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区防风固沙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3417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农区防风固沙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惠农区防风固沙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惠农区防风固沙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惠农区防风固沙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惠农区防风固沙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惠农区防风固沙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惠农区防风固沙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农区防风固沙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惠农区防风固沙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惠农区防风固沙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惠农区防风固沙林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惠农区防风固沙林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法人:

惠农区林业局

殷建军

1.1.3项目主管单位:

惠农区人民政府

1.1.4项目性质:

新建

1.1.5建设目标:

通过三年的项目建设,新增林地面积3000亩,在沿贺兰山东麓冲积平原添设新的防护屏障,防风固沙、减缓水土流失,使项目区林木覆盖率达到60%以上,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1.1.6项目区范围:

项目区位于惠农区燕子墩乡,东起第三排水沟,西至贺兰山,南起罗家园中心路,北到红果子立交桥,总面积约0.5万亩,项目规划造林面积0.3万亩。

1.1.7项目建设内容及其规模:

建设内容:

防护林建设,包括营林工程、水利工程。

建设规模:

营造800亩防风固沙林,200亩生态经济林,封育造林2000亩。

8项目建设期限与进度:

期限:

2005-2007年

进度:

2005年完成建设配套水利工程。

营造400亩防风固沙林,100亩生态经济林,封育造林500亩。

2006年营造400亩防风固沙林,100亩生态经济林,封育造林500亩。

2007年封育造林1000亩。

1.1.9项目总投资:

项目建设规划总投资万元。

1.1.10项目效益:

(1)将0.3万亩荒地改造成林地;

(2)营造200亩经济林,每年可为当地居民带来5万元收入。

(3)提供就业机会,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1.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原则:

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社会、经济效益;

坚持尊重自然规律、科学选择树种;

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坚持立足抗旱造林,大力实施节水灌溉的原则;

坚持造管并重,立足长远发展的原则;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坚持国家营林经济技术标准与本地实际相结合。

整地:

0.7台班/亩600元/台班

栽植:

111元/亩

水利工程:

80000元/公里

机井:

280000元/眼

苗木:

136元/亩

灌水:

45元/亩

抚育:

7.5元/亩

管护:

7.2元/亩

1.4综合评价:

项目建成后,可为我区新增林地面积3000亩,将有效发挥林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改善当地小气候的作用,尤其降低雨季洪水危害、改善周围生态环境起到巨大的调节和促进作用。

通过综合治理,不仅使项目区荒漠化状况得到治理,土地得到有效利用,而且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为周边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对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由来和形成

2.2项目区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现状:

项目区生态条件恶劣,荒漠化严重,沙尘暴发生次数逐年增加,雨季山洪对山前居住村民已构成威胁。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意义:

2、3、1项目区位于惠农区的西部,大武口区的东部,加强该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不仅是本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更主要的是对改善石嘴山市的工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荒漠景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2项目区生态条件恶劣,沙漠化严重,沙尘暴发生次数逐年增加,已由过去的平均2—3年发生1次到近年来的平均每年发生1—2次,沙尘暴发生时,常携带大量的黄沙尘,遮天闭日,造成农田被埋,农作物被毁,工厂停工,交通堵塞,已严重影响了项目区周围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2、3、3项目区改良一部分沙荒地种植枸杞,既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对增加我区经济林面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

3.1自然地理条件

1、行政区划、地理位置:

项目区隶属于石嘴山市惠农区,地理位置位于惠农区燕子墩乡上宝闸村南边的米家沙窝,东起第三排水沟,西至简泉农场新场部,南起简泉农场九队,北到上宝闸村九队。

2、地形地貌

项目区海拔高度在1096—1104米之间。

有沙丘、丘间平地和小草丘地组成。

沙丘为湿润性流动沙丘,项目区内有13个大小不一的沙丘,高度为3—6米,宽30余米,长50米,部分沙丘连成链状。

迎风面坡度缓,约为5—10度,背风面坡度较陡,约为20—30度。

其沙粒主要为细纱,沙源为就地起沙。

丘间地地下水位较高,盐化严重,多数呈白色返盐状态,小草丘地土壤条件较好,多生长沙生植被,覆盖度一般在30—50%。

3、气候条件

项目区属中温带干旱区,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光照充足,年均降水量186㎜,年内降水分布不均匀,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5%左右,年均蒸发量2440㎜,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30℃,年均气温8.2—9.2℃,年大于10℃的有效积温3266℃,年日照时数330天,无霜期150天左右。

全年多风,平均风速为2.9m/s,最大风速25m/s,多为偏北风。

主要气象灾害有沙尘暴、干热风和霜冻。

4、土壤条件

项目区土壤类型属于湿润性流动沙丘,土质多为沙土和沙壤土。

小草丘地土层0—100㎝的PH值为8.5,土壤含盐量为3.1%,表土有机质含量为1.1%,水解氮含量为34PPm,速效磷含量3PPm。

5、水资源条件

项目区西侧有农场渠二十五斗渠,南侧有二十四斗渠,可引水灌溉一部分区域。

项目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埋深一般为1.8-3m,PH值为8.0,矿化度为5.12克/升,可开采利用来治沙造林或种植枸杞。

6、植被

项目区植被类型主要以沙生植被为主。

在流动沙丘上,植被稀少,主要是沙米(灯索),个别小沙丘沙米覆盖度达20—40%;丘间地植被主要是喜沙的白刺、芨芨草、苦豆子、甘草、蒺藜、沙地旋复花、狗尾草、覆盖度在20—50%之间;在盐化较重的丘间地植被稀少,主要是抗盐较强的碱蓬、赖草、芨芨草、覆盖度在2—10%。

