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高考文言文复习第5讲文言文特殊现象的理解及其翻译.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3527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高考文言文复习第5讲文言文特殊现象的理解及其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6高考文言文复习第5讲文言文特殊现象的理解及其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6高考文言文复习第5讲文言文特殊现象的理解及其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6高考文言文复习第5讲文言文特殊现象的理解及其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6高考文言文复习第5讲文言文特殊现象的理解及其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6高考文言文复习第5讲文言文特殊现象的理解及其翻译.docx

《16高考文言文复习第5讲文言文特殊现象的理解及其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高考文言文复习第5讲文言文特殊现象的理解及其翻译.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6高考文言文复习第5讲文言文特殊现象的理解及其翻译.docx

16高考文言文复习第5讲文言文特殊现象的理解及其翻译

16、高考文言文复习第5讲:

文言文特殊现象的理解及其翻译

高考文言文复习第5讲高考文言文复习第5讲文言文特殊现象的理解及其翻译学习文言文,总离不开翻译。

翻译文言文,就是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把古人说的意思用现代人说话的方式表现出来。

我以为,文言文的翻译,有两点是必须注意的,一是要能准确理解文言中的特殊现象,二是要明确文言中的特殊现象应该用怎样的现代汉语形式表述,也就是如何翻译的问题。

文言中的特殊现象,有两种典型情况是应该高度重视的。

一是特殊的句式,二是特殊的用词方法,也就是词类活用。

要想比较准确地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语言,除了应有大量的积累外,对这两种特殊现象的理解也非常重要。

一、特殊句式的理解及其翻译古人说话,跟我们现代人一样,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

在句式方面,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文主要有下面一些特殊之处。

一是表示判断的形式不一样,二是表示被动的形式不一样,三是倒装的形式不一样,四是省略的形式不一样。

1.判断句的理解及其翻译。

现代人对某人或某物作判断时,一般都说什么是什么或什么不是什么,古人却不这样说,他们一般都说成什么者什么也,或者说成什么,什么也,或者干脆说成什么,什么,表示否定时就加一个非字。

从句子的性质上看,古人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大都以名词性的句子出现,也就是说,古人所说的判断句一般是不出现判断动词的,要用,也只限于为、乃、即等词,用是的更少(是多数时候作指示代词)。

明白了古今判断形式的差异,在翻译判断句时,我们只要按照现代汉语的判断形式翻译就行。

例如: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鸿门宴》)句中的主语楚左尹项伯和谓语项羽季父均为名词性短语,它们一起构成一个名词性的句子。

这句话的翻译为: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2.被动句的理解及其翻译。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形式主要有下面几种:

一是用为所表示被动,为就是被的意思,引出动作的发出者,所引出动作。

一是用见于表示被动,见引出动作,于就是被的意思,引出动作的发出者。

这是两种完整的被动形式。

但前者有时省略所而只用为,后者有时省略见只用于,或省略于只用见。

第三种形式,某些动词本身隐含着被动的意思。

此外,也有直接用被表示被动的,但不多见。

而现代汉语中的被动,一般都用被来表示,偶尔也有用为所来表示的。

不管古人采用哪种形式表示被动,只要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被动形式就行。

例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句中的笑为讥笑的意思,见引出动作笑,于则引出笑这一动作的发出者大方之家(内行人)。

全句的翻译为:

我会永远被内行人讥笑了。

3.倒装句的理解及其翻译。

一般来说,文言句子的结构,和现代汉语的结构相比,其差别不是很大,句子成分的位置和构成句子的各成分的材料也大致一样。

现代汉语中,一般是先说主语,再说谓语,语意不完整时,再接着说宾语。

为了把意思说得更明白,很多时候还得在主语中心词和宾语中心词前加上一定的定语,在谓语中心词前加上一定的状语,在谓语中心词后加上一定的补语。

但是,古人说话也有其特殊之处,下面几种情况就值得我们注意:

(1)主谓倒装句。

主谓倒装,就是把主语和谓语的位置相互交换。

这种情况不多见。

例如: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句子的主语是公子能急人之困,谓语是在,宾语是安。

这个句子除了主谓倒装外还有宾语前置全句的意思为:

公子你能把别人的困难作为所急又表现在哪里呢?

