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安装规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383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空调安装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央空调安装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央空调安装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央空调安装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央空调安装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空调安装规范.docx

《中央空调安装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空调安装规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空调安装规范.docx

中央空调安装规范

中央空调安装规范

第一章施工前的准备

1.1.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任何技术的差错或隐患都可能引起人身安全和质量事故,造成人、财、物的损失,因此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1.1.1.施工图纸会审:

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施工图,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熟悉设计目的、设计意图、领会设计效果。

凡发现施工设计图中存在的问

题,必须做出专项记录,向设计部门联系,同时请设计者做出解释;若施工图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应由设计部门做出设计变更。

1.1.2.会同有关单位搞好现场接收工作:

现场交接的重点是施工测量与有关资料的移交,熟悉场地情况,包括场地构筑物、管线埋设条件等。

1.1.3.编制施工图预算:

依据设计施工图、招投标文件、合同条款编写详细施工图预算。

它是签订合同、工程结算、进度拨款、成本核算、材料计划编制、加强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1.14技术交底:

在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应结合具体工程内容、施工现场、关键工序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验收标准等进行交底。

1.2.物质准备

施工预算

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斤法

資源需要量计划

抑工订货,签订供应合同

确定运输方式和计划

组织进场,按平面團堆蝕

储有保管

i

使用

物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准备、施工机具准备和安全防护用品的准备。

1.2.1.材料准备:

工程所用材料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根据工程内容确定需用量,确定好货源,签订购买合同。

根据进度要求制订进场计划,组织好运输。

对主要材料,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材料采购计划,分批进场。

1.2.2.必须在工程现场设置临时材料仓库,对各种材料的入库、检验、保管和出

库应严格做好记录,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

1.2.3.施工机具准备:

根据施工工艺的需要,对公司自有的机械设备,提前检修保养好,对不够的机械设备须提前做好计划。

1.3.施工准备

1.3.1.进场后,将用电负荷报业主,与业主沟通后,然后进行水电接驳,并与业主办理交接手续。

第二章室内机组的安装

2.1.材料的选择

2.1.1•膨胀螺栓、吊杆、槽钢、角钢根据机组重量按下表选择。

常号

重重li=

脸胀蠟栓

吊杆

角钢

1

申呼100

no

LSD*E0*5

2

100^1E0

®10j100

中10

E10

LSO*SO15

150-250

f12J100

f12

E10

LSO?

SO15

J

250-400

甲14J100

f14

112.6

LSff5"5

5

T1QD

rue

4弓『5

22设备的检查

2.2.1.室内机安装前必须检查型号、名称与施工图纸是否一致。

2.2.2.按照机组装箱清单仔细核对机组的随机配件,并妥善保管。

2.2.3.检查室内机是否有泄漏。

用螺丝刀顶开机组的接管封帽处的塑料顶针,感觉是否有气体流出,若有说明室内机没有泄漏,若没有则需对室内机进行打压试验,确认室内机是否有泄漏。

有泄漏的机组不能安装。

2.3.室内机的安装

2.3.1.室内机安装位置的确认,需按设计图纸与用户及其他工程安装单位一起沟通决定,应综合考虑室内机、检修口、送回风口的位置以及线控器的位置,从检修口或回风口应能方便检查电器盒、电子膨胀阀部件及电机。

2.3.2.安装位置选择应考虑如下几点:

1)合理的气流组织

室内机组的位置选择应能合理布置送、回风口,使房间大部分空气与室内机形成

良好的热交换。

出风口不能直接对着人吹。

2)有利于排水通畅

机组安装高度考虑冷凝水的排放。

3)机组方便维修

有利于设置维修口,有足够的维修空间,能方便对机组电气盒进行操作。

233.室内机吊杆位置必须定位准确,保证吊杆竖直。

使用M8及以上的吊杆。

2.34室内机必须吊装水平,用水平尺检验机组是否吊装水平,室内机可以向排水管侧以0.003的坡度倾斜安装,以利于排水。

2.3.5.室内机吊装后要防尘、防杂物,应对室内机进行保护。

机组的电器盒、进风口、出风口以都应做好防护措施。

第三章铜管的安装

3.1.材料的选择

3.1.1.铜管的选择

1)铜管必须是磷酸脱氧无缝紫铜管。

2)铜管内壁应清洁、干燥:

