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考研文学心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06578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8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考研文学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南开考研文学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南开考研文学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南开考研文学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南开考研文学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开考研文学心得.docx

《南开考研文学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开考研文学心得.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开考研文学心得.docx

南开考研文学心得

南开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复习心得总结

首先作下自我介绍,我非应届毕业生,此文援笔于旧历新年,成于考榜始发。

凭估计,自忖专业课成绩应当不低,政治通过没有问题,仅对英语略有担心。

事实确如所料,总分359,政治73,英语46,古代文学和文学基础各120分。

写下这篇心得,只因将心比心,希望能够帮助学弟学妹一二,但各人资质性情习惯皆有差异,所以,在读此文之前,请大家先读以下声明:

1.

笔者于专业课复习最有心得,故此文主要为考南开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学生作一指导。

然于同类专业其他方向之学生,甚至他校学生,亦能在方法上有一二启发。

请大家尽量转发于各大论坛及身边研友,使之腾播于众手,惟愿此文能帮助更多学生。

2.

世无定法,韩非子曰: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所以大家千万不要照搬任何人的方法。

前人的经验只是用来借鉴的,我只是希望为大家做一些宏观上的指导,帮大家了解南开大学专业课考研复习的思路,至于具体方法,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重新设计,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

3.

我的专业课分析立足于试卷,请大家务必买三年专业课真题试卷,对照试卷看我的分析方能看得更加透彻。

4.

读者若有未明之处,随时欢迎大家向我咨询,我愿于能力范围之内倾囊相授。

qq号码:

787944175,加时请注明:

南开考研。

5.

此文共五万余字,冗言甚多,还请读者见谅。

赘文累眼,大家可分数日慢慢阅读,不必一次读毕。

笔者保证,若大家认真读完,定能有所获益。

一、专业课的复习:

(一)

南开试题多为选做题,故此,大家复习时,切忌求全。

古代文学科考研,需考两门功课,一门为“古代文学”,一门为“文学基础”(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及文学理论)。

看到这里,我想,或许有人已生畏难之心。

然而,大家一定要记住,考研是考试,并非学习,更非做研究!

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场命题者和答题者的智力游戏,是“见招拆招”,所以,考研专业课复习,一定要以试卷为指针制定计划。

(然而,我的意思并非去研究具体的题目,实际上,近年来考过的题目,再考的可能性很小。

我的意思是,大家要根据试卷分析出题的思路、命题的规律,每一部分内容在试题中所占的比例。

)下面,我就将我对试卷的分析写给大家。

提醒大家,一定要买近三年的考研专业课试卷,三年足矣!

再早一些的,已无甚参考价值,因为出题思路已有调整。

1.

南开专业课试卷有许多题目以“选做题”形式出现。

无论是“古代文学”科抑或“文学基础”科,都有许多题目是选做,大家看了试卷便知。

例如,简答题有“六选四”,论述题有“四选二”,名词解释题有“七选五”,等等。

同学们,这是一个极大的优势,我们一定要利用这个优势!

选做题的好处在于——同学们无论在复习还是考试答题时都可以扬长避短!

注意,我们完全可以在复习中把这种“扬长避短”的“抓重点”方法发挥到极致,从而大量节约复习时间,集中精力复习我们自己根据自己状况制定的“重点科目”,从而在考试中事半功倍。

这样讲也许比较抽象,那么好吧,让我来为大家讲述具体。

2.

“文学基础”试卷给我们的启示:

复习时一定要分出“重点科目”和“次重点科目”!

我想,一定有很多同学头疼于“文学基础”科的复习,因为它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

我们都有自己的报考专业(如古代文学),自己的报考专业是自己之优长,然而,同时还要复习这么多其他科目,我们难免觉得精力不足。

更何况,一定也有同学在专业课内有偏科现象(比如我就很讨厌外国文学)。

那么,这个问题能解决么?

回答是肯定的!

我们不必每一门功课都复习得很扎实,甚至不必每一门功课都去仔细看专业书,有许多专业书连看也不必看!

