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13824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章.docx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章.docx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章

国际服务贸易

第二章服务贸易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服务贸易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服务的价值理论

第二节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

第三节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理论

第四节新经济增长理论与信息服务贸易

第一节服务的价值理论

一、劳动价值论的基本问题

劳动价值论是论证商品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理论。

它由配第和布阿吉尔贝尔始创,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加以发展,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的观点,科学地全面给予完成,成为最具影响力和科学性的价值理论。

(一)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

1、价值。

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是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

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这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

价值是相对商品而言的。

2.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商品)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

3.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是指某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互相交换时的量的比例关系。

4.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

(1)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前提,价值是使用价值得以实现的保证。

人们在交换过程中追求的是使用价值,所以使用价值是产生交换的前提,而商品的交换要有一个使各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比较的基础,即价值。

(2)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

不同的商品能够按一定的比例互相交换是由于它们都含有人类劳动的结晶,即“价值”;价值的大小制约着商品的交换比例。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核是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那么是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呢?

马克思认为是活劳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创造价值,物化劳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不创造价值;物质生产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创造价值,非物质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

3.宽派劳动价值论的观点:

宽派的劳动价值论认为:

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价值本质上不是物品,而是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产品的一种社会关系;它不是以物质产品为承担者,而是以使用价值为承担者。

由此可以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应具备的条件是:

•第一,创造出使用价值,不论其表现形式是实物形式还是非实物形式;

•第二,用于交换。

•4.有的学者提出了有效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

所谓有效劳动包括3层含义:

(1)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即能直接或间接地增进自己或社会的福利。

(2)符合社会正义,这是因为价值是与社会正义相联系的概念。

•(3)具有可交换性,即有效劳动是能够直接或间接获得经济回报(即劳动报酬)的劳动。

二、服务的劳动价值理论

(一)研究服务价值理论的基本原则

•1.应以服务产品理论充实和重新构建服务贸易的理论。

(1)克服思维定势,树立新的产品观。

(2)树立包括有形产业和无形产业在内的新产业观。

•(3)克服凝固化态度,树立新的价值观。

•2.以非实物产品理论为基础建立服务产品“四环节”理论。

服务“四环节”理论对于发展服务业的意义

•第一,服务“四环节”理论既是服务业概念的延伸,又是得以完整、科学地确立的根基。

•第二,通过树立“服务生产观”,使人们认识到服务业的发展并非是分配第一、第二产业创造的价值,而是为社会财富的增长作出了贡献。

加快服务业的发展。

•第三、服务流通观的确立使人们认识到服务业流通问题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第四,对服务分配理论的分析,有助于明确服务分配方式的改革方向,正确解决服务业的分配水平问题。

•第五,对服务消费理论的探讨使人们明确服务消费的概念、属性和方式,认识服务业的服务消费对社会产生的协调、效益、闲暇、福利和稳定等功能,有利于从理论上掌握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大战略意义。

另外,对服务消费结构的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对于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发展我国的服务业、选择战略重点、确定发展力度,也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二)服务的使用价值属性

•满足需要、构成财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节约劳动时间并密切经济联系。

1.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种类(形式)

服务产品按其消费功能可分为两类:

(1)服务型消费品。

是满足消费者生活消费需要的服务产品。

它又分为两种:

一是满足精神需要的服务消费品,如教育,娱乐、艺术、科学服务;二是满足物质需要的服务消费品,如医疗卫生、商品服务、保险、体育服务等。

(2)服务型生产资料。

是满足人们生产消费的服务产品。

它又可分为:

①智力服务性生产资料,即满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智力需要的服务产品,如科研、信息、维修服务等。

②非智力服务性生产资料,即满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除智力以外所需要的服务产品。

如运输、仓储、金融保险、房地产等。

2.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特征

(1)非实物特征。

它是一种在活动形态上提供的、不能脱离服务生产者单独存在的、不采取实物形式的使用价值。

具有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同时性,不可存储性、不可运输、必然是劳动的产物的特性。

