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文文言文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docx
《语文语文文言文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语文文言文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语文文言文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2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四知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
“暮夜无知者。
”震曰: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
”密愧而出。
后转琢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闻其贤而辟之(____________)
②当之郡(_____________)
③何谓无知(____________)
④故旧长者(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写了杨震的哪两件事?
表现了他怎样的可贵品质?
【答案】
1.听说到;去说老朋友
2.①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
(我)让后代被称作廉洁守正的官员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3.拒绝下属“夜怀金十斤”相送,拒绝“故旧长者”提出的“为(子孙)开产业”。
表现出杨震清正、廉洁、自律的可贵品质。
【解析】
1.
试题分析: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之”是多义词,用法很多,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
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
“知”“何”“清白”“遗”“厚”,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
阅读文段,读懂内容,根据人物的活动来概括主要事件。
分析古文中人物形象,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
本文写了杨震两次“拒绝”,从中可分析出其清正、廉洁、自律的可贵品质。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文言文阅读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示儿燕
孙枝蔚①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②。
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
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③效此也。
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④,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
儿当知之
(注释)①孙枝蔚:
清初诗人。
②高阁:
束之高阁,不去阅读。
③遑:
闲暇,空闲。
④旧窑:
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
(丙)谕儿书
吴汝纶①
忍让为居家美德。
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
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
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
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②学问识见。
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③疾”,皆至言也。
(注释)①吴汝纶:
清代作家。
②掌:
同“长”。
③疢(chèn)疾:
疾病,比喻忧患。
1.(释义·懂文)根据文意,选出(乙)(丙)两文标题中“示”“谕”最恰当的义项。
(1)示(_____)A上天对人类显示吉凶祸福B.给人看C.表示D.教导
(2)谕(_____)A上对下的文告、指示B.告诉C.知道D.比喻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
(2)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
3.(圈点·品味)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
(示例)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
“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1)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摘录·明理)下面是从三则家书中摘录的蕴含着修身治学智慧的话,根据语境把合适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填序号)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④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⑤忍让为居家美德⑥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⑦生于忧患,存乎疢疾
读书须注重方法,务实求知,我们可以按照古人说的“_________”去做;面对困境,可以用古人的话“_________”来勉励自己;当我们放纵懈怠、内心浮躁时,可以提醒自己“_______”;当我们追逐名利、失去目标时,可以告诫自己“____________”。
【答案】
1.DB
2.
(1)爱惜书本是有能力的人家(富贵人家)藏书的人所做的事,我们贫穷人家没有空闲(余力)效仿这种做法。
(2)凡是遇到逆境(不顺的处境),都能增长学问和见识。
3.
(1)“切莫”是千万不要的意思,语气坚决,强调了要读书就不必爱惜书,表现了孙枝蔚要儿子务实求知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
(2)“安得……乎”以反问的语气,告诉儿子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很难,要学会忍让,表现了吴汝纶对儿子拥有美好德行的殷切期望。
4.④⑦③②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注意“示”是一词多义,“示”在解释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示儿”意思是教导儿子,“示”意思是“教导”。
“谕”也是一词多义,“谕”在解释时也要结合具体语境,“谕儿书”意思是告诉儿子(一些道理)的信,“谕”意思是“告诉”。
此题考查较为巧妙,从相似文体的对比阅读角度考查了考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翻译。
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
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
“所为”,所做的事;“未遑”,没有空闲(余力);“效”,效仿。
句意:
爱惜书本是有能力的人家(富贵人家)藏书的人所做的事,我们贫穷人家没有空闲
(余力)效仿这种做法。
②句重点词语有:
不易处之境,逆境(不顺的处境);掌:
増长。
句译:
凡是遇到逆境(不顺的处境),都能増长学问和见识。
3.本题考查关键词语的理解。
根据题干所给示例。
我们需要先解释词语的本义,再写出他的语境义。
(1)句中的“切莫”的意思是千万不要,孙枝蔚告诫儿子读书不要爱惜书,“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认真学习书中的知识才是正道,不可本末倒置,将爱书放在第一位,这样的话是做不好学问的;
(2)句中的“安得……乎”是反问句式,人生在世,哪能那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之人相处?
从文中“忍让为居家美德。
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
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这些句子可知,吴汝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学会忍让,不要争强好胜,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不断进步。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的理解。
需要根据所给提示,选出正确答案。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意思是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意思是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的意思是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④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的意思是读书时就必须动手圈圈点点,如果看坏了一本书,不妨再去买一本来,⑤忍让为居家美德的意思为忍让是为人处世的美德,⑥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的意思是如果必须要以相互争夺才能取得胜利,才是真正的愚蠢,自己给自己增添烦恼,⑦生于忧患,存乎疢疾的意思为生存在忧患之中。
根据翻译,再结合所给提示,可得正确的序号为
(1)④,
(2)⑦,(3)③,(4)②。
【点睛】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开始读古书时,千万不要太爱惜书本,过分的爱惜,一定把它束之高阁而不去读它。
读书时就必须动手圈圈点点,如果看坏了一本书,不妨再去买一本来。
爱惜书本是有能力藏书的人家所做的事,我们穷人没有余力去效仿这种做法了。
就譬如茶杯饭碗,明明知道是珍贵的古瓷器,本应当珍惜,但家里穷,只有这件器皿,难道忍着口渴和饥饿而不用它,
把它珍藏起来吗?
