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届高三一诊生物考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5262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届高三一诊生物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届高三一诊生物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届高三一诊生物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届高三一诊生物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届高三一诊生物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届高三一诊生物考试.docx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届高三一诊生物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届高三一诊生物考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届高三一诊生物考试.docx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届高三一诊生物考试

成都龙泉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理科综合(生物)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S32Cu64Mn55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本大题共13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凋亡速率比吞噬细胞快

B.成年人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C.肌细胞中只有与肌动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

D.原始海洋中,真核细胞的出现标志着生物进化的开始

2.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BRCA1和BRCA2两个基因突变与发病率关系最为密(  )

切。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BRCA1和BRCA2可能为抑癌基因

B.BRCA1和BRCA2在健康人体中不表达

C.乳腺细胞癌变后形态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

D.紫外线、亚硝胺等因素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可能

3.大肠杆菌PUC19质粒如下图所示。

LacZ基因是PUC19质粒上重要的标记基因,其表达产(  )

物能水解X-gal,进而使大肠杆菌菌落呈蓝色。

用EcoRI构建重组质粒,导入受体菌(不

含LacZ基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并进行检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应用涂布法将受体菌群接种在培养基表面

B.培养基中应含有氨苄青霉素和X-gal

C.挑取菌落的接种环在操作前后都应该灼烧灭菌

D.应挑取培养基表面的蓝色菌落进行扩大培养

4.下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能以此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组细胞是(  )

A.反射弧中相邻的神经元

B.甲状腺细胞与下丘脑细胞

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

D.根尖成熟区相邻的细胞

5.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  )

DNA的数量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染色单体

B.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对应图3中的AB段

6.某二倍体生物(染色体数为2N)染色体上的DNA用3H充分标记,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

中培养,其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局部化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A中DNA复制的酶一定是从1运进的,与3

直接相连的膜性细胞器是内质网

B.图B中DNA数:

染色单体数:

染色体数:

同源

染色体对数=4:

4:

2:

1

C.图C表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其判断依据是核膜重新构建

D.经过连续两次细胞有丝分裂,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自然水域比静水更适合家鱼产卵,其原因是具有较强的水流刺激,其过程如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对在静水繁育池中的家鱼使用_____________激素直接作用于初级卵母细胞可以促进家鱼产生卵子。

(2)图中M和N阶段分别进行的是____________分裂和____________分裂。

M阶段的__________________期与N阶段的___________________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

(3)在自然水域中,繁殖期家鱼____________(逆流而上/顺流而下),更能促进产卵。

(4)某些污染物,可阻断雌激素与相应结合,表现为_________(抗雌激素/类雌激素)效应,引起鱼类性别改变。

这将引起种群数量特征中____________的改变,进而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30.(7分)下图是某一生物个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和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关系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图I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此图可以表示的细胞是。

A.体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

(2)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______________条。

假设该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

(3)图Ⅱ中有____________个染色单体,如果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Ⅱ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关系可用图Ⅲ中的_________________表示。

31.(10分)如图表示光照强度对甲、乙两种绿色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强度大于2klx时,甲的光合速率大于乙,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2)光照强度大于4klx时,两种植物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远低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其原因是此时。

(3)光照强度小于2klx时,单位时间内甲的有机物积累总量比乙植物  。

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4klx时,每天至少光照 小时,甲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32.(12分)图1为25℃环境中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温度对图1中一种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影响情况[单位:

mg/(m2·h)]。

请回答:

(1)图2中植物为图l中的_________;在图l的A、B点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

(2)B点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B点时叶肉细胞中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填<、=或>)呼吸作用强度。

(3)与C点相比,B点叶绿体中C5化合物的含量______________。

(4)图2中温度从25℃上升到30℃的整个过程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_______(填“增加”、“不变”、“减少”或“无法判断”)。

(二)选考题:

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制作果酒、果醋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如图是制作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分析回答:

(1)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向发酵瓶中通入空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制果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该装置进行酒精发酵,则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_______。

此时装置需要修改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

果酒制果醋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

_________________色。

(4)在果醋发酵过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是否有醋酸生成。

成都龙泉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理科综合(生物)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S32Cu64Mn55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本大题共13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凋亡速率比吞噬细胞快

B.成年人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C.肌细胞中只有与肌动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

D.原始海洋中,真核细胞的出现标志着生物进化的开始

考点:

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的分化.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解析:

A、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能存活较长的时间,其凋亡速率比吞噬细胞慢,A错误;

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成年人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B正确;

C、肌细胞中不仅仅与肌动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如呼吸酶基因也处于活动状态,C错误;

D、原始海洋中,生物的进化开始于真核细胞的出现之前,D错误.

故选:

B.