杂质含量w30mg/10m

3)铜管的壁厚应符合要求,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3.3.铜管支吊架的安装

3.3.1.水平管道应用吊架或托架来支撑;立管应用管码来固定,固定应牢固。

必须考虑铜管的热胀冷缩,无论吊架还是托架,都不能将保温后的铜管夹紧,也不能将保温夹薄。

铜管支撑间距要求如下:

铜管外径Cm)

*<16

19.05<*<40

横管间距Cirun)

1000

150C

2000

立管间距血

1500

2000

2500

在液管和气管共同悬吊时,以液管尺寸为准。

沿墙敷设铜管可以按规定设置固定支架。

3.3.2.支、吊架的型式应符合设计规范。

3.4.配管

3.4.1.根据图纸确定分歧管的位置,若图纸上没有明确,分歧管位置应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1)分歧管与分歧管之间的间距要保证800mm以上;分歧管前后与折弯点间距要保证800mm以上,两折弯点间距也要保证800mm以上;

2)分歧管水平放置时,要保证两分歧支管在同一水平面上,因此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能水平放置好分歧管。

3)分歧管前后均为焊接点,必须有足够的焊接操作空间,因此不能离墙壁或其他管道太近;

3.4.2.根据分歧管位置、室内机位置、室外机位置进行配管下料,对于盘管材料铜管,应尽量按照实际连接长度下料配管,这样就只需要在分歧管位置进行焊接,减少了焊点;对于直管材料铜管,也应尽量减少管道连接的焊点。

3.4.3.配管前必须对管道进行吹洗或清洗,对于盘管材料的小管径铜管使用高压氮气进行吹洗铜管内壁;对于直管材料的大管径铜管使用蘸酒精的纱布来回拖拉清洗铜管内壁。

3.44配管前应穿好保温管,穿保温管时,铜管端口必须用胶布缠好封口,避免杂质进入。

3.5.切割铜管

1)用专用而且合适于铜管尺寸(大、中、小)的切管器垂直于轴线方向切断。

2)操作时应该缓慢地加紧切管器、缓慢地转动、在铜管不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切断铜管。

若管端明显变形时,将其切断并扔掉,重新加工。

3)严禁将铜管直接放在地面上作业,以防止水和垃圾进入。

5)去除切割面的毛刺,铜管的切割面会产生毛边,必须将其除掉并吹清管内的

杂物和整修管端,用刮刀等将内侧的毛边去掉,作业时将管端向下,以防止铜屑掉入管内。

6)打磨切割面,将铜管切口朝下放置并加以磨光。

3.5.1.扩喇叭口

1)将一个扩口螺母套在铜管上,在对铜管一端进行扩口前,一定要先套入扩口螺母,因为当铜管被扩口之后就无法套入扩口螺母了。

2)确认一下扩口靠模内是清洁的。

3)用符合设计尺寸的扩口靠模夹住铜管。

4)确定合适的扩口靠模表面到铜管末端的距离。

如果测定的尺寸较小,相应的接触部位尺寸也会变小,这样就可能造成漏气现象

铜管(外径)

(P6,35

9,52

W127

15.9

19,05

A(R22)

0.5iwn

1.Oim

A(R410A)

