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3601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1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福建省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福建省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福建省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福建省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福建省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福建省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泉港一中高三期末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1C12O16Na23Si28Cl35.5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硅尘破坏溶酶体膜导致细胞坏死B.紫外线使膜蛋白变性导致细胞癌变

C.自由基攻击DNA能够导致细胞衰老D.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影响细胞分裂

2.人体内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信号分子,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种组织细胞表面可存在多种信号分子的受体

B.一种信号分子的受体可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的表面

C.胰岛素受体被机体自身抗体攻击可导致自身免疫病

D.突触后膜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并起作用后被降解或灭活

3.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

下列哪一项属于其研究过程中的“演绎”

A.测交预期结果∶高茎∶矮茎接近于1∶1B.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测交结果∶30株高茎,34株矮茎

4.寒冷条件下,布氏田鼠褐色脂肪组织细胞有氧呼吸氧化分解脂肪的调节过程如图(此时,线粒体内膜上[H]与O2正常结合形成水,但ATP合成受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④存在分级调节

B.过程②中TRH分泌增多、TSH分泌减少

C.布氏田鼠通过过程①②③快速适应低温环境

D.该过程ATP合成受阻有助于布氏田鼠维持体温稳定

5.下列有关生物的实验现象或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滤纸条上的叶黄素扩散速率比叶绿素a的大

B.边长3cm琼脂块中的NaOH扩散速率比边长1cm的大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时间比染色质的长

D.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与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反应变黄色时间比无氧呼吸的长

6.野生型果蝇体细胞X染色体上只有一个编号为16A的区段,棒眼果蝇的体细胞X染色体上有两个16A区段。

野生雌果蝇与棒眼雄果蝇杂交,则F1雄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所含16A区段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

B

C

D

中华

文化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涛沙》

《天工开物》锤锻篇(冶铁)记载:

“谚云,‘万器以钳为祖。

’非无稽之说也。

成语“刀耕火耨(nòu)”

侯德榜

从化学

的视角

理解

诗句中的“淘、漉”相当于分离提纯操作中的“过滤”

“钳”是指作为熔铁炉、加热炉的坩埚

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用余灰可以肥田,还可以降低土壤碱性

我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主要成就:

侯氏制碱法,该碱指的是纯碱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1L1mol/LCuSO4溶液,阴极得到的铜原子的数目一定为NA

B.将2.3g钠投入到100ml0.8mol/L的稀盐酸中,完全反应后可得到H2的数目为0.01NA

C.1molCl2溶于水后溶液中Cl2、HClO、ClO-、Cl-四种粒子总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molNa2O2与44.8LS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4NA

9.已知(x)、(y)、(z)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完全氢化后的产物为q,q的一氯代物有六种同分异构体

B.x、y、z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上

C.可以用y萃取溴水中的溴

D.x的同分异构体只有y和z两种

10.下列操作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过量FeI2固体,反应后溶液变黄

反应后溶液中存在大量Fe3+

B

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溶液颜色褪去

该气体可能是SO2

C

向盛有2mL0.1mo/L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1mo/LNa2C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往试管中滴加几滴0.1mol/LNa2S溶液,出现黑色沉淀

Ksp(Ag2CO3)>Ksp(Ag2S)

D

常温下,向pH=2的醋酸和酚酞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pH=12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变红

CHCOONa水解

11.全钒氧化还原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池,不同价态的含钒离子作为正极和负极的活性物质,分别储存在各自的酸性电解液储罐中。

其结构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放电时,右槽中的电极反应为:

V2+-e-=V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右槽电解液pH不变

B.充电时,阴极电解液pH升高

C.放电时,左槽的电极反应式:

VO2++2H++e-=VO2++H2O

D.充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右槽中n(H+)的变化量为1mol

12.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的氧化物都能与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

B.Y的单质能从含R简单离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R单质

C.X、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熔点很高

D.简单离子的半径:

R>M>X

13.顺-1,2-二甲基环丙烷(g)和反-1,2-二甲基环丙烧(g)可发生如下转化: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

v(正)=k(正)c(顺)和v(逆)=k(逆)c(反),k(正)和k(逆)在一定温度时为常数,分别称作正、逆反应速率常数,T1温度下,k(正)=0.006s-1,k(逆)=0.002s-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K1=3

B.该反应的活化能Ea(正)小于Ea(逆)