儿女应当知道。
忍让是居家的一种美德,你没听到过孟子说的,假如有人对我横蛮无理,一定要反躬自问,自己是不是不仁,是不是不礼,是不是不忠?
如果认为只有和人争竞短长才算赢,那么就是最不聪明而自寻烦恼的。
人生在世,哪里能总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呢?
只要遇到逆境,都能增长学问和见识。
孟子说过,“生于忧患会使人增长才干”,“存乎疢疾会使人经受锻炼”,这些都是至理名言。
3.仇香者,陈留人也。
至行①纯嘿②,乡党无知者。
年四十,为蒲亭长。
民有陈元,独与母居。
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
“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
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
”母涕泣而起。
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
元感悟,卒为孝子。
考城令王奂闻之曰:
“枳棘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
”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
不应征辟③,卒于家。
(注)①至行:
高尚的德行。
②嘿:
同“默”,闭口不说话。
③征辟(bì):
征召、推举做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为蒲亭长(___________)
(2)枳棘非鸾凤所集(__________)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2处)
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3.翻译句子。
(1)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彭端淑《为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三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仇香有哪些“至行”?
请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担任
(2)栖息,停留
2.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3.
(1)于是(王奂)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学习。
(2)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那个穷和尚吗?
(3)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
4.
(1)不偏听偏信,善于说服别人
(2)亲民(3)不慕名利(4)讲究仪容仪表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需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本题中,“为”翻译成:
担当,“集”翻译成:
栖息,停留。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可以根据文言虚词、语气词以及句意进行做答。
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翻译为:
我最近经过陈元的房舍,院落整理得干干净净,耕作也很及时,据此断句为:
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3.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以及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
(1)句难度不大,奉:
俸禄;以:
用,译文:
于是(王奂)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学习;
(2)句中的鄙翻译为边,边界,需要注意它的反问语气,译文:
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那个穷和尚吗?
(3)句是省略句,要将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译文:
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从文中“至行①纯嘿②,乡党无知者”、“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
元感悟,卒为孝子。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
不应征辟③,卒于家。
”等句子可以归纳出仇香的“至行”,即品德高尚、不慕名利、善于说服别人、讲究礼仪。
【点睛】
译文:
有一个叫仇香的陈留人,虽德行高尚,但沉默寡言,乡里无人知道他。
年龄四十岁时,担任蒲亭亭长。
有个叫陈元的老百姓,一个人和母亲同住,他的母亲向仇香控告陈元忤逆不孝。
仇香吃惊地说:
“我最近经过陈元的房舍,院落整理得干干净净,耕作也很及时,说明他不是一个恶人,只不过没有受到教化,不知道如何做罢了。
你年轻时守寡,抚养孤儿,劳苦一生,而今年纪已老,怎能为了一时的恼怒,抛弃多年的勤劳和辛苦?
陈元的母亲哭泣着起身告辞。
于是仇香亲自来到陈元家里,教导伦理孝道,讲解祸福的道理。
陈元感动省悟,终于成为孝子。
考城县令王奂听说了这件事,说:
“荆棘的丛林,不是鸾凤栖身之所,百里之内的县府官职,不是大贤的道路。
”于是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
仇香在太学学成,回归乡里,即令是在闲暇无事的时候,也一定是衣服整齐。
平常,从来看不见仇香因喜怒而改变声音脸色。
他不接受官府的征聘,后来在家里去世。
4.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
"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
"世乱,此无主。
"曰:
"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
其家人化之如此。
"后,衡病重而卒,四方学士皆聚哭,有数千里来聚哭墓下者。
谥文正。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或问之(________)②亦不睨视而去(_________)
2.翻译句子。
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3.许衡是一个怎祥的人?
