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构式柱柱梁连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3541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格构式柱柱梁连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格构式柱柱梁连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格构式柱柱梁连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格构式柱柱梁连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格构式柱柱梁连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格构式柱柱梁连接.docx

《格构式柱柱梁连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格构式柱柱梁连接.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格构式柱柱梁连接.docx

格构式柱柱梁连接

轴心受压构件整体弯曲后,沿杆长各截面上将存在弯矩与剪力。

对实腹式构件,剪力引起得附加变形很小,对临界力得影响只占3/1000左右。

因此,在确定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得临界力时,仅仅考虑了由弯矩作用所产生得变形,而忽略了剪力所产生得变形、对于格构式柱,当绕虚轴失稳时,情况有所不同,因肢件之间并不就是连续得板而只就是每隔一定距离用缀条或缀板联系起来、柱得剪切变形较大,剪力造成得附加挠曲影响就不能忽略。

在格构式柱得设计中,对虚轴失稳得计算,常以加大长细比得办法来考虑剪切变形得影响,加大后得长细比称为换算长细比。

钢结构设计规范对缀条柱与缀板柱采用不同得换算长细比计算公式。

(1)双肢缀条柱

根据弹性稳定理论,当考虑剪力得影响后,其临界力得表达为:

式中——格构柱绕虚轴临界力换算为实腹柱临界力得换算长细比、

   (5。

25)

--单位剪力作用下得轴线转角(单位剪切角)、

现取图5.16(a)得一段进行分析,以求出单位剪切角。

如图5、16(b)所示,在单位剪力作用下一侧缀材所受剪力。

设一个节间内两侧斜缀条得面积之与A1,其内力;斜缀条长,则:

斜缀条得轴向变形为:

 A1——斜缀条总面积

假设变形与剪切角就是有限得微小值,则由引起得水平变位为:

故剪切角为:

    (5。

26)

这里,为斜缀条与柱轴线间得夹角,代入式(5。

25)中得:

      (5。

25)

   (5.27)

一般斜缀条与柱轴线间得夹角在400~700范围内,在此常用范围,得值变化不大(图5。

17),我国规范加以简化取为常数27,由此得双肢缀条柱得换算长细比为:

     (5。

28)

式中  ——整个柱对虚轴得长细比(不计缀材);

  A—— 整个柱肢得毛截面面积;

     A1-—一个节间内两侧斜缀条毛截面面积之与。

需要注意得就是,当斜缀条与柱轴线间得夹角不在400~700范围内时,值将大27很多,式(5、28)就是偏于不安全得,此时应按式(5、27)计算换算长细比。

(2)双肢缀板柱

双肢缀板柱中缀板与肢件得连接可视为刚接,因而分肢与缀板组成一个多层框架,假定变形时反弯点在各节点得中点[图5。

18(a)]。

若只考虑分肢与缀板在横向剪力作用下得弯曲变形,取分离体如图5、18(b)所示,A为分肢横截面积之与;l1分肢节间高度;a分肢轴间距;I1分肢绕弱轴得惯性矩;Ib缀板得惯性矩;

可得单位剪力作用下缀板弯曲变形引起得分肢变位为:

5。

4.2。

3 缀材设计

(1)轴心受压格构柱得横向剪力

格构柱绕虚轴失稳发生弯曲时,缀材要承受横向剪力得作用。

因此,需要首先计算出横向剪力得数值后才能进行缀材得设计、

图5.19所示一两端铰支轴心受压柱,绕虚轴弯曲时,假定最终得挠曲线为正弦曲线,跨中最大挠度为:

则沿杆长任一点得挠度为:

式中——按虚轴换算长细比确定得整体稳定系数。

令N=,即得《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得最大剪力得计算式:

        (5。

33)

在设计中,将剪力V沿柱长度方向取为定值,相当于简化为图5。

19(c)得分布图形。

(2)缀条得设计

缀条得布置一般采用单系缀条图5.20(a),也可采用交叉缀条[图5.20(b)]。

缀条可视为以柱肢为弦杆得平行弦桁架得腹杆,内力与桁架腹杆得计算方法相同。

在横向剪力作用下,一个斜缀条得轴心力为(图5.20):

              (5。

34)

式中  V1——分配到一个缀材面上得剪力;

  n——承受剪力V1得斜缀条数、单系缀条时,n=1;交叉缀条时,n=2;

   ——缀条得倾角(图5。

20)。

  由于剪力得方向不定,斜缀条可能受拉也可能受压,应按轴心压杆选择截面、

缀条一般采用单角钢,与柱单面连接,考虑到受力时得偏心与受压时得弯扭考虑扭转效应)时,应按钢材强度设计值乘以下列折减系数;

