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饲料加工综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3447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7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牧草饲料加工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牧草饲料加工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牧草饲料加工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牧草饲料加工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牧草饲料加工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牧草饲料加工综述.docx

《牧草饲料加工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牧草饲料加工综述.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牧草饲料加工综述.docx

牧草饲料加工综述

第一章饲草饲料的收获

第一节收获对象

第二节收获方式

第三节收获技术

第一节收获对象

一、籽实收获

二、地上部收获

三、地下部收获

一、籽实收获

⏹籽实饲料是重要的精饲料,主要包括禾谷类和豆类籽实。

⏹禾谷类籽实,如玉米、高粱、燕麦、大麦等,适口性好,是单胃家畜、家禽的基本饲料成分。

此类饲料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淀粉占70%左右,粗蛋白质占6%~10%,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各占3%左右,所含矿物质中磷较多,钙较少。

一、籽实收获

⏹豆类籽实,如大豆(包括黄豆、黑豆、秣食豆)、豌豆、蚕豆、山黧豆及野豌豆等。

此类饲料一般含粗蛋白在22%以上,如大豆为33%~45%,是畜、禽优良的蛋白质补充饲料。

⏹以收获籽实为目的的收获,采收种子的饲料作物和牧草属于这一类型,如黑麦、玉米、大豆等。

⏹这种收获的特点是有明显的成熟期,一般在籽粒蜡熟末期或完熟期时收获。

二、地上部收获

⏹以收获地上部茎叶为主要目的收获,牧草与青饲料属于此类。

⏹这种收获类型无固定收获期,人们可根据栽培的目的及饲喂家畜的种类等确定收获期。

⏹如苜蓿作为牛、羊青干草时应在单位面积可消化总养分产量最高的初花期收获,而作为猪、鸡的蛋白质、维生素补充饲料时则应在现蕾期收获。

三、地下部收获

⏹以获取地下部块茎、块根、直根等营养器官为主要目的的收获,如甘薯、萝卜、马铃薯等饲料作物属于这一类型。

⏹这类收获也无固定收获期,但收获期的确定受外界温度等条件的影响,通常在早霜前收获。

第二节收获方式

一、人工收获

二、机械收获

一、人工收获

⏹人工收获是指从收割到脱粒、晒粒、包装、归仓完全用人工或畜力进行,不用任何机械。

⏹饲料作物或牧草作为青饲料或青干草使用时,其刈割、晒草的过程多用人工劳力进行作业。

二、机械收获

⏹机械收获又分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

⏹分段收获是将成熟期的饲料作物或牧草的收割、晾晒、捡拾、脱粒、包装、归仓分段用不同的机器进行,机具简单、轻便、灵活、适宜小面积作业.

⏹联合收获是用联合收获机一次完成收获和脱粒等作业,其特点是速度快,效率高,损失少,适宜大面积地块应用。

二、机械收获

⏹目前牧草的草产品产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机械化、现代化的草产品产业化从刈割、烘干、压捆或草粉加工全部实现了机器作业;田间干燥的干湿草捆从刈割、翻草、捡拾压捆、湿草捆拉伸膜包被全部机械化作业。

⏹但这些产业化机械投入大,能耗大、成本高,大面积应用尚有一定困难。

公司+农户的草品产业化相对比较简单,除了刈割、打捆等必须机器作业外,其余可采用人工劳动,节省了费用和生产成本。

第三节收获技术

一、收获原则

二、收获时期

三、收获方法

一、收获原则

⏹收获时期确定的原则是:

兼顾草产品的质量、产量及牧草的再生长。

⏹确定牧草的收获适期,实质上就是在牧草的营养价值和干物质产量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一、收获原则

⏹豆科牧草的收获适期为初花期。

⏹禾本科牧草的收获原则与豆科相似,第一茬草在抽穗期收获。

⏹禾本科牧草再生草的收获一般根据牧草的生长量,可在30~40天收获一次,根据牧草的生长情况及牧草的种类,再生草亦可进行放牧利用。

一、收获原则

⏹无论是豆科牧草不是禾本科牧草,适宜的留茬高度,是牧草再生草正常恢复生长的保证,是保证下茬产量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牧草收获时留茬过高影响牧草产量,过低影响再生草的生长。