(2)服务产品使用价值具有消费替代性、消费互补性与消费引致性。

①消费的替代性。

是指不同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消费功能,可以在生产或生活消费中互相替代的性质。

一些实物产品与服务可以互相替代。

如技术、维修等服务产品的增加,可以减少货物产品的消费;而货物质量的提高可以减少维修、运输等服务的消费。

②消费的互补性。

是指不同产品由于使用价值的功能不同但有联系,在消费中可以相互补充的一种性质。

实物产品与服务产品具有互补性。

物质产品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享受,服务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他们共同丰富人们的生活。

③消费的引致性。

是指某种产品的使用价值与其它产品的使用价值存在因果链的关系,只要消费这种产品,就会引起其它产品的消费。

某些实物产品与服务产品之间存在消费的引致性。

如对实物产品消费的增加会增加运输、保险、金融、通信等服务消费的增加;而对服务消费的增加也会实物产品的消费。

如运输的增长增加了对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的需求;通讯服务的增长增加了对计算机、程控电话设备、通信卫星的需求。

(3)服务产品使用价值具有非转移性。

(4)服务产品使用价值再生产的被制约性。

(三)服务的价值属性

1.服务产品的价值构成与价值量的决定

服务产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非实物使用价值上的、得到社会表现的一定量的抽象劳动。

服务价值产生的原因在于它的服务劳动的凝结性、社会性和抽象等同性。

(1)服务产品的价值构成

服务产品的价值构成可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不变资本;二是可变资本;三是剩余价值。

(2)服务产品价值量的决定

(1)重复生产型服务产品的价值量的决定。

如运输、保险、医疗、教育等服务是不断重复生产的,这种服务产品具有可重复性、不可扩散性和独享性。

生产这种服务产品有各不相同的个别劳动时间。

一是由于劳动者的主观条件的区别;二是由于劳动的客观条件的区别。

因此,此类服务产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创新生产型服务产品价值量的决定。

如科学发明、设计、文艺创造等服务产品独创性(创新性)、扩散性和共享性。

因此,此类服务产品的价值量是由最先生产出这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创新生产型服务产品是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并且它的价值量需要通过市场交换来确定,需要通过对服务产品输入方经济效益的预期来衡量。

要考虑利用相关的其他人(包括前人与当代人)的创造性劳动成果的因素。

•2.服务的价格

•创新型服务的价格具有垄断性,如专利、版权、商标、技术标准等,在市场交换中是按垄断价格来出售的,垄断价格并不遵循等价交换的一般规律——以价值为基础,而是由消费者的购买欲和支付能力决定的。

•重复型服务的价格一般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二)服务的效用价值理论

•基本观点:

(eight)

•1.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只有从创造效用的角度。

才能把服务的劳动成果列入社会财富之内,才能把服务经济归入国民经济的大系统之中。

•2.服务的效用价值论认为:

服务的生产活动与商品的生产活动一样,都可以为人类创造财富,带来福利和效用。

如果服务能用价格表示出来在市场上出售,便产生了价值。

•3.服务产生的总效用与其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十分确定的。

总效用可以看作是市场价值与有效的外部经济的组合,亦即已支付和未支付的效用。

•4.决定服务的市场价值有许多因素,这些因素在服务中的构成相对的不同,导致服务的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从而产生不同要素密集度的服务,不同要素密集度的服务其市场价值是不同的。

•5.从供给特点看:

服务的生产一般是个性化的生产,很少有服务生产可以标准化,因此,服务生产一般难以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好处。

•6.服务的质量存在差异,大多数服务是非耐用性服务,有少数服务具有耐用性。

•7.服务公共产品虽然没有或有很少的市场价值,但它却创造了直接的效用与“外部性”效用,“外部性”效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效用。

•8.服务的效用价值由要素价值和功能效用(价值)组成。

要素有有形与无形之分,有形要素可以精确确定,无形要素(如人力资本)不容易精确确定,但却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功能效用有中间性的(如教育服务、科技服务的功能效用)与最终性的(如娱乐、人寿保险服务的功能效用)之分。