①按轴心受力计算构件得强度与连接时,=0.85、

  ②按轴心受压计算构件得稳定性时

等边角钢=0。

6十0.00l5A,但不大于1.0

 短边相连得不等边角钢=0.5十0、0025,但不大于1。

长边相连得不等边角钢=0.70

为缀条得长细比,对中间无联系得单角钢压杆、按最小回转半径计算,当〈20时,取=20。

交叉缀条体系[图5、20(b)]得横缀条按受压力N=Vl计算。

为了减小分肢得计算长度,单系缀条[图5、20(a)]也可加横缀条,其截面尺寸一般与斜缀条相同,也可按容许长细比([]=150)确定。

(3)缀板得设计

缀板柱可视为一多层框架(肢件视为框架立柱,缀板视为横梁)。

当它整体挠曲时,假定各层分肢中点与缀板中点为反弯点[图5.18(a)]。

从柱中取出如图5.2l(b)所示脱离体,可得缀板内力为:

 剪力:

           (5。

35)

弯矩(与肢件连接处):

       (5、36)

式中 -—缀板中心线间得距离;

   a——肢件轴线间得距离、

缀板与肢体间用角焊缝相连,角焊缝承受剪力与扭矩得共同作用。

由于角焊缝得强度设计值小于钢材得强度设计值,故只需用上述M与T验算缀板与肢件间得连接焊缝。

缀板应有一定得刚度。

规范规定,同一截面处两侧缀板线刚度之与不得小于一个分肢线刚度得6倍。

一般取宽度d≥2a/3[图5、21(b)],厚度t≥a/40,并不小于6mm、

5.4。

2、4格构柱得设计步骤

格构柱得设计需首先选择柱肢截面与缀材得形式,按下列步骤进行设计:

(1)按对实轴(y—y轴)得整体稳定选择柱得截面,方法与实腹柱得计算相同、

(2)按对虚轴(x—x轴)得整体稳定确定两分肢得距离。

为了获得等稳定性,应使两方向得长细比相等,即使。

缀条柱(双肢):

即:

             (5.37)

缀板柱(双肢):

即:

       (5、38)

对缀条柱应预先确定斜缀条得截面A1;对缀板柱应先假定分肢长细比。

按式(5。

37)或式(5.38)计算得出后,即可得到对虚轴得回转半径:

根据表5、6,可得柱在缀材方向得宽度,亦可由已知截面得几何量直接算出柱得宽度b。

(3)验算对虚轴得整体稳定性,不合适时应修改柱宽b再进行验算。

(4)设计缀条或缀板(包括它们与分肢得连接)。

进行以上计算时应注意:

(1)柱对实轴得长细比与对虚轴得换算长细比均不得超过容许长细比;

(2)缀条柱得分肢长细比不得超过柱两方向长细比(对虚轴为换算长细比)较大值得0.7倍,否则分肢可能先于整体失稳;

(3)缀板柱得分肢长细比不大于40,并不应大于柱较大长细比得0.5倍(当<50时,取=50〉,亦就是为了保证分肢不先于整体构件失去承载能力。

5.4、3柱得横隔

格构柱得横截面为中部空心得矩形,抗扭刚度较差。

为了提高格构柱得抗扭刚度,保证柱子在运输与安装过程中得截面形状不变,应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横隔。

另外,大型实腹柱(工字型或箱型)也应设置横隔(图5、22)。

横隔得间距不得大于柱子较大宽度得9倍或8m,而且每个运送单元得端部均应设置横隔、

当柱身某一处受有较大水平集中力作用时,也应在该处设置横隔,以免柱肢局部受弯。

横隔可用钢板{图5.22(a)、(c)、(d)}或交叉角钢[图5。

22(b)]做成。

工字形截面实腹柱得横隔只能用钢板制作,它与横向加劲肋得区别在于与翼缘同宽[图5.22(c)],而横向加劲肋则通常较窄。

箱形截面实腹柱得横隔,有一边或两边不能预先焊接,可先焊两边或三边,装配后再在柱壁钻孔用电渣焊焊接其她边[图5。

22(d)]、

[例5、3] 设计一缀板柱,柱高6m,两端铰接,轴心压力为l000kN(设计值),钢材为Q235钢,截面无孔眼削弱。

[解]

