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考点练习天气和气候.docx
《中考地理考点练习天气和气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考点练习天气和气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地理考点练习天气和气候
天气和气候
一、选择题
1.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天气符号是人们了解天气的重要载体,以上四个天气符号中,A表示的是晴天,B表示的是雷电天气,C表示的是沙尘暴天气,D表示的是冰雹天气,故选C。
2.下列描述中,体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B.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B
【解析】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说地形高度变化大,致使气温产生差异,不同气候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自然面貌,是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指昼夜温差大,B符合题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夏季风到达不了内西北陆,西北内陆气候干旱,C不符合题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天气变化快的特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面漫画主题的含义是
A.防治水体污染B.防治土地沙化C.防治大气污染D.保护海洋环境
【答案】C
【解析】漫画形象说明了治理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C。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单位: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对该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B.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C.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D.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
5.若a处海拔为800米,则b处海拔约是
A.1300米B.300米C.1800米D.500米
【答案】4.B5.B
【解析】4.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示位于范围为29°30′N﹣30°N.可判定,其位于位于北半球、低纬度、温带地区。
故选:
B。
5.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
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ab两处温差为27﹣24=3℃.若a处海拔为800米,则b处海拔为800米﹣3℃/0.6℃×100米=300米。
故选:
B。
6.读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4时左右B.12时左右C.14时左右D.20时左右
【答案】C
【解析】一个地方的气温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一天中气温会发生变化,通常是早上跟晚上气温更低,中午气温更高,由图可知,该地一天中气温最高是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故选C。
世界各地气温地区差异很大。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7.结合上图,分析得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低纬向高纬递减B.从赤道向两极递增C.从海洋向陆地递减C.从海洋向陆地递增
8.甲地形成低温中心,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答案】7.A8.C
【解析】7.读图可知,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故选:
A。
8.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亚洲的青藏高原。
受地形影响,海拔高,气温较低,甲地形成低温中心;故选C。
下图是世界某岛屿地形和河流分布图和甲城市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该岛屿位于
A.北半球和东半球B.南半球和东半球C.北半球和西半球D.南半球和西半球
10.甲城市的降水特点是
A.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B.降水丰富,年内变化明显
C.降水稀少,季节分配均匀D.降水稀少,年内变化明显
【答案】9.B10.B
【解析】9.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据图可知:
该岛屿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故本题选B。
10.读图中的降水可知,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降水量超过了250毫米,全年降水丰富,但季节分布不均匀,1、2、3、12月降水丰富,7、8、9、10月降水稀少。
故选B。
下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上图表示气温、降水随
A.经度变化的情况B.纬度变化的情况C.海拔变化的情况D.时间变化的情况
12.关于全球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多
B.全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中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高、年降水量多
D.赤道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多
【答案】11.B12.D
【解析】11.从图中可知,横坐标是表示气温和降水,纵坐标表示的是纬度位置,可以表示上图表示气温、降水随纬度变化的情况;B符合题意。
12.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少;全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受纬度影响,但是不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中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少;赤道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多;D符合题意。
13.下图中降水量甲坡大于乙坡的影响因素是
A.人类活动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地形地势
【答案】D
【解析】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不同,一般甲迎风坡降水多,乙背风坡降水少,故选:
D。
14.读“四种热带气候在地球上最大的分布区示意图”,判断全年高温、降水稀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D
【解析】以上四种热带气候在地球上最大的分布区示意图,属于全年高温、降水稀少的是热带沙漠气候,该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两侧,尤其是在非洲北部分布最广,故选D.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2019年的端午节法定假为6月7日至9日,此期间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描述正确的是
A.夏至→小暑B.小暑→夏至
C.芒种→夏至D.夏至→芒种
16.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传统习俗。
全国各地热门的龙舟大赛是民众出行较为集中的目的地。
据悉,全国TOP10龙舟赛活动地中北方城市占4席,南方城市占6席。
造成龙舟赛活动地南方多,北方少的自然因素是
A.北方平原大B.南方河湖多
C.北方不划船D.端午节起源于南方
【答案】15.C16.B
【解析】15.芒种,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2019年芒种的时间是6月6日。
2019年的端午节法定假为6月7日至9日,位于图中芒种(6月6日)→夏至(6月22日)之间;故选:
C。
16.我国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湿润地区,河湖众多,南方地区居民的传统运动多以游游,划龙舟等为主;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
B。
下图为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1月、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B.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C.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D.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18.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17.D18.B
【解析】17.读图可知,甲地1月降水少,7月降水多,降水量季节变化大;乙地1月和7月降水量都不大,因此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大;故A错误;甲地1月份气温约为30°C,7月气温约为22°C;气温年较差为30°C-22°C=8°C;乙地1月份气温约为25°C,7月气温约为12°C,气温年较差为25°C-12°C=13°C;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小;故B错误。