2.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BRCA1和BRCA2两个基因突变与发病率关系最为密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BRCA1和BRCA2可能为抑癌基因

B.BRCA1和BRCA2在健康人体中不表达

C.乳腺细胞癌变后形态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

D.紫外线、亚硝胺等因素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可能

考点:

细胞癌变的原因.

分析:

导致正常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各种致癌因子通过改变正常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结构或功能额诱发细胞的癌变.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有一些独有的特征:

具有无限增殖的特征;癌细胞具有浸润性和扩散性,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解析:

A、癌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乳腺癌的发生与BRCA1和BRCA2两个基因突变关系最为密切,故BRCA1和BRCA2可能为抑癌基因,A正确;

B、健康人体BRCA1和BRCA2不突变,不是不表达,B错误;

C、细胞癌变后形态结构发生变化,C正确;

D、紫外线是物理致癌因子,亚硝胺是化学致癌因子,紫外线、亚硝胺等因素会增加患乳腺癌的可能,D正确.

故选:

B.

2.大肠杆菌PUC19质粒如下图所示。

LacZ基因是PUC19质粒上重要的标记基因,其表达产物能水解X-gal,进而使大肠杆菌菌落呈蓝色。

用EcoRI构建重组质粒,导入受体菌(不含LacZ基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并进行检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应用涂布法将受体菌群接种在培养基表面

B.培养基中应含有氨苄青霉素和X-gal

C.挑取菌落的接种环在操作前后都应该灼烧灭菌

D.应挑取培养基表面的蓝色菌落进行扩大培养

考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

筛选与分离目的微生物需要使用固体选择培养基并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微生物培养的关键是无菌操作.据此分析作答.

解析:

A、筛选与分离工程菌需要用涂布法将受体菌群接种在培养基表面,A正确;

B、根据题干可知,目的菌能够在含有氨苄青霉素和X﹣gal的培养基上生存,所以筛选与分离时的培养基应含有氨苄青霉素和X﹣gal,B正确;

C、接种时接种环应该使用灼烧灭菌,C正确;

D、根据题干可知,受体菌不含LacZ基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不能使大肠杆菌菌落呈蓝色,D错误.

故选:

D.

4.下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能以此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组细胞是( C )

A.反射弧中相邻的神经元

B.甲状腺细胞与下丘脑细胞

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

D.根尖成熟区相邻的细胞

考点:

细胞膜的功能.

分析: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

(1)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

(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3)通过细胞通道来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图示体现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它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完成的.

解析:

A、反射弧中相邻的神经元通过释放化学物质﹣﹣神经递质进行传递,A错误;

B、甲状腺细胞对下丘脑细胞分泌TRH的反馈调节通过化学物质﹣﹣激素进行传递,B错误;

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之间属于直接信息传递,C正确;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是利用了细胞间通道进行传递信息,D错误.

故选:

C.

5.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染色单体

B.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对应图3中的AB段

考点:

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

图1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表示有丝分裂中期;图2细胞中着丝点分裂,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图3中的AB段表示完成DNA的复制,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图4中a和c表示染色体与DNA含量相等,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b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c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的数量关系是1:

2或1:

1,不可能出现2:

1的比例关系.

解析:

A、图1表示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数量为0,故A正确;

B、图3中BC段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对应于图1,图3中CD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对应于图2,故B正确;

C、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的数量关系是1:

2或1:

1,不可能出现2:

1的比例关系,故C正确;

D、图4中a、c表示染色体与DNA含量相等,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图a对应于图3中的CD段,图c对应于图3中的0A段,故D错误.

故选:

D.

6.某二倍体生物(染色体数为2N)染色体上的DNA用3H充分标记,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其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局部化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图A中DNA复制的酶一定是从1运进的,与3直接相连的膜性细胞器是内质网

B.图B中DNA数:

染色单体数:

染色体数:

同源

染色体对数=4:

4:

2:

1

C.图C表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其判断依据是核膜重新构建

D.经过连续两次细胞有丝分裂,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考点:

DNA分子的复制,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示为某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局部结构变化过程.甲为细胞核,①为核孔,②和③分别为核膜的外膜和内膜.

图乙中,核膜解体,核仁消失,其中④表示完成复制后的染色体.

图丙中核膜小泡逐渐融合变成核膜,且染色体逐渐解旋变细为染色质,故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末期.

解答:

解:

A、DNA复制需要的解旋酶和DNA聚合酶是由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并通过①核孔运入细胞核参与DNA的复制,内质网内连③核膜、外连细胞膜,A正确;

B、图乙中核膜逐渐解体,出现④染色体,应该为有丝分裂前期,在该时期时,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2条染色单体,因此细胞中DNA数:

染色单体数:

染色体数:

同源染色体对数=4:

4:

2:

1,B正确;

C、图丙中核膜小泡逐渐融合变成核膜,且染色体逐渐解旋变细为染色质,故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末期,C正确;

D、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3H.则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均为2N,但每条染色体的DNA分子的两条链均为杂合(3H1H);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每条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杂合的3H1H,另一条染色单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为纯合的1H1H,即一半染色单体含放射性,但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成为子染色体后,子染色体的分离具有随机性,因此,含3H的染色体数进入同一个子细胞的数量为0~2N,D错误.