之所以我能讲出这样大胆的话,是因为我对“文学基础”科试卷进行过仔细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文学基础”科第一大题为词语解释,一般是30分,“七选五”或者“八选六”。

内容分别涉及各个科目;

第二大题为简答,四选三,第一题为“文学理论”科考题;第二题为“古代文学”科考题;第三题为“现当代文学”科考题(或现代或当代);第四题为“外国文学”科考题。

每题15分,共45分。

(大家可比对试卷来看我的分析)

第三大题为赏析题,二选一,25分。

一般来讲,第一题是古代诗或词;第二题为现代诗歌抑或是外国诗歌。

第四大题为论述题,四选二,每题25分,共50分。

第一题为“文学理论”科考题;第二题为“古代文学”科考题;第三题为“现当代文学”科考题;第四题为“外国文学”科考题。

以上分析内容,偶尔出题顺序有颠倒,但是整体思路不会错。

分析这张试卷,我们大可得出以下结论。

若只重点复习“古代文学”和任意一科其他科目(我仔细复习的另外一科是“文学理论”),然后在答题的时候,主要选择我们仔细复习过的内容去答(我就只选择“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科目),其他的科目只要略知一二(我甚至几乎没有复习其他的内容,简而言之,直白地讲,我“现当代文学”只略微看了一下笔记本,“外国文学”我完全没碰过),就能考出很高的成绩了。

我写出以上这段时,非常担心自己犯了错误,我很怕误导了大家!

大家一定要明白我所说的“重点复习”是什么概念,是一定要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在考试的时候,只要出这方面的题,尤其是大题,你必须能答得相当全面。

再讲一句不甚谦逊的话(只是为了让大家不要走弯路,不要照搬我),我的古代文学基础是相当好的,所以我才敢这样子复习。

如果大家不能做到其中两科都十分熟练,你们千万不要冒险到完全丢掉其他科目!

所以我讲,我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复习的思路和方向,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其实,我写下这一段的意思是,大家一定在复习中一定要分出重点和次重点(选出两门科目做重点复习,另外的科目作为次重点复习),这是极为关键的!

让大家一定要选出重点复习的科目是因为,重点复习的科目是直接用来应对论述题和赏析题的(也就是用来应对大题),记住,在考试之前,你一定要心里先有一个底,这个底便是:

你要清楚地知道,你在考试时,赏析题要答古代诗词赏析题还是现当代抑或外国诗歌赏析题(一般古代文学的考生都会选择前者吧);你还要清楚地知道,你的论述题的四选二,是选“古代文学”和“文学基础”,还是“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

不知道大家是否理解了我的意思?

大家记住,如果想面面俱到,一定面面不到!

至于对于重点的科目要看到什么程度,次重点对于大家来讲究竟有多么重要或者多么不重要,那么,就要由大家对自身水平做出判断并制定相应规划了!

记住,切勿照搬我!

下面,我有几句忠告要给大家。

第一句是:

从词语解释到简答题考的绝对是基础。

我所谓的“次重点复习科目”,便可以和你的“重点复习科目”搭配起来一起应对词语解释题和简答题。

(“重点复习科目”应对这样的题是杀鸡用牛刀,非常轻松;次重点复习,到底“次”到何种程度,大家看了试卷自己去掂量。

)我只能这么讲,你们一定要记得,“文学基础”科目中的“简答题”考的绝对是最基础的内容。

例如,现当代文学的题目,一定是最重要的作家和作品,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科目亦然。

所以,如果你不打算用“次重点复习科目”来对付大题,那么,你只捡这一科目中最重要的作家作品看就完全可以了,至于小作家,细枝末节,你根本不用复习!

第二句是:

赏析题和论述题(亦即大题)绝对不是你“次重点复习”就可以解决的,是有一定难度和综合性的题目,必须是你花费了精力复习才能答得完满的。

因此,我才让大家在最初复习的时候就分出重点和次重点来。

如果你们目标分散,那么,科科都重点复习,你们的精力一定不足(请注意,一定不要过分自信,我考过不止一次,我非常清楚有些事情看起来容易,做起来有多难!

盲目自信只会让你一败涂地!

)。

既然知道了论述题是“四选二”,赏析题是“二选一”,我们何不从一开始就确定重点呢?

大家理解么?

3.

