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精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37322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精编.docx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精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精编.docx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II卷精编

人教版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天平两托盘的两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足量稀盐酸调平后,在左边烧杯中加入m克铝粉,在右边烧杯中加入n克镁粉,欲使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的值是()

A.

B.

C.

D.

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利用化学方法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B.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在生产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要防止“白色污染”,就不能使用塑料制品

D.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保护环境

3.如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有两种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4.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滴加肥皂水,看是否有沉淀

B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闻气味

C

除去NaCl固体中的Na2CO3

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

D

稀释浓硫酸

将浓硫酸注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搅拌

A.A

B.B

C.C

D.D

5.用实验比较铜、铁的金属活动性,直接使用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

A.硫酸亚铁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盐酸溶液

D.硫酸铜溶液

6.书中有许多“课外实验”,以下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自制叶脉书签

B.自制白糖晶体

C.自制汽水

D.用蜡烛自制炭黑

7.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只要功夫深,铁柱磨成针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现代社会正进入以“室内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

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A.建材释放有害气体

B.劣质黏合剂释放的甲醛有毒气体

C.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D.烹饪时产生的油烟

9.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铜丝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果

B.实验读数要及时,不要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数

C.实验结束后剩余气体是混合物

D.实验中应反复推拉注射器,使氧气尽可能被消耗

10.下列应用、化学方程式和基木反应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工业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Fe2O3+3CO2Fe+3CO2  还原反应

B.用pH试纸测得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  H2O+CO2=H2CO3  化合反应

C.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  Mg(OH)2+2HCl═MgC12+2H2O   中和反应

D.不能用铁桶盛装波尔多液  Fe+CuSO4═Cu+FeSO4    置换反应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O2、CO2、N2

鉴别

燃着的木条

B

H2(HCl气体)

除杂

依次通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收集

C

MnO2、KCl固体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D

Na2CO3(NaOH)溶液

检验

取样,滴加酚酞

A.A

B.B

C.C

D.D

12.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氯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C.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4.45g

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O2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CO

B.“铝热剂”高温时发生反应8Al+3Fe3O49Fe+4Al2O3,此反应体现了Al的还原性

C.将洁净的铁钉用食盐水浸湿后取出放在潮湿空气中,比直接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慢

D.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14.下列衣物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A.丝绸睡衣

B.亚麻长裤

C.涤纶T恤

D.羊绒大衣

二、填空题

15.用化学用语表示。

(1)氢元素________

(2)两个碳原子________ (3)氯酸钾_________

(4)三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 (5)四氧化三铁_______

三、简答题

1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2)t2℃时,把20g乙(不含结晶水)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关系是m(甲)______(填“>”“=”或“<”)m(乙)。

(4)根据图示,除题中已有信息外,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即可)。

17.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

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一中可证明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具有的性质之一为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烧杯A中的现象是由无色液体变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3)实验三烧杯中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_____。

四、推断题

18.A~E是初中常见的物质:

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

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它们相互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D在生活中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

(2)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五、流程题

19.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

如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ZnFe2O4在循环制氢体系的总反应中起___作用,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0.消防教育常提及火灾发生时“要往低处逃生”,提出这一逃生技巧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同学们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a.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18%时人会感到不适。

b.二氧化碳含量过多是火灾中使人窒息的主要原因之一。

c.高温是火灾中使人伤亡的另一主要原因,温度大于50℃时就会烫伤形成水疱。

(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在圆筒形容器中放置3支不同高度的蜡烛,传感器及蜡烛摆放位置如图所示。

a、b、c三点均放置氧气、二氧化碳和温度三种传感器。

①设置好传感器。

②点燃蜡烛,迅速封盖并开始采集数据。

③观察蜡烛熄灭顺序并记录熄灭时间。

④待3支蜡烛完全熄灭、曲线趋于稳定时,停止数据采集。

(实验数据)

①不同高度蜡烛的熄灭时间:

蜡烛高度

高(30cm)

中(20cm)

低(10cm)

熄灭时间

106s

164s

199s

②不同位置传感器测得的相应数据如下图:

(解释与结论)

(1)蜡烛燃烧时,烛芯周围有“蜡油”出现。

蜡熔化为“蜡油”属于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蜡烛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

(3)实验中3支蜡烛放置位置的俯视图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4)低处蜡烛熄灭时,c处氧气的含量约为______。

(反思与评价)

(5)某同学认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应在下方聚集,但实验数据显示“100s时,a处二氧化碳浓度最大”,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6)本实验证明火灾发生时“要往低处逃生”是合理的,其依据是______。

(7)下列火灾逃生的做法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A沿着大火尚未燃及的应急通道迅速往未起火的楼下撤离

B坐电梯往楼下撤离

C若向下的楼梯已被火焰封锁,可从水平方向选择阳台等其他通道暂避

D前进时应尽量保持弯腰低姿势或贴近地面匍匐

2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如图装置中使用注射器的优点是_____。

(2)写出该实验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3)下面是用上述装置实验时,收集的相关数据:

实验序号

H2O2溶液的浓度/%

H2O2溶液的体枳/mL

MnO2的用量/g

温度/°C

收集O2的体积/mL

反应所需的时间/s

5

2

0.1

20

4

18

10

2

0.1

20

4

6

30

8

/

40

2

64

30

8

/

60

2

25

由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有关。

由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

(4)发现问题:

实验时温度最难控制,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温度总是比起始时温度高,说明反应_____;(填“吸收”或者“放出”)热量。

七、计算题

22.取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10.6克于烧杯中,完全溶解于一定量的水中,向所得溶液中滴加10%的稀盐酸,所加稀盐酸与生成气体质量如图所示,求:

(1)写出图中A点表示的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

(2)图中BC段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

(3)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填空题

1、

三、简答题

1、

2、

四、推断题

1、

五、流程题

1、

六、科学探究题

1、

2、

七、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