【答案】
1.有的人斜着眼看
2.人们赠送的(东西),(即使)有一点儿不合乎道义也不接受。
3.品行方正,做事有原则,能抵得住诱感。
【解析】
1.试题分析: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比如本题中的“睨”是“斜着眼看”;“或”是多义词,“有人”的意思。
134.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
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在此题中,要注意“遗(赠送)、弗义(不合乎道义)、受(接受)”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3.试题分析:
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叙写的事件和对人物的具体描写分析作答。
文章叙写许衡不吃无主梨的故事,通过“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
其家人化之如此”的话语,可以看出,许衡是一个品行方正、诚实,做事有原则,能抵得住诱感的品质高尚的人。
据此概括作答。
【点睛】
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含义的答题思路是:
先利用朗读时语音的不同或停顿辨析。
一个词的词义和语音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
一个词,它的语音不同,这个词所表示的词义也必然会有所不同。
再利用上下文语境辨析。
词义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义性,但当这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句中时,它的意义大都会单一化。
因此,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可以辨析出来。
最后,比较互证法。
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比,较其异,证其同,达到探求和判定词义的目的。
参考译文:
许衡曾经在盛夏时经过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由于行走路途遥远,天气又热)十分口渴,路上有一棵梨树,众人都争先恐后地去摘梨来吃,许衡独自端正地坐在树下,安然如常。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许衡)说:
“不是自己拥有的却摘取它,不可以。
”那人说:
“现在时局混乱,这棵梨树没有主人了(何必介意)。
”(许衡)说:
“梨树没有主人,我的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
别人丢失的,(即使)一丝一毫不合乎道义也不能接受。
(有教养的人家的)庭院里有果树,当果子成熟掉落在地上时,(有教养的)小孩经过它,也不斜着眼看就离去。
那是他家人的教化而所以像这样。
”许衡去世后,四方有学之士都来聚集(灵前)痛哭,也有远从数千里外赶来痛哭在墓下的人。
皇上特赐谥号为“文正”。
5.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知弗若欤?
曰:
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其一人专心致志(_______)
(2)其名为鲲(______)
(3)及其家穿井(______)(4)其真无马邪(_______)
2.与“惟弈秋之为听”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骈死于槽枥之间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何陋之有D.甚矣,汝之不惠
3.本文结论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两篇文章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答案】
1.其中的它的他难道
2.C
3.设问
4.
(1)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
(2)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解析】
69.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
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如“其一人专心致志”:
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
所以“其”为“其中”之意。
再如“其名为鲲”:
它的名字叫鲲。
所以这里的“其”是“它的”之意。
2.C“何陋之有”与“惟弈秋之为听”句式相同。
都是宾语前置句。
A状语后置句。
B定语后置句。
D谓语前置句。
3.考查修辞手法分类型。
“为是其知弗若欤?
曰:
非然也”一句译为: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说:
不是这样的。
明显属于设问的修辞手法。
其特点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先故意提出问题,再自问自答。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弗”:
不。
“若”:
比得上。
“苍苍”:
湛蓝的样子。
“其……其……”:
是……还是……。
“至极”:
到尽头。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
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
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说:
不是这样的。
6.文言文阅读
洗心亭记
(唐)刘禹锡
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章章①。
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始予以不到为恨,今方弭②所恨而充所望焉。
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
彤焉如巧人画鳌背上物,即之四顾,远迩细大,杂然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
征其经始,曰僧义然。
啸侣为工,即山求材。
槃③高孕虚,万景坌④来。
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忧人处之,百虑冰息。
鸟思猿情,绕梁历榱
⑤。
月来松闲,雕缕轩墀⑥。
石列笋虡⑦,藤蟠蛟螭。
修竹万竿,夏含凉飔。
斯亭之实录云尔。
然上人⑧举如意挹我曰:
“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
”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
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某记。
(选自《刘禹锡集》)
(注释)①吉祥尤章章:
吉祥寺尤为著名。
②弭:
消除。
③槃(pan):
回旋,弯曲。
④坌(ben):
并,一起。
⑤榱(cui):
椽子。
⑥墀(chi):
台阶。
⑦虡(ju):
柱子。
⑧然上人:
指义然。
上人,对僧的尊称。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修竹万竿/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C.既志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故名洗心/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3.
是“月来松闲”中“闲”字的繁体篆书,“月色入户”是为
。
请赏析“月来松闲”中“闲”的妙处。
4.有同学认为,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语,本文中又有“忧人处之,百虑冰息”之句,此亭可叫“息心亭”。
请你比较“息心”“洗心”的内涵,说说刘禹锡为何将此亭命名为“洗心亭”。
【答案】
1.A
2.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3.示例:
“月来松闲”令人联想到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古诗文中的“明月”“山松”常常营造出清朗的意境。
作者用拟人手法,以松之“闲”表现景之清幽与人之清闲,“松闲”实则作者自己内心的观照。
4.示例:
“忧人”“莺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指耽于尘世俗务、患得患失之人,或极力追求名利、处心积虑之人,“息心”指平息他们的世俗名利之心;“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四周之景令人心思变得恬淡、纯净,“洗心”指人们都可以在此洗去心灵上的尘埃,重获心灵的自由和活力。
相比较而言,“洗心”更契合刘禹锡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气质。
【解析】
1.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遗憾/遗憾);B.修竹万竿/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长,高/培养);C.既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