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3691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最新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最新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最新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最新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docx

《最新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docx

最新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1课《窃读记》

生字词

生词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饿狼惧怕充足屋檐皱眉一碗酸痛支撑书柜

读读

写写

招牌担忧急切惧怕环境知趣光顾恐怕充足理由屋檐其实支撑 鼓励

词语

积累

急匆匆花花绿绿倾盆大雨饥肠辘辘舒舒服服依依不舍

多音字

zhuǎn(转学)qiè(亲切)dài(等待)yàn(吞咽)

转切待咽

zhuǎn(旋转)qiē(切开)dāi(待会儿)yè(呜咽)

特色句

(修辞手法、中心句、关联词语、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重点句等)

修辞手法:

1、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

(排比)

2、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

(反问)

3、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

(比喻)

4、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双重否定)

5、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不免要做白日梦:

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

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了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对比)

6、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想象)

7、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引用)

关联词:

1、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选择)

2、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

(转折)

3、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因果倒装)

4、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

(因果倒装)

5、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盘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呆下去。

(因果倒装)

标点符号的用法:

1、我边走边想:

“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

那本书放在哪里?

左边第三排,不错……”(省略号:

表示列举的省略)

2、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破折号:

表示解释、补充)

心理活动:

1、我边走边想:

“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

那本书放在哪里?

左边第三排,不错……”

2、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啊!

它在这里,原来不再昨天的地方了。

3、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4、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盘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呆下去。

其实,我的心里高兴地喊着:

“大些!

再大些!

全文中心句: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

我的理解:

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恶狼进食。

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2、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的理解: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

但所谓“窃”,也无非只是只读不买。

“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

“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高兴地喊着:

“大些!

再大些!

我的理解:

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4、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的理解:

这句通过一个动作描写,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

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5、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我的理解: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写作结构

(写作顺序、文体的特点、段落划分等)

1、本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同时还插入两个场景描写。

2、段落划分:

(1)第1自然段:

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描写放学后作者急匆匆地赶往书店,突出了书对自己的巨大吸引力。

(2)第2-9自然段:

以时间为序,生动细腻地描写了窃读的真实情景,揭示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

(3)第10自然段:

作者晚上离开书店时的心情以及借用国文老师鼓励的话进行自勉。

3、自语式独白是心理描写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表达自己当时的心境和情感。

4、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主要内容

本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注意事项

1、想象和比喻的区别

(1)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想象)

(2)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想象)

(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

“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想象)

(4)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想象)

2、在感情朗读中体会传神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学会积累语言。

3、安排有不同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第2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生字词

读读

记记

通顺可靠培养起码

词语

积累

绿林好汉滚瓜烂熟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多音字

jì(接济)shèng(旺盛)cáng(藏书)

济盛藏

jǐ(济南)chéng(盛饭)zàng(宝藏)

特色句

(修辞手法、中心句、关联词语、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重点句等)

关联词:

1、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着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

(并列)

2、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转折)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一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

我的理解:

“闲书”指的是《彭公案》《济公传》等课外书,“正课”指的是课内要学习的课程。

“闲书”与“正课”的区分源自教师与家长的界定。

这句话是季老与苗苗交流课外读物时,现身说法,列举了自己童年的例子,表明了自己是支持儿童读课外书的。

2、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我的理解:

“贯通”即全部透彻地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

这句话是季老针对苗苗学习偏科而说的,对21世纪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还要文理兼备。

只有具备这种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

3、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

我的理解:

这句话是季老直接指出有些人的认识是片面的,并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早学比晚学好”。

4、我觉得,一个小孩子起码要背诵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我的理解:

“起码”即最低要求,最低限度。

季老在与苗苗的交流中提出古诗文积累的建议,用“起码”“最起码”提出了量化的要求,既有季老自身成长的体验,又有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继承的关注,更是对“古今贯通”的一个注解与落实。

写作结构

(写作顺序、文体的特点、段落划分等)

1、课文是以对话形式的访谈录,是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

2、可进行分角色朗读或模拟采访,注意读好口语化的北京方言,如“跟前儿”“起码”“偏科”。

3、品味题目的寓意:

表面上与二人的名字密切相关,“小苗”指苗苗,“大树”指季羡林。

实际上“小苗”还包含这苗苗在求学和增长只是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普图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羡林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4、段落划分:

(1)第1-9自然段:

记述了苗苗与季老关于儿童是否可以读“闲书”的谈话,表明了季老对儿童课外阅读的支持。

(2)第10-11自然段:

主要写季老根据苗苗提出的偏科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并向21世纪青年提出了“三贯通”的更高要求。

(3)第12-15自然段:

主要写苗苗与季老关于小学生学外语的问题进行的交流,季老借此话题又提出了古诗文积累的要求。

主要内容

本文以对话形式,有条理地记述了一名叫苗苗的小学生与著名学者季羡林的谈话过程,表达了季老平易近人、循循善诱的人格魅力和对下一代成长的深切关爱之情。

注意事项

1、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

2、想想怎样写好访谈录,为完成《语文园地一》的口语交际、习作做好准备。

3、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生字词

生词

伴侣娱乐一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点编故事

读读

写写

环绕娱乐感叹周游思考品味片段忽略意义方式毫不犹豫

词语

积累

毫不犹豫

多音字

gōng(供应)sì(相似)chǔ(处分)

供似处

gòng(提供)shì(似的)chù(到处)

特色句

(修辞手法、中心句、关联词语、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重点句等)

修辞手法:

1、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

样?

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设问)

2、这有什么关系呢?

(反问)

3、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他们吧?

(反问)

4、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反问)

5、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比喻)

 6、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比喻)

关联词:

1、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并列)

2、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条件)

3、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

本书。

(因果倒置)

标点符号的用法:

1、 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省

略号:

表示列举的省略)

2、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省略号:

表示列举的省略)

有特殊作用的句子: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这既是上一自然段作者比喻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下一自然段要进一步说明的引子,在行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我的理解:

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感觉,新的收获。

作者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说明里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书的喜爱之情。

2、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我的理解:

这句话是作者在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说明书在作者心中不是枯燥的、呆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