1.0mm

1.5mm

5)扩口完成后在扩口部分均匀涂抹相应的冷冻油,起润滑和密封作用。

1)手动弯管,适用于细铜管(©6.35-©12.7)。

2)弹簧弯管器加工,将弹簧插入或套住铜管进行弯曲加工(©6.35-©22.2)。

3)手动弯管器加工,应使用尺寸合适的弯管器进行加工(©6.35-©22.2)。

3.5.4.胀管

胀管是在同管径铜管相接时,将一根铜管的一端管口胀大,并制成杯形承口,代替套管,只有一处焊点,降低泄漏危险。

胀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管道切断后必须清除内部的毛刺和杂质。

2)胀管时在胀管表面上应加适量的润滑油(润滑油必须是符合对应制冷剂系统要求)。

3)胀管长度应与管径插入深度相符合。

4)为避免胀管处留下直线痕迹导致泄漏,操作时应将铜管转一个角度进行矫正。

5)胀管时应避免用力过猛而导致出现裂纹。

3.5.5.铜管穿墙

1)管道穿墙前必须对端口进行密封,避免杂质进入。

2)管道穿过的外墙孔必须密封,并应向室外倾斜向下,雨水不得渗入。

3)管道穿越墙体或楼板处应设保护套管,穿墙套管与墙体等长,穿楼板套管与楼板底面平齐,顶面高出20mm位于卫生间时应高出地面50mm管道与套管的空隙应用隔热或其它不燃材料填充。

4)不得将套管作为管道的支承。

5)不得将管道焊缝和扩口螺母置于穿墙套管内。

3.6.铜管的焊接

3.6.1.焊接操作

1)准备好氮气、氧气、乙炔、焊枪、焊条及相关工具材料;

2)接好氮气管道,对系统进行充氮,首先充驱赶氮气,驱赶氮气压力约为0.1MPa,持续30秒左右,将管道内的大部分空气进行排除,然后将氮气压力调至0.05±O.OIMPa,压力不宜过大感觉管口有气流即可;

3)从离充氮最近的连接处开始焊接,直至最后一个焊点焊接完成;

4)焊接过程中充氮不能中断,焊接完成后应继续充氮,等待铜管自然冷却后停止充氮,避免铜管内壁产生氧化皮;

5)焊接完成后应检查焊点是否饱满,焊缝部没有气孔、砂眼,没有明显的“钎料下垂”。

3.7.铜管与室内机的连接

1)首先必须使用一把匹配的固定开口扳手,定位卡紧室内机的管接头,禁止使用活动扳手,避免因开口距离调节不当出现管接头打滑的现象,进而导致室内机管接头受力出现裂纹泄漏的问题;

2)然后使用另一把匹配的固定开口扳手或活动扳手卡紧接管螺母,注意不要有间隙,避免打滑;

3.9.铜管安装三要素请特别注意制冷剂管道与大楼其他设施管道的要求有所不同。

若忽略以下几点,将会带来很大的质量隐患。

在进行管道安装时,应力求保证管道内“干燥”、“清洁”、“气密性”。

这就是制冷剂管道安装的三要素。

第四章排水管的安装

4.1.材料的选择

4.1.1.冷凝排水管的选择

冷凝排水管可选择镀锌钢管和PVCt,由于金属管道易锈蚀因此推荐冷凝排水管选择PVC排水管,排水管管径根据机组的制冷量按下表进行选择。

制冷量(kW)

<17.6

17,7-100

101-176

177-598

FWC管外径

df25

de32

①40

42支、吊架的安装

根据设计图纸定位支、吊架的位置。

若设计图纸没有说明,支、吊架安装间距应小于等于800。

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

4.3.冷凝水管的布置

冷凝水管的敷设应按设计图纸布置,若设计图纸没有明确说明,则按照排放到室外机冷凝管排水管的位置。

4.3.1.排水管与机组的连接

1)与室内机的接管必须为软管,软管为透明或半透明管,可以观察到冷凝水排水状况,排水软管不得有瘪管或强扭现象;

2)软管两端用卡箍卡紧密封,这样可以方便拆卸维修,不要用胶水密封,时间久了凝固的胶水会脱落导致漏水,也不利于维修;

3)与机组连接处的排水管坡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大,且坡度不得小于

1/100;

4)对于有提升泵的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