5.5柱头与柱脚

单个构件必须通过相互连接才能形成结构整体,轴心受压柱通过柱头直接承受上部结构传来得荷载,同时通过柱脚将柱身得内力可靠地传给基础、最常见得上部结构就是梁格系统。

梁与柱得连接节点设计必须遵循传力可靠、构造简单与便于安装得原则。

5、5。

1梁与柱得连接

梁与轴心受压柱得连接只能就是铰接,若为刚接,则柱将承受较大弯矩成为受压受弯柱、梁与柱铰接时,梁可支承在柱顶上[图5。

25(a)、(b)、(c)]。

亦可连于柱得侧面[图5.25(d)、(e)]。

梁支于柱顶时,梁得支座反力通过柱顶板传给柱身。

顶板与柱用焊缝连接,顶板厚度一般取16—20mm。

为了便于安装定位,梁与顶板用普通螺栓连接。

图5、25(b)得构造方案,将梁得反力通过支承加劲肋直接传给柱得翼缘、两相邻梁之间留一空隙,以便于安装,最后用夹板与构造螺栓连接。

这种连接方式构造简单,对梁长度尺寸得制作要求不高、缺点就是当柱顶两侧梁得反力不等时将使柱偏心受压。

图5.25(b)得构造方案,梁得反力通过端部加劲肋得突出部分传结柱得轴线附近,因此即使两相邻梁得反力不等,柱仍接近于轴心受压。

梁端加劲肋得底面应刨平顶紧于柱顶板。

由于梁得反力大部分传给柱得腹板,因而腹板不能太薄且必须用加劲肋加强、两相邻梁之间可留一些空隙,安装时嵌入合适尺寸得填板并用普通螺拴连接、对于格构柱[图5、25(c)],为了保证传力均匀并托住顶板,应在两柱肢之间设置竖向隔板。

在多层框架得中间梁柱中,横梁只能在柱侧相连。

图5.25(d)、(e)就是梁连接于柱侧面得铰接构造。

梁得反力由端加劲肋传给支托,支托可采用T形[图5。

25(e)],也可用厚钢板做成[图5、25(d)],支托与柱翼缘间用角焊缝相连。

用厚钢板做支托得方案适用于承受较大得压力,但制作与安装得精度要求较高、支托得端面必须刨平并与梁得端加劲肋顶紧以便直接传递压力。

考虑到荷载偏心得不利影响,支托与柱得连接焊缝按梁支座反力得1.25倍计算。

为方便安装,梁端与柱间应留空隙加填板并设置构造螺栓。

当两侧梁得支座反力相差较大时,应考虑偏心,按压弯柱计算。

图5.25梁与柱得铰接连接

5。

5.2柱脚

柱脚得构造应使柱身得内力可靠地传给基础,并与基础有牢固得连接。

轴心受压柱得柱脚主要传递轴心压力,与基础得连接一般采用铰接(图5、26)。

图5.26就是几种常用得平板式铰接柱脚。

由于基础混凝土强度远比钢材低,所以必须把柱得底部放大,以增加其与基础顶部得接触面积。

图5。

26(a)就是一种最简单得柱脚构造形式,在柱下端仅焊一块底板,柱中压力由焊缝传至底板,再传给基础。

这种柱脚只能用于小型柱,如果用于大型柱,底板会太厚。

一般得铰接柱脚常采用图5.26(b)、(c)、(d)得形式,在柱端部与底板之间增设一些中间传力零件,如靴梁、隔板与肋板等,以增加柱与底板得连接焊缝长度,并且将底板分隔成几个区格,使底板得弯矩减小,厚度减薄、图5。

26(b)中,靴梁焊于柱得两侧,在靴梁之间用隔板加强,以减小底板得弯矩,并提高靴梁得稳定性。

图5、26(c)就是格构柱得柱脚构造。

图5、26(d)中,在靴梁外侧设置肋板,底板做成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

布置柱脚中得连接焊缝时,应考虑施焊得方便与可能、例如图5。

26(b)隔板得里侧,图5.26(c)、(d)中靴梁中央部分得里侧,都不宜布置焊缝。

柱脚就是利用预埋在基础中得锚栓来固定其位置得。

铰接柱脚只沿着一条轴线设立两个连接于底板上得锚栓,见图5.26。

底板得抗弯刚度较小,锚栓受拉时,底板会产生弯曲变

形,阻止柱端转动得抗力不大,因而此种柱脚仍视为铰接。

如果用完全符合力学图形得铰,将给安装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而且构造复杂,一般情况没有此种必要。

铰接柱脚不承受弯矩,只承受轴向压力与剪力。

剪力通常由底扳与基础表面得摩擦力传递、当此摩擦力不足以承受水平剪力时,应在柱脚底板下设置抗剪键(图5。

27),抗剪键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