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通用技术第一次阶段性测试题范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2432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6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年级通用技术第一次阶段性测试题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年级通用技术第一次阶段性测试题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年级通用技术第一次阶段性测试题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年级通用技术第一次阶段性测试题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年级通用技术第一次阶段性测试题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年级通用技术第一次阶段性测试题范文.docx

《高二年级通用技术第一次阶段性测试题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年级通用技术第一次阶段性测试题范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年级通用技术第一次阶段性测试题范文.docx

高二年级通用技术第一次阶段性测试题范文

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通用技术第一次阶段性测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

命题:

方兴校审:

徐大雨

一、单项选择题(2分×25=50分)

1.海宁市人口密集,土地资源非常有限,为缓解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八十年代,人们开展了向钱塘江要地的运动.利用现代化技术先后围垦出了盐仓农业综合开发区和尖山经济开发新区,如今两个开发区的发展已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体现了()的关系。

A.技术与人B.技术与社会

C.技术与科学D.技术与自然

2.为了使2008年的奥运会会徽不被侵犯,应该申请(  )。

A.经营权   B.著作权C.专利权  D.商业秘密权

3.我校教学楼楼梯的扶手,最主要是为了实现人机关系中(  )目标。

A.安全B.高效C.健康D.舒适

4.1912年,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500多名社会名流在华盛顿隆重集会庆祝。

爱迪生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出场,他激动的说“倘若我做的工作给这个社会哪怕只带来一丝的幸福,那我也就因此而满足了……”这主要说明()。

A.爱迪生对自己的发明很满意         B.技术活动能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C.技术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D.技术解放了人

5.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在“衣”、“食”、“住”、“行”、“交往”等方面的需求,相应产生了许多种技术.以下技术中,属于满足人们在“食”这一方面技术的是()。

 A.印染技术B.烹饪技术

C.文字技术D.园林技术

6.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表现为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自己的手、脚……等身体器官,拓展了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下列技术的发展解放了人的体力的是()。

 A.摄像技术B.B超技术

C.电视技术D.蒸汽动力

7.如右图,现在的助听器已经很先进了。

它的发明开始是为了使听觉不太灵敏的人清楚听到外面的声音而发明的,这说明了技术的()。

 A.目的性B.创新性

C.综合性D.两面性

8.专利的申请和获得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初审阶段;2.授权阶段;3.提交申请阶段;

4.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5.专利申请公布阶段;6.受理阶段.正确的顺序是(   )。

A.1-2-3-4-5-6 B.3-6-1-4-2-5 C.3-6-1-5-4-2 D.4-6-2-1-3-5

9.手机的发展日新月异,体积不断缩小,功能不断增加。

由此可见()。

A.技术在不断的创新B.这不能算是创新

C.手机不需要再创新D.创新只能是新的发明

10.某工作车间里,一位工人站着使用图甲中的剪刀裁剪布料,另一位工人坐着使用图乙中的剪刀剪裁纸张,这种工具的分配方式,出于实现人机关系的目标是()。

A.高效

B.健康

C.舒适

D.安全

图甲图乙

11.1925年,贝尔德在英国首次成功装配世界第一台电视机,短短几十年时间,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手动到遥控,从平板电视到液晶电视的发展历程。

这说明了技术的()。

A.目的性B.创新性C.综合性D.两面性

12.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人类:

“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A.技术具有目的性B.技术具有两面性

 C.有了技术人类可以陶醉自然D.技术的未来在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13.下列侧重于艺术设计的是()。

A奥运主场馆“鸟巢”B奥运比赛场馆“水立方C海宁大转盘的“弄潮儿”D太阳能热水器

14.有人说“技术及其应用有点像锤子和锤子的使用:

给小孩一把锤子,他会无论什么都用锤子去敲。

当我们有了一把奇巧的技术锤子时,我们当中就会有这样的小孩。

我们必须谨防自己受不住诱惑,而拿它敲敲这敲敲那,什么都用它来敲。

我们需要锤子,但是不能滥用锤子。

”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是()。

A.我们只要有了技术这把锤子,就可以做任何事情B.小孩不会使用锤子

C.技术的未来隐藏极大的威胁D.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技术

15.1884年英国的沃特曼设计了一种用毛细管供给墨水的钢笔。

此笔的端部可以卸下用一个小的滴管即可将墨水注入毛细管,这样,钢笔就可以自由吸水了。

钢笔的设计是对鹅毛笔吸水技术的改进,而小圆珠代替笔尖的设计则使圆珠笔技术得以诞生。

这个案例说明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是()。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B.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C.设计的丰富内涵D.设计制约技术的发展

16.下列活动是科学活动的是()。

A.飞机的发明B.克隆技术C.惯性现象的发现D.计算机的发明

17.下列对于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科学促进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科学的进步