再如: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句子陈述的对象是不惠(不聪明),甚是厉害之意,用来陈述不惠,是句子的谓语。

这句话的翻译为:

你不聪明,真是太厉害了。

(2)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就是把句子的宾语放到句子的谓语之前,或者把介词的宾语放到介词之前的一种特殊现象。

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四种:

一是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一是介词宾语前置,一是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再就是用之或是把宾语前置(这一现象现代汉语中还常常用到。

比如唯利是图、唯贤是举等)。

例如:

故不我若也。

(《种树郭橐驼传》)这是一个否定句,句中的我为代词,是若的宾语,放到了谓语若之前。

全句的意思为:

所以不像我了。

又如:

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句中的何是操的宾语。

全句的意思为:

大王来时拿着什么(东西)呢?

(3)定语后置句。

定语,现代汉语中一般应出现在主语中心词或宾语中心词之前,对中心词起修饰或限制作用。

但古人说话时往往有把定语放到中心词之后的现象。

其表现形式为:

中心词后用之,再说定语,最后用一个者字,也有省略之或者的。

对于定语后置的理解,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既然是定语后置,那么中心词及其后置定语之间的关系一定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并且只可能构成名词性的短语,它们在句中也只能作全句的主语或宾语。

例如: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句子的谓语是求,求的宾语中心词是人,可使报秦是人的定语,对人起限制作用。

人可使报秦者整体作求的宾语。

全句的意思为:

计策还没有定下来,(赵王要)寻找一个能够出使秦国回复秦王的人,(结果)没有找到。

(4)状语后置句。

这里所说的状语,主要是指文言中表示时间、处所、对象、比较等的介词短语。

现代汉语中,一般将它们放在谓语之前,表示时间、处所、对象、比较等。

古人说话时,往往将它们置于谓语之后,这就是状语后置。

例如:

虎兕s出于柙,龟玉毁于椟d中,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句中的于柙、于椟中都是介词短语,分别作出和毁的状语,表示动作的处所,本应放在出和毁之前,但这里却把它们放到了后面。

全句的意思为:

凶恶的猛兽从笼子里出来(为患),贵重的东西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5)补语前置句。

现代汉语中的补语,一般用来补充谓语的程度、趋向、结果、动作的多少等,其位置应处在谓语之后。

文言中却有将补语置于谓语前的现象,这主要是表示动作次数的一类数词。

例如: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劝学》)句中的跃为动词谓语,一表示动作的次数,当作跃的补语,一跃为跳一次的意思。

全句的意思为:

骐骥跳跃一次,不能到十步(远)。

无论哪一种倒装,我们在理解时,都一定要注意辨明句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看看它们能否搭配,能否构成或主谓、或动宾、或修饰与被修饰、或限制与被限制、或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

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依照现代汉语的说话原则,将倒装的部分还原到它本来的位置。

4.省略句的理解及其翻译,现代汉语中也有省略,但一般限于承前或蒙后省略。

比如:

我们不怕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胜利。

这是两个分句,前句的主语是我们,后一分句的主语我们就承前省略了;而文言中的省略却并不是这么回事,比如,《论语》中很多对话,好些说话人都是省略了的,要弄清是谁说的,还得根据前后语境去推断,这只是省略主语的现象。

文言中还有省略其它成分的现象,此外,也有省略介词的、省略兼语的、省略介词宾语的。

例如: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过秦论》)句中行伍之间是蹑足的处所,它们之间当有介词于:

阡陌之中是倔起的处所,它们之间也应有介词于,但都被省略了。

这种省略介词于的现象在文言中很常见,一般而言,凡动词后直接跟处所、对象名词,动词和名词之间都是省略了于的。

翻译省略句时,一定要注意将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而且要用括号标示清楚。

例如:

(左忠毅公)召入,使拜夫人,曰:

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书左忠毅公逸事》)句中的召为动词,召唤的意思,其发出者应为左忠毅公,召谁?