图示显示该地1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该地位于南半球;因此,该地1月降水量北多南少;故C错误。
图示显示该地7月气温自北向南逐渐降低;故D正确。
故选:
D。
18.甲地1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无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甲地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位于35°S附近,且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故选B。
下图是2008年以来举办G20峰会的部分城市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9.图中①~④地对应的气候类型图分别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
C.乙丁丙甲D.丁乙丙甲
20.对欧洲西部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位于北纬40°~北纬60°,南与非洲隔海相望
B.欧洲西部的国家均为发达国家
C.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丰富,乳畜业发达
D.旅游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答案】19.B20.A
【解析】19.据图可知,甲乙丙丁依次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①为朝鲜半岛,温带季风气候,②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④位于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①~④对应关系应是乙甲丙丁。
20.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纬40°~北纬60°,南与非洲隔海相望;而欧洲西部大部分为发达国家,但也有发展中国家,如克罗地亚为发展中国家,欧洲西部劳动力短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指的是澳大利亚。
故A正确,BCD叙述错误。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2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问题.
(1)世界上最热的大洲是______洲。
(2)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均气温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10℃,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南极洲附近等温线非常密集,说明气温变化___(大或小)。
(4)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①由低纬度向两极,气温____________。
②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海洋和陆地相比,1月份陆地气温___(高或低)于海洋。
③同纬度的陆地,海拔高处气温较四周_________。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______________。
【答案】非地势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大递减(或逐渐降低)低低0.6℃
【解析】
(1)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看出,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
(2)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看出,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均气温在0℃以下,由于海拔高,因此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气温要低10℃多。
(3)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变化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变化小。
(4)从图中可知,世界气温变化规律:
①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2.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
中纬度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降水_______。
(2)A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B附近的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上层住人,说明这种特色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__________。
(4)图中C大洲是_______,该大洲的乞拉朋齐位于山地的_______(填“迎风”或“背风”)坡降水多。
【答案】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气候湿热,住竹楼通风散热亚洲迎风
【解析】
(1)由图可知,中纬度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
(2)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A(撒哈拉沙漠)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3)东南亚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住竹楼通风散热。
(4)由图可知,C位于亚洲,南亚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由于位于迎风坡、多降地形雨,且降雨量极大,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0818毫米,被称为“世界雨极”。
2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写出ABCD四幅气候图与①②③④⑥⑦⑧⑨⑩地分布的对应关系:
C:
_____;D:
_____。
(2)A是_____气候;B气候的特征是_____。
(3)⑦是_____气候,分布规律是_____。
【答案】⑤;⑧;热带季风;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大陆性;中纬度地区的大陆内部。
【解析】
(1)A为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⑩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地区;B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④地中海沿岸;C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⑤欧洲西部;D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⑧亚洲的东部。
(2)A是热带季风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分旱雨两季;B是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气候特征是: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⑦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规律是: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大陆内部。
24.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点D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所在的大洲是________。
(2)A、B、C、D、E五地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受气候影响,A点传统民居可能是图中的______(填“①”/“②”)
(3)B、D、E三地,年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__,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_,影响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答案】(40°N,60°E)亚洲全年高温多雨①DE海陆位置
【解析】
(1)由图可知,图中D点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北半球,所以经纬度位置是(40°N,60°E);位于亚洲的中部地区。
(2)由图中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A、B、C、D、E五地中,A地属于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受高温多雨气候的影响,当地的民居多以竹楼、木楼为主,与①表示的民居相符,底层架空有利于防潮湿。
(3)由图可知,B、D、E三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位于内陆的D地,由于离海远,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小,降水少;年温差最小的是E表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西岸,造成三地降水和气温差异大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