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39059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x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

  第一学习主题:

史前时期的人类

  第一课早期人类

  课程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掌握世界三大人种、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国家和地区、氏族组织,理解劳动创造人的科学观点。

2.对学生进行劳动观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爱劳动的好习惯。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自学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劳动创造人,原始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教学难点: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简介本学期的下学期的学习及任务、目标

  二、提出本课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拟出阅读提纲。

  .劳动是怎样使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的?

2.现代人分哪几种?

各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原始人类使用哪些工具?

进行了哪些重要的生产活动?

4.氏族组织中原始人类怎样生活?

  5.世界上哪些地区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

其标志着什么?

  三、指导学生阅读全文

  四、学生回答问题

  五、完成课堂练习

  本课作业:

书后练习

  教学反思:

  第二学习主题 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

  知识目标

  掌握古埃及、巴比伦、印度奴隶制国家的建立、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古埃及、巴比伦、印度文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初步掌握阶级观点。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

  难点:

《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种姓制度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亚非文明古国示意图》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本课导语导入

  新课学习

  一、神奇的金字塔

  

(一).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1.埃及的地理位置(挂图)2.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时间-首都:

-

  3.社会经济与阶级状况(讲解):

农业、手工业

  

(二)法老与金字塔

  阶级关系:

法老:

名称由来、职权什么是金字塔?

金字塔的地理位置与功能,金字塔简介:

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金字塔之迷,古埃及鼎盛时期:

国王图特摩斯三世、跨亚非

  (三)古埃及的衰亡:

内外交困、前525年亡于波斯

  二、汉谟拉比法典

  

(一)两河流域和古巴比伦王国1.地理位置(挂图)2.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及统一(讲解)

  

(二)汉谟拉比法典:

1.目的(讲解)2.内容(学生归纳)3.实质(讨论)4.地位(讲解)

  (三)古巴比伦的灭亡和两河流域的历史走向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地理位置2.奴隶制国家的建立与统一,阿育王统治时期最为强盛。

3.种姓制度:

一种等级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教学后记:

  第2课中古日本和阿拉伯国家

  课程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记住日本大化改新的年代和伊斯兰教创立者的名字,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和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兴起的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汉文和日文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接受中国先进文化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汉文和日文两种文字共性的归纳,学习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伊斯兰教产生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效仿隋唐封建制度,实现了社会进步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对

  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通过日本大化改新的成功,认识先进文化和国际交流对改变落后面貌、促进文

  明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的了解,认识宗教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二、难点:

: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政教合一关系。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复习中日隋唐时期的交往导入

  一.日本的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

  ⒈大和统一日本:

日本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大和统一(掌握统治者名称)、部民制

  ⒉大化改新(646年):

1)背景:

朝廷统治的危机,孝德天皇的上台

  2)改革的内容:

分析:

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内容;深受唐朝的影响

  3)历史意义:

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3.幕府统治的建立日本幕府统治建立的标志:

1192年源赖朝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

  “幕府”一词的含义:

日本封建庄园的发展→武士集团的兴起

  二、阿拉伯国家的兴起

  

(一)伊斯兰教的产生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伊斯兰教的创立

  )历史背景:

阿拉伯半岛地理位置创立背景归纳成三点来理解…。

  需要共同的宗教信仰能把人们维系在一起,…在这种形势下,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教兰教

  2)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讲述创教经过,要求同学们必须记住这个重要的年代。

  2.阿拉伯半岛基本上实现统一

  630年,穆罕默德从麦地那返回来,进军麦加,麦加贵族无力抵抗,承认穆罕默德为政治和宗教领袖,即政教合一的国家元首。

不久,阿拉伯半岛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二)阿拉伯帝国

  .帝国的形成与繁荣

  穆罕默德死后,他的继承人称为哈里发。

哈里发接连征服了西西、北非、中西和欧洲的西班牙等地。

8世纪中期,阿拉伯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阿拉伯承袭了被征服地区的封建生产关系,确立了封建制度。

这种情况在世界历史上是个特例。

随着哈里发的扩张,伊斯兰教传到了帝国势力所及的一些地方,逐渐发展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帝国初期的100年间,国势强盛,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

帝国的首都巴格达是一座繁华的国际性大城市。

2.帝国的衰亡

  帝国衰亡原因:

1)人民起义的打击;2)封建割据势力的成长;蒙古人的征服。

(提问法)

  0世纪时,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三个哈里发国家。

指导学生看脚注,以明确三个哈里发国家的称谓。

  巩固小结:

1.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强盛、分裂→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的基本线索,进行小结

  教学后记:

