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0306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德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德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德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德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德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德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docx

《中德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德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德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docx

中德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

中德生态园案例研究

晓山

中德生态园是在中德两国政府首脑直接推动下,设立的可持续发展示范合作项目,是中德两国合作建设的第一个生态智能园区,是全国首家国家级综合标准化示范园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战略和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德生态园规划用地约11.5平方公里,拓展区约70平方公里。

1.区位条件

中德生态园位于中国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生态智慧城内,距离青岛流亭国际机场30公里,紧邻世界七大集装箱港口之一的青岛港前湾新港,通过青岛胶州湾大桥、胶州湾隧道,最快15分钟即可抵达青岛市区。

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

中德生态园区位示意图

2.工作阶段

2.1第一阶段

该阶段始于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

首先确立了中德双方合作的工作机制,指定双边执行联络单位;其次明确了园区的开发模式、合作领域及选址;最后,指定设计机构编制生态园概念规划。

具体事件时序如下:

2010年7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中国商务部与德国经济和环境部签署了《关于共同支持建立中德生态园的谅解备忘录》,确定在青岛开发区合作建立中德生态园。

2010年8月16日,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骞芳莉与德驻华大使馆柯殷公使就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中德生态园进行了初步磋商会谈。

双方达成初步共识:

一是按照两国部长的会谈意见,在青岛开发区召开第一次中德生态园联合工作会议,正式成立中德生态园联合工作组,就中德生态园的功能定位、工作机制、合作模式等重大问题进行磋商。

二是双方同意把联合工作组会议制度化,共同推进中德生态园工作。

三是双方同意支持德国中小企业进入中德生态园发展,并在融资等方面共同予以政策支持。

2010年9月9日,青岛市政府决定成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德生态园工作协调领导小组。

2010年9月20日,山东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中德生态园建设领导小组。

2011年5月10日,中德生态园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

双方签署了《中德生态园工作组工作方案》,确定了选址位于中国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生态智慧城内,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明确了双边工作机制、合作领域、园区开发模式等问题;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委托德国GMP公司进行概念规划编制。

2.2第二阶段

该阶段始于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

完成了概念规划的编制,明确了园区的用地规模、规划人口、发展定位、功能组成、产业布局、建设容量以及建设时序等问题;向德方推介中德生态园的概念规划,生态园启动建设;启动中德生态园生态指标体系的编制工作。

具体事件时序如下:

2011年6月18日,德国GMP公司设计总监实地考察中德态园,并与中方签署《关于成立青岛中德生态园中德规划编制联合体的框架协议》。

2011年7月19日和8月24日,中德双方执行联络单位进行了两次工作对接洽谈会。

2011年8月25日,德国GMP公司进行了概念规划初步方案汇报。

2011年9月16日,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了中德生态园信息发布会。

会上GMP公司介绍了概念规划,包括园区的发展定位、功能设计、产业布局和建设时序。

2011年11月24日,由德国GMP公司编制的《中德生态园概念性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2011年12月5日,中德生态园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

听取中德生态园概念规划,并启动中德生态园生态指标体系的编制工作。

2011年12月6日,中德生态园奠基仪式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3第三阶段

该阶段始于2011年12月,至今。

先后完成了生态指标体系、控制性详细规划、能源规划、产业规划等的编制工作;探讨合资公司组建、园区建设、招商推介等问题。

具体事件时序如下:

2012年3月9日,邀请国内生态建设领域著名专家对天津御道公司编制的中德生态园生态指标体系进行评审。

2012年3月14日,邀请国内城市规划建设领域专家对青岛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评审。

2012年4月25日,在德国汉诺威召开第三次双边工作组会议,探讨合资公司组建、园区建设、招商推介及职业教育合作等问题。

3.工作机制

3.1明确工作组工作方案

双方建立高效务实的工作机制,加强沟通与信息交流。

中方指定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欧美亚投资促进局)、德方指定中国德国商会(北京办事处)作为执行联络单位。

山东省政府及青岛市政府成立中德生态园建设领导小组。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中德生态园合作建设协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3.2全方位开展投融资渠道

针对园区前期开发建设费用高,园区多措并举,灵活运用市场手段,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园区开发建设。

与中水电集团采用“投资+施工总承包”模式,解决了部分前期基建投资资金缺口;取得国家开发银行200亿元授信额度,并达成20亿元融资意向;与建行达成4.5亿城镇化融资意向,达成总规模为20亿元、首期5亿元的基金方案;与工行达成2亿元募集基金方案;与中国通用集团签订合作协议等,为园区发展提供持续的资金保障。

4.合作领域

根据青岛的产业基础和德方的投资企业,确定中德双方主要的五大合作领域:

—节能环保技术标准的研究和拟定;

—能源、环境新技术的开发、生产和应用;

—节能、生态示范建筑研究和建设;

—海洋城市生态规划和生态改造;