服务的功能从本质上看与其它产品是互补的。

•第二节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

•一、贸易的函数与几何解释

(一)贸易的函数解释

•设:

Y=F(x1,x2),

•Y为货物或服务的产出,x1、x2代表投入,其中有一项为服务,则:

•1、如果Y为A国销售的C国汽车,x2汽车经销商经销汽车,x1为C国汽车,则为货物商品贸易;

•2、如果Y为理发服务,x1为理发师傅,x2为理发店,则为服务贸易;

•3、如果Y为电视机,X1为技术或管理服务(有买卖行为),x2为电视机厂,则有技术贸易或服务贸易。

(二)商品贸易与要素贸易的几何解释

•在贸易的一般均衡模型中,将要素增长前的生产点与要素偏向性增长后的生产点连接起来的那条线就是罗伯津斯基线。

雷布津斯基定理

•假定商品的价格不变,如果一种生产要素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的产品的产量增加,同时另一种商品的产量则减少。

(二)商品贸易与要素贸易的几何解释

•1、纯商品贸易(生产曲线图)

•2、纯要素贸易(要素图)

•二、比较优势理论

(一)比较优势的一般原理

•1、比较优势(成本、利益)

假定A、B两个国家生产X、Y两种产品,A

生产X、Y的成本都低于B,但X比Y低的更多,则A在X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同理,B生产X、Y的成本都高于A,但Y与X相比高的少些,则B在Y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按照比较优势(成本、利益)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仍然有利。

分工原则:

  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2、比较优势的测定

(1)相对劳动量比较法:

即将本国生产某种单位产品所费劳动量进行比较,将本国劳动量除以外国同种产品的劳动量,得比较成本,将不同产品的比较成本加以比较,比较成本低的产品即是具有优势的产品。

(2)相对劳动生产率法

(2)机会成本法:

各自计算两国两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然后将两国同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加以比较,选机会成本小的。

•(3)相对价格法:

(二)服务贸易与比较优势一般原理的关系

•1.比较优势一般原理对服务贸易具有指导性。

服务劳动生产率不同,导致服务价格产生差异。

与商品贸易同理,一国出口生产效率较高的服务;进口其生产率相对较低的服务。

•2.比较优势一般原理对服务贸易指导具有一定的缺陷.原因:

(1)各国对服务贸易领域存在各种形式的干预,与李嘉图理论假设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不符。

(2)李嘉图理论分析的是货物商品贸易,但许多服务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密切相关。

•(3)在确定比较服务优势时,对服务生产率的计量很困难.对服务的产出计量很困难。

•三、要素禀赋论

(一)要素禀赋理论的一般原理

•狭义:

要素供给比例理论

•是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缺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的理论。

•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2.价格的绝对差来自成本的绝对差;3.各国商品成本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4.各国商品成本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5.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

•广义:

除狭义的含义外,还包括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即赫—俄—萨定理

主要内容:

商品的国际贸易,即商品在国家间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生产要素的流动,拉平各国间的要素价格,弥补国际间要素流动性的不足,减少国际间各种生产要素分布不均所造成的要素价格差异。

即:

国际贸易不仅会使各国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

俄林认为要素价格均等会使一种趋势。

萨缪尔森发展了这个理论,认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

(二)要素禀赋论一般原理对服务贸易的指导性

•(三)要素禀赋论对服务要素比较优势指导的局限性.

•1.服务要素比较优势具有移动性与短暂性。

•2.由于知识、技术在服务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强,技术已成为服务贸易发展的一个内生变量。

•3.许多服务是作为中间投入出现在贸易与非贸易品的生产过程中;专业服务服务是不同质的。

•4.服务贸易的发生往往与要素的移动同时进行。

•5.H-O模型主要从供给角度分析国际贸易,而国际服务贸易更依赖于需求因素。

因为服务的生产与消费一般是同时进行的,不能包装与运输。

•第四节国际贸易新理论(新贸易理论)

•一、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基本原理

•新贸易理论的假使条件与古典贸易理论不同:

一是假设企业生产具有规模经济;二是假设国际市场的竞争是不完全的。

(一)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理论

•新贸易理论认为:

生产某种产品时的机会成本不是不变,而是变化的,这种变化的第一种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增,另一种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减。

实际上,机会成本递减的另一面就是由规模经济所引致的报酬递增。

规模经济效果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其生产规模、降低商品的单位成本占居竞争的优势地位。

同时企业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将带来产品一个行业或产业内排他性的增强,先进入的企业可以通过逐步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形成单位产品的成本优势,从而是价格优势。

这是一种凭借规模经济效果所取得的市场势力或市场控制能力。

另一方面,琼.罗宾逊认为,尽管理论上我们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在现实中,大多数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原因是任何企业都希望通过某种优势,获得对市场价格的操纵权,或控制权。

获得垄断或控制权的便利途径是生产差异产品。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仅要追求某种消费品消费数量的增加,以提高自身消费的福利水平,还可以通过在多种同类产品的供应中,选择最适合本人愿意消费的产品提高自己的福利水平

•从一国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市场从两个方面表现出不完全竞争的特点,一是规模经济排除了企业自由进入某些部门的可能性,二是差异产品意味着企业追求控制产品价格的可能性。

这两个方面都打破了原有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

•然而在一国市场范围内,追求规模经济效果和追求差异产品是矛盾的。

因为规模经济效果要求生产大批量、同质产品,从而带来市场价格的下降。

但是对差异产品的追求要求生产小批量、异质产品。

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开展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为差异化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可能性

•保罗.克鲁格曼在其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经典性论文《报酬递增、差异产品和国际贸易》做出了完整准确的论述。

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强调,在规模经济发生作用的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从而是对获得超额利润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力。

•建立在规模经济效果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暗含着这样两个重要的假定条件,一是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水平的差异;二是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一定是有差异的,甚至可以说,在参加贸易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相同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仍然可以存在。

此时的贸易结构与以往国际贸易结构的根本差异在于,古典贸易理论所揭示的国际贸易是产业间或部门间的贸易,而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产业内贸易。

(二)相互倾销理论

•新贸易理论的第二个重要的理论是相互倾销理论。

詹母斯.布兰德和保罗.克鲁格曼在其著名的论文《国际贸易的相互倾销模型》(1983年)中指出,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将增加的产品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往国外市场。

尽管从表面上看,在国外市场上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了,但是从销售全部产品所获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如果这种销售不影响在本国销售的其它产品的价格,那麽厂商所获得的总利润水平提高了。

•倾销是利润最大化的战略举例

•某厂商目前在国内销售1000单位,国外100单位,P内=20美元,P外=15美元,在国内扩大销售还是加强出口?

•(无论在哪个市场,每增加1单位销售,都需要降低价格。

•如果国内国外价格都减少1美分

•即P内=19.99,P外=14.99

•国内边际收益=1001×19.99-1000×20=9.99

•国外边际收益=101×14.99-100×15=13.99

从MR看:

虽P外低,但增加1单位边际收益大,——扩大出口比增加国内销售量有利;国内边际收益下降快,——控制国内市场销售量。

同样道理,其他国家的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战略将增加的产品销售量销往对方国家市场,这种相互倾销行为所形成的贸易不是由于两家分属不同国家的厂商生产了差异产品,而是因为各自对自己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

由此可以看出,在相互倾销贸易理论这里,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

进而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产品成本差别,进而是要素禀赋差别的限制,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的限制。

•相互倾销贸易理论将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即使各国生产的商品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仍然可以出于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开展各国之间的贸易。

所以,相互倾销贸易理论指出了,现代国际贸易的原因之一是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各自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

•(三)外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

•所谓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经营规模的优势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报酬或外在优势。

•根据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企业有贸易优势或没有贸易优势的一个原因不在于各国之间绝对的要素优势的差异,而在于有关部门在某个时点上的发展规模。

一般而言,如果一国在某个行业上发展的规模较大,相应地会形成一个行业的规模优势。

这种优势表现为(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三个):

•■地理上集中享受高效率集中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及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

