.15

11.3

87.5

D

H1N1

0.15

9.67

50

E

H1N1+C48/80

0.015

10.33

62.5

F

H1N1

0.015

9.33

25

G

C48/80

﹣﹣﹣﹣﹣﹣﹣

6.0

0

H

H1N1+CTB*

1.5

14.33

100

注:

CTB*已被证实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辅助剂,可增强疫苗的免疫效力

①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可再增加一组对照实验,其处理应为      

②实验数据显示,G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比其他组      ,最可能的原因是      .

③实验结果表明,随H1N1疫苗剂量的增加,免疫小鼠的      ,且添加C48/80的免疫组与同剂量单独H1N1疫苗免疫组比较,同时它们再与H组结果比较,C48/80的作用是      .

11.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其体色有黄身(H)、黑身(h)之分,翅型有长翅(V)、残翅(v)之分.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5:

3:

3:

1,已知果蝇有一种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体色与翅型的遗传遵循      定律,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      .

(2)不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组成是      .F2黄身长翅果蝇中双杂合子的比例为      .

(3)若让F2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4)现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果蝇,从中选取亲本通过杂交实验来验证上述不能完成受精作用的精子的基因型.

①杂交组合:

选择      的果蝇进行杂交.

②结果推断:

若后代出现      ,则不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型为      .

 

吉林省吉林二中高考生物最后一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共6题,每题6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率取决于膜上载体的数量

B.转录从基因的特定位点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

C.侧芽生长缓慢是因为侧芽细胞不能产生生长素

D.人体中可以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合成酶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跨膜运输中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此过程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甘油等物质的运输.

2、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两个阶段:

①转录:

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②翻译:

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3、顶端优势:

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其原因是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

4、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解答】解:

A、甘油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向是顺浓度梯度运输,既不需要载体蛋白质的协助,也不消耗细胞的能量,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率取决于甘油的浓度差,A错误;

B、转录从基因的特定位点开始,到终止子结束,而不是到终止密码子结束,B错误;

C、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越高,起抑制作用,生长缓慢,C错误;

D、酶是所有活细胞都产生的,而人体中的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分泌产生的,所以人体中可以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合成酶,D正确.

故选:

D.

 

2.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叶中提取的有机物,其对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B.碳是构成黄花蒿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C.青蒿素是黄花蒿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D.黄花蒿和疟原虫的细胞结构完全相同

【考点】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分析】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

C、H、O、N、P、S、K、Ca、Mg,其中C、H、O、N、P、S是组成生物细胞的主要元素,C、H、O、N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而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也是组成生物大分子的核心元素,因为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解答】解:

A、青蒿素存在于黄花蒿植物细胞中,并非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中,A错误;

B、碳是构成黄花蒿细胞的最基本元素,B正确;

C、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C错误;

D、黄花蒿为植物细胞,疟原虫为动物细胞,两种的细胞结构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

B.

 

3.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时神经元膜外Na+的浓度变低

B.细胞发生癌变后糖蛋白会增多

C.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比组织液中高

D.种子萌发时细胞内DNA/RNA比值比休眠时高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分析】兴奋时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由外负内正转变为外负内正.细胞癌变后膜表面糖蛋白减少.人体细胞内气体交换是自由扩散过程.种子萌发时基因表达增强.据此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