  第三学习主题古代欧洲文明

  第1课

  古代希腊

  课程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知道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城邦斯巴达和雅典,掌握雅典著名的改革家梭伦、伯里克利及改革的主要内容,了解希腊文明的起源及城邦繁荣的状况。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阅读插图,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认识奴隶制民主的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古代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了解希腊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劳动的基础之上的史实,理解古希腊文明是奴隶制文明;通过雅典民主政治从形成到繁荣过程中的梭伦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对学生进行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进行改革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雅典民主政治、希腊城邦的繁荣。

二、难点: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教学过程:

  由奥运会的来历导入

  一、古希腊的繁荣

  .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

临海、多山2.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国家机构:

奴隶制共和国,爱琴文明的历史地位

  3.斯巴达和雅典

  )斯巴达:

地理位置,居民组成斯巴达人、皮里阿西人、希洛人及阶级状况,国家机构:

奴隶制王国

  2)雅典:

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居民:

雅典公民、奴隶和外邦人。

出现时间、地点、线形文字及迷宫

  4、古希腊的繁荣

  提问、讨论、理解:

公元前5世纪希腊进入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繁荣的时期。

表现为:

一是奴隶制的繁荣。

奴隶制度充分发展起来。

当时奴隶数量众多,被广泛使用成为社会的主要生产者。

奴隶的地位非常低下,被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二是经济的繁荣。

雅典的商业发达,各种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商贾云集,是当时地中海地区国际贸易中心。

三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四是文化的繁荣。

雅典思想文化活跃,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名哲学家。

戏剧活动兴盛,创作了大量流传于世的悲剧和喜剧作品。

雕塑和建筑艺术成就巨大。

这一切,使雅典成为希腊世界最先进的城邦。

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古希腊繁荣时期城邦政治知道的基本情况

  明确:

绝大多数城邦废除了国王,实现共和,一些城邦建立了公民享有充分权利的民主国家。

  2、梭伦改革

  学生阅读,明确梭伦改革的背景、时间、内容及主要的民主权利机关。

  3、伯里克利改革

  学生阅读,讨论理解改革的目的、内容及结果

  4、讨论:

我们该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雅典的民主政治由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和“贝壳放逐法”构成,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每一个有公民权的男子都有参加五百人会议的机会。

  雅典民主政治建立的基础是奴隶主对奴隶的专政,是为雅典的奴隶制经济、奴隶主服务的,规定只有男子才有公民权,奴隶和妇女都没有政治权利,即使享有公民权的人,也不可能经常参加政治活动,实际上真正参与民主政治活动的人是不多的。

据当时粗略的估计,雅典的奴隶达三十六万五千人左右,外邦人和无产者约四万五千人,自由公民,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共约九万人。

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教学反思:

  第2课

  古代罗马

  课程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罗马共和国建立和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记住恺撒、屋大维及其相关的史实;知道布匿战争;了解罗马奴隶制发达的状况和斯巴达克起义;理解古代罗马国家的奴隶制性质。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化,分析罗马共和制崩溃、君主制建立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认识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奴隶制性质,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让学生概述斯巴达克起义的过程和起义奴隶的英勇斗争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罗马社会经济繁荣的史实,认识广大奴隶为社会经济繁荣所作的贡献,对学生进行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教育;

  通过学习斯巴达克起义,使学生认识到奴隶起义具有正义性,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古代罗马社会经济的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劳动基础之上的。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重点:

罗马国家的演变过程、罗马奴隶制。

  二、难点: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

  复习导入:

  复习旧课:

古代希腊的奴隶制城邦、雅典的改革、希腊的文化、商业中

  心、亚历山大帝国。

从意大利半岛的地形特征导入。

  一.罗马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罗马城的来历: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材料)

  公元前509年建立奴隶制共和国。

  2.罗马共和国的征服和扩张

  )对意大利的统一   2)布匿战争   3)对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征服

  3.罗马的共和制度   国家机构:

执政官、元老院

  4.罗马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奴隶使用的普遍和奴隶地位的低下

  5.斯巴达克起义  理清:

时间、经过、历史意义(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

  二.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的建立:

阅读、梳理、总结。

  背景:

罗马奴隶主统治遭到沉重打击,军事实力人物为建立军事独裁进行争夺。

  建立者:

屋大维时间:

公元前27年

  2.帝国前期的繁荣:

阅读、生谈

  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我国称之为“大秦”帝国繁荣状况

  三.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分裂  原因:

罗马奴隶制的危机、日耳曼人的入侵

  分裂:

公元395年分裂为东西罗马两部分、首都

  2.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消灭

  历史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