故选:

D.

29.自然水域比静水更适合家鱼产卵,其原因是具有较强的水流刺激,其过程如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对在静水繁育池中的家鱼使用____促性腺_________激素直接作用于初级卵母细胞可以促进家鱼产生卵子。

(2)图中M和N阶段分别进行的是______减数第一次分裂______分裂和____减数第二次分裂________分裂。

M阶段的_______前期、中期、后期___________期与N阶段的___后期______________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

(3)在自然水域中,繁殖期家鱼______逆流而上______(逆流而上/顺流而下),更能促进产卵。

(4)某些污染物,可阻断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表现为_____抗雌激素____(抗雌激素/类雌激素)效应,引起鱼类性别改变。

这将引起种群数量特征中_______性别比例_____的改变,进而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考点:

激素调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种群数量特征

分析: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中DNA、染色体变化曲线

解析:

(1)分析题图信息可知,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促进成熟卵子的形成。

(2)回忆减数分裂,初级卵母细胞产生次级卵母细胞(M阶段)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次级卵母细胞产生成熟卵子(N阶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M阶段)染色体虽然经过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变,和体细胞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N阶段)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M阶段的前期、中期、后期与N阶段的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

(3)分析可知逆流而上比顺流而下水流刺激较强,所以,在自然水域中,繁殖期家鱼逆流而上更能促进产卵。

(4)根据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中“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可知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导致雌激素不能发挥作用,而表现为抗雌激素效应,引起鱼类性别改变,从而引起种群性别比例的改变。

故答案为:

(1)促性腺

(2)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后期

(3)逆流而上

(4)受体抗雌激素性别比例

 

30.(7分)如图是某一生物个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和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关系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图I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此图可以表示的细胞是 A 

A.体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

(2)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 8 条.假设该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 50% .

(3)图II中有 4 个染色单体,如果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则基因b正常情况下应存在于 1和5 上.

(4)图II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关系可用图III中的 乙 表示.

考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分析:

分析Ⅰ图:

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1和4、2和3、5和8、6和7),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Ⅱ图:

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分析Ⅲ图:

甲组细胞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1:

2:

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代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乙组细胞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1:

2:

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丙组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

DNA=1:

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代表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组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

DNA=1:

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代表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的细胞.

解析:

(1)若图Ⅰ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3和7表示两条X染色体,而X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因此此图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可以表示体细胞.故选:

A.

(2)图Ⅰ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由此可知该生物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最多,即8条;假设该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该染色体进入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且平均分配给2个精细胞,因此该细胞分裂形成的4精细胞中,有2个精细胞含15N,因此含15N得精子所占比例为50%.

(3)图Ⅱ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如果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则基因b正常情况下应存在于1和5上.

(4)图Ⅱ细胞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1:

2:

2,且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可用图Ⅲ中的乙表示.

故答案为:

(1)A

(2)850%

(3)41和5

(4)乙

31.(10分)如图表示光照强度对甲、乙两种绿色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强度大于2klx时,甲的光合速率大于乙,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光合色素的含量 、 酶的活性和含量 .

(2)光照强度大于4klx时,两种植物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远低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其原因是此时 植物光合作用较强,消耗胞间二氧化碳的速率较快 .

(3)光照强度小于2klx时,单位时间内甲的有机物积累总量比乙植物 少 .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4klx时,每天至少光照 6 小时,甲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

光合作用受到温度、二氧化碳和光照强度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植物需要更强的光照,一般为阳生植物,而乙植物在较弱光照下光合作用强度高.

解析:

(1)光照强度大于2klx时,甲的光合速率大于乙,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酶的活性和含量、光合色素的含量.

(2)光照强度大于4klx肘,两种植物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远低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其原因是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消耗胞间CO2速率快于CO2从气孔扩散进入胞间的速率.

(3)当光照强度等于2klx时,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而有机物产生总量为总光合作用量,总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消耗量,由于植物乙的呼吸速率低于植物甲,因此单位时间内乙植物的有机物产生总量小于甲植物的有机物产生总量.光照强度小于2klx时,单位时间内甲的有机物积累总量比乙植物少.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4klx肘,要保证甲植物能够正常生长,设光照时间为X,需要15×X﹣5×(24﹣X)≥0,因此每天至少光照6小时.

故答案为:

(1)光合色素的含量酶的活性和含量

(2)植物光合作用较强,消耗胞间二氧化碳的速率较快

(3)少6

32.(12分)图1为25℃环境中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在一定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