“古代文学”试卷给我的启示:

抓大不放小。

古代文学是我们的专业课,必须要极其深细而透彻地进行复习,然而,我们依然不可以求全责备,要求自己面面俱到。

“古代文学”科目复习时,大家一定要分出重要作家作品和非重要作家作品。

因为“古代文学”科的小题会考到细致末节,但大题只会考重要作家作品。

因而,大家的复习要有广度(细枝末节也要记住,然而,仅仅记住足矣,不必深入挖掘),也要有深度(重要作家作品一定要深入复习)。

换言之,就是抓大不放小。

下面,我进行“古代文学”科试卷分析。

首先,有一句话必须讲明:

2011年“古代文学”科考研出现了新变化:

由难转易。

这个变化是我综合总结了近几年的真题而得出的结论,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转变趋向。

大家可以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三年题目进行对比,便可发现,2011年的考题中,每种类型大题的分值比例都有所调整,而出题的形式也有些微变化(然而并没有大的变动)。

笔者方参加过2011年考试,只一件事对大家深表歉意,那便是我没有清晰记住2011年“古代文学”科每类题目的分值比例,然而,笔者也有一些模糊的记忆,先暂时写下来,但不保证写得准确。

请大家务必在三四月份给南开大学研招办打电话询问真题是否已开始出售!

下面开始分析出题模式和思路:

“古代文学”科考试第一大题为“给出书名让你写出此书之作者及朝代”,此题目一向令人头痛,从前所占分数为30分,共15题。

且喜2011年考研将此题目大幅度削减为20分,改为10个题目。

至于这一部分的复习,我在考试前已进行过全面总结,大家大可拿去背诵。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2011年之前,此题相当困难,我曾写过一个复习分析(在附件里大家会看到),这个复习分析的一部分内容已不适用于2011年之后的考研,然而,大部分内容仍具一定的参考价值,大家一定要参考。

这一部分内容,只要大家勤于诵记,一定可以过关。

但是请注意,此题目所考内容,亦有教材之外的书目,然所占比例相当少,可忽略不计,只要掌握我所总结的内容即可。

第二大题为名词解释题,从前是8小题40分,此番是否有调整,我已然忘却,但大概调整不大。

名词解释大多考察基础内容。

特别要留心的是,偶尔也会有超纲内容(顶多一个),这也是忽略不计的。

只要掌握了教材的基本内容,解决此题目绝对是不难的。

可是有一点需要注意,那便是词语解释题会考到大家很生疏的知识,不太重要的作家,然而记住,这些一定出自教材,这是在考察同学对文学史细枝末节的掌握程度。

大家记住,这些细枝末节,非常不重要的作家,只能在这样的小题目中出,绝不会出现在大题之中!

所以,对于很不重要的作家,大家只掌握基本知识即可,不必深入掌握。

第三大题是简答题,大家注意,前面两种题目都是“必答题”,而简答题是选做题,属于“六选四”,从前是每小题10分,共40分。

此番我记忆模糊,忘却是否调整了分数,不过一定没有太大调整,仍然是“六选四”。

此题目所考皆是基础内容,只要熟练掌握了书中的基础知识,便能确保无虞。

至于考察范围,从先秦到清代皆会出,规律难以摸寻。

此题目会考到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等,会考到一流作家,也会有二三流作家,但绝不会出现极其偏门的内容!

大家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第四大题是论述题,从前是“四选二”,然而这“四选二”是将四道题目分作两组,必须从两组中各自选择出一个,实质上是“二选一”加“二选一”,题目有一定的难度。

然而,2011年此题目之难度骤然降低,不再分组,并且多加了一个题目,赫然变成名实相副的“五选二”(我所言,若大家不明白,等大家拿到三年真题进行比照,便会了然于胸)。

从前是分值40,每题20分。

2011年似乎变成了每题25分(我实在记忆模糊,不敢确定,大家自去看真题)。

至于此题目所包含之内容,我可以尽述于大家。

首先,大家要明确,此五道论述题中至少有一题会考到诗词。

诗词题的考试方式及其灵活,或者考一位大诗人(如今年所考的大诗人为白居易);或者是考两位诗人或者词人的比较(如从前曾考过辛词和苏词之比较、纳兰词同后主词之比较);甚至会让你综述一个朝代的诗歌发展流程(如今年考了一道题目是“综述宋词发展”)。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今年考了两道与诗词相关的题目,可见诗词之重要!

然而,出题方法虽然灵活,出题内容却相对固定,那便是,诗词类论述题所考之内容,一定是一位大诗人、大词人,或者两位相似或相关可以用来比照的大诗人、大词人,或者是非常重大的文学运动、文学事件、一个时代的代表性文学(如宋词、如白居易的古乐府运动)。

总而言之,此题是考重要的内容,考察重要的诗人、词人、文学事件,绝不会考细枝末节或者小诗人!