—职业教育和培训。

5.开发模式

中德生态园建设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为主的方式,由中德两国具有投资公司项目开发经验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共同组成项目投资公司,负责中德生态园的园区规划、土地开发、项目引进和运营管理。

鼓励欢迎德国民营企业参与园区投资贸易合作,进行项目开发、技术研发、市场开拓。

6.规划编制体系

按照规划编制的时间顺序,中德生态园首先编制的是概念规划;研究制定生态指标体系;其次是能源规划和产业规划;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而后系列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等。

中德生态园规划编制体系关系示意图

6.1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主要在工作的第一阶段末启动,第二阶段完成。

由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委托德国GMP公司进行编制。

6.2能源规划和产业规划

能源规划和产业规划是在概念规划编制完成后相继启动,委托公司不详。

6.3生态指标体系

生态指标体系研究是在第二阶段启动,第三阶段完成。

借鉴莱茵模式和德国DGNB公司标准编制的生态指标体系,是中德生态园未来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纲领,具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已获得德国三大认证机构之一TÜVNORD技术监督协会的认证和德国DGNB建筑认证。

6.4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规划是在概念规划及生态指标体系确定后,由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

6.5系列专项规划

道路交通及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方案是在控规和生态指标体系编制完成后开展,由德国SBA公司编制。

6.6城市设计与生态景观

城市设计与生态景观规划是在控规和生态指标体系编制完成后逐步开展,由德国欧博迈亚公司编制。

7.概念规划简介

7.1规划目标

中德生态园的主要目的旨在为中德两国在欧亚合作、高端产业、生态科技、可持续性城市规划方面,打造一个示范性项目。

该项目旨在吸引国际领先的高端生态企业,为其自身建造生态园;同时也希望在与现有景观和自然的对话中,找到概念性的愿景和具体的解决方案,从而为打造理想的生活环境,以平衡工作和生活、人造城市构筑物和自然景观,呈上令人满意的答案。

中德生态园鸟瞰效果图

7.2发展定位

根据现状基础和德方意愿,确定中德生态园发展定位为:

—欧亚合作具有示范意义的高端生态园区;

—世界高端生态企业国际化聚集区;

—世界高端生态技术研发区;

—宜居城市生态示范区。

7.3发展规模

园区规划面积11.6平方公里,规划容积率0.65。

其中,产业用地45%,道路及生态绿地30%,居住及公共设施用地25%。

规划总建设量730万平方米,规划总人口约6万人。

7.4功能布局

用地西侧的4块圆形区域反映了中德生态园良好的功能布局,并将承担大部分的高端产业功能;其它4个区域则将结合高端研发办公和公共功能,规划设置住宅和服务功能。

以住宅功能为主的区域内,配有与个人住宅密切相关的公共功能、学校、行政管理、文化功能和商业空间等。

南部区域紧邻牧马山,因此建筑设计按照地形,依山而建。

两种不同的建筑模式–“蛇形”建筑与露台建筑与天然地形相呼应,为高端的现代服务业、研发公司、私人公寓提供了工作、生活空间,从这里可以远眺海湾,视野开阔。

所有住宅均密集设置于岩石区内,并确保隐私保护。

考虑到独立式别墅不利于生态,且会增加土地浪费,总体规划特意摒弃了独立式别墅的设计。

与此同时,采用设置密集而又注重隐私保护的居住区方案,这些居住区距离休闲和商业设施、学校以及广场都非常近。

中德生态园功能布局示意图

7.5交通设计

所有8个区域均通过其外缘曲线在周边环境中勾勒出建筑体量。

各区域的出入口均按照其核心区域的位置及区域和主要道路系统的交叉点进行设置。

从各区域中心广场内延伸出的区域性道路系统均可明确提供交通方向,并实现与周边区域的直接联系。

从高速公路到主要道路、从区域性道路网络到单个地块,整个区域表现出层次清晰的交通布局。

居住区内以行人和自行车交通为主导,其区域性道路网络限制车辆的出入,并在不影响和穿过居住区的前提下设置地下停车出入口。

各区域的数量和体形、区域性中心广场的规模和位置设置均致力于打造城市有机体,无论是步行还是骑自行车抵达地块内的任意一处均不超过10分钟。

生态设计的宗旨是鼓励人们尽量选择步行和骑自行车前往目的地。

此外,还设有专用的区域性公车和时髦的拼车方式,作为上述交通特征的辅助服务功能。

中德生态园交通组织示意图

7.6建设阶段

2012年前,完成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园区建设和项目引进工作,引进一批德国重点产业项目,并构建起生态环境监测体系;2015年底前,入驻企业形成规模,城市功能基本完善,园区产业发展格局和建设布局基本形成;2020年底前,园区建设完成。

力争通过10年时间,将青岛中德生态园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化示范意义的高端生态示范区、技术创新先导区、高端产业集聚区、和谐宜居新城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