C.T2温度下,右图中表示顺式异构体的质量分

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为A、B曲线中的B曲线

D.由以上信息可以确定温度T2小于T1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3分,有选错得0分。

14.下列的若干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核泄漏事故污染物Cs137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其核反应方程式为

,可以判断x为β粒子

B.对于同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

C.一块纯净的放射性元素矿石,经过一个半衰期以后,它的总质量剩下一半

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能量增大了

15.2018年我国即将发射“嫦娥四导”登月探测器,将首次造访月球背面,首次实现对地对月中继通信,若“嫦娥四号”只在距月面高度为100km的环月圆轨道I上的P点实施变轨,进入近月点为15km的椭圆轨道Ⅱ,由近月点Q落月,如图所示.关于“嫦娥四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轨道I运动至P时,需制动减速才能进入轨道Ⅱ

B.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大于沿轨道I运行的周期

C.沿轨道Ⅱ运行时,在P点的加速度大于在Q点的加速度

D.在轨道Ⅱ上由P点运行到Q点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其做正功,它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少

16.由粗糙的水平杆AO与光滑的竖直杆BO组成的绝缘直角支架如图放置,在AO杆、BO杆上套有带正电的小球P、Q,两个小球恰能在某一位置平衡。

现将P缓慢地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两球再次达到平衡。

若小球所带电量不变,与移动前相比

A.杆BO对Q的弹力减小B.P、Q之间的距离减小

C.杆AO对P的摩擦力增大D.杆AO对P的弹力减小

17.一个理想变压器,开始时开关S接1,此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9:

1。

一个理想二极管和一个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在副线圈上,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0Ω,如图甲所示。

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式交流电。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甲图乙

A.电压表的示数为4VB.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0.8W

C.若将开关S由1拨到2,同时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电流表示数将变大

D.若将二极管用导线短接,电流表示数减少

18.如图(a)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m1和

m2的甲、乙两个点电荷。

t=0静电力的作用下沿同一直

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没有接触),它们运动的v-t

图象分别如图(b)中甲、乙两曲线所示。

则由图线可

A.两电荷的电性一定相反B.t1时刻两电荷的电势能最大

C.0~t2时间内,两电荷的静电力都是先减小后增大D.m1:

m2=2:

1

19.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恒定,内阻r=1Ω,定值电阻R3=5Ω.当电键S断开与闭合

时,ab段电路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R1的阻值一定小于6Ω

B.电键S断开与闭合时,电流表示数相同

C.电键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一定小于s闭合时的示数

D.电键s断开与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大小与电流表的示

数变化量大小之比一定等于6Ω

20.小雪和她所在的物理学习兴趣小组在探究摩擦力过程中,用两完全相同的木板把一个正方形木

块夹住,设其正方形木块A重6N,用力F=10N的水平推力通过P、Q

木板把A物夹住,木板与A物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图4为它的正

视图.现要将A物体匀速拉出,则拉力大小可能为()

A.1牛B.2牛 C.5牛   D.14牛

21.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

运动直到停止。

从汽车开始运动起计时,下表给出了某些时刻汽

车的瞬时速度,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

时刻(s)

1.0

2.0

3.0

5.0

7.0

10.5

11.5

速度(m/s)

3.0

6.0

9.0

12

12

9.0

3.0

A.汽车加速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sB.汽车全程运动经历的时间为11s

C.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5sD.汽车减速运动时间为2s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

必须作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为锻炼身体,小明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拉力计,图11是原理图。

硬质弹簧右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弹簧的电阻不计,P与R1间的摩擦不计)。

定值电阻R0=5Ω,a、b是一根长为5.5cm的均匀电阻丝,阻值R1=25Ω,电源电压U=3V,电流表的量程为O~0.6A。

(1)小明在电路中连入RO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当拉环不受拉力时,滑片P处于a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A.

(3)已知该弹簧伸长的长度ΔL与所受拉力F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

通过计算说明,开关闭合后,当电流表指针指在0.3A处,作用在拉环上水平向右的拉力______________N.

23.(10分)如图1所示,用质量为m的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使它在长木板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

利用该装置可以完成“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

实验中,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将打下的第一个点标为O。

在纸带上依次取A、B、C……若干个计数点,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测得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为x1、x2、x3……,如图2所示。

(1)实验中,重物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可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