只不过,考察的角度会千变万化,学生必须要有知识的深度(比如从前考过王维,然而考察的角度却是王维诗歌的禅意),浮皮潦草的复习肯定不够!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此题目常常要求学生“举例论述”,所以,重要诗人词人的名篇一定需要背诵,不需多,只需精!

其次,论述题中必有小说和戏曲,通常是某两部小说的比较和某两部戏曲的比较(如2010年所考的两道题目分别是《聊斋》和《阅微草堂笔记》的比较,《长生殿》和《桃花扇》的比较)。

在论述题中,相关作家作品进行比较论述的题目相当多!

如果同学的诗词功底相当好,选择了作答诗词类题目,那么戏曲和小说题完全可以二选一。

但是为防万一(因为你功底再好,不可能熟谙所有的大诗人大词人,不可能所有的出题角度你都能答得十分完满),重要的戏曲和小说一定都要仔细复习。

这个和“文学基础”科的复习方法完全不同,你根本没有办法提前确定在考场上要回答哪类题目,因为毕竟每个人都会有较擅长的内容,也会有知识盲点(拿我来讲,我有喜欢的诗人,喜欢的诗人非常擅长,然而也有不喜欢的诗人,比如宋代的江西派诗人,我便不喜欢,也不甚熟悉。

又如,我有喜欢的小说,比如《金瓶梅》《红楼梦》,也有不喜欢甚至看不进去的小说,如《三国演义》,你并不能逆料到考场上所出的诗词类题目或者戏曲小说类题目是否是你所擅长的内容)。

大家注意,戏曲小说类题目虽通常是两部作品比较类题目,但是也有可能会考到某一部重要作品或者某类小说作品的综述,甚至联系到时代背景(比如,曾考过《三言》《二拍》同明代文化背景之关系)。

总之一句话,所有的论述题,出题角度都很灵活!

然而,不论怎样出题,这种论述题都只是考重要作家作品,切记切记!

再次,论述题中必有一题是“文学批评”类试题(如2010年考到了先秦时期“中和”文学观,2011年考到了金圣叹的小说批评理论)。

这类题目,实际上考察的是南开大学文学史教材中每一编的最后一章内容。

在南开大学出版的文学史教材中,每一编的最后一章都会集中论述一个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状况,这也是南开大学古代文学史教学及出题的特色所在。

对于这个题目,我当时是采取了放弃的态度。

然而,在去年的考试中,却因此而失分甚巨。

概因文学批评类试题竟不期然出现在“文学基础”试卷中(2011年“文学基础”卷所考“古代文学”部分论述题为“文学批评”题目,考题为“论述金圣叹对小说理论批评的贡献”),有举足轻重之地位。

可见此部分虽不如文学史其他章节重要,亦不可轻忽。

所以,请你们认认真真复习每一编的最后一章!

我只是顺便讲了一下我是怎样复习的,聊供大家参考。

当然,这里面所考的文学批评题目,也是大作家的有影响力的观点!

总而言之,“古代文学”科考试,前三题(书目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皆考基础考知识广度,只论述题考得十分有深度(论述题必考重要诗词作家、戏曲、小说以及文学理论批评观点)。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对于此科,小作家、细枝末节,要牢记知识点(特别是那些两个作家的并称,或者专有名词,如“徐庾体”、“吴蔡体”、“花间派”、“宫体诗”),但绝不用去背小诗人的作品,也不用深入去了解,只要掌握教材上提到的知识即可。

但是,注意,这些基本的知识必须熟练掌握!

而大作家,必须要深入复习,至于如何深入复习,下面会列专题论述。

(二)

古代文学科目之复习:

进行古代文学科目之复习,第一步便是要细读南开大学文学史教材。

大家一定要明确,何谓细读?

不仅仅是细读其内容,亦要根据南开大学教材中为每位作家作品所安排的章节之厚薄来判断南开大学究竟相对重视哪一位作家(比如,南开大学的教授认为哪位作家最重要,一定会单章列出,若只设专节不设专章,那必定是不如专章列出的作家重要,而只在一节之中附带提及的作家,则必定是不甚重要的作家)。

下面,我给大家一些具体复习意见。

1.