•■劳动力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共享、知识外溢

•华尔街--金融机构集中

•硅谷--计算机信息产业集中

•好莱坞--娱乐业中心

•好吃街--餐饮业集中

•美国的大学城

•温州的打火机县、纽扣县

•相反如果在一国范围内,行业的规模较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一家企业必须“小而全”,否则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在生产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小而全”将导致产品单位成本较高,从而是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能力

•在新贸易理论中,企业的优势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二是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

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可以使企业自身产生竞争优势,而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是借助行业优势产生的企业优势。

这两种优势都会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

在外部规模经济贸易论那里,某些具有要素优势的国家所以不能在某个行业处于优势地位,可能产生于该国的这个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因而行业规模有限,难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干中学”是该国发展此行业的途径。

由此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需要在政府的干预下,获得某种规模经济优势或行业规模优势。

•外部规模经济:

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

•内部规模经济:

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规模而非所在行业的规模。

•例子来说明区别:

•10家厂商、每家生产100件,总产量1000

•1、如行业扩张1倍,厂商数为20,但每家仍生产100,若效率↑,则外部规模经济;

•2、总产量仍为1000,但厂商减为5,每家生产200,若单位成本↓,则内部规模经济

•外部、内部规模经济对市场结构影响

•◆外部规模经济影响:

厂商数大→完全竞争

•◆内部规模经济影响:

由于大厂商比小厂商更具有成本优势→不完全竞争

•内部规模经济导致完全竞争市场失灵

•(四)重叠需求理论

•需求偏好相似说又称偏好相似说或收入贸易说(IncomeTradeTheory),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相似性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

他认为赫-俄原理只适用于工业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无法解释工业品的贸易。

•二、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下的服务贸易

(一)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

•1、生产过程的分散化

•琼斯等认为:

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使生产区段不断分离,需要以服务纽带来控制和协调彼此的活动,从而导致服务贸易,特别是生产者服务贸易的上升。

•单一区段生产,服务投入对成本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并不明显,仅仅参与生产区段的内部协调和连接厂商和消费者的营销活动。

•多生产区段生产:

导致较低的边际成本。

服务业作为连接区段之间的链条。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强调,面对生产的低效率和市场交易的高成本,厂商可能会更愿意实行内部化经营或贸易。

然而,生产过程复杂程度的提高,使垂直专业化和新厂商的出现成为可能。

这时,每个独立的新厂商可能代表一个新的生产区段和服务链,位于生产链最下游的生产最终产品的厂商可能完全依赖市场来提供所需的中间产品或服务。

例如,许多新厂商依靠市场获取电信服务,而不是自己设电信部门。

•2、国际贸易中的服务链

•如果一国在某种商品上具有总体的比较优势,但并非国内每个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的成本都比较低,那么,为了追求效率,厂商将在国内和国外分散生产。

•以电信、运输和金融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技术的进步,使得国际服务链的相对成本大大降低,极大地刺激了各生产区段的跨国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国际服务贸易,特别是生产者服务贸易的增长。

(二)服务、生产及其集聚与分散

•服务部门可以通过内部积聚(内部化)和外部积聚(外部化)两种方式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规模收益递增构成资本密集型中间产品生产和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的共同特点。

实际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较低,导致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发展。

•服务部门的专业化导致了规模经济效应的出现。

专业化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程度依赖于每个厂商内部的生产规模,这又取决于市场规模。

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导致服务产品种类增加,生产规模扩大。

•随着生产的专业化与社会分工程度的加深,推动着生产区段的分离。

生产区段之间就需要通过服务设施来协调和连接。

而这种连接会增加成本,而这种成本需要规模化的服务来降低。

•因此,生产区段的分散,需要规模化的服务,规模化的服务需要服务部门的内部积聚和外部积聚来实现。

第四节新经济增长理论与信息服务贸易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内容

1.新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1983~1986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保罗.罗默以知识的外部经济性、边际收益递增和新知识产出递减三个基本要素,提出了内生的技术变革的长期竞争均衡模型。

该模型指出,在一个特定的均衡状态下,人均产出可以无限制地增长,甚至可能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