B.科学回答“为什么”,技术回答“怎么办”

C.科学力求有所发明,技术力求有所发现

D.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18.2008年9月25日神州七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

飞船的发射需要运用到物理学、数学、空气动力学、材料力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这说明了技术具有()。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19.在古代,由于印刷技术的限制,书籍封面设计形式单一、色彩单调,很难见到书籍上有人设计出优美的封面.而现在人们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印刷技术,书籍的封面设计的丰富多彩.这个现象说明了()。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B.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C.设计推动技术的发展D.设计制约技术的发展

20.下列产品的设计,从人机工程学角度考虑不完善的是()。

A.课桌椅之间的高度差适当,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B.玻璃瓶装啤酒瓶盖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难以开启

C.儿童游乐设施大都是采用颜色鲜艳、安全无毒的塑胶材料制作

D.汽车的安全气囊,在出现意外时能减小对人的伤害

21.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引进了新型的电动公交车。

据设计者介绍:

“目前我国的公交车通常都使用三级踏步,而我们设计的车只有一级踏步,这是国际上公共客车的设计潮流。

”其中“三级踏步”变“一级踏步”的设计,是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方面的关系。

A.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B.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C.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

D.信息交互

22.技术设计侧重于()。

A.功能结构程序工艺B.工艺感觉审美程序

C.欣赏色彩材料审美D.造型美感结构材料

23.陈成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张座椅,他对座椅的稳定性做了如下试验,你认为合理的一项是()

 A.亲自坐在椅子上感受一下B.放一些重物在椅子上,看是否能承受

C.用手左右晃一晃看是否稳固D.椅子上增加挡风板,再用电风扇吹风看能否吹倒

24.为了测试汽车安全气囊的安全性,用计算机制作汽车碰撞的全过程,结果“驾驶员”头破血流。

这种技术试验方法属于()

A.优选试验法B.虚拟试验法C.强化试验法D.模拟试验法

25.沈阳金德管业有限公司承接了一项供水水管的生产任务,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维护本厂信誉,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对所生产的水管进行质量检测,利用注水加压的方法检测水管的抗压强度,根据试验目的来分类,此技术试验属于()

A.性能试验B.预测试验C.优化试验D.信息试验

二、填空题(1分×6=6分)

26.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

27.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28.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29.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就是。

30.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称

为。

3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

技术创新表现为和技术发明。

三、简答题(4分×2=8分)

32.人坐在如图所示的椅子上时,人体的一些部位与椅子构成了哪些人机关系?

(1)手臂与;

(2)背与;

(3)臀与;

(4)腿与。

33.技术具有两面性。

所以我们在使用技术有利的一面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还应该注意避免技术不利的一面给我们带来的危害,这是每一个地球人都应该正确对待的问题。

请你按照自己对技术的了解,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技术的两面性。

四、案例分析题(6分+6分=12分)

34.材料1:

都江堰的建造使得成都平原由“年年洪灾水患”变为“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并使直接受益的成都成为“天府之国”。

(如左下图)

材料2:

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是茂密的森林是确凿无疑的。

但由于长期以来人类大规模地毁林开荒,使大面积的森林逐渐消失而成为今日的千沟万壑,荒山秃岭。

(如右下图)

 

请从技术与自然的角度分析:

(1)材料1说明了什么?

(2)材料2说明了什么?

35.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鞋的产生与自然环境、人类的智慧密不可分。

远古时代,土地的高低不平,气候的严寒酷暑,人类本能地要保护自己的双脚,于是就出现了鞋:

简单包扎脚的兽皮、树叶,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鞋。

材料2:

鞋成型的简单过程:

借助模具裁剪鞋帮,鞋帮缝合,在鞋楦上成型,把鞋底和鞋帮缝合起来。

材料3:

沃林通过电脑辅助设计改进了鞋的制作过程。

根据沃林的设计,一双鞋子的鞋跟可以变换3个高度,在改变鞋跟高度的同时,保证了鞋帮和鞋底都一如既往的舒适。

对于女同志来说,或许这种鞋的出现能够让生活变得简单随意一些。

(1)请说出鞋子满足了你的哪些需求?

(列举二项)

 

(2)制造鞋子需要运用哪些技术?

(列举二项)

 

(3)资料3体现了技术的哪些性质?

并说明。

(列举一项)

 

五、技术评价应用题(4分+4分=8分)

36.这是一张拍于杭州市街道上的照片,图中铁架是用来给行人停放自行车的。

请从人机关系角度分析在人行道边上设计铁架的作用,举例说出两点。

针对铁架的形状和功能提出两点可能存在的不足。

 

37.下面是我校的设计规划图,请你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出发,对此设计方案提出其优点或不足之处,或增添自己的合理化建议.(每条2分,共4分,多写不扣分.)