我们读什么教材?

读几遍?

首先,请大家明确,大家既然报考的是南开大学,你们所必须细读的教材,只有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罗宗强、陈洪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共三册。

何谓细读?

答曰,一字不漏地吃透。

那么,需要细读几遍?

答曰,至少两遍(一字不漏地读两遍)。

那么,在细读两遍之后,是否便不需再复习了呢?

非也。

第三遍、第四遍,只要同学有时间,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多遍复习。

然而,请注意,我讲的是——多遍“复习”,已非“细读教材”。

经过两遍透彻的“细读”(当然,你必须做到透彻,必须做到足够“细”,否则,你读再多遍,也没有用处的)后,你已无需再逐字阅读,只需根据你自己总结的框架、笔记进行复习,当然,也要看教材上所勾画的内容(这个后面我会着重讲解)。

请注意,我这里并不是讲,第三遍就可以粗略复习了,这绝不是粗略复习,而是一种“宏观把握”,是将教材的文字转化为你自己的语言,铭刻在记忆中的过程(这究竟怎样才能做到,我会在后面讲解)。

请记住,南开大学的教材,必须细读两遍,至少要进行一次宏观复习。

这便是三遍。

当然,若你时间足够,你完全可以进行更多遍的复习。

文学史科目的复习,绝对不厌精细、不嫌繁琐。

若你肯细读三五遍,复习更多遍,那必定会收获更多!

切记这一点,这和“文学基础”科的复习思路完全不同!

下面再探讨关于教材的另一个问题,我们是否除了南开大学教材之外,不用再读其他补充教材?

答案仍是否定的。

我们绝对需要另一套教材作为补充教材。

因为,古代文学科的考试,特别是那些论述题,绝非读透南开大学的教材便能应付。

我相信,许多学校所使用的文学史教材都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教材,然而,这部书,我个人认为,没有做补充教材的价值,且许多内容与南开大学的文学史相似、甚至重合。

在此声明,这仅是我个人观点,若有同学认为那部教材确乎优良,且对你有益,那么,你大可以用它作为补充教材。

而我,则凭借个人经验,向大家极力推荐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共三册)。

推荐理由如下(以下这一段话,笔者恳求大家仔细看,即便大家不肯用此套文学史,也请大家为了自己的复习细读下面的文字。

这些文字不仅是我推荐此书的理由,也可以作为大家复习的方向。

换言之,大家可以不买这部书,但是大家复习的时候,完全可以自己按照这种思路来复习。

这段话或者可以算作是我这篇文章最重要的一段话之一了,所以恳请大家细读):

①此部文学史新见迭出、视角及观点独到,常有新人耳目之感。

而研究生考试,是绝对的选拔性考试,绝对会给学生以发挥空间。

在论述题答题时,若学生有真知灼见,绝对可以在试卷中加以表达,只要立论有据便可,根本不用照搬南开大学教材上的观点。

甚至于,即便你的观点和所有教材都相左,只要言之成理,便会得到老师认可,甚至更容易博得阅卷老师好感,而取得高分。

虽然研究生考试终究是考试,但若你实力不凡,也必定不会被埋没。

按照教材回答问题,是求“稳妥”;脱离教材凭借实力回答,则有可能“出类拔萃”。

复旦大学的文学史教材能以其独到视角打破同学们许多惯性思维与成见,能开拓视境,诱人思索。

此书之意义,并非仅仅使同学们了解到另外一种观点,更重要的是,它促人思考,很可能触碰到同学们某根原本沉睡着的神经,使其迸发出思想的光芒。

②此部文学史每个朝代之前会有“概说”,缕述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经济、政治之状况,并将文学之发展全然融入到时代文化背景中详述,深刻阐明文学之发展与时代之关系,能使学生迅速把握一个时期之特点,并运用时代特点去分析某种文学繁荣或衰落抑或嬗变之因由,高屋建瓴,使读者有豁然开朗、一览众山小之感。

例如,讲到明代文学,此文学史的“概说”部分将明代的经济状况(资本主义萌芽)及明代的个性解放潮流(从王学、王学左派讲到李贽、达观法师)细细讲清,之后的所有明代文学作品,都紧紧围绕这二者进行分析,“文学”同“历史背景”密合为一,“历史”若一条红线,隐隐贯串起每一颗文学作品之珍珠。