⏹不同的牧草种类其生长点距地面的高度不同,所以牧草收获时留茬高度一定要考虑不同牧草生长点特点,不同牧草刈割时要求留茬高度不同。

一、收获原则

⏹豆科牧草中从根颈萌发新枝条的紫花苜蓿一般留茬高度在4~5㎝。

⏹禾本科牧草中的上繁草,如无芒雀麦、黑麦草、猫尾草、冰草等一般留茬高度在6~8㎝。

⏹一些从茎枝腋芽上萌发新枝的百脉根、柱花草等要求留茬高度在20~30㎝。

二、收获时期

⏹确定牧草的收获时期,首先要确定自己生产的草产品的质量标准,然后再根据牧草不同的生育周期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及牧草的产量来确定牧草收获的最适宜的时期。

三、收获方法

⏹牧草的收获方式一般有两种方式:

即收割收获方式和用家畜放牧收获方式。

⏹刈割方式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有人工刈割和机械刈割。

⏹机械收割因种植规模、调制目的不同,收割机械有所不同。

思考题

1.饲草饲料的收获对象有哪些?

2.机械收获可分为哪两种方式?

各有哪些特点?

3.牧草的收获时期应如何确定?

指出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适宜收获期。

4.说明确定适宜留茬高度的意义。

第二章青贮饲料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青贮饲草饲料原理

第三节青贮饲草饲料的设施与机械

第四节青贮饲草饲料原料

第五节青贮饲草饲料生产工艺

第六节青贮饲草饲料的利用与管理

第一节概述

●青贮饲料是指经过在青贮容器中的厌氧条件下发酵处理的饲料产品。

●更确切地说,是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乳酸菌发酵调制保存的青绿多汁饲料。

●新鲜的或萎蔫的或者是半干的青绿饲料,在密闭条件下利用青贮原料表面上附着的乳酸菌等的发酵作用,或者在外来添加剂的作用下促进或抑制微生物发酵,使青贮pH值下降而保存的饲料叫做青贮饲料。

●其过程称为青贮(ensilage)。

青贮历史

●在公元前约1200年的Carthage遗址,发现了青贮窖(曾青贮过秸秆)

●Carthage:

(北非)迦太基

●非洲北部、今突尼斯最为著名的古迹,腓尼基人所建,公元146年被罗马帝国所灭

青贮历史

●Criesuald(1842)

●波罗地海农业进展协会学报(TrensactionsoftheBatic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Agriculture)

●最早记述了青贮制作工艺。

●迅速将刚割下的鲜草踏实添满坑,窖一添满就用一层木板或大小恰好的盖将内容物封闭起来,然后上面再盖一层约45cm厚的土。

青贮历史

●Reihleu和WurttembergWochenblatt(德国斯图加特市人,1862年):

●发表了一篇青贮生产工艺的报道

●后翻译成法文并发表在1870年的法国农业

杂志上(Journald,Agriculturepratique )

青贮历史

●Goffart(现代青贮实践的主要贡献者,他是一个法国农民)

●1877年在青贮玉米试验的基础上,出版了第一本关于青贮的书。

●约一年后,英译本出版,并在美国发行,这种新的贮藏技术迅速被美国农民采用。

一、青贮饲草饲料的意义

1.青贮能有效保存青饲料的营养成分

2.青贮饲料适口性好且消化率高

3.青贮饲料的原料来源广

4.青贮饲料保存时间长

5.青贮饲料全年均衡供应青绿多汁饲料

二、青贮饲草饲料的类型

(一)按原料含水量分类

(二)根据原料组成分类

(三)根据形状分类

(四)根据发酵酸分类

(一)按原料含水量分类

1.高水分青贮

一般含水量70%以上。

优点为牧草不经晾晒,减少了气候影响和田间损失;容易产生品质差和不稳定的青贮饲料。

2.凋萎青贮

原料含水量60%~70%之间。

3.半干青贮

低水分青贮

(二)根据原料组成分类

1.单一青贮

单独青贮某一种青贮原料

2.混合青贮

多种原料混合贮存

3.配合青贮

按照家畜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将多种青贮原料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贮存

(三)根据形状分类

1.切短青贮

2.整株青贮

(四)根据发酵酸分类

1.乳酸型青贮饲料

乳酸菌起主导发酵作用,乳酸浓度高

2.乙酸型青贮饲料

发酵产物主要是乙酸

3.丁酸型青贮饲料

梭菌发酵后形成丁酸型青贮饲料,这类青贮料呈腐臭味

4.变质青贮饲料

需要氧微生物的生长,堆肥样的劣质青贮饲料

第二节青贮饲草饲料的原理

一、青贮中主要微生物及其作用

二、青贮的发酵过程

三、青贮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与损失

四、青贮料制作时的条件

一、青贮中主要微生物及其作用

●乳酸菌

●好气性细菌

●酪酸菌

●酵母菌

●霉菌(丝状菌)