 

六、技术试验应用题(8分+8分=16分)

38.如图是常好同学对纸张的结构造型与强度的关系进行的受力对比试验。

试验报告如下:

请你完成试验报告中的空缺。

图甲图乙

纸张的结构造型与强度的关系的试验报告

试验名称:

纸张的结构造型与强度的关系的探究试验。

试验目的:

①。

②:

大小相同的纸张若干,书本若干(用做支架),不同质量的砝码若干,试验记录纸,试验报告书。

试验过程:

1.将书本组成两叠高度相同、宽度适当的支架。

2.取一张纸片折叠成如图甲的造型放在支架上,再将砝码放于纸片上,观察试验现象并记录纸片所能承受的砝码的质量。

3.取另一张纸片折叠成如图乙的造型放在支架上,再将砝码放于纸片上,观察试验现象并记录纸片所能承受的砝码的质量。

4.列表比较两次试验中不同结构造型的纸张的强度

试验总结:

通过试验比较,纸张造型如图③(填甲或乙)时能承受外力比较大。

物体的结构造型对强度有很大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见到有很多事例都是通过改变④。

39.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次神舟飞船发射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成功发射,飞船返回舱安全返回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

2001年1月10日1时,神舟二号飞船成功发射。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神舟三号飞船成功发射。

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神舟四号飞船成功发射。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飞船返回舱安全返回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航天员杨利伟自主出舱,健康状态良好。

2005年10月12日9时,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飞船在轨运行5天,共绕地球飞行77圈,2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飞船返回舱和轨道舱内按计划完成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后,两人自主出舱。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进行第一次空间出舱活动。

材料二: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于21点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21时26分许,停泊在太平洋的远望五号测量船捕获飞船信息。

飞船的舱内图像清晰地显示在指控中心的大屏幕上。

神舟七号载人飞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向北京飞控中心报告:

“太阳帆板展开。

身体感觉良好。

”21时33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

“神舟七号飞船已经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

”9月27日16时34分,在发射升空43个小时后,神舟七号接到开舱指令,中国航天员开始了中国人第一次舱外活动。

材料三:

中新网北京十月一日电(记者孙自法)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一日上午在其诞生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开舱暨搭载物交接仪式,伴随三位中国航天员太空飞行六十八小时二十七分钟的巡天“乘客”一一精彩亮相,随后各归其主。

这批特殊的“乘客”主要包括:

“飞天”舱外航天服手套、外太空挥舞的五星红旗、固体润滑材料试验装置、丝质中国地图、三清山濒危植物物种、“神七”还搭载了由健在老红军、老将军签名的三面中国工农红军军旗,由文化部发起的以“和平颂——太空飞行艺术之旅”为主题的一批书画篆刻作品,以及由中国宇航学会征集搭载的心系太空画等。

“飞天”舱外航天服手套:

翟志刚穿着“飞天”舱外航天服,实现了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因受返回重量限制,“飞天”舱外航天服留在太空中的轨道舱内。

为纪念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神七”航天员特将“飞天”舱外航天服手套带回。

每只手套长三十八厘米,直径十六厘米,重零点八公斤。

据悉,这双亲历并见证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手套,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珍藏。

材料四: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谈太空出舱经过:

记者:

开舱门在地面上已经反复练习过多次,在太空中和练习时有什么不一样?

翟志刚:

区别比较大。

我和伯明把压力泄到剩一个压力的时候,门撬开了缝,还有向外抽的力,这种力很顽强,也很大。

这在水槽里是没有的。

记者:

当翟志刚开舱门遇到小小阻力时,你对他提供了什么帮助?

你用动作帮他了吗?

刘伯明:

主要是从精神上鼓励他,就是让他加油吧。

我们两个人都穿着出舱服,空间非常狭小。

当时我为他着急,我心里说:

“我为你鼓最后一次劲,你要是真没有力气了,我们俩交叉换位,我帮他完成任务,用全力把舱门打开;然后再交叉换位,让他飞出去……”当时我就这样想。

记者:

你们都是第一次上太空,有什么经历是出乎意料的?

景海鹏:

每一个动作都有天壤之别。

开玩笑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每个动作在失重环境下,首先要克服的是人体的不适,然后进行各项操作,难度强度都是非常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动作都是一种考验。

(1)航天员在舱外完成了预期的试验任务,其中固体润滑材料试验按应用范围分类属于()。

A.农业试验B.工业试验C.国防试验D.科学技术试验

(2)“神一”到“神四”是飞船实现载人的技术试验。

请问为什么要进行技术试验?

(2分)

 

(3)“飞天”舱外航天服手套带回来的意义何在?

(2分)

(4)根据材料畅想“神八”或对技术的发展和未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不超100字)(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