无论对于作品的深刻理解还是识记,这样的写法都能使同学们的复习事半功倍。

仍然举例言之,即以明代文学为例,证我所言非虚。

明代文学之四大奇书,《西游记》可看作是“明代个性解放思潮终归何处”之回答(“自未度、先度他”之禅宗思想实际上解决了个体解放同群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孙悟空的紧箍咒,便是对个性发展过度的一种钳制。

而孙悟空,便代表了个性解放的要求);《金瓶梅》则是“明代个性解放思潮”中李贽“好货、好色”观念的歪曲表现(无休止的人欲、金钱的万能);明代的性灵派诗歌,是个性解放思潮的一面镜子;而竟陵派,则是个性解放思潮遭到打击和压抑后的曲折表现;《三言》《二拍》则深受李贽的“好货”、“好色”观念影响,并直接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状况;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无非二种主题,一是传统的“出入世”之矛盾,一种则是“情理对立”,而“情理对立”又是在为个性解放思潮张目。

我只是略作分析,大家便可看出,当对一个时代的时代特点进行了深入把握后,这些作品何以产生、又客观上渗入了怎样的时代文化内涵,作品和作品间有何种联系,都一目了然。

而对于记忆,这样的“串线记忆”,会使大家很难忘却框架,只要加入细节,大家便很容易做到将整个时期的文学作品熟谙在心了。

③此部文学史十分注重文学自身的历史传承关系,真正将“发展史”的“发展”二字落实,行文间处处进行纵横比较,将文学发展之脉络彻底打通,能使读者看清文学之承续关系。

举例而言,郑光祖元杂剧《倩女离魂》对《牡丹亭》在文辞及意境上之影响,明代孟称舜之传奇《娇红记》与《牡丹亭》之传承关系,以及对《红楼梦》的影响,这些脉络,大家一定要打通。

还有,我们文学中咏月的传统自何而来?

向前推,可推及《诗经》,晚一点,则应想到《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诗经》作为我国诗歌之源,为后世奠定了许多传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不可小觑。

《诗经》乃“田园诗”、“政治诗”之滥觞,启汉诗“忧伤以抒情”之传统,而其《小雅·采薇》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之诗句,直启后世“折柳送行”之传统。

复旦大学这本教材便可助同学建立起知识网络,摒除以孤立观点看待文学作品之积习,打破惯常思维后,我们再看“文学发展史”五字时,所看到的将不会是空洞的五个字,那“发展”二字出现于你眼前时,你脑际将出现一轴舒缓延展的画卷,绵宕不绝。

你会发现,每一部作品,并非只是一部独立的作品,你横向看它,会看到它时代的暗影;你纵向看它,则会看到它同往昔多部作品之间那丝丝缕缕的牵连,割不断、扯不开。

你会发现文学发展史是一张网,你会知道某一部作品处于这网中的哪一点,它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左右又是什么。

若能这样复习文学史,无论你是否用这部书,意义已不大了。

但是,这部书的意义便是,它将教会你这种能力。

④复旦文学史除却以上三个至为殊胜的优势外,另有一个优长,那便是,比起南开文学史和其他许多文学史,它的语言更为简练精当而又典雅优美,体例则清晰有序,叙述则有条不紊,比起南开文学史来,许多内容,按照复旦文学史来记忆,更为便当。

这个优点,我在这里难以叙清,大家若真的拿起两部文学史比较来读,并且当你需要记忆时,你会深切感受到这种差异,并体会到易读易记的快乐。

笔者用了如此长的篇幅来推介复旦文学史,还望大家能体会我一片苦心,切勿把我当成是图书推销员(笑,这书声名远播,也无需我推介)。

这部书同南开文学史,共同陪伴了我整个考研复习,于我影响极深。

这部书可视作敲门砖,亦可视作“抛砖引玉”之“砖”,记住,它只是“砖”,你通过这部书得到的智慧以及习得的能力才是“玉”。

那么,如何使用这部书?

请记住,你甚至可以不读正文,但是每一个朝代之前的“概说”必须读透。

若同学们愿意去通读正文,那么请记住,这部书不用每一页都读,你可以只读每个朝代最重要的作家作品部分。

这本书,你可以只捡最重要的部分读两遍(如唐代部分,你可以只读有关几位大诗人的内容:

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明代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