一部分小草丘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沙篙、骆驼篙、覆盖度可达到30—60%。

3、2社会经济条件:

1、人口及收入状况

项目区主要涉及到燕子墩乡的上宝闸村和简泉农场,项目区范围内人口1750人,劳动力约900人。

周围群众经济收入情况较好,人均纯收入3600元,其中70%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枸杞和油葵为主。

2、土地利用状况

规划区总土地面积1.5万亩,其中现有农作物耕地1200亩,现有经济林400亩,现有能治沙造林或种植枸杞的宜林沙荒地11000亩,暂不易用地2400亩。

第四章建设方案

4.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

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防沙治沙法,和西部大开发,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按照我区林业建设规划要求,依靠科技、注重质量,因地制宜,以营造防风固沙林为主,适当发展经济林,使该地区沙漠化状况得到有效的治理。

人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项目建设原则:

1)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2)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政策扶持与农户投入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集中连片,新植经济林与低产林改造相结合,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基地,以基地促发展的原则。

4)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技术人员与规划区群众共同参与制定规划设计的原则。

4.2项目区范围

项目区位于惠农区燕子墩乡上宝闸村的米家沙窝,东起第三排水沟,西至简泉农场新场部,南起简泉农场九队,北到上宝闸村九队,东西长约4.75公里,南北宽约2.2公里,总面积约1.5万亩,项目规划面积1.1万亩。

4.3项目建设规模:

利用3年时间,营造8000亩防风固沙林,3000亩生态经济林,使项目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3%左右。

4.4项目建设规划布局:

项目建设规划由林业建设规划、水电设施建设规划和道路建设规划三部分组成。

4、4.1林业建设规划

1、生态经济林:

规划面积3000亩,地段主要在立地条件较好的丘间地和小草丘地。

这部分地段植被覆盖度较高,盐碱相对较轻,地势较平坦,能够修渠引水或打井灌溉。

规划树种为枸杞,品种以“宁杞一号”为主,为了机械作业,株行距设计为1×3米,亩栽222株,共需种苗66.6万株。

2、防风固沙林:

规划面积8000亩。

地段主要在沙丘四周、道路两侧、农渠两边和大部分丘间地等。

沙丘四周以沙枣和拧条为主,株行距2×3米,丘间地规划沙枣、拧条、紫穗槐,株行距2×3米,采用行间混交,拧条、紫穗槐每穴3株。

道路两侧规划刺槐和沙枣,株行距2×3米;农渠两边规划刺槐,株行距3×2米。

防风固沙林规划栽植苗木177.6万株,其中刺槐2000亩,需要苗木22.2万株;沙枣2000亩,需要苗木22.2万株;拧条2800亩,需要苗木93.24万株;紫穗槐1200亩,需要苗木39.96万株。

4、4.2水电设施建设规划

1、打机井20眼。

主要为引不到渠水的地方提供水,每眼井灌溉面积约300—400亩,井间距离要大于500米。

建井深度50—80米,日出水量2000立方米左右。

2、为了节约水资源,井灌部分全部采用管灌方式,共需铺设直径为14㎝的管道66公里。

3、规划架设高压线路4.4公里,低压线路7.5公里。

4、规划修建引水渠、农渠、长度合计20公里。

4、4.3道路建设规划

1、干路。

规划从燕子墩乡刘家庄至简泉农场场部修一条6米宽沥青油路,全长约4公里。

2、支路。

在各造林区与干路之间修建支路,方便作业机械及运输,规划为6米宽碎石路面。

规划长度合计60公里。

3、作业路。

各造林地段之间修作业路,路面控制4米宽,规划总长200公里。

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1投资估算:

项目建设规划总投资1964.95万元。

5、1.1林业建设项目:

林业建设项目合计投资754.25万元。

1、整地11000亩,500元/亩,投资550万元。

2、林木种苗合计投资204.25万元。

其中:

枸杞66.6万株,单价1元/株,计66.6万元;刺槐22.2万株,单价4元/株,计88.8万元。

沙枣22.2万株,单价1元/株,计22.2万元;拧条93.24万株,单价0.2元/株,计18.65万元;紫穗槐39.96万株,单价0.2元/株,计8.0万元。

5、1.2水电设施建设项目:

水电设施合计投资798.7万元。

1、打井20眼,15万元/眼,投资300万元。

2、铺设灌水管道66公里,6万元/公里,投资396万元。

3、架设输电线路,投资72.7万元。

其中高压线路4.4公里,单价8万元/公里,投资35.2万元;低压线路7.5公里,5万元/公里,投资37.5万元。

4、渠道建设20公里,1.5万元/公里,投资30万元。

5、1.3道路建设项目

道路建设合计投资412万元。

1、修建干路4公里,单价18万元/公里,投资72万元。

2、修建支路60公里,单价3万元/公里,投资180万元。

3、修作业路合计200公里,单价0.8万元/公里,投资160万元。

5、2资金来源

惠农区米家沙窝防风固沙综合治理项目合计投资1964.95万元。

其中申请国家防沙治沙无偿投资1375.46万元,占总投资的70%,地方配套及项目区群众自筹589.49万元,占总投资的30%。

第六章效益分析与评价

6、1生态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为我区新增林地面积11000亩,将有效发挥林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改善当地小气候的作用,对减少沙尘天气、改善周围生态环境起到巨大的调节和促进作用。

6、2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新增经济林3000亩,达到盛果期时,按目前枸杞的市场平均价格和平均产量计算,则每年总产值=3000亩×150公斤/亩×12元/公斤=540万元。

利润按47%计算,则每年实现纯收入253.8万元。

6、3社会效益

通过综合治理,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