乳酸菌

●厌氧或微需氧

●革兰氏阳性

●非孢子型有机体

●发酵糖成为乳酸

●青贮中的乳酸菌是在原料中附着的或在收获过程中机械上附着的乳酸菌被带入青贮窖内,并且在短时间内繁殖起来的。

●乳酸菌根据其细胞形态可分为杆菌和球菌。

●根据其葡萄糖的发酵形式可分为同质型和异质型。

●同质发酵型

C6H12O6+2ADP→2CH3CHOHCOOH+2ATP

C5H10O5+2ADP→CH3CHOHCOOH+CH3COOH+2ATP

●异质发酵型

C6H12O6(葡)+ADP→CH3CHOHCOOH+C2H5OH+CO2+ATP

3C6H12O6(果)+H2O+2ADP→CH3CHOHCOOH+2C6H14O6+CH3COOH+CO2+2ATP

C6H12O6(葡)+2C6H12O6(果)+H2O+2ADP→CH3CHOHCOOH+CH3COOH+2C6H14O6+CO2+2ATP

●乳酸菌的种类不同而产生D型、L型或者DL型乳酸异构体,大部分乳酸菌产生DL型乳酸。

青贮乳酸菌的种类和乳酸旋光性

●在青贮发酵初期青贮窖内空气尚存的情况下,好氧细菌可以大量繁殖。

这一时期好氧细菌与兼性厌氧细菌同时在青贮饲料中存在,这些微生物是以孢子形态存在的菌类,具有较强的耐热特性。

●好氧细菌分解青贮材料中的糖分,它的增殖将减少乳酸菌的营养源。

●乙酸菌

●C6H12O6→2C2H5OH+2CO2

●C2H5OH+O2→CH3COOH+H2O

●酪酸菌又称梭状芽孢杆菌,简称梭菌,导致青贮品质劣化。

●酪酸菌分解糖和乳酸生成丁酸,同时分解氨基酸生成胺和氨气。

丁酸、高级脂肪酸和胺是造成青贮饲料恶臭的原因。

贮藏中的重要酪酸菌

●植物体上附着的酪酸菌数极少,青贮饲料中的酪酸菌来源于材料上粘附的土壤。

●酪酸菌多在青贮贮藏后期增殖,高温贮藏、材料的干物质含量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缓冲能高以及青贮窖密封迟延等不利条件可助长酪酸菌增殖。

●酪酸菌生长的最适pH是7.0~7.4,不耐酸;在低水分条件下生长受阻;最适生长温度37℃。

针对以上性质,可相应采取青贮措施抑制丁酸发酵的形成。

●促进乳酸发酵及直接添加酸类物质降低pH;对原料草进行半干处理,降低原料水分含量,是抑制酪酸菌增殖的有效青贮技术措施。

●青贮饲料开封后,诱发青贮饲料的二次发酵。

●青贮窖开启后,饲料表面暴露在空气中,酵母和丝状菌急剧增殖,诱发二次发酵,导致青贮饲料温度上升,营养价值下降。

其中某些菌种在发酵过程中产生毒素,动物采食后可能对生产性能和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青贮原料中Cryptococcus属(隐球酵母属)、Rhodotorula属(蔷薇色酵母属)等无孢子酵母很多,但在装填后减少;在青贮过程结束时,Saccharomyces属(酵母属)、Hansenula属(汉森酵母属)等有孢子酵母多。

●酵母在有氧条件和厌氧条件下均能生存,分别有发酵糖的菌种和转化乳酸的菌种。

在青贮饲料贮藏过程中增殖的酵母,大部分菌种能在pH3.5~6.5范围内生存,对低水分状态也有耐性。

●作为营养源,在厌氧条件下由糖获得能量,在有氧条件下由乳酸、乙酸及其他有机酸获得。

●因此,保持厌氧状态贮藏的青贮饲料,酵母所需营养源是糖,剩余糖类较多的青贮饲料,酵母菌多。

●青贮原料中存在大量的fusarium属(镰刀菌属)、alternaria属(链格孢属)等丝状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