后面省略了,依据文意不难看出,应为后面提到的此生(这位书生);使也是动词,后面省略了兼语此生。

这两处均为省略兼语的现象。

其翻译为:

(左忠毅公)喊(这位书生)进来,让(他)拜见左夫人,说:

我的几个儿子都庸碌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位书生了。

二、词类活用的理解及其翻译文言中的词类活用,就是指文言中的某些词语,用现代汉语中这些词语的特性去衡量,其本有词性及其功用已发生了较大变化。

比如,现代汉语中,名词般只能作为句子的主语或宾语,但文言中却有作谓语的;动词一般是作谓语,如果是及物动词,则其后可以跟宾语,如果是不及物动词,则其后不能跟宾语,但文言中不仅有动词作主语或宾语的现象,而还有不及物动词跟宾涪的现象;形容词可以作谓语,但不能带宾语,可是文言中不仅有形容词作名词的现象,而且还有作谓语后跟宾语的现象;名词一般不直接作状语,可是文言中却有很多直接作状语的。

这一类现象就是词类活用。

文言中涉及到活用的词类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其它词类活用的也有,但不如这三类普遍。

还有,我们现在说话,一般是先说主语,再说主语怎么样,有时还得说出宾语来保持语意的完整。

但古人说话时,却有动作是宾语发出、并且动作支配的对象是主语的特殊现象。

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这时的动词一般都是活用了,可能是使动用法,也可能是意动用法,也可能是被动用法,这就需要认真区别。

例如:

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左忠毅公逸事》)句中的从是一个动词,跟随的意思。

数骑为随从的意思,是从的宾语。

显然,这里是不能理解成左忠毅公跟随随从外出的,而应理解为左忠毅公让随从跟着自己外出才对。

也就是说,从这一动作的发出者并不是句子的主语左忠毅公,而是其宾语数骑,句子的主语左忠毅公反倒成了从支配的对象,这时的从活用为使动。

全句的翻译为:

同乡前辈左忠毅公在京城担任主考官时让随从跟着自己外出,打扮成平民的样子,来到一座古庙里。

1.使动用法的理解及其翻泽。

使动用法只是就某个动词而言的(如果某些名词或形容词用作使动词,那么它们首先应该是活用为动词,然后才能有使动的意思),其核心就在于,这个动词的陈述对象并非主语,而是它的宾语,谓语能对宾语进行陈述,又是主语使然的。

也就是说,与现代汉语比较起来,文言中动作的发出者和动作的支配者的位置有了明显的不同。

使动用法翻译的基本格式为:

主语使宾语发出某个动作。

例如: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句中的固就是使动用法,它陈述的对象是根本。

这句话的翻译为:

我听说要求树木生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

再如:

外连衡而斗诸侯。

(《过秦论》)句中的斗是争斗的意思,陈述的对象是诸侯,意思是说诸侯与诸侯之间相互争斗。

这句话的翻译为:

(秦孝公)对外采取连横政策,使诸侯们互相争斗。

为了更好地理解使动用法,下面再举两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一是《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接受邹忌的讽谏后下令群臣吏民都可以进谏,其中说道: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这句话中的闻是谓语,听说的意思。

它的宾语是耳,耳朵之意。

显然,这里是不能理解为听说我的耳朵的,而应该理解为使我的耳朵听到。

二是《鸿门宴》中有一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其中的从是动词,跟随的意思,作谓语。

究竟是谁跟随谁?

显然,应该理解为百余骑(随从)跟随沛公才对,从同样活用成使动了。

2.意动用法的理解及其翻译。

所谓意动,就是指句子主语(一般是人)内心的活动。

这种活动的一般表现形式为,一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这时候的谓语一定是形容词活用所致;一是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这时候的谓语一定是名词活用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